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3414发布日期:2020-04-21 19:03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洁净室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常规洁净室围护结构工程中,吊顶安装过程趋于成熟,吊顶的型材以及相关配套材料也已经日益成熟,然而现今市场都是通用单一的吊顶龙骨,对于一些特殊地方,例如高低顶衔接、靠近土建墙位置的吊顶安装,显现出了这种龙骨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目的在于使高低顶衔接规范统一,顶板受力均匀合理,同时也相对于传统的吊顶龙骨节约材料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以及第三水平部;

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第三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同侧;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与第三水平部平行,所述第二竖直部与第一竖直部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的顶端垂直并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的中部垂直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竖直部的顶端垂直并相连;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的中部垂直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竖直部的底端垂直并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第三水平部在第一竖直部的一侧围成矩形中空凸起;

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位于第一水平部顶端,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主体与第一竖直部的顶端平齐并相连,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主体与第二弯折部的主体平行并且与第一水平部的中部垂直相连,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头与第二弯折部的弯折头相对,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之间围成倒t型槽。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以及第三水平部均一体成型并且均为板状。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以及第三水平部的材质为铝。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竖直部4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一水平部3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二水平部5、第三水平部7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二水平部5、第三水平部7的宽度为15mm,所述第二竖直部6的高度为9.5mm,所述第一水平部3的下平面到第二水平部5的上平面的距离为20.3mm。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边吊顶龙骨,主要用于高低顶衔接处及靠土建墙一侧的吊顶安装,使得衔接处的顶板更具有整体性。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单边吊顶龙骨,使夹层吊筋更加均匀、合理、美观。本实用新型单边吊顶龙骨型材的材质是铝,采用铝型材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减少自身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弯折部1、第二弯折部2、第一水平部3、第一竖直部4、第二水平部5、第二竖直部6、第三水平部7、m10菱形螺丝8、m10法兰螺母9、方形调节器10、m10螺母11、m10丝杆12、吊顶板13、吊顶板龙骨14、土建墙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组成包括第一弯折部1、第二弯折部2、第一水平部3、第一竖直部4、第二水平部5、第二竖直部6以及第三水平部7;所述第一弯折部1、第二弯折部2、第一水平部3、第一竖直部4、第二水平部5、第二竖直部6以及第三水平部7均一体成型并且均为板状。

所述第一水平部3、第二水平部5、第二竖直部6、第三水平部7均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4的同侧;其中,第一水平部3、第二水平部5与第三水平部7平行,第二竖直部6与第一竖直部4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部3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4的顶端垂直并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5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4的中部垂直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竖直部6的顶端垂直并相连;所述第三水平部7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4的中部垂直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竖直部6的底端垂直并相连;第二水平部5、第二竖直部6、第三水平部7在第一竖直部4的一侧围成一矩形中空凸起。

所述第一弯折部1、第二弯折部2均位于第一水平部3顶端,第二弯折部2的主体与第一竖直部4的顶端平齐并相连,第一弯折部1的主体与第二弯折部2的主体平行并且与第一水平部3的中部垂直相连,第一弯折部1的弯折头与第二弯折部2的弯折头相对设置,在第一弯折部1、第二弯折部2、第一水平部3之间围成一个倒t型槽。

本实用新型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具体尺寸如下:

所述第一竖直部4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一水平部3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二水平部5、第三水平部7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二水平部5、第三水平部7的宽度为15mm,所述第二竖直部6的高度为9.5mm,所述第一水平部3的下平面到第二水平部5的上平面的距离为20.3mm。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下(以靠土建墙一侧的吊顶安装为例):

1、将第一竖直部4与土建墙紧贴,硅胶密封处理;

2、在第一水平部3下方安装吊顶板13,使吊顶板13的顶部与第一水平部3的下平面相抵,吊顶板13一侧的吊顶板龙骨14与第二水平部5、第二竖直部6、第三水平部7围成的凸起相扣合,保证吊顶板13与本实用新型的龙骨连接的可靠性;

3、利用m10菱形螺丝8,由上往下依次穿过第一水平部3、吊顶板13、第二水平部5,将吊顶板13与本实用新型龙骨固定;

4、在第一弯折部1、第二弯折部2、第一水平部3的倒t型槽中安装m10法兰螺母9,m10法兰螺母9与方形调节器10的一端锁紧固定,方形调节器10的另一端通过m10螺母11与m10丝杆12锁紧。

5、将有嵌缝的地方利用石膏找平。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以及第三水平部;

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第三水平部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同侧;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部、第二水平部与第三水平部平行,所述第二竖直部与第一竖直部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的顶端垂直并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的中部垂直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竖直部的顶端垂直并相连;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一端与第一竖直部的中部垂直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竖直部的底端垂直并相连;所述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第三水平部在第一竖直部的一侧围成矩形中空凸起;

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位于第一水平部顶端,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主体与第一竖直部的顶端平齐并相连,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主体与第二弯折部的主体平行并且与第一水平部的中部垂直相连,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头与第二弯折部的弯折头相对,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之间围成倒t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以及第三水平部均一体成型并且均为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以及第三水平部的材质为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部(4)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一水平部(3)的厚度为3mm,所述第二水平部(5)、第三水平部(7)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二水平部(5)、第三水平部(7)的宽度为15mm,所述第二竖直部(6)的高度为9.5mm,所述第一水平部(3)的下平面到第二水平部(5)的上平面的距离为20.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洁净室顶板吊顶龙骨的结构,属于洁净室装修技术领域;它的组成包括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水平部、第一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二竖直部以及第三水平部;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高低顶衔接处及靠土建墙一侧的吊顶安装,使得衔接处的顶板更具有整体性;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使夹层吊筋更加均匀、合理、美观;本实用新型的材质是铝,采用铝型材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减少自身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昭;任新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朗脉洁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0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