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提升输送功能的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0200发布日期:2020-02-28 11:4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具有提升输送功能的爬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提升输送功能的爬架。



背景技术:

爬架又叫提升架,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随着现代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建筑物文化特征的外立面,其形状结构向对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创新,在不同高度上的色彩装饰变化也与日俱增,导致建筑外立面作业难度增加,在外立面上安装的脚手架密度也与日俱增,层间高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楼层高度,而是更为密集,方便外立面作业,现有的爬架只能在固定高度停顿,即使可以停在任意高度,对墙体的作业也十分不便,运送一些物料也难度较大,不利于提高作业进度,并且目前各层之间同样需要运输一些物料,现有的爬架输送效率较低,并且达到指定高度后还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劳动强度较大,同时处于高空作业时,这种搬运工作安全风险也会增加,同时高空坠物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提升输送功能的爬架,可以实现不同高度平台间的物料转运,同时结构简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提升输送功能的爬架,包括主体支架和升降架,所述主体支架中形成有升降通道,所述升降架设置在升降通道中,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升降台和用于驱动升降台沿高度方向滑移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用于转运物料的输送机构,所述升降台上还滑动设置有滑移架,所述滑移架与升降台侧壁之间设置有滑道和滑块,所述滑道与滑块滑移配合形成滑移架在升降台上的滑移,所述升降台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架滑动伸出升降台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升降架与主体支架之间设置有转运架,所述转运架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转运架一端与主体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拆卸的与滑移架转动连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这种结构,在需要输送转运时,升降架带动升降台提升,以实现高度的要求,这里的高度提升可以采用电机进行升降驱动也可以通过链条链轮结构进行升降的驱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多做介绍,随着高度的提升,通过第二驱动件将滑移架驱动滑移送出升降台,这里的第二驱动件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其滑出也可以采用气缸推顶滑出的形式,作为优选这里滑块与滑道的滑移配合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便于与转运架进行配合,进一步转运架与主体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拆卸的与滑移架转动连接,在需要提升转运时,通过连接结构与升降台连接,在只是平时输送时,可以不进行连接,避免升降台使用出现危险,在转运架与升降台处于转动连接时,在升降台升高过程中,滑移架同步控制伸出,从而使得转运架逐步倾斜,满足转运架倾斜过程中与升降架之间的距离要求,从而实现一定高度上的转运,在该高度完成输送后,卸下转运架,这里的可以将升降台下降后进行拆卸,也可以设计在一定高度脱离后,自行放平的结构,例如在转运架底面设置支撑气缸,可以缓慢放平,采用这种结构,实现相邻小高度之间的物料运送,提高加工作业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包括皮带、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转动设置在升降台上远离转运架的一端,所述第二传送辊转动设置在升降台上靠近转运架的一端,所述第三传送辊转动设置在滑移架上,所述第三传送辊设置在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之间位置,所述第四传送辊转动设置在滑移架上靠近转运架的一端,所述皮带依次通过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和第四传送辊设置形成对物料的输送。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随着滑移架滑移运动,从而保证滑移架上的物料顺利输送,可以保证对物料的输送力不出现断档,同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并且将传送带设置成这种形式,在滑移架带动转运架倾斜的过程中,第四传送辊靠近或远离第一传送辊的距离与第三传送辊靠近或远离第二传送辊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使得传送带可以随连接架长度变化而全面覆盖滑移架,保证输送过程中纸板运送的流畅性,这里的第三传送辊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保持在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之间位置,保证一致性,当然这里的必然存在用于驱动传送带开始工作的驱动件,例如在第一传送辊、第二传送辊、第三传送辊或第四传送辊一处或多处设置驱动电机,从而带动整体皮带的运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皮带上间隔形成有通槽,所述通槽中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置在升降台上,所述承载板上端面矮于第二皮带上端面设置。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承载板,可以对输送的物料起到辅助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输送的稳定性,并且间隔设置承载板,也提供给了工人踩踏的空间,便于工人踩踏,方便进行作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上沿滑移架滑动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移架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槽插接配合形成对滑移架滑移的导向。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这样设置具有更好的导向效果,同时使得转运架具有更好的承载效果,便于工人踩踏同行,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运架靠近升降台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搭钩,所述滑移架上对应搭钩位置设置有搭扣杆,所述搭钩搭设在搭扣杆上实现转运架与升降台的转动连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搭钩,可以在需要进行物料转运到一定高度时,通过搭钩扣设在搭扣杆上,从而实现与升降台的连接,从而可以将转运架上的物料运送至升降台上进行转运,同时搭钩结构可以进行自由的转动,在升降台升降过程中,搭钩可以满足转动牵引的使用要求,同时结构简单,操作也十分便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支架与升降架之间还设置有承载架,所述转运架底面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抵触在承载架上形成对转运架翻转的限位。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整体构架更为合理,避免转运架底部缺乏支持而跌落,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运架两侧设置有护栏。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防护栏,更为安全可靠,避免输送的物料跌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架的爆炸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输送机构的原理简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转运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5公开了一种具有提升输送功能的爬架,包括主体支架1和升降架3,所述主体支架1中形成有升降通道,所述升降架3设置在升降通道中,所述升降架3上设置有升降台4和用于驱动升降台4沿高度方向滑移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升降台4上设置有用于转运物料的输送机构,所述升降台4上还滑动设置有滑移架5,所述滑移架5与升降台4侧壁之间设置有滑道44和滑块55,所述滑道44与滑块55滑移配合形成滑移架5在升降台4上的滑移,所述升降台4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滑移架5滑动伸出升降台4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升降架3与主体支架1之间设置有转运架2,所述转运架2上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转运架2一端与主体支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拆卸的与滑移架5转动连接。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这种结构,在需要输送转运时,升降架3带动升降台4提升,以实现高度的要求,这里的高度提升可以采用电机进行升降驱动也可以通过链条链轮结构进行升降的驱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多做介绍,随着高度的提升,通过第二驱动件将滑移架5驱动滑移送出升降台4,这里的第二驱动件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其滑出也可以采用气缸推顶滑出的形式,作为优选这里滑块55与滑道44的滑移配合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便于与转运架2进行配合,进一步转运架2与主体支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可拆卸的与滑移架5转动连接,在需要提升转运时,通过连接结构与升降台4连接,在只是平时输送时,可以不进行连接,避免升降台4使用出现危险,在转运架2与升降台4处于转动连接时,在升降台4升高过程中,滑移架5同步控制伸出,从而使得转运架2逐步倾斜,满足转运架2倾斜过程中与升降架3之间的距离要求,从而实现一定高度上的转运,在该高度完成输送后,卸下转运架2,这里的可以将升降台4下降后进行拆卸,也可以设计在一定高度脱离后,自行放平的结构,例如在转运架2底面设置支撑气缸,可以缓慢放平,采用这种结构,实现相邻小高度之间的物料运送,提高加工作业效率。

