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8316发布日期:2019-10-18 23:2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停车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



背景技术:

在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以便于出行。另一方面,由于停车空间是有限的,这就带来了汽车停放不便的问题。停车平台是一种专门用于停放汽车的装置,在城市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分布,利于停放汽车。

在传统的停车平台利于使用的同时,依然存在如下缺点:1.单层结构,一次性能停车的数量有限,对空间的利用率低;2.不具备良好的定位功能,无法定位汽车的车轮,存在汽车滑移的风险。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可以解决上述的难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从上至下均匀设有环形托板,所述架体顶面设有动力机构,所述环形托板中心位置处设有移动机构,所述架体的轴心处设有立柱,且移动机构位于立柱的外围,所述动力机构通过拉绳和移动机构连接,所述环形托板顶面设有定位机构;把汽车开到移动机构上,然后启动动力机构,动力机构通过拉绳拉动移动机构上下移动,待移动机构移动至环形托板对应高度后,停止动力机构,然后把汽车开到环形托板上,通过定位机构定位住汽车的车轮即可。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设置在架体的顶面上,所述安装壳内转动设有横轴,所述架体顶面上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和横轴连接,所述横轴两端均设有收卷辊,且拉绳的顶端缠绕在收卷辊上;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l型安装槽,所述l型安装槽开设在环形托板顶面上,所述l型安装槽内顶部竖直设有挡块,所述l型安装槽内底部设有抵块,且抵块顶面和挡块底面相抵,所述环形托板的内腔里水平设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伸缩端和抵块连接,所述l型安装槽底面安装有插杆,且插杆顶端延伸至挡块底面的插槽内,所述插杆顶端和插槽内顶面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环形板,所述移动环形板设置在环形托板的中心位置处,所述移动环形板内侧设有稳固导板,且稳固导板设置在立柱的外围,所述稳固导板内侧均匀设有滚珠,且滚珠和立柱相切,所述拉绳的底端和稳固导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环形板外端和稳固导板顶端之间倾斜设有稳固钢丝绳,所述移动环形板边缘处均匀设有移动导槽体,所述架体内部均匀设有导柱,且导柱设置在移动导槽体内,所述移动导槽体外端开设有开口,开口用于移动导槽体沿导柱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环形板的边缘处均匀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采用弧形结构,所述过渡板位于相邻的两个移动导槽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环形托板顶面均匀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沿着环形托板的径向分布,所述隔离板把环形托板顶面分隔成多个区域,用于同时停放多辆汽车。

优选的,所述挡块顶端外侧和底端内侧均采用斜面型结构,所述抵块外侧采用斜面型结构,所述抵块的斜面型结构上均匀设有摩擦球体,且摩擦球体采用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端和安装壳底面之间设有轴承,且横轴水平设置在轴承内,所述收卷辊中间采用凹陷型结构,所述收卷辊两端均设有耳板,且耳板倾斜向外分布。

优选的,所述架体的横截面采用圆环型结构,所述圆环型结构、环形托板和移动环形板的轴心相同。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对空间的利用率高;可以定位汽车的车轮,避免汽车滑移的风险;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多层环形托板,同时被隔离板分隔成多个区域,使用的时候启动动力机构,动力机构把移动机构上的汽车对接到环形托板上,可以同时停放多辆汽车,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启动定位气缸,定位气缸的伸缩端伸长带动抵块移动,抵块带动挡块上下移动,进而挡住汽车的车轮,避免汽车滑移的风险,当需要开出汽车的时候,缩短定位气缸把挡块缩回到l型安装槽内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中动力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移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启动状态);

图7是本发明中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关闭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

如图1-7所示,一种多层高利用率升降停车平台,包括架体1,架体1内从上至下均匀设有环形托板2,环形托板2顶面均匀设有隔离板9,隔离板9沿着环形托板2的径向分布,隔离板9把环形托板2顶面分隔成多个区域,用于同时停放多辆汽车,架体1的横截面采用圆环型结构,圆环型结构、环形托板2和移动环形板51的轴心相同;多层环形托板2的设计,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隔离板9分隔成的多个区域,可以同时停放多辆汽车,大大提高了汽车停放的效率,圆环型结构、环形托板2和移动环形板51轴心相同的设计,使本装置更加稳固,对称结构更加美观大方。

