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饰用滚筒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7237发布日期:2019-11-05 23:5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饰用滚筒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刷,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饰用滚筒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建筑装饰工程的大面积涂料滚涂时会经常使用到滚筒刷,利用滚筒刷再接上延长杆后,可轻易粉刷墙面高处或天花板。然现有的滚筒刷在使用时需要不停地蘸涂料,再刷墙,如此往复地操作非常耗时,且容易将涂料溅到地面,造成污染,同时,由于滚筒刷蘸涂料时是完全依靠滚筒刷外周的毛刷套的吸附能力来吸附涂料,而且毛刷吸附涂料饱和后在墙面上进行滚涂时,由于滚筒刷的毛刷套在开始时是吸附饱和了涂料,因此滚涂在墙壁后粘在在墙壁上的涂料就比较多,同时涂料多了也容易滴落,而在滚筒一段时间后,毛刷套内的涂料变少,附着在墙壁上的涂料也就相应变少,从而造成滚涂不均,粉刷墙壁的质量完全取决于工人的手艺好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用滚筒刷,该滚筒刷利用容料腔存储一定的涂料,然后在滚涂时滚筒刷内部的涂料会逐渐渗至毛刷套内,这样使用时无需蘸料,减少涂料浪费,并且滚涂更加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装饰用滚筒刷,包括筒体、毛刷套和支撑连接件,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容料腔,该筒体的两端开口,筒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漏料孔,所述毛刷套套装在筒体的外周壁,该毛刷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筒体的两端,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U字形的支撑部和杆套部,该筒体转动安装于U字形的支撑部上,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处固定有固定封堵头,另一端为补料端,该补料端上可拆卸安装有活动封堵头。

优选的,所述毛刷套的两端部均翻折至筒体的对应开口内,所述筒体的两端开口处可拆卸卡装固定有第一管口端板和第二管口端板,第一管口端板和第二管口端板将毛刷套的两端的翻折的折边卡装固定,所述固定封堵头固定在第一管口端板上并将筒体对应的开口封堵,固定封堵头和第一管口端板之间形成了方便转动的第一转动轴段,所述活动封堵头固定在第二管口端板上并将筒体对应的开口封堵,活动封堵头和第二管口端板之间形成了方便转动的第二转动轴段,所述U字形的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第一支撑圈套装在第一转动轴段上且轴向约束于固定封堵头和第一管口端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圈套装在第二转动轴段上且轴向约束于活动封堵头和第二管口端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口端板包括第一定位法兰板部,该第一定位法兰板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管段,第一定位法兰板部的外侧设置有外轴段,该外轴段为盲端将内管段封闭,所述第一内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该第一内管段塞入筒体的开口内且通过卡接块与筒体之间卡装配合,所述固定封堵头可拆卸固定在外轴段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封堵头包括固定封堵板和设置于固定封堵板内侧面的外固定环,该外固定环套装在外轴段上并与其卡装固定,所述外固定环和外轴段之间设置有定位卡紧结构,该外固定环的外周面构成了所述第一转动轴段。

优选的,所述定位卡紧结构包括均布于外轴段外周面上的若干个定位卡槽,该定位卡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对应的所述外固定环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定位卡槽内且卡装固定,所述外轴段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定位插孔,对应的所述固定封堵板的内侧面上位于外固定环内设置有适配的定位插销。

优选的,所述第二管口端板包括第二定位法兰板部,该第二定位法兰板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管段,所述第二内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该第二内管段塞入筒体的开口内且通过卡接块与筒体之间卡装配合,第二定位法兰板部的外侧设置有外管段,该外管段开口构成了所述补料口,所述活动封堵头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外管段的开口内,所述外管段构成了所述第二转动轴段。

优选的,所述活动封堵头包括活动封堵板,该活动封堵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圆筒状的内塞筒,该内塞筒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一圈密封圈安装槽,该密封圈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圈,该内塞筒塞入所述外管段的开口内并密封固定。

