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0413发布日期:2020-07-07 14:4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露营装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是户外活动不和缺少的一种装备。在心仪的风景点,搭建帐篷,让人们接近大自然。目前市场上所采用的的帐篷主要由金属骨架和帆布组成。使用这种帐篷存在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说明书的指导,同时,由于金属骨架较长,收纳以及携带均不方便。同时,由于帐篷的固定点较少,在使用过程中抗风性能较差。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充气帐篷”,其公告号cn206458157u,包括充气垫四周设置有充气围栏使充气垫整体呈盆状;4根充气龙骨与充气垫形成一个连通的气密系统;另一面篷壁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紧密排布的第一气管,第一气管紧贴篷壁外侧,第一气管的一端接通充气帐篷内部,另一端伸出充气帐篷外且气口方向朝下;充气帐篷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气管,第二气管的一端接通充气帐篷内部,另一端伸出充气帐篷外并弯折向下,还包括底垫,底垫设置在充气帐篷的下方,底垫的地面设置有背带和拉链。采用此结构的帐篷需要对较多的充气龙骨以及气管进行充气,操作较为复杂。同时,采用充气式帐篷在使用过程中抗风性能较差,无法实现稳定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充气帐篷抗风性能较差,帐篷门设计不合理,进出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充气帐篷,提供一种充气帐篷,采用多个固定点,保证帐篷的稳定性,使用鼓型结构,增强帐篷的抗风性,同时利用门帘与门洞的组合便于使用者进出帐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气帐篷,包括帐篷布和支撑架,所述帐篷布包括内帐、外帐和帐篷底布,所述内帐上设有帐篷门,所述帐篷底布上均匀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外帐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内帐上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固定结构和辅助固定结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帐篷布包括内帐、外帐和帐篷底布,在内帐外壁上设置辅助固定结构,在外帐外壁上设置固定结构,在帐篷底布上设置定位结构,利用固定结构、辅助固定结构和定位结构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帐篷能起到良好的抗风效果,不会轻易被风吹动。同时,固定结构、辅助固定结构与定位结构位于同一平面上,便于对帐篷进行安装,同时利用固定结构支撑起帐篷的外帐,使得帐篷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外帐为塔型结构,所述内帐为鼓型结构。帐篷外帐为塔型结构,利用外帐减少帐篷因天气寒冷,帐篷内侧结露凝霜,打湿睡袋和衣物等。同时,内帐采用鼓型结构,相对于一般四角锥形的帐篷,能够更好的起到防风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内帐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辅助固定结构位于同一平面上。在内帐的内壁上设置有插接槽,在安装过程中可将帐篷支撑架放置于插接槽内,利用支撑架将帐篷支撑定型。同时,将差节操与辅助固定结构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支撑架将帐篷支撑起来的同时,确保帐篷的稳定性,同时利用辅助固定结构,对支撑架的安装位置起到限定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为充气式结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支撑件,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有出气口,且与帐篷底布相接触,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设置于支撑件上,所述支撑杆与支撑件为一体式结构。支撑杆一端设置于帐篷底布,一端设置于支撑件上,利用支撑杆将帐篷支撑起来定型。同时,在支撑杆上设置有出气口,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出去口对支撑杆进行充气与放气,实现帐篷的搭建与拆卸。同时支撑杆与支撑件为一体式贯通结构,在搭建帐篷时只需对一根支撑杆进行充气即可完成帐篷的搭建,同时,在拆卸过程中可打开多个支撑杆的出气口,实现帐篷的快速放气。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插设于插接槽内。将支撑杆插设于内帐的插接槽内,利用插接槽将支撑杆固定于内帐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内帐与支撑杆脱离,造成帐篷变形,影响帐篷的稳定性以及美观性。

作为优选,所述帐篷上设置有帐篷门,所述帐篷门包括门洞和门帘,所述门帘与门洞相配合,所述门帘上设置有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活动端上设置有磁性魔术贴,所述固定端与门洞相接连。利用帐篷门便于使用者在帐篷内的进出。为便于使用者进出帐篷,同时防止帐篷被风吹动,将门帘与门洞设置为一体式结构,门帘一端固定于门洞上为固定端,与固定端相对的为活动端,在活动端上设置有磁性魔术贴。在进出帐篷时,拉动门帘,使门帘上的磁性魔术贴与门洞上的磁性魔术贴分离,帐篷门打开,使用者可进出帐篷。松开门帘后,由于磁性魔术贴的重力作用,门帘复位,门帘上的磁性魔术贴与门洞上的接触,帐篷门关闭。利用这种结构,在便于使用者进出帐篷的同时,防止因帐篷门打开,导致风从帐篷门内进去。

作为优选,所述门洞底部设置有磁性魔术贴,所述门洞顶部与门帘固定端相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在门洞底部设置有磁性魔术贴,利用门洞与门帘上的磁性魔术贴,便于使用者在帐篷内的进出,同时,利用磁性魔术贴,在帐篷没有拉上拉链时,帐篷布也不会被风吹起,保障帐篷内的私密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门帘上方设置有收纳袋。在门帘的上方设置有收纳袋,在不需要门帘时,可将门帘折叠放置于收纳袋内,不会对帐篷的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门帘上设置有拉链,所述拉链设置于门帘两侧端与活动端,所述磁性魔术贴设置于活动端拉链下方,所述门洞上设置有与门帘上相配合的拉链。在门帘上设置有拉链,载晚上睡觉时,可将拉链拉上,避免风从门帘与门洞之间的缝隙内进入。同时,磁性魔术贴设置于拉链下方。一般情况下,当使用者在帐篷内时会选择拉上拉链,磁性魔术贴位于拉链下方,门帘与门洞由于磁性魔术贴相固定时,磁性魔术贴不影响拉链的正常使用。同时,当使用者在帐篷外需要拉上拉链时,可将门帘与门洞上的磁性魔术贴分离后拉上拉链。

