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预制短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7778发布日期:2020-03-27 19:19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建筑预制短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预制短柱装置。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中的短柱一般是指,净高与截面宽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包括因嵌砌粘土砖填充墙形成的柱,就是短柱。另一种说法是柱净高和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3的柱是短柱。很多建筑中会使用到预制的短柱,来提高施工的效率,加快建筑施工速度。但是现有的预制短柱设计得比较传统,与普通的短柱结构没有区别,如此短柱与上下端建筑物的连接不够坚固,导致短柱容易发生相对建筑物的移动,连接稳固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预制短柱装置,设计了多层支撑结构和框架结构,不仅自身强度高,而且与上下端建筑物的连接非常坚固,柱体不易发生相对建筑物的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建筑预制短柱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柱体,柱体底部垂直设有圆盘形的下台板,柱体顶部垂直设有圆盘形的上台板,柱体、下台板、上台板均同轴,且下台板、上台板的直径均大于柱体的直径,柱体内部中心处垂直设有柱形的轴杆,柱体内部设有管形网状的网管,网管将轴杆包裹住,轴杆侧面通过若干连杆与网管内壁连接,轴杆和网管上下部分别延伸至上台板和下台板内部,上台板和下台板内均设有平板状的支撑盘,轴杆和网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盘垂直连接,两支撑盘外侧均垂直均匀设有若干直杆状的插杆,所有插杆均垂直延伸出下台板或上台板的外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柱体、下台板、上台板均由水泥混凝土建造而成。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轴杆和支撑盘均由结构钢制造,轴杆和支撑盘均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网管和连杆均由结构钢制造,网管通过焊接与支撑盘连接,连杆通过焊接与轴杆和网管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插杆均由结构钢制造,插杆均通过焊接与支撑盘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预制短柱装置在制造是可以先将轴杆、网管、支撑盘、插杆、连杆焊接连接好,然后通过模板浇筑好外部包裹的柱体、下台板、上台板,并保持插杆延伸出下台板或上台板的外部。轴杆和支撑盘是骨架结构,可以提高柱体、下台板、上台板的稳固性。而网管和连杆可以提高柱体本身的强度。施工时可以将下台板和上台板外部的插杆分别与建筑物下部和上部的钢筋结构焊接连接,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包裹住,如此便可提高柱体与建筑物的连接稳固性。该建筑预制短柱装置设计了多层支撑结构和框架结构,不仅自身强度高,而且与上下端建筑物的连接非常坚固,柱体不易发生相对建筑物的移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建筑预制短柱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建筑预制短柱装置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其中,1-柱体、2-下台板、3-上台板、4-轴杆、5-网管、6-支撑盘、7-插杆、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建筑预制短柱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发明建筑预制短柱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该建筑预制短柱装置包括圆柱形的柱体1,柱体1底部垂直设有圆盘形的下台板2,柱体1顶部垂直设有圆盘形的上台板3,柱体1、下台板2、上台板3均同轴,且下台板2、上台板3的直径均大于柱体1的直径,柱体1内部中心处垂直设有柱形的轴杆4,柱体1内部设有管形网状的网管5,网管5将轴杆4包裹住,轴杆4侧面通过若干连杆8与网管5内壁连接,轴杆4和网管5上下部分别延伸至上台板3和下台板2内部,上台板3和下台板2内均设有平板状的支撑盘6,轴杆4和网管5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盘6垂直连接,两支撑盘6外侧均垂直均匀设有若干直杆状的插杆7,所有插杆7均垂直延伸出下台板2或上台板3的外部。

柱体1、下台板2、上台板3均由水泥混凝土建造而成。轴杆4和支撑盘6均由结构钢制造,坚固耐用,焊接连接方便,轴杆4和支撑盘6均通过焊接连接。网管5和连杆8均由结构钢制造,坚固耐用,焊接连接方便,网管5通过焊接与支撑盘6连接,连杆8通过焊接与轴杆4和网管5连接。插杆7均由结构钢制造,坚固耐用,焊接连接方便,插杆7均通过焊接与支撑盘6连接。

该建筑预制短柱装置在制造是可以先将轴杆4、网管5、支撑盘6、插杆7、连杆8焊接连接好,然后通过模板浇筑好外部包裹的柱体1、下台板2、上台板3,并保持插杆7延伸出下台板2或上台板3的外部。轴杆4和支撑盘6是骨架结构,可以提高柱体1、下台板2、上台板3的稳固性。而网管5和连杆8可以提高柱体1本身的强度。施工时可以将下台板2和上台板3外部的插杆7分别与建筑物下部和上部的钢筋结构焊接连接,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包裹住,如此便可提高柱体1与建筑物的连接稳固性。该建筑预制短柱装置设计了多层支撑结构和框架结构,不仅自身强度高,而且与上下端建筑物的连接非常坚固,柱体1不易发生相对建筑物的移动。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