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道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88314发布日期:2020-04-21 21:50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道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坡道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礓磋,古代中国建筑中用砖或石砌成的锯齿形斜面的升降坡道。是将砖石打侧,以其梭角所砌成斜道使人和马车登上台基,形状就像洗衣板,可增大摩擦力以防滑。

礓蹉坡道可以使用在任意大小带有高度落差的出口位置。现阶段做礓蹉坡道一般先采用木条四面封口,并使木条所合围起来的空间呈由出口向出口外延伸的下坡状,而后在空间内浇筑水泥浆形成坡道,坡道上表面在水泥浆干固之前用工具逐层抹压形成带阶梯的齿状。此种礓蹉坡道虽表面摩擦力较好,但行走在其上的人通常会觉得脚部不适,在其上移动的交通工具如轮椅,也会因颠簸而感觉不爽,尤其是乘坐轮椅身体抱恙的病人,均会因齿状阶梯而倍感颠簸不适。另外,齿状阶梯的边缘是由两个垂直的小面相交形成的线体结构,当汽车等较重的物体行驶在礓蹉坡道上,长时间碾压会使礓蹉坡道的表面被破坏,其线体结构被损耗,使坡道摩擦效果越来越差,并且整体易显旧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此,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坡道施工装置。该坡道施工装置可以大大降低人们通过颠簸坡道时的不适感,同时减缓坡道摩擦面损耗速度,在坡道摩擦损耗后保证摩擦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坡道施工装置,该坡道施工装置包括基体定型部,其特征在于:该坡道施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基体定型部内的,并与基体定型部相配合使用的支撑部,基体定型部和支撑部之间的空间设有混凝土干固后形成的防护体,支撑部与防护体的上表面形成凹凸的摩擦纹面。

优选的,支撑部由若干分离部构成,相邻的分离部之间的空间设有干固后的混凝土,干固的混凝土表面为基础面,每两个基础面的连接处形成摩擦纹路,摩擦纹路的宽度为1-3cm;摩擦纹面由若干摩擦纹路和若干基础面构成。

优选的,基体定型部为设置于垫层上方的框架,基体定型部与垫层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基体定型部设置为由四条角钢a构成的矩形或梯形框架;角钢a垂直的两个面开口朝外设置,其中一个面与防护体的上表面平行。

优选的,分离部设置为直条状的角钢b,分离部自上而下等距间隔设置在框架的内部,且每个分离部均与框架的顶边和底边平行。

优选的,角钢b包括两条长边,其中一条长边朝向防护体的上表面设置,且该条长边的上侧与相邻的两个防护体之间形成摩擦纹路,另一条长边设置于防护体的底部。

优选的,相邻两个角钢b朝上设置的长边之间的间距大于角钢b另一个长边的宽度。

优选的,相邻摩擦纹路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15厘米。

优选的,摩擦纹面的两侧均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的宽度为18-25mm。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坡道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施工位置混凝土浇筑铺设垫层;

2)在干固后的垫层的上表面铺设基体定型部,基体定型部框架内的相邻的分离部之间的距离为5-15厘米;使基体定型部的边缘与垫层的边缘重合;或者将基本定型部按设定方向铺设在垫层上表面的中间。

3)在基体定型部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稍干至不再流淌,通过工具将整个框架内的混凝土抹平,抹平后的混凝土高于分离部的顶部2-10mm;

4)利用工具将分离部朝上设置的长边的顶部混凝土划除,形成摩擦纹路,使摩擦纹路的宽度为1-3cm,相邻摩擦纹路之间的距离为5-15厘米,从而在防护体的上表面,形成由若干个基础面构成的,并带有摩擦纹路的摩擦纹面;基体定型部内的混凝土干固后即是形成的防护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基体定型部结构和支撑部结构的配合使用,浇筑上混凝土后在成型的防护体结构表面形成凹凸的摩擦纹面结构,可大大改善使用者经过传统坡道的不适感。

(2)传统的阶梯状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使用者上坡时,被碾压的每一个小阶梯的尖角边部位会主要承受如图4中所示的来自α、β和γ三个方向的力,其中小阶梯受到β力的尖角边处最为薄弱,被碾压使用久了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尖角边破损,从而影响防滑摩擦效果。

在本发明中,首先坡道,即防护体上表面呈带有摩擦纹面的平面状,其受力不会偏于集中在某个点,因此该坡道面不容易在某个特定的点破损;其次即便防护体上表面因使用久了被磨损,其磨损的部位是在整个防护体上表面,而不会较集中在某个点或线上。

在磨损的时候分两种程度,当防护体上表面轻度磨损时,凹凸的摩擦纹面高于或平齐于支撑部,摩擦效果由防护体上表面和摩擦纹面提供;当防护体上表面重度磨损时,凹凸的摩擦纹面消失,支撑部露出在防护体上表面,摩擦效果由防护体上表面和支撑部提供。