优选的,所述活动封堵板上设置有方便活动封堵头拔出的操作块。

优选的,所述漏料孔为条状的漏料孔且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管段的卡接块和第二内管段的卡接块分别卡接在对应的漏料孔内。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容料腔,该筒体的两端开口,筒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漏料孔,所述毛刷套套装在筒体的外周壁,该毛刷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筒体的两端,所述支撑连接件包括U字形的支撑部和杆套部,该筒体转动安装于U字形的支撑部上,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处固定有固定封堵头,另一端为补料端,该补料端上可拆卸安装有活动封堵头,因此,使用时可以将活动封堵头打开,然后从补料端将涂料加入容料腔内,在滚涂时,筒体旋转涂料在容料腔会被逐渐从毛刷套中渗出,最终涂抹在墙壁上完成滚涂,该滚筒刷无需再放入到涂料桶内蘸涂料,因此,避免了滴落现象,同时,涂料通过渗透作用渗透到毛刷套上,这样滚涂时涂料更加均匀,也避免了开始滚涂时涂料过多而滴落浪费的现象,整个装修现场更加整洁。另外该滚筒刷可以使用建筑用的涂料,也可以适用油漆,一次灌入可以滚涂10个平方左右,施工中涂料不会滴落在地面上,也不会溅到施工人员的身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由于所述毛刷套的两端部均翻折至筒体的对应开口内,所述筒体的两端开口处可拆卸卡装固定有第一管口端板和第二管口端板,第一管口端板和第二管口端板将毛刷套的两端的翻折的折边卡装固定,这样毛刷套固定稳定,滚涂时不会松动;所述固定封堵头固定在第一管口端板上并将筒体对应的开口封堵,固定封堵头和第一管口端板之间形成了方便转动的第一转动轴段,所述活动封堵头固定在第二管口端板上并将筒体对应的开口封堵,活动封堵头和第二管口端板之间形成了方便转动的第二转动轴段,所述U字形的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第一支撑圈套装在第一转动轴段上且轴向约束于固定封堵头和第一管口端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圈套装在第二转动轴段上且轴向约束于活动封堵头和第二管口端板之间。而筒体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圈和第二支撑圈上,转动更顺畅,替代了转动轴类的结构,转动配合更合理的同时,也给予了补料口足够的空间,补料口足够大,补料更方便。

又由于所述第一管口端板包括第一定位法兰板部,该第一定位法兰板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管段,第一定位法兰板部的外侧设置有外轴段,该外轴段为盲端将内管段封闭,所述第一内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该第一内管段塞入筒体的开口内且通过卡接块与筒体之间卡装配合,所述固定封堵头可拆卸固定在外轴段上,该第一管口端板与筒体之间卡装配合,固定牢固且简单,无需额外的紧固件固定,而固定封堵头可以拆卸固定在外轴段上,这样方便筒体的拆卸。

又由于固定封堵头包括固定封堵板和设置于固定封堵板内侧面的外固定环,该外固定环套装在外轴段上并与其卡装固定,所述外固定环和外轴段之间设置有定位卡紧结构,该外固定环的外周面构成了所述第一转动轴段,该固定封堵头结构合理,与外轴段之间也是卡装规定,方便拆卸,同时,利用定位卡装结构方便在封堵头和外轴段之间在固定时的相对位置一定,装配时可以定位,装配操作更简单。

又由于所述定位卡紧结构包括均布于外轴段外周面上的若干个定位卡槽,该定位卡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对应的所述外固定环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定位凸起,该定位凸起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定位卡槽内且卡装固定,所述外轴段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定位插孔,对应的所述固定封堵板的内侧面上位于外固定环内设置有适配的定位插销,利用定位插销和定位插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实现定位,确定外固定环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卡槽一一对应,方便插装并涨紧配合。

又由于所述第二管口端板包括第二定位法兰板部,该第二定位法兰板部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管段,所述第二内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该第二内管段塞入筒体的开口内且通过卡接块与筒体之间卡装配合,第二定位法兰板部的外侧设置有外管段,该外管段开口构成了所述补料口,所述活动封堵头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外管段的开口内,所述外管段构成了所述第二转动轴段,同样,第二管口端板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外管段就可以方便形成补料口,而活动封堵头可拆卸固定,这样可以方便更换拆卸整个筒体,可以在滚筒刷不使用时将毛刷套取下清洗或更换。

又由于所述活动封堵头包括活动封堵板,该活动封堵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圆筒状的内塞筒,该内塞筒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一圈密封圈安装槽,该密封圈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圈,该内塞筒塞入所述外管段的开口内并密封固定,所述活动封堵板上设置有方便活动封堵头拔出的操作块,利用操作块方便取出活动封堵板,而同时内塞筒通过密封圈与外管段的开口,这样密封效果好。

又由于所述第一内管段的卡接块和第二内管段的卡接块分别卡接在对应的漏料孔内,这样无需在筒体上设置其他了的额外结构就可以卡装固定,结构更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3是图2沿A-A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掉毛刷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掉毛刷套后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掉毛刷套后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筒体的爆炸图;

