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08097发布日期:2020-03-17 18:37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面叠合外墙综合了预制结构施工速度快和现浇结构整体性好的优点,预制部分不仅大范围的取代了现浇部分的模板,而且还为剪力墙结构提供了一定的结构强度,为后续结构施工提供操作平台,减轻支撑体系的压力。同时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不要灌浆套筒,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降低建造成本。

目前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集成保温做法。现有双面叠合剪力墙保温体系仅有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体系,此种双面叠合外墙加工困难,而且叠合板之间通过外保温层相连,外叶板与内部钢筋笼没有约束关系,外叶板有脱落的风险,并且在运输吊装时外叶板承受偏心载荷能力较差,较易磕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及施工方法,可提高保温板和外叶板的连接强度,防止保温板和外叶板脱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包括:

两个以上的预制双面叠合构件,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包括保温连接件、钢筋笼以及依次叠设的外保温层、外叶板和内叶板,所述外保温层通过所述保温连接件与所述外叶板连接,所述钢筋笼的两端分别锚固于所述内叶板与所述外叶板内将所述内叶板与所述外叶板连为一体,所述内叶板与所述外叶板之间具有距离以形成空腔,所述内叶板上预埋有安装螺栓的螺栓孔;

保温板,所述保温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之间,并与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外保温层密封拼接;

现浇段,所述现浇段通过在相邻两个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所述保温板及可拆卸模板形成的容纳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以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所述可拆卸模板设置在所述保温板的对侧且内表面与所述内叶板的外表面平齐,并通过所述螺栓孔内的螺栓固定,所述容纳腔包括所述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温层的端部向所述外保温层的中心方向缩进预设距离,部分暴露出所述外叶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自粘性胶皮,所述自粘性胶皮设置在所述外叶板与所述保温板的贴合面,用于粘结所述保温板和所述外叶板。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连接件包括竖直部、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

所述第一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竖直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水平部设置在所述竖直部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分别与所述竖直部垂直设置;

所述竖直部设有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外保温层内;

所述竖直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叶板,且所述第二水平部位于所述外叶板远离所述外保温层的一侧的外部;

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第二水平部沿垂直所述竖直部的延展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竖直部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中心;

所述竖直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外保温层的端部设有凹槽;

所述保温板的端部设有凸起;

所述保温板上的凸起与所述外保温层上的凹槽插入式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通过所述保温连接件与所述现浇段连接。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的施工方法,包括:

生产预制双面叠合构件;

将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吊装到项目现场并安装就位;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之间拼接保温板,并使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上的外保温层的外表面齐平;

在保温板的对侧安装并固定可拆卸模板;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所述保温板及可拆卸模板形成的容纳腔内安装连接钢筋;

在所述容纳腔内浇筑混凝土;

待所述容纳腔内的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时,拆卸所述可拆卸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生产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具体包括:

将保温连接件安装于外保温层上;

将安装有所述保温连接件的外保温层放置于第一模台上;

将钢筋笼放置于所述外保温层上并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形成外叶板,且使所述钢筋笼部分锚固于所述外叶板内;

当所述外叶板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将所述第一模台翻转,并移动到第二模台;

在所述第二模台上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形成内叶板;

在所述内叶板达到初凝前将所述钢筋笼的外露部分向下插入所述内叶板内;

当所述内叶板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拆模。

进一步地,在所述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之间拼接保温板之后,所述在保温板的对侧安装并固定可拆卸模板之前还包括:

将保温连接件安装于所述保温板,并使所述保温连接件的另一端外露在保温板靠近内叶板的一侧。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及施工方法,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外保温层设置在外叶板的外侧,使得外叶板与内叶板之间可通过钢筋笼锚固连接,以增强外叶板与内叶板的连接强度,防止外叶板脱落;保温板与外保温层密封拼接,使得位于墙体外侧的保温板可形成一层封闭的保温层,以提高整个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从而降低整个建筑物的能耗;保温连接件锚固于外叶板内,可提高保温板与外保温层的连接强度,防止保温板和外保温层脱落;两个内叶板之间、两个外叶板之间均通过现浇段连接可提高两个内叶板之间、两个外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及施工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的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的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在l型转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在t型转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的施工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的施工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1、保温连接件;111、竖直部;112、第一水平部;113、第二水平部;12、钢筋笼;121、水平连接构件;122、纵向连接件;123、第一弦杆;124、第二弦杆;125、第三弦杆;126、腹杆;127、水平杆;128、竖直杆;13、外保温层;14、外叶板;15、内叶板;2、保温板;3、现浇段;4、自粘性胶皮;5、预制内墙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如图1和2所示,包括两个以上的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保温板2和现浇段3。