因此,在以上这两种情况下本发明的坡道施工装置都会保证坡道的摩擦效果,延长了坡道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通过若干分离部的使用,可以在防护体上形成大面积的保护,将基础面所受到的压力传递至基础面下两侧的分离部,分离部能很好的吸收所受到的力,从而对防护体整体进行保护,每两个基础面之间的摩擦纹路提高了摩擦效果,将摩擦纹路的宽度设置为1-3cm,且相邻摩擦纹路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15厘米,避免了摩擦纹路过大而产生较大的颠簸感,同时避免了摩擦纹路较小而使摩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4)本发明中的分离部采用的是直条状的角钢,且角钢的长度方向与施工完成后人们的行走方向不同向,从而保证了摩擦效果。

(5)通过设置分离部放置的位置,使得当防护体上表面重度磨损导致凹凸的摩擦纹面消失时,支撑部露出在防护体上表面,摩擦效果仍然可以通过防护体上表面和角钢的边共同提供。

(6)本发明中摩擦纹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排水槽,可引导水流排除,避免坡道积水导致走在坡道上溅水的情况。

(7)本发明通过将基体定型部设置为由角钢构成的,从而增加了基体定型部框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体定型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施工后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现有结构中阶梯状坡面单个阶梯受力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垫层、10-基体定型部、20-支撑部、21-分离部、30-防护体、31-摩擦纹面、311-基础面、312-摩擦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坡道施工装置

如图1-3所示,一种坡道施工装置,该坡道施工装置包括基体定型部10,其特征在于:该坡道施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基体定型部10内的,并与基体定型部10相配合使用的支撑部20,基体定型部10和支撑部20之间的空间设有混凝土干固后形成的防护体30,支撑部20与防护体30的上表面形成凹凸的摩擦纹面31。

支撑部20由若干分离部21构成,相邻的分离部21之间的空间设有干固后的混凝土,干固的混凝土表面为基础面311,每两个基础面311的连接处形成摩擦纹路312,摩擦纹路312的宽度为1-3cm;摩擦纹面31由若干摩擦纹路312和若干基础面311构成,当防护体30上表面受到压力的时候,压力分解到每个基础面311,基础面311上表面的压力向内部延伸,基础面311两侧的分离部21就起到对防护体30内部应力的吸收和承受作用。

基体定型部10为设置于垫层1上方的框架,基体定型部10与垫层1的尺寸相适配。

基体定型部10设置为由四条角钢a构成的矩形或梯形框架;角钢a垂直的两个面开口朝外设置,其中一个面与防护体30的上表面平行。

分离部21设置为直条状的角钢b,分离部21自上而下等距间隔设置在框架的内部,且每个分离部21均与框架的顶边和底边平行。

角钢b包括两条长边,其中一条长边朝向防护体30的上表面设置,且该条长边的上侧与相邻的两个防护体30之间形成摩擦纹路312,另一条长边设置于防护体30的底部。

相邻两个角钢b朝上设置的长边之间的间距l1大于角钢b另一个长边的宽度l2。

相邻摩擦纹路31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5-15厘米,以保证摩擦效果,避免每条摩擦纹路312之间间隔太大,降低摩擦效果,或间隔太小浪费材料和增加施工强度。

摩擦纹面31的两侧均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的宽度为20mm。

实施例2:一种坡道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

1)在施工位置混凝土浇筑铺设垫层1;

2)在干固后的垫层1的上表面铺设基体定型部10,基体定型部10框架内的相邻分离部21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使基体定型部10的边缘与垫层1的边缘重合;或者将基本定型部10按设定方向铺设在垫层1上表面的中间。

3)在基体定型部10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稍干至不再流淌,通过工具将整个框架内未干固的混凝土抹平,抹平后的混凝土高于分离部21的顶部5mm;

4)利用工具将分离部21朝上设置的长边的顶部混凝土划除,形成摩擦纹路312,使摩擦纹路312的宽度为2cm,每个摩擦纹路312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从而在防护体30的上表面,形成由若干个基础面311构成的,并带有摩擦纹路312的摩擦纹面31;基体定型部10内的混凝土干固后即是形成的防护体30。

下面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该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该坡道装置及其方法进行施工时,先在施工位置混凝土浇筑铺设如图2所示的顶部为斜面的垫层1,且垫层1的最高点低于门槛的高度,使施工完成后整个坡道的最高高度与门槛的高度相同。待垫层1干固,在干固后的垫层1的上表面铺设基体定型部10,基体定型部10中每个分离部21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使基体定型部10的边缘与垫层1的边缘重合;或者将基本定型部10按一定方向铺设在垫层1上表面的中间,如基本定型部10的长度方向与垫层1的长度方向同向设置铺设。

然后在基体定型部10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混凝土稍干至不再主动流动后,通过工具将整个框架内未干固的混凝土抹平,抹平后的混凝土高于分离部21的顶部9mm。

再利用工具将分离部21上表面未干固的混凝土划除或者切除,使摩擦纹路312的宽度为1.5cm,且每个摩擦纹路312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从而在防护体30的上表面,形成由若干个基础面311构成的,并带有摩擦纹路312的摩擦纹面31;基体定型部10内的混凝土干固后即是形成的防护体30。

最后,对成型的坡道进行养护即可。

以上使用的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垫层1使用的是强度c15的混凝土,基体定型部1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以上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