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8158发布日期:2020-03-17 18:3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膜结构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膜结构。



背景技术:

膜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一般应用于建筑结构上,例如张拉膜、网格膜、充气膜等膜结构,其能够起到美观、挡雨、遮阳等作用,并且相对于传统的屋顶结构而言,膜体结构质量轻,强度高,安全性高,抗震性能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现有的城市公园以及城市广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夏季时,城市公园和城市广场均暴晒在阳光下,需要一个给人们提供乘凉的设施。

所以目前在广场上,会用立柱将膜拉伸形成遮阳结构,这种膜结构建筑适用于广场或户外场地使用,但是这种膜结构也存在无法融雪的缺点,尤其是在冬天,一旦下雪后,膜结构上容易积雪,使得膜结构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目前,存在一些能够融化积雪的膜结构建筑,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51095239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融雪装置,包括气膜及充气设备,所述气膜至少包括第一膜材层和第二膜材层,所述第一膜材层与第二膜材层之间形成有多个连续排列的密封腔,每个所述密封腔沿所述气膜的弧度方向延伸,且相邻两所述密封腔相连通;所述充气设备通过一供气管与至少一个所述密封腔相连通,用以为向所述密封腔内充气热空气。

上述的膜结构建筑虽然能够融雪,但是其结构非常的复杂,需要铺设多层膜体,成本巨大,而且安装麻烦,无法对膜结构与支撑结构的连接处进行融雪,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膜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膜结构,包括:

支撑柱,其固定设置;

落水斗,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落水斗上设置有排水管;

安装座,其设置在所述落水斗内,并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膜体,其边缘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融雪热水管,其穿设在所述落水斗上,所述融雪热水管的端部弯折后朝向所述落水斗内,所述融雪热水管用于将热水引导至所述落水斗内从而使积雪融化,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水通过所述排水管排出。

较佳的,所述落水斗上穿设有热水喷淋管,所述热水喷淋管的端部用于朝所述膜体喷洒热水从而使积雪融化,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水进入至所述落水斗内并通过所述排水管排出。

较佳的,所述落水斗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呈环绕设置的肋板,所述安装座包括环形基座、安装环以及若干连接管,所述环形基座与所述肋板连接,各所述连接管呈环绕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并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基座连接,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环形基座连接并且所述膜体与所述安装环连接。

较佳的,所述落水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通孔上设置有过滤罩,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水通过所述过滤罩后从所述排水管内排出。

较佳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环形排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

较佳的,所述底板的下端连接有融雪箱,所述融雪箱内设置有发热装置,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融雪箱以及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融雪箱通过所述发热装置发热,从而对所述落水斗加热并且避免所述排水管结冰。

较佳的,所述热水喷淋管的数量为多个并且环绕所述支撑柱设置,所述热水喷淋管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喷头,热水通过所述热水喷淋管从所述旋转喷头上喷向所述膜体。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过滤罩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为三角长条状结构且具有两个侧边,两个所述侧边上均设置有条形孔。

较佳的,还包括过滤池以及沉淀池,所述排水管与所述过滤池连接,所述过滤池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排水管用于将所述落水斗内的水引导至所述过滤池内并回收至所述沉淀池。

较佳的,还包括锅炉以及水泵,所述锅炉与所述沉淀池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锅炉连接,所述融雪热水管以及所述热水喷淋管均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锅炉用于加热所述沉淀池回收的水,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锅炉提供的热水泵入至所述融雪热水管以及所述热水喷淋管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整体结构巧妙可靠,能够快速高效的融化落水斗内的积雪,大大提高了膜结构的安全性。

2、在落水斗上还穿设有热水喷淋管,并且热水喷淋管的端部伸出落水斗,使得其端部可以朝膜体上表面喷洒热水,这样就能够融化膜体上堆积的积雪。

3、热水喷淋管喷洒在膜体上,不仅能够起到融雪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清洗膜体的作用,当膜体表面比较脏的时候,可以将热水通过热水喷淋管喷洒到膜体表面,从而起到清洗效果。

4、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热水喷到落水斗以及膜体上,从而使积雪融化成水,并回收至沉淀池中,接着加热后变成热水继续融化积雪,这样既能够有效利用雪水,还能够避免水流到地上产生地面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融雪功能的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落水斗与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落水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过滤池、沉淀池、锅炉以及水泵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00、支撑柱;200、落水斗;210、肋板;220、底板;230、通孔;240、过滤罩;250、隔板;260、导水槽;300、排水管;410、环形基座;420、安装环;430、连接管;500、膜体;600、融雪热水管;700、热水喷淋管;710、旋转喷头;800、融雪箱;810、发热装置;910、过滤池;920、沉淀池;930、锅炉;94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膜结构,包括:支撑柱100、落水斗200、安装座、膜体500以及融雪热水管600,该膜结构具有融雪的功能,其中膜结构主要是通过安装座将膜体500固定在支撑柱100的端部,在现有的膜结构建筑中,例如在露天场合的遮阳避雨的膜结构建筑中,一旦遇到下雪天,冰雪很容易堆积在膜体500上、落水斗200以及安装座上,积雪不仅会对落水斗200造成很大的压力负担,还会影响膜体500与安装座连接的可靠性,而在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应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其中,支撑柱100呈固定设置;支撑柱100实际上就是空心管状结构,其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能够支撑膜体500。