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包括保温连接件11、钢筋笼12以及依次叠设的外保温层13、外叶板14和内叶板15,外保温层13通过保温连接件11与外叶板14连接,钢筋笼12的两端分别锚固于内叶板15与外叶板14内将内叶板15与外叶板14连为一体,内叶板15与外叶板14之间具有距离以形成空腔,内叶板15上预埋有安装螺栓的螺栓孔;

保温板2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之间,并与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外保温层13密封拼接。现浇段3通过在相邻两个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保温板2及可拆卸模板形成的容纳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以连接相邻的两个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可拆卸模板设置在保温板2的对侧且内表面与内叶板15的外表面平齐,并通过螺栓孔内的螺栓固定,容纳腔包括空腔。

本发明中,外叶板14和内叶板15分别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浇筑形成外叶板14之前,可先将保温连接件11的一端固定在外保温层13上,然后在保温连接件11伸出外保温层13的一侧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即形成外叶板14,或将保温连接件11的另一端插入初凝之前的外叶板14内,混凝土凝固后保温连接件11紧紧锚固于外叶板14内,起到锚固增强作用,增强外保温层13与外叶板14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外保温层13脱落。

外保温层13设置在外叶板14的外侧,使得外叶板14与内叶板15之间可通过钢筋笼12锚固连接,以增强外叶板14与内叶板15的连接强度,防止外叶板14脱落。

此外,内叶板15与外叶板14之间设置空腔,即在工厂生产预制双面叠合构件时,专门预留出一定厚度的空腔,如需要建造的墙体厚度为200mm,则可只浇筑50mm厚的混凝土形成内叶板15以及浇筑50mm厚的混凝土形成外叶板14,内叶板15与外叶板14之间预留100mm厚的空腔,该空腔可在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吊装到项目现场后再浇筑混凝土,以减轻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重量,方便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运输和吊装。

将多个预制双面叠合构件通过现浇段3连接即可拼接形成双面叠合墙板。在拼接预制双面叠合构件时,先另外用一个保温板2连接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外保温层13,保温板2为a级保温板,具有较高的强度,使保温板2可作为现浇段3的外模板,保温板2外侧设置钢管支撑,然后在保温板2的对侧设置内模板,内叶板15上预埋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各钢管,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漏浆。或者在现浇段3的保温板2和内模板上预留对拉螺栓的孔隙,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保温板2与内侧模板,保证保温板2与内侧模板连接的可靠性,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混凝土硬化后拆模,用保温材料封堵保温板2上预留的孔洞,用灌浆料封堵预制构件内对拉螺栓孔。现浇段3内设有连接钢筋31,以增强现浇段3的强度。

