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补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2325发布日期:2020-02-14 16:28阅读:1517来源:国知局
后补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后补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新增结构板,目前实际工程中通常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化学锚栓加钢结构楼层板,采用这种方法时虽然可以有效的缩短改造周期,但采用化学锚栓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造成后期维护成本增加;另一种采用植筋加后浇混凝土板,这种方法可以免除后期的检测和维修,但限于当前植筋工人技术的不成熟及植筋造价的高昂,且混凝土还必须是微膨胀,工程具体应用困难。

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开发建设进度要求越来越紧,工人人工成本快速提高,进行结构改造怎样既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同时满足建设工期和节省造价的需求,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墙体外墙外保温木装饰做法构造,提供了现浇混凝土墙体和外墙保温板情况下的木装饰节点,具体结构如下:

后补板连接结构,由若干上下两排的构造短筋围成,上排和下排的所述构造短筋的靠近加固改造部位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弯折,上排的所述构造短筋的远离所述加固改造部位的一侧设有第二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预埋于保护层内,所述第二弯折预埋于混凝土层内,所述第一弯折的弯折部分的长度不小于3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轻质混凝土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造短筋设于结构性混凝土墙或结构性混凝土梁内的顶部及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构造短筋为一级圆10短筋,所述构造短筋之间的间距为后补板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层和保护层之间设有若干圆槽,所述圆槽内填充有水泥砂浆;所述圆槽和水泥砂浆之间设有隔离层,所述第一弯折的弯折部分的外侧也包裹有隔离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端”、“底部”、“一端”、“外”、“水平”、“内”、“上”、“上部”、“后端”、“两端”、“水平”、“下方”、“内部”、“下端”、“下方”、“下部”、“上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后补板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连接后补板时操作方便,同时不影响结构验收及建筑装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补板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补板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补板连接结构弯折拉直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补板连接结构圆槽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各图的比例尺并不统一,为了观看清楚,各图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缩放。

图中,构造短筋10、第一弯折12、第二弯折11、保护层20、混凝土层30、结构性混凝土墙40、结构性混凝土梁50、圆槽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后补板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由在预估可能加固改造部位预埋的若干上下两排的构造短筋10围成,结合图2所示,上排和下排的所述构造短筋10的靠近加固改造部位的一侧均设有第一弯折12,上排的所述构造短筋10的远离所述加固改造部位的一侧设有第二弯折11,所述第一弯折12预埋于保护层20内,所述第二弯折11预埋于混凝土层30内,所述第一弯折12的弯折部分的长度不小于300mm。

实际应用中,以200mm厚墙及梁为例,所述构造短筋10可为一级圆10短筋,所述构造短筋10之间的间距为200mm,所述构造短筋10的第一弯折12的弯折部分的长度可以为300mm。

本实用新型的后补板连接结构,首先在可能发生后补的梁或墙边预埋200间距的一级圆10短筋,相关锚固长度满足国家规范和图集的要求并预留300mm的后补连接长度;主体施工同时,将甩出长度弯折置于保护层中,不影响结构验收及建筑装饰效果。

当我们需要后补板时,剔除相应位置的局部保护层将预埋短筋甩出长度技术调直(图3所示),与后浇板筋单面或双面焊接即可。然后还可以覆盖水泥砂浆。

作为具体的是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20为轻质混凝土层。保护层采用与主体混凝土层不一样的轻质混凝土,可以方便凿除保护层。

作为具体的是实施方式,所述预估可能加固改造部位为结构性混凝土墙40或结构性混凝土梁50内的顶部及底部。适用于在顶部或底部来后补板。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层30和保护层20之间设有若干圆槽21,所述圆槽21内填充有水泥砂浆(图4中未示出)。本实施方式中,还在混凝土层和保护整之间设有方便凿除保护层的圆孔,其内部填充水凝砂浆,既填补了空洞,有方便开凿。所述圆槽21和水泥砂浆之间设有隔离层(图4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弯折12的弯折部分的外侧也包裹有隔离层(图4中未示出)。所述隔离层可以为塑料薄膜或其它不与混凝土凝结在一起的材质。所述圆槽21和水泥砂浆之间的隔离层,用于隔离混凝土和水泥砂浆,方便去除水泥砂浆,进一步利于凿除保护层。第一弯折12的弯折部分的外侧包裹的隔离层,隔离混凝土和构造短筋,用于防止混凝土浇筑后粘附在构造短筋上。保持构造短筋外表面的清洁,利于与后补板筋之间的焊接,取消了打磨程序,缩短了整体的操作时间。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