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0278发布日期:2019-11-15 22:0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电线杆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配电网络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线杆架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电网线路布线的过程中,电线杆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也是需求量很大的部件。在配电维护中,电线杆的树立一般都是纯人工的操作,一般需要较多的人员才可以实现将电线杆树立于基坑内,费时费力。同时,每个人的受力度不一样,工程质量会很容易随着施工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而波动,增加工程质量的不可控性。另外,对于树立的操作人员负重较大,可能产生对操作人员的压迫损伤的事情发生。除此之外,电线杆的栽种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栽种效率比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建设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杆架设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在电线杆架设过程中存在电线杆树立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电线杆架设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用于支撑电线杆的支撑面;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面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顶端;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沿其长度方向驱动所述支撑面运动,以改变所述支撑面与水平面的角度,所述电线杆在所述支撑面转动至临界位置时滑落至基坑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和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顶端,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背离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电线杆相抵;

所述第一驱动器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以带动所述电线杆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器的顶端,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背离所述第二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电线杆相抵;

所述第二驱动器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以带动所述电线杆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线杆架设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面的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具有用于盛放所述电线杆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止挡柱。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线杆架设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的一侧,用于在水平方向上限位所述电线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能够与所述电线杆相抵,以在水平方向上限位所述电线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朝向所述电线杆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能够与所述电线杆相抵。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挡板,另一端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

所述滑杆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并带动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电线杆,以使所述挡板与所述电线杆相抵。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滑杆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所述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挡板下降,以使所述挡板向下压动所述电线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线杆架设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的安装架。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杆架设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和用于支撑电线杆的支撑面;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二支撑机构间隔设置,支撑面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顶端;第一支撑机构沿其长度方向驱动支撑面运动,以改变支撑面与水平面的角度,电线杆在支撑面转动至临界位置时滑落至基坑内。

在上述的电线杆架设装置中,第一支撑机构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升降。使用时,可以调整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将电线杆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顶部;驱动第一支撑机构使其顶部上升,此时电线杆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继续调节第一支撑机构,随着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的高度差的增加,电线杆的倾斜程度逐渐增加,即电线杆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电线杆在重力作用下滑入基坑内,完成电线杆的架设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线杆架设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因施工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而带来的工程质量的不可控性,还能有效减小对操作人员的压迫损伤的事情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杆架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杆架设装置中托架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杆架设装置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杆架设装置的一种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杆架设装置的另一种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支撑机构;110-第一驱动器;120-第一连接件;130-支撑杆;200-第二支撑机构;210-第二连接件;220-第二驱动器;300-电线杆;400-托架;410-第一弧形凹槽;420-止挡柱;500-限位机构;510-滑杆;520-挡板;521-第二弧形凹槽;530-升降组件;540-滑动架;600-安装架;700-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杆架设装置,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5。

请参阅图1,电线杆架设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机构100、第二支撑机构200和用于支撑电线杆300的支撑面;第一支撑机构100与第二支撑机构200间隔设置,支撑面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机构100和第二支撑机构200的顶端;第一支撑机构100沿其长度方向驱动支撑面运动,以改变支撑面与水平面的角度,电线杆300在支撑面转动至临界位置时滑落至基坑700内。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线杆架设装置中,第一支撑机构100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升降。使用时,可以调整第一支撑机构100和第二支撑机构200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并将电线杆300放置于第一支撑机构100和第二支撑机构200顶部;驱动第一支撑机构100使其顶部上升,此时电线杆300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夹角;继续调节第一支撑机构100,随着第一支撑机构100和第二支撑机构200的高度差的增加,电线杆300的倾斜程度逐渐增加,即电线杆300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电线杆300在重力作用下滑入基坑700内,完成电线杆300的架设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线杆300架设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因施工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而带来的工程质量的不可控性,还能有效减小对操作人员的压迫损伤的事情发生。

其中,第一支撑机构100包括第一驱动器110和第一连接件120;第一连接件120设置于第一驱动器110的顶端,且第一连接件120的背离第一驱动器110的一端与电线杆300相抵。第一连接件120可以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驱动器110铰接,第一连接件120能够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以改变第一连接件120与第一驱动器110的输出轴的角度。第一连接件120可以设置为连杆,且连杆的朝向电线杆300的一端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内壁形成为支撑面,电线杆300能够放置于弧形凹槽内,弧形凹槽的内壁与电线杆300相抵,以在电线杆300的周向上限位电线杆300,防止电线杆300从连杆的支撑面上滚落。较为优选地,弧形凹槽的深度不小于电线杆300的半径,以有效限位电线杆300。但不限于此,第一连接件120还可以设置为圆球状结构,圆球状结构可以具有上述的弧形凹槽。

第一驱动器110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以带动电线杆300转动。其中,第一驱动器110可以设置为如图4所示的结构,第一驱动器110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升降,此时,第一驱动器110可以设置为液压直线驱动机构,或者其他大扭力的抬升机构,例如气缸、电机等。第一驱动器110还可以设置为如图5所示的结构,

第一驱动器110的背离第一连接件120的一端可以转动,具体而言,

第一驱动器110包括液压油缸和万向节,万向节安装于液压油缸的背离第一连接件120的一端,万向节能够转动以调节液压油缸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另外,第一支撑机构100还可以包括安装于第一连接件120和第一驱动器110之间的支撑杆130,支撑杆130用于弥补第一驱动器110的行程,特别是在图4所示的方案中,要求第一驱动器110的行程较大的情况。