落水斗200,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100上,所述落水斗200上设置有排水管300;落水斗200可以为桶状结构或者斗状结构,其用于承接膜体500上落下来的水或者积雪,一旦遇到下雨天或者下雪天,落到膜体500上的雨水或者雪花会汇集到落水斗200内,然后从排水管300中排出,而在下雪天遇到积雪时,落水斗200内会积聚大量的积雪,使得落水斗200承受很大的重量,并且还会导致落水斗200堵塞。

安装座,其设置在所述落水斗200内,并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柱100连接;优选的,安装座实际上与支撑柱100以及落水斗200连接,并且安装座还是位于落水斗200内的,安装座的主要作用就是固定膜体500边缘,从而将膜体500拉紧。

膜体500,其边缘与所述安装座连接;优选的,在实际的结构中,膜体500的边缘具有绳边,夹具夹住绳边并与安装座固定在一起,从而使膜体500被安装座拉住,此时膜体500的边缘是朝向落水斗200内的,使得落水斗200能够承接住膜体500上滑落下来的积雪或者雨水。

融雪热水管600,其穿设在所述落水斗200上,所述融雪热水管600的端部弯折后朝向所述落水斗200内,所述融雪热水管600用于将热水引导至所述落水斗200内从而使积雪融化,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水通过所述排水管300排出。

优选的,融雪热水管600穿过落水斗200,并且其端部对准落水斗200内部,尤其是可以对准安装座方向,一旦融雪热水管600喷洒热水后,热水能够融化堆积在落水斗200内的积雪,还可以使安装座与膜体500之间产生的冰雪融化,从而起到融雪目的,并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的方便,只需要使热水通过融雪热水管600喷洒至落水斗200内,依靠热水的热量可以迅速融化落水斗200内的积雪,在解决了落水斗200堵塞的同时,还能够使膜体500上的积雪顺利的落入至落水斗200内,避免了膜结构因积雪产生的安全隐患。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落水斗200上穿设有热水喷淋管700,所述热水喷淋管700的端部用于朝所述膜体500喷洒热水从而使积雪融化,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水进入至所述落水斗200内并通过所述排水管300排出。

优选的,在落水斗200上还穿设有热水喷淋管700,并且热水喷淋管700的端部伸出落水斗200,使得其端部可以朝膜体500上表面喷洒热水,这样就能够融化膜体500上堆积的积雪。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热水喷淋管700融化膜体500积雪的前提正是融雪热水管600融化落水斗200内的积雪,只有在落水斗200内没有积雪的前提下,才能够可靠解决膜体500积雪的问题,如果落水斗200内堆积了大量的积雪,那么即使热水喷洒到膜体500上,融化后的水也无法从落水斗200内排出,反而会造成膜体500结冰的问题,而在解决了落水斗200内积雪的问题后,将热水喷洒到膜体500上,积水就可以流到落水斗200内,从而沿着排水管300排出,这样就真正解决了膜体500积雪的问题,并且,这种喷洒热水来解决膜体500积雪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双层膜体500内通入热气的方法,其不需要采用特殊的膜体500结构,能够适应大部分的膜体500结构,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的,热水喷淋管700喷洒在膜体500上,不仅能够起到融雪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清洗膜体500的作用,当膜体500表面比较脏的时候,可以将热水通过热水喷淋管700喷洒到膜体500表面,从而起到清洗效果。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落水斗20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呈环绕设置的肋板210,所述安装座包括环形基座410、安装环420以及若干连接管430,所述环形基座410与所述肋板210连接,各所述连接管430呈环绕设置在所述支撑柱100上,并且所述连接管43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柱100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基座410连接,所述安装环420与所述环形基座410连接并且所述膜体500与所述安装环420连接。

优选的,落水斗200具有环形壁结构,并且在该环形壁状结构的内壁上具有多个肋板210,多个肋板210呈环形排列,安装座具有环形基座410、安装环420以及若干连接管430,支撑柱100穿过环形基座410,并且多个肋板210与环形基座410连接,使得环形基座410与落水斗200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连接管430位于环形基座410与支撑柱100之间,并且多个连接管430围绕支撑柱100设置,连接管430的两端分别与环形基座410以及支撑座连接,使得环形基座410与支撑柱100固定在一起。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连接管430包括斜管以及平管,斜管呈倾斜设置,平管呈水平设置,斜管与平管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柱100以及环形基座410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三角形结构,这样能够极大的提高环形基座410连接的牢固程度。