附图中:1.筒体;2.毛刷套;3.支撑连接件;31.支撑部;32.杆套部;4.容料腔;5.漏料孔;6.固定封堵头;61.固定封堵板;62.外固定环;63.定位卡槽;64.定位凸起;65.定位插孔;66.定位插销;7.活动封堵头;71.活动封堵板;72.内塞筒;73.密封圈;8.第一管口端板;81.第一定位法兰板部;82.第一内管段;83.外轴段;9.第二管口端板;91.第二定位法兰板部;92.第二内管段;93.外管段;94.补料口;10.操作块;11.第一支撑圈;12.第二支撑圈;13.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建筑装饰用滚筒刷,包括筒体1、毛刷套2和支撑连接件3,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容料腔4,该筒体1的两端开口,筒体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漏料孔5,毛刷套2套装在筒体1的外周壁,该毛刷套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筒体1的两端,支撑连接件3包括U字形的支撑部31和杆套部32,该筒体1转动安装于U字形的支撑部31上,筒体1的一端开口处固定有固定封堵头6,另一端为补料端,该补料端上可拆卸安装有活动封堵头7。

本实施例中,毛刷套2的两端部均翻折至筒体1的对应开口内,筒体1的两端开口处可拆卸卡装固定有第一管口端板8和第二管口端板9,第一管口端板8和第二管口端板9将毛刷套2的两端的翻折的折边卡装固定,固定封堵头6固定在第一管口端板8上并将筒体1对应的开口封堵,固定封堵头6和第一管口端板8之间形成了方便转动的第一转动轴段,活动封堵头7固定在第二管口端板9上并将筒体1对应的开口封堵,活动封堵头7和第二管口端板9之间形成了方便转动的第二转动轴段,U字形的支撑部3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圈11和第二支撑圈12,第一支撑圈11套装在第一转动轴段上且轴向约束于固定封堵头6和第一管口端板8之间,第二支撑圈12套装在第二转动轴段上且轴向约束于活动封堵头7和第二管口端板9之间。第一管口端板8包括第一定位法兰板部81,该第一定位法兰板部8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管段82,第一定位法兰板部81的外侧设置有外轴段83,该外轴段83为盲端将内管段封闭,第一内管段8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13,该第一内管段82塞入筒体1的开口内且通过卡接块13与筒体1之间卡装配合,固定封堵头6可拆卸固定在外轴段83上。第二管口端板9包括第二定位法兰板部91,该第二定位法兰板部9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管段92,第二内管段9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接块13,该第二内管段92塞入筒体1的开口内且通过卡接块13与筒体1之间卡装配合,第二定位法兰板部91的外侧设置有外管段93,该外管段93开口构成了所述补料口94,活动封堵头7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外管段93的开口内,外管段93构成了所述第二转动轴段。

固定封堵头6包括固定封堵板61和设置于固定封堵板61内侧面的外固定环62,该外固定环62套装在外轴段83上并与其卡装固定,外固定环62和外轴段83之间设置有定位卡紧结构,该外固定环62的外周面构成了所述第一转动轴段。定位卡紧结构包括均布于外轴段83外周面上的若干个定位卡槽63,该定位卡槽63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对应的所述外固定环62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圆周均布的定位凸起64,该定位凸起64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定位卡槽63内且卡装固定,当然,定位卡槽63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定位凸起64与定位卡槽63一一对应即可,外轴段83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定位插孔65,对应的固定封堵板61的内侧面上位于外固定环62内设置有适配的定位插销66。活动封堵头7包括活动封堵板71,该活动封堵板7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圆筒状的内塞筒72,该内塞筒72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一圈密封圈73安装槽,该密封圈73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圈73,该内塞筒72塞入所述外管段93的开口内并密封固定。活动封堵板71上设置有方便活动封堵头7拔出的操作块10。

本实施例中,漏料孔5为条状的漏料孔5且数量为多个,第一内管段82的卡接块13和第二内管段92的卡接块13分别卡接在对应的漏料孔5内。当然,漏料孔5的形状并不局限条状,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圆孔或其他多边形孔,圆孔或其他多边形孔也可以方便成型。

使用时可以利用操作块10将活动封堵头7打开,然后从补料端将涂料加入筒体1的容料腔4内,利用密封圈73将活动封堵头7密封固定,在滚涂时,筒体1在第一支撑圈11和第二支撑圈12上之间旋转,涂料在容料腔4内逐渐从毛刷套2中渗出,最终涂抹在墙壁上完成滚涂,该滚筒刷无需从到涂料桶内蘸取涂料,因此,避免了以往蘸取涂料时涂料滴落严重的现象,同时,涂料通过渗透作用渗透到毛刷套2上,这样滚涂时涂料更加均匀,该滚筒刷可以使用建筑用的涂料,也可以适用油漆,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适用其他液体物料。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