两个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之间外加一个保温板2,并在保温板2内侧浇筑混凝土,使两块外叶板14之间以及两块内叶板15之间也通过混凝土连接,进而提高两个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连接强度和抗剪能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钢筋笼12包括两个以上的水平连接构件121和两个以上的纵向连接件122;两个以上的水平连接构件121沿外叶板14的高度方向依次平行设置;两个以上的纵向连接件122沿外叶板14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用于连接位于不同高度的水平连接构件121;水平连接构件121的一侧锚固于外叶板14,水平连接构件121的另一侧锚固于内叶板15。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水平连接构件121由多个相互垂直的钢筋组成,多个钢筋处于同一平面内形成一个大致矩形的框架,纵向连接件122也为钢筋,钢筋笼12由处于不同高度的多个水平连接构件121和纵向连接件122组成,可提高钢筋笼12自身的连接强度,防止钢筋笼12发生变形,同时,钢筋笼12的两侧分别锚固于内叶板15和外叶板14内,使外叶板14与内叶板15通过强度较高的钢筋笼12连接,进而增大外叶板14与内叶板15的约束力。此外,钢筋笼12穿过空腔,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后,使钢筋笼12被仅仅包裹在现浇段3内,进一步增大外叶板14的约束力,防止外叶板14脱落。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钢筋笼12包括第一弦杆123、第二弦杆124、第三弦杆125和两根腹杆126;第一弦杆123、第二弦杆124和第三弦杆125呈三角形排列;第一弦杆123与第二弦杆124之间设有一根腹杆126,以连接第一弦杆123和第二弦杆124;第一弦杆123与第三弦杆125之间设有一根腹杆126,以连接第一弦杆123和第三弦杆125;腹杆126沿第一弦杆123的延伸方向呈波浪形;第一弦杆123锚固于外叶板14,第二弦杆124和第三弦杆125均锚固于内叶板15。腹杆126通过电阻点焊连接在两根弦杆上,以增加弦杆之间的连接强度。钢筋笼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钢筋笼12沿外叶板1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钢筋笼12的中心间距应小于400mm,位于首尾的钢筋笼12与预制叠合构件的边缘的距离小于50mm。多个钢筋笼12之间通过两组连接组件连接,每组连接组件包括多个水平杆127和多个竖直杆128,多个水平杆127沿外叶板14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不同高度的多个水平杆127之间通过竖直杆128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外保温层13的端部向外保温层13的中心方向缩进预设距离,部分暴露出外叶板14的外表面。外保温层13向内缩进一定距离,保温板2与外保温层13拼接时,保温板2的端部可直接放置于外叶板14暴露出的表面,便于保温板2的定位,使保温板2与外保温层13位于同一平面上,进而保证墙体外侧的保温层的平面度和美观度。优选地,外保温层13向内缩进50mm。

优选地,还包括自粘性胶皮4,自粘性胶皮4设置在外叶板14与保温板2的贴合面,用于粘结保温板2和外叶板14。自粘性胶皮4设置在外叶板14与保温板2的贴合面,可提高保温板2与外叶板14之间的粘结力。

如图5所示,在l型转角拼接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形成双面叠合墙板时,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外保温层13向内缩进50mm,保温板2作为现浇段3模板,且保温板2与外保温层13密拼,保温板2密拼缝设置于东西山墙侧。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外侧粘贴有50mm宽的自粘性胶皮4,保证保温板2与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之间的连接。

如图6所示,在拼接t型转角时,先后吊装两片预制外墙构件(预制叠合构件);从室外侧放保温板2;从室内侧放入现浇段钢筋;吊装预制内墙构件5;最后浇筑混凝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保温连接件11包括竖直部111、第一水平部112和第二水平部113;第一水平部112设置在竖直部111的一端;第二水平部113设置在竖直部111的另一端;第一水平部112和第二水平部113分别与竖直部111垂直设置;竖直部111设有第一水平部112的一端设置于外保温层13内;竖直部111的另一端穿过外叶板14,且第二水平部113位于外叶板14远离外保温层13的一侧的外部;第一水平部112和第二水平部113沿垂直竖直部111的延展方向的宽度大于竖直部111的宽度。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水平部112和第二水平部113沿的宽度大于竖直部111的宽度,即第一水平部112和第二水平部113沿竖直部111的径向凸出设置,第一水平部112和第二水平部113可对竖直部11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竖直部111从外保温层13内脱出,或竖直部111从外叶板14内脱出,进而提高外保温层13与外叶板14的连接强度。

第一水平部112与竖直部111一体成型;第二水平部113可与竖直部111螺接,或过盈配合,示例性地,竖直部111上可设置沿竖直部111径向贯穿设置在通孔,第二水平部113插入通孔内,通孔内还可以设置内螺纹,第二水平部113外壁上设置外螺纹,使第二水平部113与竖直部111螺接。第一水平部112、第二水平部113和竖直部111为强度及抗剪性能较好的材质,如铁、钢等金属材质。