优选的,在环形基座410上还设置有若干固定板,安装环420穿过固定板,使得安装环420固定在环形基座410上,安装环420能够用来固定夹具,夹具可以固定住膜体500边缘的绳边,从而使膜体500的边缘被安装环420固定住。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落水斗200包括底板220,所述底板220上设置有通孔230,所述排水管300与所述通孔230连接,所述通孔230上设置有过滤罩240,积雪融化后形成的水通过所述过滤罩240后从所述排水管300内排出。

优选的,落水斗200实际上包括底板220以及围绕在底板220上的环形壁,其大致呈桶状结构,并且在底板220上设置有圆孔,支撑柱100穿过圆孔从而与底板220固定在一起,而底板220上还具有通孔230,排水管300穿设在通孔230内,使落水斗200内的水排入至排水管300内。

优选的,在通孔230上设置有过滤罩240,过滤罩240可以为球形结构,其能够避免落水斗200内的杂物堵住排水管300,从而使排水效果更通畅。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通孔230的数量为多个且呈环形排列,所述底板220上设置有若干隔板250,所述隔板25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230之间。

优选的,为了能够提高排水效率,使得融化后的雪水迅速排出,避免雪水重新在落水斗200内结冰,需要在底板220上设置多个通孔230,使得通孔230能够加快排水速度,而在底板220上设置隔板250,通过隔板250分隔相邻的通孔230,这样能够避免落叶堆积在通孔230上。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底板220的下端连接有融雪箱800,所述融雪箱800内设置有发热装置810,所述排水管300位于所述融雪箱800以及所述支撑柱100之间,所述融雪箱800通过所述发热装置810发热,从而对所述落水斗200加热并且避免所述排水管300结冰。

优选的,融雪箱800为环形箱体结构,其环绕在支撑柱100上,并且融雪箱800的上端与底板220连接,融雪箱800能够通过发热装置810加热落水斗200的下部,从而辅助落水斗200内的积雪融化,由于融雪箱800位于落水斗200的下方,而热水实际上是喷洒在落水斗200上部的积雪上,这样虽然能够融化上方的积雪,但是位于落水斗200内下部的积雪却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够融化,而设置了融雪箱800后,由于融雪箱800比较靠近底板220,这样可以很快的融化下部的积雪,使得落水斗200内积雪上部被热水融化,下部被融雪箱800内的发热装置810融化,大大加快了落水斗200内积雪的融化速度。

优选的,融雪箱800除了从下方加热落水斗200外,还能够为排水管300提供加热,由于排水管300位于融雪箱800以及支撑柱100之间且呈环形分布,所以融雪箱800产生的热量会影响到排水管300,避免排水管300内的水结冰。

优选的,发热装置810设置在融雪箱800内,其可以采用电热丝进行发热,也可以采用发热灯进行加热。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热水喷淋管700的数量为多个并且环绕所述支撑柱100设置,所述热水喷淋管700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喷头710,热水通过所述热水喷淋管700从所述旋转喷头710上喷向所述膜体500。

优选的,呈环形设置的热水喷淋管700能够在最大范围内的喷洒热水,使得热水能够喷到大部分的积雪,并且在热水喷淋管700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喷头710,旋转喷头710能够在喷水时转动,从而使得喷出的热水能够覆盖到最大的面积。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底板220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过滤罩240的导水槽260,所述导水槽260为三角长条状结构且具有两个侧边,两个所述侧边上均设置有条形孔。

优选的,底板220上具有导水槽260,导水槽260能够在落水斗200内存在积雪的情况下,使水通过导水槽260进入至通孔230内。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过滤池910以及沉淀池920,所述排水管300与所述过滤池910连接,所述过滤池910与所述沉淀池920连接,所述排水管300用于将所述落水斗200内的水引导至所述过滤池910内并回收至所述沉淀池920。

优选的,过滤池910与沉淀池920连通,过滤池910与排水管300连接,排水管300能够将落水斗200内的水引导至过滤池910内,从而将融化后的雪水收集起来,以便于重复使用;在实际的回用过程中,水进入至过滤池910过滤后,进入沉淀池920进行沉淀净化,然后就可以收集到水,并且,此处还值得说明的是,这种通过排水管300将水引导至沉淀池920的设计,能够避免水直接落到地上导致地面积水。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锅炉930以及水泵940,所述锅炉930与所述沉淀池920连接,所述水泵940与所述锅炉930连接,所述融雪热水管600以及所述热水喷淋管700均与所述水泵940连接,所述锅炉930用于加热所述沉淀池920回收的水,所述水泵940用于将所述锅炉930提供的热水泵940入至所述融雪热水管600以及所述热水喷淋管700内。

优选的,过滤池910以及沉淀池920能够将融化后的雪水收集储存起来,并提供给锅炉930,锅炉930能够将回用后的雪水加热,从而得到热水,热水通过水泵940进入至融雪热水管600以及热水喷淋管700,然后重新喷淋到落水斗200内或者膜体500上,从而实现持续融雪的效果。

优选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热水喷到落水斗200以及膜体500上,从而使积雪融化成水,并回收至沉淀池920中,接着加热后变成热水继续融化积雪,这样既能够有效利用雪水,还能够避免水流到地上产生地面积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