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筑石墨烯地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8026发布日期:2019-11-29 17:5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筑石墨烯地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热板,尤其是涉及一种浮筑石墨烯地暖板。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维晶体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优异的电学、力学、光学、化学及热学等性能成为许多人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传统取暖设施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浪费大、温度分布不均匀等缺点。普通的地热地暖板电热转换、发热效率一般,耗电量也较大。

“浮筑楼板”指的是一个类似三明治造型的整体,就是在原裸露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面铺设一层弹性隔声层,然后再铺混凝土楼面。中间的弹性垫层就是“隔音减振垫”,楼板的隔声性能也就大大加强了。在实际测量中,光裸楼板经测量计算后撞击声级为83分贝,达不到《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最低要求,浮筑楼板经测量计算后撞击声级为65分贝,达到住宅建筑楼板撞击隔声标准一级,改善量为18分贝。浮筑楼板要比普通楼板厚7cm。浮筑楼板整体成本上升,但还是不具有保温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筑石墨烯地暖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浮筑石墨烯地暖板,包括石墨烯eps板;所述石墨烯eps板的上部有凸起结构,下部有凹凸形结构;所述石墨烯eps板的上表面以及所述凸起结构的表面压附有薄膜;还包括发热/散热膜;所述发热/散热膜紧贴于所述薄膜的下表面,和/或所述发热/散热膜铺设于所述石墨烯eps板的内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石墨烯eps板包括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槽;下层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槽的形状和位置分别于第二卡槽的形状和位置相互对应;当上层板覆盖于所述下层板上方时,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扣合;所述发热/散热膜铺设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之间。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发热/散热膜为发热膜,与电源相连接;或者所述发热/散热膜为散热膜,喷涂于所述薄膜的下表面,或者喷涂于石墨烯eps板及凸起结构上层,或者喷涂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之间。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凸起结构、所述凹凸形结构以及所述石墨烯eps板为一体结构。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凸起结构为圆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任意相邻的两块凸起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调。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奇数行凸起和偶数行凸起;多个所述奇数行凸起和多个所述偶数行凸起交叉分布排列;奇数行凸起与相邻的偶数行凸起中的第一间隔位置对应,或者,偶数行凸起与相邻的奇数行凸起中的第二间隔位置对应。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凸起结构的顶端有第二层凸起;第二层凸起包括多个相互分离的块,在多个块之间安装有卡扣。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凹凸形结构为块状凹凸形或者条状凹凸形;所述块状凹凸形圆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所述条状凹凸形为波浪形或矩形;任意相邻的两个块状凹凸形之间的距离可调;任意相邻的两个条状凹凸形之间的距离可调。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块状凹凸形包括多行多列;多行的块状凹凸形互相对齐;多列的块状凹凸形互相对齐。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薄膜材质为hips、eva、pe、无纺布、玻纤网或者镀铝反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浮筑石墨烯地暖板,安装方便、隔热保温、隔音、可持续供暖,撞击声级可达50~65分贝,导热系数≤0.033w/(m·k),防火等级b1级,铺设水暖管后可持续供暖,供暖的同时保温效果明显,有效降低楼板噪音及撞击噪音,大大提升了普通住宅居住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eps板分为上下两层,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灵活安装,组合方便,同时节省用户的购买成本。如果用户只需要实现地暖作用,则只需要装上面一层石墨烯eps板,起到到固定及方便水暖管安装的作用;如果用户需要同时兼顾“地暖”与“浮筑隔音”的效果,就需要同时安装上层板和下层板,达到双重隔音的效果;同时,上下层石墨烯eps容重可以不同,通过加大下层石墨烯eps容重,或加厚石墨烯eps厚度,可增强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浮筑石墨烯地暖板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浮筑石墨烯地暖板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4是浮筑石墨烯地暖板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5是凸起结构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6是凸起结构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7是凸起结构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8是凸起结构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9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10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1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2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13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14是浮筑石墨烯地暖板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拆分为两部分的示意图。

图中:1、石墨烯eps板;2、凸起结构;3、凹凸形结构;4、薄膜;5、发热/散热膜;6、上层板;7、下层板;8、第一卡槽;9、第二卡槽;10、奇数行凸起;11、偶数行凸起;12、第一间隔;13、第二间隔;14、块状凹凸形;15、条状凹凸形;16、第二层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浮筑石墨烯地暖板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图2所示,浮筑石墨烯地暖板包括石墨烯eps板1。石墨烯eps板1的上部有凸起结构2,下部有凹凸形结构3(图1仅示出位置)。石墨烯eps板1的上表面以及凸起结构2的表面压附有薄膜4。凸起结构2、凹凸形结构3与石墨烯eps板1为一体结构。

石墨烯eps板1导热系数≤0.033w/m·k,防火等级b1级。优选的,薄膜4的材质为hips、eva、pe、无纺布、玻纤网或者镀铝反射膜。

浮筑石墨烯地暖板还包括发热/散热膜5。具体的,发热/散热膜5可以为发热膜,与电源相连接;或者发热/散热膜5为散热膜,喷涂于薄膜4的下表面,或者喷涂于石墨烯eps板1及凸起结构2上层,或者喷涂于上层板6和下层板7之间。

