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雪气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6322发布日期:2020-05-12 19:4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融雪气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雪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融雪气垫。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企业及建筑工地,通常设置有彩钢瓦构造建筑屋顶,可以减少企业的能源消耗,又充分利用闲置的屋顶资源,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同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通常在闲置的工厂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

由于屋顶分布式电站投建前厂房资源一般已建好,彩钢瓦屋顶的安全载荷固定,且厂房建造时并未预留出屋顶电站的载荷,故而屋顶电站会占用屋顶预留的风荷载、雪荷载部分,且即使不设置光伏发电系统,积雪太厚,容易压塌彩钢瓦屋顶,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清理屋顶积雪。

然而,对于彩钢瓦屋顶占地面积大,由于屋顶积雪较厚时,工作人员人工清理难度较大,且劳动强度较高。

因此,如何降低工作人员除雪的劳动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融雪气垫,以降低工作人员除雪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融雪气垫,包括气垫本体,所述气垫本体包括导热层与所述导热层对向设置的保温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形成热气囊腔体,所述气垫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热气囊腔体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热气囊腔体内用于容纳热气体。

优选地,所述气垫本体的底端设有延伸至所述气垫本体左右两侧的顺水槽,所述顺水槽为向远离所述气垫本体方向翻边的弧形导流结构。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位于所述气垫本体的顶端,且所述热气囊腔体内设有隔离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气垫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端部与所述气垫本体底端之间形成通气口,所述进气口的气体通过所述通气口后通过出气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气垫本体内设有长度方向沿气体流动方向设置的导流条,所述导流条与所述气垫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气垫本体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气垫本体端部设有固定夹。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的四周延伸至所述气垫本体的侧端,且与所述导热层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和所述导热层均为柔性结构。

优选地,保温层的材质为pvc、pe、pp或pet。

优选地,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epe、pu、ps或酚醛树脂。

优选地,还包括温度显示器及与所述温度显示器连接,且用于检测所述热气囊腔体内气温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气压传感器及与所述气压传感器连接的压力显示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热气囊腔体内气压。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导热层外部雪厚度的厚度传感器及与所述厚度传感器连接,且能够显示厚度的厚度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气垫本体为两层设置,两个所述保温层抵接。

优选地,所述气垫本体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气垫本体可拆卸连接,且呈单层铺设,所述融雪气垫的导热层为上表面或下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融雪气垫包括气垫本体,气垫本体包括导热层与导热层对向设置的保温层,导热层与保温层之间形成热气囊腔体,气垫本体上设有与热气囊腔体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口和至少一个出气口,热气囊腔体内用于容纳热气体。当需要清除积雪时,将融雪气垫铺设在预除雪位置,导热层与待融化的雪接触,通过进气口向热气囊腔体内输送热气,热气囊腔体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融雪气垫中,通过在融雪位置铺设融雪气垫,通过热气囊腔体的热气传导至导热层位置,进而使得接近融雪气垫附近的雪受热融化,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扫雪的情况,因此,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除雪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融雪气垫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融雪气垫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融雪气垫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再一种融雪气垫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融雪气垫的三维结构图。

其中图1-5中:1-融雪气垫、2-保温层、3-导热层、4-进气口、5-出气口、6-顺水槽、7-导流条、8-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除雪装置,以降低工作人员除雪劳动强度。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5。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融雪气垫包括气垫本体,气垫本体包括导热层3与导热层3对向设置的保温层2,导热层3与保温层2之间形成热气囊腔体,热气囊腔体内用于容纳热气体,气垫本体上设有与热气囊腔体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口4和至少一个出气口5,具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可以均为一个或两个等。其中通入热气囊腔体的热源,可以为工厂废热气,或者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气体输入至热气囊腔体。

具体的,保温层2的材质为pvc(polyvinylchloride、聚氯乙烯)、pe(polyethylenepipe、聚乙烯)、pp(polypropylene、聚丙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改性pvc、改性pe、改性pp或改性pet,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为上述几种材料的混合。

具体的,导热层3的材质为epe(expandablepolyethylene、可发性聚乙烯)、pu(polyurethane、聚氨酯)、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酚醛树脂、改性epe、改性pu、改性ps或改性酚醛树脂,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为上述几种材料的混合。保温层2和导热层3材质为现有材料,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气垫本体为可折叠的柔性材料加工而成,使用方便、便捷高效。

具体的,融雪气垫1的尺寸可根据光伏电站现场的需要定制不同的尺寸。当然,为了提高融雪气垫1的通用性,气垫本体为多个,相邻两个气垫本体可拆卸连接呈单层铺设,且融雪气垫的导热层3为上表面或下表面,即在铺设时,当已经下雪过后,将导热层3朝下,下雪之前将导热层3向上铺设。平铺时相邻两个融雪气垫1可以拼接使用,优选,平铺时相邻气垫本体可以通过拉链或卡扣等形式可拆卸连接。

当需要清除积雪时,将融雪气垫1铺设在预除雪位置,导热层3与待融化的雪接触,通过进气口4向热气囊腔体内输送热气,热气囊腔体的气体通过出气口5排出。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融雪气垫1中,通过在融雪位置铺设融雪气垫1,通过热气囊腔体的热气传导至导热层3位置,进而使得接近融雪气垫1附近的雪受热融化,避免工作人员手动扫雪的情况,因此,有效地降低了工作人员除雪的劳动强度。