架体1顶面设有动力机构4,环形托板2中心位置处设有移动机构5,架体1的轴心处设有立柱3,且移动机构5位于立柱3的外围,动力机构4通过拉绳8和移动机构5连接,环形托板2顶面设有定位机构6;首先把汽车开到移动机构5上,然后启动动力机构4,动力机构4通过拉绳8拉动移动机构5上下移动,待移动机构5移动至和环形托板2对接后,停止动力机构4,然后把汽车开到环形托板2上,最后启动定位机构6以定位汽车的车轮即可,另外,立柱3可导向移动机构5的移动,也可以支撑稳固住架体1。

动力机构4包括安装壳41,安装壳41设置在架体1的顶面上,安装壳41内转动设有横轴42,立柱3的顶端和安装壳41底面之间设有轴承46,且横轴42水平设置在轴承46内,架体1顶面上设有电机43,且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和横轴42连接,横轴42两端均设有收卷辊44,且拉绳8的顶端缠绕在收卷辊44上,收卷辊44中间采用凹陷型结构,收卷辊44两端均设有耳板45,且耳板45倾斜向外分布;启动电机43,电机43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横轴42旋转,横轴42带动收卷辊44旋转,以收卷拉绳8的顶端,凹陷型结构用于盛放拉绳8的顶端,同时倾斜向外分布的耳板45可避免拉绳8顶端的滑出,轴承46用于稳固支撑横轴42,以承载移动机构5上的重量。

定位机构6包括l型安装槽61,l型安装槽61开设在环形托板2顶面上,l型安装槽61内顶部竖直设有挡块62,l型安装槽61内底部设有抵块63,且抵块63顶面和挡块62底面相抵,挡块62顶端外侧和底端内侧均采用斜面型结构,抵块63外侧采用斜面型结构,抵块63的斜面型结构上均匀设有摩擦球体67,且摩擦球体67采用橡胶材质,环形托板2的内腔里水平设有定位气缸66,定位气缸66的伸缩端和抵块63连接,l型安装槽61底面安装有插杆64,且插杆64顶端延伸至挡块62底面的插槽内,插杆64顶端和插槽内顶面之间设有弹簧65;当汽车开到环形托板2顶面后,启动定位气缸66,定位气缸66伸长带动抵块63在l型安装槽61底部水平向外移动,抵块63抵住挡块62,挡块62被迫向上移动以挡住汽车的车轮,避免汽车滑移的风险,确保汽车的安全停放,当需要开出汽车时,缩短定位气缸66,定位气缸66带动抵块63向内移动,在弹簧65弹力的作用下,挡块62向下移动缩回到l型安装槽61内,解除对汽车车轮的约束,利于开出环形托板2顶面停放的汽车。

移动机构5包括移动环形板51,移动环形板51设置在环形托板2的中心位置处,移动环形板51内侧设有稳固导板53,且稳固导板53设置在立柱3的外围,稳固导板53内侧均匀设有滚珠54,且滚珠54和立柱3相切,拉绳8的底端和稳固导板53固定连接;首先把汽车开到移动环形板51上,移动环形板51上下移动以带动汽车移动,移动环形板51上下移动通过稳固导板53带动滚珠54沿着立柱3相切滚动,同时支撑住稳固导板53和移动环形板51,确保汽车的稳定移动。

移动环形板51外端和稳固导板53顶端之间倾斜设有稳固钢丝绳55,移动环形板51边缘处均匀设有移动导槽体52,架体1内部均匀设有导柱7,且导柱7设置在移动导槽体52内,移动导槽体52外端开设有开口,开口用于移动导槽体52沿导柱7上下移动,移动环形板51的边缘处均匀设有过渡板56,过渡板56采用弧形结构,过渡板56位于相邻的两个移动导槽体52之间;稳固钢丝绳55连接住移动环形板51外端和稳固导板53顶端,以拉紧移动环形板51的外端,移动环形板51上下移动带动移动导槽体52沿着导柱7上下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利于移动环形板51的稳定移动,另外,过渡板56的设计,用于衔接移动环形板51和环形托板2,确保汽车顺利的从移动环形板51开到环形托板2上。

工作原理:

隔离板9把环形托板2顶面分隔成多个区域,大大提高了汽车停放的效率;电机43的输出轴旋转通过横轴42带动收卷辊44旋转,通过拉绳8拉动移动环形板51上下移动,以带动汽车移动,同时移动环形板51通过稳固导板53带动滚珠54沿着立柱3相切滚动;定位气缸66带动抵块63在l型安装槽61底部移动,抵块63抵住挡块62,挡块62被迫向上移动以挡住汽车的车轮,避免汽车滑移的风险,确保汽车的安全停放。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