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3998发布日期:2019-10-28 21:5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属于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领域。



背景技术:

为进一步增强室内吊顶的立体感和装饰效果,对于屋顶内具有一定斜度的横梁可通过斜梁对吊顶进行安装连接,使房屋不会因做平吊降低了高度而造成压抑感,所以斜梁的强度大小至关重要,现有的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吊顶所用斜梁强度较差,时间长久后,斜梁因受力不均而歪扭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以解决现有技术吊顶所用斜梁强度较差,时间长久后,斜梁因受力不均而歪扭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包括梁体、上层龙骨插隼、下层龙骨插隼和加强装置,所述梁体右上端设置有上层龙骨插隼,所述下层龙骨插隼设置于梁体左下端,所述梁体外表面设置有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由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通孔、螺栓、螺母和美化防护层组成,所述梁体左上端面与第一加强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梁体右下端面与第二加强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于第二加强板左下端,所述第二加强板右上端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板右下端四周和第一加强板左上端四周对应处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贯穿于通孔,所述螺母设置于螺栓左上端外表面,且与螺栓进行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右下端面设置有美化防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梁体与上层龙骨插隼底端面和下层龙骨插隼右端面所形成的角度大于90度,便于将上下两层吊顶连接起来。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龙骨插隼右端面底部设置有扣板放置板,且厚度为3mm,对扣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呈方形形状,长度与梁体长度一致,且厚度相同,便于生产、连接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和螺母均设置有4个,且螺栓与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呈垂直状态,有利于使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美化防护层形状尺寸与第二加强板相同,且厚度为2mm,起到一定的防护、美化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梁体采用铝合金材质,易加工,抗腐蚀性能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采用硬橡胶材质,不会增加梁体太多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通过设置了加强装置,有利于通过将第一加强板放置于梁体左上端面并对齐,第二加强板放置于梁体右下端面并对齐,并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对梁体的强度和钢度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对梁体与上层龙骨插隼和下层龙骨插隼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和钢度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同时也对梁体的强度和钢度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吊顶所用斜梁强度较差,时间长久后,斜梁因受力不均而歪扭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装置分解图。

图中:梁体-1、上层龙骨插隼-2、下层龙骨插隼-3、加强装置-4、第一加强板-41、第二加强板-42、第一加强筋-43、第二加强筋-44、通孔-45、螺栓-46、螺母-47、美化防护层-48、扣板放置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稳定性集成吊顶用斜梁:包括梁体1、上层龙骨插隼2、下层龙骨插隼3和加强装置4,梁体1右上端设置有上层龙骨插隼2,下层龙骨插隼3设置于梁体1左下端,梁体1外表面设置有加强装置4,加强装置4由第一加强板41、第二加强板42、第一加强筋43、第二加强筋44、通孔45、螺栓46、螺母47和美化防护层48组成,梁体1左上端面与第一加强板41进行固定连接,梁体1右下端面与第二加强板42进行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筋43设置于第二加强板42左下端,第二加强板42右上端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4,第二加强板42右下端四周和第一加强板41左上端四周对应处设置有通孔45,螺栓46贯穿于通孔45,螺母47设置于螺栓46左上端外表面,且与螺栓46进行活动连接,第二加强板42右下端面设置有美化防护层48,梁体1与上层龙骨插隼2底端面和下层龙骨插隼3右端面所形成的角度大于90度,上层龙骨插隼2右端面底部设置有扣板放置板21,且厚度为3mm,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呈方形形状,长度与梁体1长度一致,且厚度相同,螺栓46和螺母47均设置有4个,且螺栓46与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呈垂直状态,美化防护层48形状尺寸与第二加强板42相同,且厚度为2mm,梁体1采用铝合金材质,第一加强板41采用硬橡胶材质。

本专利所述的第一加强筋43: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体悬出面过大,或跨度过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件本身的连接面能承受的负荷有限,则在两结合体的公共垂直面上增加一块加强板,俗称加强肋,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螺栓46:机械零件,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这种连接形式称螺栓连接。如把螺母从螺栓46上旋下,又可以使这两个零件分开,故螺栓连接是属于可拆卸连接。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将梁体1、上层龙骨插隼2和下层龙骨插隼3形成的整体安装于适当的位置,然后将上层吊顶面的龙骨和下层吊顶面的龙骨分别插入上层龙骨插隼2和下层龙骨插隼3内,即可将上下两层吊顶连接起来,连接方便、稳固;梁体1与上层龙骨插隼2底端面和下层龙骨插隼3右端面所形成的角度大于90度,降低了上下两层吊顶的纵向连接高度;在梁体1、上层龙骨插隼2和下层龙骨插隼3形成的整体安装之前,将第一加强板41放置于梁体1左上端面并对齐,第二加强板42放置于梁体1右下端面并对齐,并通过螺栓46和螺母47连接固定,第一加强板41和第二加强板42对梁体1的强度和钢度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第一加强筋43和第二加强筋44对梁体1与上层龙骨插隼2和下层龙骨插隼3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和钢度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同时也对梁体1的强度和钢度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美化防护层48起到一定的防护、美化作用,扣板放置板21可以用于放置扣板,对扣板起到支撑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吊顶所用斜梁强度较差,时间长久后,斜梁因受力不均而歪扭变形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