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7241发布日期:2020-03-24 15:46阅读:10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子。



背景技术:

在房屋、桥梁、铁路等的建设中,往往需要将钢筋纵横交错地绑固在一起。传统的方式是通过细铁丝进行紧固,往往还需要通过钳子进行最后的加固操作,操作十分不便,极其影响施工进程;还有通过卡扣进行,但是卡接后容易出现力量不够而卡不紧的问题,且卡扣的结构只是针对某一具体大小规格的钢筋而设计,兼容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子,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钢筋采用铁丝进行紧固,操作十分不便;采用卡扣,兼容性较差,通用性不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子,包括第一夹持镶件和第二夹持镶件;

所述第一夹持镶件设有第一软性u型弧,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两竖直墙面顶部的第一限位扣和第一软性卡带;

所述第二夹持镶件设有第二软性u型弧,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软性u型弧两竖直墙面顶部的第二限位扣和第二软性卡带;

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的底部相接而紧固一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的底部相背并垂直相接或水平相接,其相接部分厚度为1.8~2.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扣包括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一竖直墙面延展而出的第一限位框,和从所述第一限位框紧靠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一竖直墙面顶部的一内侧面延展而出的第一弹性卡片;

所述第二限位扣包括从所述第二软性u型弧一竖直墙面延展而出的第二限位框,和从所述第二限位框紧靠所述第二软性u型弧一竖直墙面顶部的一内侧面延展而出的第二弹性卡片。

具体地,所述第一软性卡带包括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另一竖直墙面延展而出的第一齿带,和从所述第一齿带延展而出的第一拉手;所述第二软性卡带包括从所述第二软性u型弧另一竖直墙面延展而出的第二齿带,和从所述第二齿带延展而出的第二拉手。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卡片与所述第一限位框的其余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罅隙,所述第二弹性卡片与所述第一限位框的其余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二罅隙;

所述第一齿带上均匀排布有多条与自身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公纹,所述第一弹性卡片面对所述第一罅隙的侧面均匀排布有多条与所述第一公纹嵌位配合的第一母纹,且所述第一母纹设置为在将所述第一软性卡带穿入所述第一罅隙时与所述第一公纹的朝向一致;

所述第二齿带上均匀排布有多条与自身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公纹,所述第二弹性卡片面对所述第二罅隙的侧面均匀排布有多条与所述第二公纹嵌位配合的第二母纹,且所述第二母纹设置为在将所述第二软性卡带穿入所述第二罅隙时与所述第二公纹的朝向一致。

具体地,所述第一拉手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罅隙的宽度,所述第一齿带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罅隙的宽度;所述第二拉手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罅隙的宽度,所述第二齿带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罅隙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拉手的一面或两面设有凸出的第一防滑纹;所述第二拉手的一面或两面设有凸出的第二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镶件与所述第二夹持镶件结构完全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镶件与所述第二夹持镶件结构互为按预设比例缩放的相似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镶件和第二夹持镶件为注塑一体的耐寒型塑胶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夹子,在使用时,先将钢筋放入对应的u型弧中,再将拉手穿过对应的罅隙中,且设置插入时公纹和母纹是同一个偏向(齿合后若需要拽出,则因为反向而无法拽出),在插入时非常顺利,因为罅隙的宽度均小于齿带的宽度,且卡片具有弹性,再配合拉手的拉拽动作,可将钢筋不可逆地固定住,完成一次紧固动作。

本实用新型采用软性的u型弧,在相应的限位扣和软性卡带的配合下,可将不同规格(经过验证的可允许范围内)的钢筋进行不可逆加固,且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夹子设计成十字交叉通用型(第一软性u型弧的底部与第一软性u型弧的底部相背并垂直相接)或一字通用型(第一软性u型弧的底部与第一软性u型弧的底部相背并水平相接),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且本实用新型采用耐寒型工程级塑胶材料(如工程tt料),对搭接的两段结构能起到良好的绝缘作用,能够满足高铁等建设上要求绝缘这一硬性指标,还不易老化也不易损坏,因其为软性材料,在包装时可随意挤压,且重量轻,运输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子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前视图;

其中:第一夹持镶件1,第一软性u型弧11,第一限位扣12,第一限位框12-1、第一弹性卡片12-2(第一母纹b2),第一软性卡带13,第一齿带13-1(第一公纹b1)、第一拉手13-2(第一防滑纹d1),第一罅隙a1;第二夹持镶件2,第二软性u型弧21,第二限位扣22,第二限位框22-1、第二弹性卡片22-2(第二母纹c2),第二软性卡带23,第二齿带23-1(第二公纹c1)、第二拉手23-2(第二防滑纹d2),第二罅隙a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包括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许多改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子,其立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的俯视、左视、右视、前视图则分别如图2~5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夹子包括第一夹持镶件1和第二夹持镶件2;