上述输送机构包括皮带6、第一传送辊41、第二传送辊42、第三传送辊51和第四传送辊52,所述第一传送辊41转动设置在升降台4上远离转运架2的一端,所述第二传送辊42转动设置在升降台4上靠近转运架2的一端,所述第三传送辊51转动设置在滑移架5上,所述第三传送辊51设置在第一传送辊41和第二传送辊42之间位置,所述第四传送辊52转动设置在滑移架5上靠近转运架2的一端,所述皮带6依次通过第一传送辊41、第二传送辊42、第三传送辊51和第四传送辊52设置形成对物料的输送。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随着滑移架5滑移运动,从而保证滑移架5上的物料顺利输送,可以保证对物料的输送力不出现断档,同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并且将传送带设置成这种形式,在滑移架5带动转运架2倾斜的过程中,第四传送辊52靠近或远离第一传送辊41的距离与第三传送辊51靠近或远离第二传送辊42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使得传送带可以随连接架长度变化而全面覆盖滑移架5,保证输送过程中纸板运送的流畅性,这里的第三传送辊51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保持在第一传送辊41和第二传送辊42之间位置,保证一致性,当然这里的必然存在用于驱动传送带开始工作的驱动件,例如在第一传送辊41、第二传送辊42、第三传送辊51或第四传送辊52一处或多处设置驱动电机,从而带动整体皮带6的运转。

上述第二皮带6上间隔形成有通槽,所述通槽中设置有承载板43,所述承载板43设置在升降台4上,所述承载板43上端面矮于第二皮带6上端面设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承载板43,可以对输送的物料起到辅助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输送的稳定性,并且间隔设置承载板43,也提供给了工人踩踏的空间,便于工人踩踏,方便进行作业。

上述承载板43上沿滑移架5滑动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移架5上设置有导向杆53,所述导向杆53与导向槽插接配合形成对滑移架5滑移的导向。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这样设置具有更好的导向效果,同时使得转运架2具有更好的承载效果,便于工人踩踏同行,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上述转运架2靠近升降台4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搭钩21,所述滑移架5上对应搭钩21位置设置有搭扣杆54,所述搭钩21搭设在搭扣杆54上实现转运架2与升降台4的转动连接。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搭钩21,可以在需要进行物料转运到一定高度时,通过搭钩21扣设在搭扣杆54上,从而实现与升降台4的连接,从而可以将转运架2上的物料运送至升降台4上进行转运,同时搭钩21结构可以进行自由的转动,在升降台4升降过程中,搭钩21可以满足转动牵引的使用要求,同时结构简单,操作也十分便捷。

上述主体支架1与升降架3之间还设置有承载架7,所述转运架2底面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抵触在承载架7上形成对转运架2翻转的限位。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使得整体构架更为合理,避免转运架2底部缺乏支持而跌落,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上述转运架2两侧设置有护栏23。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防护栏23,更为安全可靠,避免输送的物料跌落。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