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蒸汽养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2551发布日期:2020-02-21 18:11阅读:8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桩蒸汽养护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养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桩蒸汽养护池。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管桩在管桩模内离心初步成型后,需要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热处理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一般有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现在多采用蒸汽养护,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温度、湿度等养护条件便于稳定控制,从而有助于提高养护效果。

现有一种蒸汽养护池,参照图1,包括矩形的池体1、设置在池体1上方的盖板2,在池体1的一侧壁处开设有若干蒸汽喷管4,经离运转心后的管桩模则放置在池体1底部。将盖板2盖合后,向池体1内投入蒸汽,从而对管桩模内初步成型的混凝土管桩进行热处理养护。

这种蒸汽养护池虽然构造简单、节省成本,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装有混凝土管桩的管桩模直接放置在蒸汽养护池底部,接触蒸汽不均匀,降低了养护效果;另一方面,当蒸汽冷凝成液体后积聚在池底,管桩模底部直接浸泡在水中,容易导致底模生锈。因此,还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桩蒸汽养护池,具有温湿度稳定、传热均匀、便于排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管桩蒸汽养护池,包括池体、设置于池体上方的池口、设置于池口处的盖板,所述池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蒸汽喷管,所述蒸汽喷管沿侧壁竖直方向均匀层叠布设,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管桩模的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排水孔,所述支撑隔板下方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装有经初步离心固化的管桩的管桩模放置在池体底部的支撑隔板上,使管桩模的底部与池体形成一定空间,可以使整个管桩模在池体内部受蒸汽传热更加均匀,蒸汽冷凝形成的液体从支撑隔板上的排水孔渗漏至池体底部的集水槽,并通过排水口及时排出,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池体内部蒸汽传热的均匀性,有助于提高整个池体的温湿度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池体开设有蒸汽喷管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面导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蒸汽从蒸汽喷管喷出时,经过弧面导向板的导向作用,分别从弧面导向板处喷散进池体内部的上方和下方,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蒸汽在池体内部的分散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喷管伸入池体内的管口设置有喇叭喷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蒸汽口可以将蒸汽更加均匀的喷散至池体内部,使池体内的温湿度更加均衡,有助于提高对管桩的养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喷管伸入池内的管口底部开设有漏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蒸汽通过蒸汽管口喷出时,部分蒸汽冷凝形成的液体可以通过漏液孔及时排入池体底部,从而不会积聚在蒸汽喷管管口处而影响蒸汽的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隔板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支撑架,每组所述支撑架均包括支撑长板和支撑短板,所述支撑长板与支撑端板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管桩模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桩模可以倾斜放置在支撑架上,从而可以及时将集聚在管桩模表面的积聚液体排至池底,减少了积聚液体对管桩模受热的影响,进而增加了管桩模表面的受热均匀性。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开设有与管桩模外侧壁的卡环相贴合的抵接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弧面可以更好的与管桩模外侧壁的卡环卡合固定,从而可以使管桩模更加平稳的卡合放置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向排水口一侧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快速将蒸汽冷凝液汇集至排水口,并通过排水口及时排出,达到维持池体内部传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密封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板与池口盖合后,密封保温层可以起到密封保温的作用,增加了池体内部温度、湿度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蒸汽养护池池体内部设置支撑隔板,在支撑隔板上设置支撑架,使管桩模的底部与池体形成一定空间,从而达到使整个管桩模在池体内部受热更加均匀的效果;

2.通过在蒸汽喷管的管口处设置弧面导向板,蒸汽经弧面导向板导向作用,更加均匀的喷散在池体内部,从而达到进一步增加池体内部传热均匀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一种蒸汽养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一种管桩蒸汽养护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蒸汽喷管与喇叭喷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集水槽的剖视图。

图中,1、池体;101、池口;2、盖板;3、密封保温层;4、蒸汽喷管;41、喇叭喷气口;5、漏液孔;6、弧面导向板;7、支撑隔板;8、排水孔;9、支撑架;91、支撑长板;92、支撑短板;10、凹槽;11、抵接弧面;12、集水槽;13、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管桩蒸汽养护池,如图2所示,包括矩形的池体1,在池体1上方设置有池口101,池口101的四个侧壁设置成阶梯形,在池口101处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铰接有盖板2,在盖板2内侧面螺纹紧固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密封保温层3。当盖板2与池口101盖合后,密封保温层3可以起到密封保温的作用,增加了池体1内部温度、湿度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池体1沿其长度方向的一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蒸汽喷管4,蒸汽喷管4沿池体1内侧壁竖直方向均匀层叠布设,蒸汽喷管4水平伸入池体1内一段距离且管口设置成喇叭喷气口41,喇叭蒸汽口可以将蒸汽更加均匀的喷散至池体1内部,使池体1内的温湿度更加均衡,有助于提高对管桩的养护效果。

如图4所示,伸入池体1内的蒸汽喷管4的底部开设有漏液孔5,当蒸汽通过蒸汽喷管4喷出时,部分蒸汽冷凝形成的液体可以通过漏液孔5排入池体1底部,从而不会积聚在蒸汽喷管4管口处而影响蒸汽的流通。

如图3所示,在池体1开设蒸汽喷管4的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弧面导向板6,当蒸汽从蒸汽喷管4喷出时,经过弧面导向板6的导向作用,从弧面导向板6的上下分别喷散进池体1内部,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蒸汽在池体1内部的分散均匀性。

如图2所示,在池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管桩模的支撑隔板7,在支撑隔板7上开设有若干贯通的排水孔8,当部分蒸汽冷凝形成液体后通过支撑隔板7上的排水孔8渗漏至池体1底部被收集。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支撑隔板7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支撑架9,每组支撑架9均包括一个支撑长板91和一个支撑短板92,支撑长板91与支撑短板92同轴设置,在支撑长板91与支撑短板92的端部开设有用于支撑管桩模的凹槽10,这样管桩模可以呈倾斜放置在支撑架9上,从而可以及时将集聚在管桩模表面的液体排至池底,增加了管桩模表面的受热均匀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支撑长板91与支撑短板92的凹槽10内均开设有与管桩模外侧壁的卡环相贴合的抵接弧面11,这样可以使管桩模更加平稳的卡合放置在支撑架9上。

如图7所示,在支撑隔板7下方的池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蒸汽冷凝形成液体的集水槽12,集水槽12底部开设有排水口13,集水槽12的底面向排水口13的一侧倾斜设置,这样可以快速的将蒸汽冷凝液汇集至排水口13,从而方便蒸汽冷凝液排出。

具体实施过程:

将装有经离心转动初步固化的管桩的管桩模放置在支撑架9上,使管桩模两端外侧壁处的卡环卡合在长支撑板与短支撑板上的半凹槽10内,从而将管桩模更加平稳的倾斜放置在支撑架9上。

放置好管桩模后,将盖板2盖合在池口101处,盖板2内侧面的橡胶密封保护层与池口101贴合,从而起到维持池体1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稳定的效果。打开蒸汽管道向吃体内不通入蒸汽,蒸汽经池体1内侧壁上的蒸汽喷管4喷入池体1内,设置在蒸汽喷管4口的喇叭喷气口41和弧面导向板6可以对蒸汽进行导向分流,提高了池体1内不蒸汽分散的均匀性。

当部分蒸汽在池体1内冷凝形成液体时,通过支撑隔板7上的排水孔8渗漏并积聚在池体1底部的集水槽12内,集水槽12向排水口13一侧倾斜,可以快速将蒸汽冷凝液汇集至排水口13,并通过排水口13及时排出,从而维持了池体1内部传热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