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9570发布日期:2019-12-03 19:2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电梯井空间狭小,钢大模板支撑调节杆悬空、无承重点,井道内无操作平台进行钢大模板安装,电梯井钢大模板无法进行有效加固,钢大模板施工难度大,电梯井混凝土墙体施工质量差。

本实用新型结合高层建筑电梯井道施工特点和钢大模板施工特点,设计电梯井专用平台安装方法,节省了钢管等材料、人工和时间,电梯井操作平台稳固,保证了电梯井道部位墙体的钢大模板安装质量和墙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结构,包括操作平台和钢模板结构;

操作平台: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墙上设置预留洞,将专用支撑装置插入预留洞,操作台放在专用支撑装置上;操作台包括平台底板和吊环,吊环设置在平台底板上;专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本体、限位拉环和限位插销;支撑本体的一侧固定限位拉环,限位插销插入限位拉环;

钢模板结构:包括内侧钢模板、外侧钢模板和支撑调节装置,内侧钢模板设置在平台底板的上方,外侧钢模板设置在楼板上,内侧钢模板和外侧钢模板通过穿墙螺栓连接,外侧钢模板连接支撑调节装置。

作为优选方式,平台底板包括6mm钢板和8#槽钢。

作为优选方式,8#槽钢包括横槽钢和纵槽钢,6mm钢板的数量为4张,6mm钢板的边缘设置8#槽钢。

作为优选方式,每张6mm钢板的中部焊接吊环。

作为优选方式,支撑本体为18#工字钢。

作为优选方式,限位拉环包括第一限位拉环和第二限位拉环;第一限位拉环和第二限位拉环平行设置在支撑本体的一侧。

作为优选方式,限位插销为一截钢管。

作为优选方式,支撑本体为18#工字钢,支撑本体的长度为120mm-600mm。

作为优选方式,一个操作台对应设置至少4个专用支撑装置,操作台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2个专用支撑装置,操作台同一侧的专用支撑装置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

作为优选方式,支撑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杆和调节杆,调节杆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连接杆设置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调节杆与连接杆之间螺纹连接;楼板上设置安装座,第一调节杆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二调节杆与外侧钢模板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在平台底板上设置木方,内侧钢模板放置在木方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解决了电梯井钢模板难以施工的难题;电梯井道平台安装简便、快捷,钢大模板施工效率高;

2.可实现电梯井道下层全封闭,避免模板、零部件的坠落;减少了因架设脚手架而带来了安全隐患和不封闭时工具及模板零部件的丢失;

3.避免了电梯井内自下而上搭设脚手架造成材料、人工、时间的浪费;

4.绿色,环保,节能,可循环重复利用,可冶炼再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台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操作平台示意图;

图4为专用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墙,2-操作台,2.1-平台底板,2.2-8#槽钢,2.3-吊环,3-专用支撑装置,3.1-18#工字钢,3.2-限位插销,3.3-第一限位拉环,3.4-第二限位拉环,4-内侧钢模板,5-外侧钢模板,6-穿墙螺栓,7-支撑调节装置,7.1-连接杆,7.2-调节杆,8-木方,9-楼板,10-底部斜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结构,包括操作平台和钢模板结构;

操作平台: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墙1上设置预留洞,将专用支撑装置3插入预留洞,操作台2放在专用支撑装置3上;操作台2包括平台底板2.1和吊环2.3,吊环2.3设置在平台底板2.1上;如图4所示,专用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本体、限位拉环和限位插销3.2;支撑本体的一侧固定限位拉环,限位插销3.2插入限位拉环;