第二支撑机构200包括第二驱动器220和第二连接件210;第二连接件210设置于第二驱动器220的顶端,且第二连接件210的背离第二驱动器220的一端与电线杆300相抵。第二连接件210可以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驱动器220铰接,第二连接件210能够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以改变第二连接件210与第二驱动器220的输出轴的角度。第二连接件210可以设置为连杆,且连杆的朝向电线杆300的一端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的内壁形成为支撑面,电线杆300能够放置于弧形凹槽内,弧形凹槽的内壁与电线杆300相抵,以在电线杆300的周向上限位电线杆300,防止电线杆300从连杆的支撑面上滚落。较为优选地,弧形凹槽的深度不小于电线杆300的半径,以有效限位电线杆300。但不限于此,第二连接件210还可以设置为圆球状结构,圆球状结构可以具有上述的弧形凹槽。但不限于此,第二支撑机构200还可以仅设置第二连接件210。

第二驱动器220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以带动电线杆300转动。第二驱动器220可以设置为液压直线驱动机构,或者其他大扭力的抬升机构,例如气缸、电机等。

另外,第二支撑机构200还可以包括安装于第二连接件210和第二驱动器220之间的连杆。

电线杆架设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支撑面的托架400,托架400与第二连接件210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托架400与第一连接件120的连接方式可以选用固定链接,也可以选用抵接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托架400与第一连接件120的连接为固定连接的方式时,第一驱动器110可以设置为如图5所示的结构,即第一驱动器110选用液压油缸和万向节组合的能够转动的结构,在液压油缸不断伸长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液压油缸和托架400之间的几何关系,液压油缸在万向节的作用下不断转动;当托架400与第一连接件120的连接为抵接的方式时,第一驱动器110可以设置为如图4所示的机构,即第一驱动器110选用气缸、电机等竖直设置,且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升降的结构,托架400能够在第一连接件120的支撑面上滑动以满足几何关系,但不限于此,第一驱动器110也可以设置为如图5所示的结构,即第一驱动器110选用液压油缸和万向节组合的能够转动的结构。

进一步地,托架400的顶部具有用于盛放电线杆300的第一弧形凹槽410,电线杆300放置于第一弧形凹槽410内,且能够在第一弧形凹槽410的内壁上滑动。为了防止电线杆300从第一弧形凹槽410上滚落,在第一弧形凹槽410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止挡柱420(具体请参见图2),且第一弧形凹槽410的深度不小于电线杆300的半径。

电线杆架设装置还包括限位机构500,限位机构500设置于第二支撑机构200的背离第一支撑机构100的一侧,用于在水平方向上限位电线杆300。具体而言,限位机构500包括挡板520;挡板520能够与电线杆300相抵,以在水平方向上限位电线杆300。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挡板520与电线杆300的端部接触打滑,在挡板520的朝向电线杆300的一侧设有第二弧形凹槽521(具体请参见图3),第二弧形凹槽521能够与电线杆300相抵。

进一步地,限位机构500还包括滑杆510;滑杆510的一端设置有挡板520,另一端滑动安装于第二支撑机构200的滑动孔内;滑杆510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并带动挡板520靠近电线杆300,以使挡板520与电线杆300相抵。较为优选地,在第二支撑机构200的两侧均设置有滑杆510,且两个滑杆510之间的空隙的宽度不小于电线杆300的直径,以保证电线杆300能够经过两个滑杆510之间的空隙,并顺利滑落至基坑700内。

更进一步地,限位机构500还包括安装于滑杆510的升降组件530,升降组件530的输出端与挡板520连接;升降组件530能够驱动挡板520下降,以使挡板520向下压动电线杆300,电线杆300在挡板520的压力作用下滑落至基坑700内。升降组件530可以设置为液压直线驱动机构,或者其他大扭力的抬升机构,例如气缸、电机等。

另外,限位机构500还可以包括滑动架540,滑动架540安装于滑杆510的背离第二支撑机构200的一端,滑动架540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支撑柱;第一安装板安装于滑杆510,支撑柱安装于第一安装板的顶面上,第二安装板安装于支撑柱的背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垂直。升降组件530安装于第二安装板,升降组件530的输出轴穿过第二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后与挡板520连接。

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挡板520与第二支撑机构200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即挡板520可以仅设置为具有第二弧形凹槽521的平板,操作者可以手持挡板520并驱动挡板520运动,以调节挡板520与电线杆300之间的距离,并依靠人力向下压动电线杆300,以使电线杆300滑落至基坑700内。

进一步地,电线杆架设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支撑机构100和第二支撑机构200的安装架600。较为优选地,安装架60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操作者可以推动安装架600,以调节电线杆架设装置的位置,以使电线杆300能够顺利滑入基坑700内。

另外,电线杆架设装置还包括小车,安装架600设置于小车上,通过移动小车带动安装架600左右或前后移动,以方便移动安装架600至接近要装设的基坑700,或脱离于上述的基坑700。小车可以采用现有的多向移动小车,也可以采用电机带动的,还可以采用人工推动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