竖直部111插入空腔内,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段3后,可使竖直部111不仅锚固在外叶板14内,而且还锚固在现浇段3内,进一步增强外保温层13与外叶板14的连接强度,防止外保温层13脱落。优选地,保温连接件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保温连接件11沿外保温层1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设置多个保温连接件11,提高外保温层13与外叶板14的连接强度。优选地,竖直部111为阶梯形,阶梯形的竖直部111可增大竖直部111与外叶板14的接触面积,提高外保温层13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竖直部111的一端位于第一水平部112的中心;竖直部11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水平部113的中心。竖直部111分别设置于第一水平部112和第二水平部113的中心,使位于竖直部111两侧的限位件受力均衡,提高外保温层13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保温板2通过该保温连接件11与现浇段3连接。保温连接件11锚固在现浇段3内,以提高保温板2与现浇段3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二水平部113位于空腔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二水平部113位于外叶板14内,且保温连接件11的长度缩短。将第二水平部113设置在外叶板14内,不仅可保证外保温层13和外叶板14的可靠锚固,而且无需考虑第二水平部113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会掉落的问题,并且保温连接件11的长度缩短,可防止保温连接件11在施工吊装过程中与现浇段钢筋碰撞打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保温层13的端部设有凹槽;保温板2的端部设有凸起;保温板2上的凸起与外保温层13上的凹槽插入式装配。外保温层13与保温板2通过凹槽与凸起的方式进行安装拼接,不仅可方便对保温板2进行定位,而且凸起插入凹槽内,凹槽可对凸起进行限位,防止保温板2在垂直保温板2的方向发生位移,使保温板2与外保温层13位于同一平面内,进而保证保温板2与外保温层13的拼接平面度,提高墙体外侧的保温层的美观度。优选地,凸起与凹槽过盈配合。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集成保温的双面叠合墙板的施工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

s100生产预制双面叠合构件;

s200将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吊装到项目现场并安装就位;

s300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之间拼接保温板,并使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上的外保温层的外表面齐平;

s400在保温板的对侧安装并固定可拆卸模板;

s500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双面叠合构件、所述保温板及可拆卸模板形成的容纳腔内安装连接钢筋;

s600在所述容纳腔内浇筑混凝土;

s700待所述容纳腔内的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时,拆卸所述可拆卸模板。

具体地,先在工厂生产预制双面叠合构件,预制双面叠合构件的保温板集成在外叶板的外侧,且通过保温连接件与外叶板、现浇段连接。将生产好的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吊装到项目现场并安装就位,然后在相邻的两个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之间拼接保温板,并使保温板与预制双面叠合构件上的外保温层的密拼。浇筑混凝土时,保温板作为现浇段外侧模板,并在保温板外侧设置钢管支撑,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漏浆。

在保温板对侧安装可拆卸模板,内叶板上预埋有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各钢管,并通过钢管固定可拆卸模板,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漏浆。或者在保温板和可拆卸模板上预留对拉螺栓的孔隙,通过对拉螺栓连接保温板与可拆卸模板,保证保温板与可拆卸模板连接的可靠性,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混凝土硬化后拆模,用保温材料封堵保温板上预留的孔洞,用灌浆料封堵预制构件内对拉螺栓孔。

然后在容纳腔内安装连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将多个预制双面叠合构件进行拼接。待容纳腔内的混凝土达到预设强度时,拆卸模板,完成双面叠合墙板的施工。

在步骤s300之后,s400之前还包括:

将保温连接件安装于保温板,并使保温连接件的另一端外露在保温板靠近内叶板的一侧。在容纳腔内浇筑混凝土时,使保温连接件锚固在现浇段内,以提高保温板与现浇段的连接强度,防止保温板脱落。

如图8所示,s100生产预制双面叠合构件具体包括:

s010将保温连接件安装于外保温层上;

s020将安装有所述保温连接件的外保温层放置于第一模台上;

s030将钢筋笼放置于所述外保温层上并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形成外叶板,且使所述钢筋笼部分锚固于所述外叶板内;

s040当所述外叶板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将所述第一模台翻转,并移动到第二模台;

s050在所述第二模台上浇筑预设厚度的混凝土形成内叶板;

s060在所述内叶板达到初凝前将所述钢筋笼的外露部分向下插入所述内叶板内;

s070当所述内叶板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拆模。

具体地,生产预制双面叠合构件时,将保温连接件安装于外保温层上,然后将安装有保温连接件的外保温层放置于第一模台上,将焊接好的钢筋笼放置于第一模台上,浇筑混凝土形成外叶板,然后养护成型。当外叶板达到可拆模时,将外保温层与外叶板翻转,使外露钢筋笼向下,并移动到第二模台。在第二模台上浇筑混凝土形成内叶板,在内叶板混凝土达到初凝前将钢筋笼外露部分压入内叶板中,钢筋笼的压入深度根据设计确定,然后养护拆模。外保温层与双面叠合构件一体化成型,配有的保温连接件增强外保温层与双面叠合构件的连接作用。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