作为优选,所述帐篷上设置有通气口。在帐篷上设置通气口,利用通气口保证帐篷内部的空气流通,防止因帐篷内部空气不流通导致帐篷内的使用者缺氧,造成身体不适等状况。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帐篷采用多个固定点,同时内帐为鼓型结构,利用过个固定点确保帐篷固定安装的稳定性,内帐为鼓型起到一个良好的抗风效果;(2)支撑杆与支撑件为一体式贯通结构,利用支撑杆上的出气口可对支撑杆与支撑件进行充气,实现帐篷的快速搭建;(3)门帘与门洞上设置有磁性魔术贴,便于使用者在帐篷内的进出的同时,门帘不会被风吹动,影响帐篷内外的人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气帐篷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帐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帐篷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门洞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支撑杆、定位结构、固定结构和辅助固定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内帐11、辅助固定结构12、插接槽2、外帐21、固定结构3、帐篷底布31、定位结构4、支撑架41、支撑件42、支撑杆421、出气口5、帐篷门51、门帘511、固定端512、活动端52、门洞53、收纳袋54、拉链55、磁性魔术贴6、通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充气帐篷包括帐篷布和支撑架4,其中帐篷布包括内帐1、外帐2和帐篷底布3,且内帐1、外帐2和帐篷底布3为一体式结构,外帐2为有八个角的塔型结构,内帐1为鼓型结构。支撑架4包括八根支撑杆42和一个支撑杆42,其中支撑杆42一端与支撑杆42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出气口421。支撑杆42与支撑件41为一体式结构,且支撑杆42与支撑件41内部贯通连接。

在帐篷外帐2上的外壁上设置有八个固定结构21,其中固定结构21设置于内帐1与外帐2想接处。在帐篷内帐1的外壁上设置有八个辅助固定结构11,且辅助固定结构11位于内帐1中间位置。在帐篷底布3上设置有八个定位结构31,且定位结构31位于帐篷底布3与外帐2相接处。固定结构21、辅助固定结构11和定位结构31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图4所示,在内帐11的内壁上设置有插接槽12,且支撑杆42分别插接于相对应的插接槽12内。支撑杆42上设置有出气口421的一端与帐篷底布3相接触,且支撑杆42设置于内帐1顶部。且支撑杆42为弧形结构。

如图5、图6所示,帐篷门5包括门洞52和门帘51,门帘51设置于门洞52上,且门帘51的尺寸略大于门洞52尺寸。门帘51上设置有固定端511和活动端512。门帘51利用固定端511固定于门洞52上,且门帘51与门洞52为一体式结构,有同一块帐篷布组成。门帘51的活动端512上设置有磁性魔术贴55,在与门帘51活动端512相对应的门洞52端上也设置有磁性魔术贴55。固定端511与活动端512对应设置于门帘51上。在门帘51的四周,除固定端511外的三边上设置有拉链54,在门洞52的相对应位置上也设置有拉链54。且门帘51上的磁性魔术贴55位于拉链54下方。在门帘51固定端511的上方设置有收纳袋53,且收纳袋53为长条形,长度长于门帘51宽度。

在需要频繁进出帐篷时,可将门帘51折叠收纳与收纳袋53内,在进出帐篷时,不许打开门帘51,方便使用者进出。当帐篷内有人,且需要进出时,可将门帘51打开。在章程情况下,门帘51底部的磁性魔术贴55与门洞52上的磁性魔术贴55相接触,将门帘51底部固定于门洞52上,在有风的情况下,门帘51也不会被吹动。当使用者需要进出时,拉动门帘51,使得门帘51与门洞52上的磁性魔术贴55分离,帐篷门5打开,可进出帐篷。松开门帘51后,由于门帘51上的磁性魔术贴55的重力,使得门帘51下垂,门帘51上的磁性魔术贴55与门洞52上的相接触,帐篷门5关闭。

当需要休息,无需进出帐篷时,可将拉链54拉上。当使用者处于帐篷内时,拉动拉链54,将帐篷门5关闭,由于磁性魔术贴55位于拉链54下方,在拉动拉链54时,磁性魔术贴55对应拉链54无影响。当使用者处于帐篷外时,由于磁性魔术贴55与门帘51相接触,活动端512的拉链54被挡住,当需要拉动活动端512的拉链54时,需将门帘51与门洞52上的磁性魔术贴55分离。

如图7、图8所示,在安装过程中,任意打开一根支撑杆42上的出气口421,且确保其余支撑杆42上的出去口处于关闭状态,利用打开的支撑杆42上的出气口421,对支撑架4进行充气,利用弧形的支撑杆42将帐篷撑起。利用帐篷底布3上的定位结构31对帐篷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将外帐2上的固定结构21拉直后,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固定,且利用内帐1上的辅助固定结构11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采用二十四个固定点对帐篷进行固定定位安装,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帐篷的稳定性。同时,为了帐篷的稳定性以及整体美观性,固定结构21、辅助固定结构11、定位结构31与支撑杆42位于同一平面上。

为便于使用者在帐篷内进出,以及在帐篷内时保障空气流通,在帐篷的一面上设置有帐篷门5。以及在内帐1、外帐2上均设置有通气口6,通气口6的位置以及形状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帐篷的大小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