所述第一夹持镶件1设有第一软性u型弧1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两竖直墙面顶部的第一限位扣12和第一软性卡带13;

所述第二夹持镶件2设有第二软性u型弧21,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软性u型弧21两竖直墙面顶部的第二限位扣22和第二软性卡带23;

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相接而紧固一体。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相背并垂直相接,其相接部分厚度为1.8~2.5mm,可以保证良好的绝缘效果和固定效果,这种为实际生产中使用得较多的十字通用型。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相背并水平相接,这种为适用于另一使用场景的一字通用型(图中未示出,但易于想象)。当然,针对一些特别的工程需要,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相背,可相接为任一夹角,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扣12包括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一竖直墙面延展而出的第一限位框12-1,和从所述第一限位框12-1紧靠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一竖直墙面顶部的一内侧面延展而出的第一弹性卡片12-2;

所述第二限位扣22包括从所述第二软性u型弧21一竖直墙面延展而出的第二限位框22-1,和从所述第二限位框22-1紧靠所述第二软性u型弧21一竖直墙面顶部的一内侧面延展而出的第二弹性卡片22-2。

具体地,所述第一软性卡带13包括从所述第一软性u型弧11另一竖直墙面延展而出的第一齿带13-1,和从所述第一齿带13-1延展而出的第一拉手13-2;所述第二软性卡带23包括从所述第二软性u型弧21另一竖直墙面延展而出的第二齿带23-1,和从所述第二齿带23-1延展而出的第二拉手23-2。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卡片12-2与所述第一限位框12-1的其余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一罅隙a1,所述第二弹性卡片22-2与所述第一限位框12-1的其余内侧面之间形成第二罅隙a2;

所述第一齿带13-1上均匀排布有多条与自身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公纹b1,所述第一弹性卡片12-2面对所述第一罅隙a1的侧面均匀排布有多条与所述第一公纹b1嵌位配合的第一母纹b2,且所述第一母纹b2设置为在将所述第一软性卡带13穿入所述第一罅隙a1时与所述第一公纹b1的朝向一致;

所述第二齿带23-1上均匀排布有多条与自身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二公纹c1,所述第二弹性卡片22-2面对所述第二罅隙a2的侧面均匀排布有多条与所述第二公纹c1嵌位配合的第二母纹c2,且所述第二母纹c2设置为在将所述第二软性卡带23穿入所述第二罅隙a2时与所述第二公纹c1的朝向一致。

具体地,所述第一拉手13-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罅隙a1的宽度,所述第一齿带13-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罅隙a1的宽度;所述第二拉手23-2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罅隙a2的宽度,所述第二齿带23-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罅隙a2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拉手13-2的一面或两面设有凸出的第一防滑纹d1;所述第二拉手23-2的一面或两面设有凸出的第二防滑纹d2,在实际的紧固操作中,可增大与操作人员手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将钢筋紧固得更加到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镶件1与所述第二夹持镶件2结构完全相同,但是第一夹持镶件1夹持的钢筋的规格与第二夹持镶件2可相同,可不同。在一些特殊的工程应用中,所述第一夹持镶件1与所述第二夹持镶件2结构互为按预设比例缩放的相似结构,比如1:0.5的比例,当然所述第一夹持镶件1与所述第二夹持镶件2结构也可不按比例设置,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或相似结构,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镶件1和第二夹持镶件2为注塑一体的耐寒型塑胶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子,在使用时,先将钢筋放入对应的u型弧中,再将拉手穿过对应的罅隙中,且设置插入时公纹和母纹是同一个偏向(齿合后若需要拽出,则因为反向而无法拽出),在插入时非常顺利,因为罅隙的宽度均小于齿带的宽度,且卡片具有弹性,再配合拉手的拉拽动作,可将钢筋不可逆地固定住,完成一次紧固动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软性的u型弧,在相应的限位扣和软性卡带的配合下,可将不同规格(经过验证的可允许范围内)的钢筋进行不可逆加固,且根据实际需要可将夹子设计成十字交叉通用型(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与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相背并垂直相接)或一字通用型(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与第一软性u型弧11的底部相背并水平相接),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且本实用新型采用耐寒型工程级塑胶材料(如工程tt料),对搭接的两段结构能起到良好的绝缘作用,能够满足高铁等建设上要求绝缘这一硬性指标,还不易老化也不易损坏,因其为软性材料,在包装时可随意挤压,且重量轻,运输效率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虽以钢筋为使用对象,但本实用新型不对实施对象作具体限制。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