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C墙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2380发布日期:2020-01-24 13:0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PEC墙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墙体连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pec墙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现有公开号为cn206337641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板墙层间横缝连接节点,包括下层板墙模块上端连接节点和上层板墙模块下端连接节点,所述上层板墙模块的下端两侧均设有与杯口套管匹配的连接套管,所述上层板墙模块的内部设有平行于横缝的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第二栓钉处于c型钢的空槽内,所述上层板墙模块的下部两侧均设有注浆孔。

然而,上述墙与墙的连接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快速安装与拆卸,亟需一种方便快捷的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这一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pec墙的连接节点,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pec墙的连接节点,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上设有卡扣件,所述第二墙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扣件相匹配的固定件,所述卡扣件沿高度方向且贯穿所述卡扣件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背离所述第一墙体一侧开口设置,所述滑槽开口侧边沿靠近所述滑槽方向弯折以形成限位部,所述滑槽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形状大小与所述固定件端部相匹配设置;

所述固定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墙体内,另一端沿所述固定件周向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形成用于卡定所述限位部的卡定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件固定于第二墙体上,卡扣件固定于第一墙体上,移动第二墙体将第一固定部卡定于滑槽内,利用限位部防止第一固定部从滑槽中脱离,且利用第二固定部加强固定件与卡扣件的连接,沿卡扣件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墙体,以至固定件端部卡定于卡扣件上的卡槽中,即可知第二墙体与第一墙体对准完成固定连接。当需要将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拆卸时,只需将固定件背离卡槽移动,沿卡扣件长度方向将固定件滑移出滑槽中,即解锁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连接,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分离。本发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快速安装与拆卸,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外侧壁设有防止所述限位块转动的制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制动面在限位块沿固定件长度方向转动的方向形成制动作用,加强固定件与卡扣件之间的连接,提高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开口侧靠近端部位置的宽度沿靠近所述滑槽中部位置逐渐缩小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滑槽开口处形成导向部,便于将第一固定部卡定于滑槽内,或将第一固定部由滑槽内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墙体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扣件可拆卸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在利用固定件与卡扣件连接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时,固定件或卡扣件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形成阻碍物,而使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练级而不紧密,降低建筑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设有固定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块加强固定件与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避免固定件与第二墙体连接不紧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条加强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提高建筑整体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想靠近侧的拐角处设有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板增大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止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对产生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由发泡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将固定件固定于第二墙体上,卡扣件固定于第一墙体上,移动第二墙体将第一固定部卡定于滑槽内,利用限位部防止第一固定部从滑槽中脱离,且利用第二固定部加强固定件与卡扣件的连接,沿卡扣件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墙体,以至固定件端部卡定于卡扣件上的卡槽中,即可知第二墙体与第一墙体对准完成固定连接。当需要将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相拆卸时,只需将固定件背离卡槽移动,沿卡扣件长度方向将固定件滑移出滑槽中,即解锁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连接,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分离。本发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快速安装与拆卸,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2)通过设置制动面,利用制动面在限位块沿固定件长度方向转动的方向形成制动作用,加强固定件与卡扣件之间的连接,提高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展示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展示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墙体;2、第二墙体;3、卡扣件;4、固定件;5、滑槽;6、限位部;7、卡槽;8、限位块;801、第一定位部;802、第二定位部;9、卡定空间;10、制动面;11、凹槽;12、固定块;13、密封条;1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pec墙的连接节点,包括相同结构的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第一墙体1一侧面上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两端开口设置,凹槽11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卡扣件3,第二墙体2上设有与卡扣件3相匹配的固定件4。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通过卡扣件3与固定件4相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墙体1上等距离设有三个卡扣件3,固定件4相匹配也设有三个。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卡扣件3沿高度方向且贯穿卡扣件3开设有滑槽5,滑槽5背离第一墙体1一侧开口设置,滑槽5开口侧边沿靠近滑槽5方向弯折以形成限位部6,沿高度方向卡扣件3截面呈“c”字型。其中,滑槽5开口侧靠近端部位置的宽度沿靠近滑槽5中部位置逐渐缩小设置。同时,滑槽5底部沿卡扣件3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三个卡槽7,卡槽7形状大小与固定件4端部形状大小相同。

固定件4呈圆柱形长杆状,固定件4一端端部设置有固定块12,另一端靠近端部的位置沿固定件4周向设置有限位块8,限位块8包括第一定位部801和第二定位部802,第一定位部801与第二定位部802之间形成用于卡定限位部6的卡定空间9。本实施优选地,限位块8沿固定件4长度方向截面呈正六边形,利用正六边形其中一侧边可形成防止限位块8沿固定件4长度方向转动的制动面10。

进一步的,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3。密封条13为发泡材料制成,以加强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提高建筑整体的保温性能。

为防止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相对产生位移,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想靠近侧的拐角处设有挡板14,挡板14呈“l”字型,利用挡板14增大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之间的摩擦系数。

将固定件4固定于第二墙体2上,卡扣件3固定于第一墙体1上,移动第二墙体2将第一固定部卡定于滑槽5内,利用限位部6防止第一固定部从滑槽5中脱离,且利用第二固定部加强固定件4与卡扣件3的连接,沿卡扣件3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墙体2,以至固定件4端部卡定于卡扣件3上的卡槽7中,即可知第二墙体2与第一墙体1对准完成固定连接。当需要将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相拆卸时,只需将固定件4背离卡槽7移动,沿卡扣件3长度方向将固定件4滑移出滑槽5中,即解锁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的连接,第一墙体1与第二墙体2分离。本发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快速安装与拆卸,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工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