发热/散热膜5可以使用普通具有通电发热的薄膜,或者使用普通具有散热功能的薄膜。优选的,发热/散热膜5为石墨烯发热膜或者石墨烯散热膜。石墨烯发热膜与电源相连接,通电后持续发热,起到提高发热效率的作用。石墨烯散热膜具体是在相关的位置喷涂一层石墨烯散热涂料,成膜后起到使水管加热后的热量能均匀散热到空间中,同时可预防水管过热导致的安全隐患。

发热/散热膜5有三种安装方式,具体为:发热/散热膜5紧贴于薄膜4的下表面,或者发热/散热膜5铺设于石墨烯eps板1的内部,或者发热/散热膜5有两层,一层紧贴于薄膜4的下表面,一层铺设于石墨烯eps板1的内部。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发热/散热膜5紧贴薄膜4的下表面,也就是说石墨烯eps板1的上表面以及凸起结构2的表面铺设有一层发热/散热膜5,再压覆一层薄膜4。

图3是浮筑石墨烯地暖板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石墨烯eps板1包括上层板6和下层板7。上层板6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槽8。下层板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9。第一卡槽8的形状和位置分别于第二卡槽9的形状和位置相互对应。当上层板6覆盖于下层板7上方时,第一卡槽8和第二卡槽9相扣合。发热/散热膜5铺设于上层板6和下层板7之间。

图4是浮筑石墨烯地暖板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实施例3中石墨烯eps板1的结构与图3所示实施例2中的相同。如图4所示,发热/散热膜5有两层。第一层发热/散热膜5紧贴薄膜4的下表面,也就是说石墨烯eps板1的上表面以及凸起结构2的表面铺设有一层发热/散热膜5,再压覆一层薄膜4。第二层发热/散热膜5铺设于上层板6和下层板7之间。

凸起结构2遍布于石墨烯eps板1的上表面。凸起结构2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在生产过程中,任意相邻的两块凸起结构2的间距距离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任意相邻的两块凸起结构2的间距距离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

图5是凸起结构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为方形。在实施例1中,凸起结构2包括奇数行凸起10和偶数行凸起11。多个奇数行凸起10和多个偶数行凸起11交叉分布排列。奇数行凸起10与相邻的偶数行凸起11中的第一间隔12位置对应,或者,偶数行凸起11与相邻的奇数行凸起10中的第二间隔13位置对应。

图6是凸起结构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为圆形。

图7是凸起结构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为边缘不规则的近似于正方形的块状凸起。

图8是凸起结构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的顶端有第二层凸起16。凸起结构2本身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等。第二层凸起16包括多个块,每两个相邻的块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多个块之间安装有卡扣。卡扣在图8中未示出。

图5~图8所示的凸起结构用于将水暖管卡在其中。图8所示的实施例,更可以将水暖管卡在卡扣之中,水暖管下部紧贴于凸起结构2之上,旁侧紧贴于第二层凸起16中,更有利于水暖管的保温。

凹凸形结构3遍布于石墨烯eps板1的下表面。凹凸形结构3为块状凹凸形14或者条状凹凸形15。块状凹凸形14为圆形、方形或者不规则形。条状凹凸形15为波浪形或矩形。在生产过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块状凹凸形14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确定。任意相邻的两个条状凹凸形15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确定。

图9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凸形结构3为块状凹凸形14,块状凹凸形14为圆形。块状凹凸形14包括多行多列。多行的块状凹凸形14互相对齐。多列的块状凹凸形14互相对齐。

图10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凸形结构3为块状凹凸形14,块状凹凸形14为方形。

图11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凹凸形结构3为条状凹凸形15,条状凹凸形15为矩形。

图12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12是凹凸形结构3的侧视图。凹凸形结构3为条状凹凸形15,条状凹凸形15为矩形。

图13是凹凸形结构的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13是凹凸形结构3的侧视图。凹凸形结构3为条状凹凸形15,条状凹凸形15为波浪形。

凸起结构2中安装各种型号的水暖管,供暖的同时保温效果明显,有效降低楼板噪音及撞击噪音,大大提升了普通住宅居住舒适度。

石墨烯eps板1下部的凹凸形结构3为圆形、方形、条形、波浪形或其他不规则形凸起及凹凸结构,主要为吸收楼下的振动噪音,以及其不平整表面可以更好的固定浮筑石墨烯地暖板。

图14是浮筑石墨烯地暖板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拆分为两部分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浮筑石墨烯地暖板有多种实施方式,以适应多种目的的用处。如果用户只需要使用浮筑石墨烯地暖板实现地暖功能,则可以将上层板6和下层板7分开,只安装上层板6以及上的部分。凸起结构2起到固定及方便水暖管安装的作用,完美实现地暖功能。如果用户需要同时兼顾“地暖”与“浮筑隔音”的效果,就需要同时安装上层板6和下层板7,达到双重隔音的效果;同时,上层板6和下层板7的石墨烯eps材料容重可以不同,通过加大下层石墨烯eps容重,或加厚石墨烯eps厚度,可增强隔音效果。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