钢模板结构:包括内侧钢模板4、外侧钢模板5和支撑调节装置7,内侧钢模板4设置在平台底板2.1的上方,外侧钢模板5设置在楼板9(或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内侧钢模板4和外侧钢模板5通过穿墙螺栓6连接,外侧钢模板5连接支撑调节装置7。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本实用新型除了木方8,其他部件均可采用钢材制成,可冶炼再生。各个部件可以重复利用,节能环保。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平台底板2.1包括6mm钢板和8#槽钢2.2。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8#槽钢2.2包括横槽钢和纵槽钢,6mm钢板的数量为4张,6mm钢板的边缘设置8#槽钢2.2。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张6mm钢板的中部焊接吊环2.3。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本体为18#工字钢3.1。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限位拉环包括第一限位拉环3.3和第二限位拉环3.4;第一限位拉环3.3和第二限位拉环3.4平行设置在支撑本体的一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限位插销3.2为一截钢管。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支撑本体为18#工字钢3.1,支撑本体的长度为120mm-600m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一个操作台2对应设置至少4个专用支撑装置3,操作台2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2个专用支撑装置3,操作台2同一侧的专用支撑装置3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调节装置7包括连接杆7.1和调节杆7.2,调节杆7.2包括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连接杆7.1设置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之间,调节杆7.2与连接杆7.1之间螺纹连接;楼板9上设置安装座,第一调节杆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二调节杆与外侧钢模板5连接。优选地,支撑调节装置7还包括底部斜撑10,底部斜撑10一端与安装座连接,另一端连接外侧钢模板5。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平台底板2.1上设置木方8,内侧钢模板4放置在木方8上。木方8的主要作用是遮挡平台底板2.1与电梯井侧壁之间的空隙,实现电梯井道全封闭。

一种高层建筑电梯井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

步骤一:准备工作,制备操作台2和专用支撑装置3;

电梯井操作台2,采用8#槽钢2.2与6mm钢板加工制作而成,8#槽钢2.2作为主龙骨,6mm钢板板面焊接4个直径φ18吊环2.3,电梯井操作台2每边分别设置安装2个滚轮;

专用支撑装置3,其包括18#工字钢3.1(高180mm*腿宽94mm*腹厚6.5mm)(18#工字钢3.1长为500mm),直径φ14限位拉环及长为600mm钢管限位插销3.2;

步骤二:在电梯井井道相对两侧的预留洞内安装专用支撑装置3,预留洞口尺寸为150mm*200mm;

步骤三:使用塔吊将电梯井操作台2置于专用支撑装置3上;

步骤四:在平台边缘空隙上放置木方8进行封闭;

步骤五:安装均匀涂刷脱模剂的钢模板,钢模板包括内侧钢模板4和外侧钢模板5;先将内侧钢模板4放在木方8上,然后安装外侧钢模板5和穿墙螺栓6,使外侧钢模板5落在事先弹好的墙体控制墨线上,调整好内侧钢模板4和外侧钢模板5的垂直度后,拧紧穿墙螺栓6;

步骤六:在内侧钢模板4与外侧钢模板5之间进行混凝土浇筑;

步骤七:拆除步骤,首先拆除穿墙螺栓6,松动支撑调节装置7,使钢模板与混凝土表面脱离开,再用塔吊将电梯井内侧钢模板4和外侧钢模板5吊运至钢模板存放区域进行模板保养和维护;最后拆除操作平台:将木方8拿走后,通过塔吊将操作台2吊到指定位置放好,最后拆除专用支撑装置3。优选地,安装方法与操作平台对应,即安装方法提到的各个部分设置与操作平台各个部分设置对应。方法或者操作平台如果没有提到的部分,方法和操作平台可以互为补充。

实施例的效果如下:

1.解决了电梯井钢大模板或钢模板难以施工的难题;

2.电梯井道平台安装简便、快捷,钢大模板施工效率高;

3.可实现电梯井道下层全封闭;

4.解决了电梯井内自下而上搭设脚手架造成材料、人工、时间的浪费;

5.减少了因架设脚手架而带来了安全隐患和不封闭时工具及模板零部件的丢失。

6.绿色,环保,节能,可循环重复利用,可冶炼再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