优选,气垫本体的底端设有延伸至气垫本体左右两侧的顺水槽6。具体的,顺水槽6可以为矩形槽,优选的,顺水槽6为向远离气垫本体方向翻边的弧形导流结构。

当融雪气垫1用于光伏组件上方时,优选,相邻光伏组件之间采用密封胶条密封光伏组件间的间隙,使光伏组件区形成整体。融化的雪水均可通过顺水槽6流至排水管,然后汇集至天沟处排出。这样不仅可有效避免雪中、雪后融化的雪水从光伏组件间隙落至彩钢瓦上引起的反结冰现象,从而实现屋顶有效减重;另还可以有效避免融化雪水、雨水、清洗组件水流等落至彩钢瓦屋面,降低下雨或清洗组件时水落至彩钢瓦屋面造成的彩钢瓦腐蚀、生锈等老化的风险。

为了便于融化后的雪水及时排出,优选,气垫本体上的上表面设有由上至下延伸至顺水槽6位置的导流槽。具体的,优选,导流槽为直线型槽体,导流槽为多个,多个导流槽依次排布。

具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均位于气垫本体的顶端,且热气囊腔体内设有隔离进气口4和出气口5的隔板8,隔板8与气垫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密封连接,隔板8与气垫本体底端设有通气口,进气口4的气体通过通气口后通过出气口5排出,当设有顺水槽6时,避免进气口4、出气口5与顺水槽6位置产生干涉。

为了便于对气流导向,使得导热层3温度较为均匀,优选,气垫本体内设有长度方向沿气体流动方向设置的导流条7,导流条7与气垫本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具体的,导流条7可以为多个,多个导流条7沿垂直于气流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布,气体在相邻两个导流条之间的间隙流动。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气体流动,优选,进气口4和出气口5位于气垫本体的相对两侧。优选如图3所示,进气口4和出气口5错位分布,提高能源利用率。

气垫本体端部设有固定夹。融雪气垫1铺设后含固定夹设计,固定夹可夹在组件上,防止大风刮走融雪气垫1,以保证融雪工作的顺利进行。具体的,固定夹的个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优选,固定夹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外界组件连接,具体的,固定夹中部设有卡接外界组件的安装孔,螺纹紧固件穿过外界组件,两端通过螺母紧固件固定在固定夹的两端。

为了减少热量损失,优选,保温层2的四周延伸至气垫本体的侧端,且与导热层3密封连接。

当需要使用融雪气垫1时,融雪气垫1平时收纳存放,大雪天气时给气垫充循环热气,使气垫铺展在光伏组件表面进行融雪。雪前把融雪气垫1的导热层3朝上铺设,雪后把融雪气垫1的导热层3朝下覆盖于积雪上充循环热气融雪。

为了便于控制融雪气垫1工作,优选,该融雪气垫1还包括设置在进气口4位置的进气调节阀,通过调节进气调节阀开口大小,控制进气口4的进气流量。

该融雪气垫还包括温度显示器、用于检测热气囊腔体内气温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显示器连接。工作人员通过读取温度显示器数值,当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可以降低进气温度,或者减小进气量。

该融雪气垫还包括气压传感器及与气压传感器连接的压力显示器,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热气囊腔体内气压。当压力超过预设值时,减小进气口的进气量,避免热气囊腔体内气压过大的情况。

该融雪气垫还包括用于检测导热层3外部雪厚度的厚度传感器及与厚度传感器连接,且能够显示厚度的厚度显示器。具体的,工作人员通过读取厚度值,可以知道积雪厚度,当导热层外积雪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通过进气口进入向热气囊腔体内充入热气进行融雪操作,减少热源消耗,避免热气囊腔体内的热气损坏光伏板的情况。

在上述各方案的基础上,气垫本体为两层设置,两个保温层抵接。雪前热充气融雪气垫1铺设导热层3朝上,融化气垫上面的积雪,及时有效避免因雪荷载过重引起的组件变形、彩钢瓦厂房19塌陷等风险;雪后导热层3朝下铺设融化气垫下面的积雪,给屋顶有效快速减重。雪中铺设双层气垫本体,同时启动两层气垫本体,高效快速。雪前铺设的区域融雪完成后,雪后把融雪气垫1转至未融雪区域,大幅降低了融雪气垫1的用量,有效降低成本。通过双层设置,可以在下雪中使用,上层融雪气垫1融化降落至融雪气垫1上的雪,下层融雪气垫1融化降落至光伏组件或屋面上的雪。为了减少热量损失,优选,两个融雪气垫1的进气口4均设有开关阀,融雪气垫1可根据上下层的融雪需要启动、停止循环热气的供应,灵活简便,高效节能。具体的,当大雪天气时,光伏组件上的积雪达到一定厚度后,此时雪仍在持续飘落,为避免雪后积雪过多引起的屋顶坍塌或结构变形等,此时铺设双层设置的融雪气垫1,充循环热气同时启动上下两层的融雪气垫1进行融雪,融雪更及时高效。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