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小青瓦与金属屋面相结合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1244发布日期:2020-02-14 16:20阅读:2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古小青瓦与金属屋面相结合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屋面领域,尤指一种仿古小青瓦与金属屋面相结合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建筑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屋面常见的有混凝土屋面以及各式各样的金属屋面;混凝土屋面因其施工复杂、自重较重在现代尤其是以钢结构作为支撑体系的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少,而金属屋面以其结构简单、轻巧、安全以及施工便捷和自重较轻而在现代屋面领域大放光彩、应用广泛。

小青瓦作为屋面装饰的材料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应用广泛,其组合形式多样,通过不同组合排列可形成风格不一的屋面风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古小青瓦与金属屋面相结合的连接结构,主要是将金属屋面与小青瓦相结合,使在现代金属屋面的基础上呈现古色古香的仿古屋面风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古小青瓦与金属屋面相结合的连接结构,包含有:间隔对应的数列矩形钢管檩条,相邻的矩形钢管檩条之间搭接有下层蜂窝钢板,沿着矩形钢管檩条的长度方向在其顶壁上焊接矩形小钢通,该矩形小钢通的截面小于矩形钢管檩条的截面,矩形小钢通两侧的矩形钢管檩条的顶壁分别搭接下层蜂窝钢板,在小钢通的顶壁上固连有搭接上层蜂窝钢板的连接码件,在下层蜂窝钢板与上层蜂窝钢板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在小钢通的顶壁上还焊接有钢丝网绑扎环,在上层蜂窝钢板上设有防水层,在防水层上铺设钢丝网,钢丝网通过钢丝捆绑在钢丝网绑扎环上,在钢丝网上铺设混凝土砂浆层,在混凝土砂浆层上铺粘青瓦片。

优选地,所述小钢通包括上、下两个小钢通单元,在上、下小钢通单元之间焊接有数个支撑座,数个该支撑座沿着上、下小钢通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码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左耳板和右耳板,该左侧板和该右侧板固设在该底板对应的两端,该底板、该左侧板与该右侧板形成“凹”状,该左耳板垂直固连在该左侧板的外壁面上,该右耳板垂直固连在该右侧板的外壁面上并与左耳板对应,该连接码件的底板通过螺钉与小钢通的顶壁连接,在左、右耳板上分别搭接有上层蜂窝钢板。

优选地,在所述的下层蜂窝钢板的顶壁面和小钢通的侧壁之间设置l型角钢,l型角钢的竖向侧壁与该小钢通的侧壁通过不锈钢螺钉连接,该l型角钢的水平侧壁与下层蜂窝钢板通过不锈钢拉铆钉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保温隔声棉。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为液体橡胶。

优选地,所述下蜂窝钢板的外露表面喷涂有氟碳层。

优选地,所述矩形钢管檩条的表面喷涂有氟碳层。

优选地,所述上层蜂窝钢板的顶面与所述防水层之间设有喷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仿古小青瓦与金属屋面相结合的连接结构,将金属屋面与小青瓦相结合,使在现代金属屋面的基础上呈现古色古香的仿古屋面风采。其施工简单方便,强度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码件的结构示意图。

1:矩形钢管檩条,2:矩形小钢通,3:下层蜂窝钢板,4:上层蜂窝钢板,5:防水层,6:保温层,7:混凝土砂浆层,8:钢丝网,9:钢丝网绑扎环,10:青瓦片,11:硅酮建筑密封胶,12:连接码件,121:底板,122:左侧板、123:右侧板,124:左耳板,125:右耳板,13:l型连接件,14:不锈钢螺钉;15:不锈钢拉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仿古小青瓦与金属屋面相结合的连接结构,包含有:平行均匀间隔布置的数列矩形钢管檩条1,相邻的矩形钢管檩条1之间搭接下层蜂窝钢板3,在各矩形钢管檩条1的顶壁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焊接矩形小钢通2作为蜂窝钢板的固定龙骨,该矩形小钢通2的截面小于矩形钢管檩条1的截面,该矩形小钢通位于矩形钢管檩条的上方中部,矩形小钢通两侧的矩形钢管檩条的顶壁分别搭接下层蜂窝钢板,实现该搭接的优选结构是把下层蜂窝钢板的端部搭在矩形钢管檩条顶壁外露的部分,然后通过l型连接件13和不锈钢紧固件进行固连,即l型连接件13的水平底板压在下层蜂窝钢板的顶面,该l型连接件13的水平底板与下层蜂窝钢板通过不锈钢拉铆钉15连接,该l型连接件的竖向立板贴在小钢通的一侧壁并通过不锈钢螺钉14连接;在矩形钢管檩条1、矩形小钢通2与下层蜂窝钢板3接触的部位之间放置绝缘胶垫,在l型连接件13与矩形小钢通2接触的部位放置绝缘胶垫;在矩形小钢通的顶壁上固连有搭接上层蜂窝钢板的连接码件12,如图5所示,该连接码件的优选结构为:包括底板121、左侧板122、右侧板123、左耳板124和右耳板125,该左侧板122和该右侧板123固设在该底板121对应的左右两端,该底板121、该左侧板122与该右侧板123形成“凹”状,该左耳板124垂直固连在该左侧板122的外壁面的略中下部,该右耳板125垂直固连在该右侧板123的外壁面的略中下部并与左耳板对应,即右耳板与左耳板的顶面平齐,该底板121通过螺钉与矩形小钢通的顶壁连接,在底板121与矩形小钢通2的顶壁之间放置有绝缘胶垫,在左、右耳板124、125上分别搭接有上层蜂窝钢板4,该上层蜂窝钢板4的端部通过不锈钢拉铆钉分别固连在对应的耳板和侧板上;在下层蜂窝钢板3与上层蜂窝钢板4之间填充有保温层6,根据上层蜂窝钢板的宽度,沿着小钢通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数个连接码件;在连接码件两侧的两相邻的上层蜂窝钢板之间填充泡沫棒,在泡沫棒上方打密封胶;再在上层蜂窝钢板顶面设有防水层5,在防水层5上铺设钢丝网8,为了防止钢丝网8移动,在矩形小钢通2的顶壁上还焊接有钢丝网绑扎环9,钢丝网8通过钢丝捆绑在钢丝网绑扎环9上,在钢丝网8上层铺设底层水泥砂浆,在底层水泥砂浆上铺设混凝土砂浆层7(毛面),在混凝土砂浆层7上按施工顺序铺粘青瓦片10。

下层蜂窝钢板为下层蜂窝镀锌钢板,上层蜂窝钢板为上层蜂窝镀锌钢板。

为了减轻重量,所述小钢通包括上、下两个小钢通单元,在上、下小钢通单元之间焊接有数个支撑座,支撑座是与小钢通的截面尺寸相同的短管,数个该支撑座沿着上、下小钢通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矩形钢管檩条安装在主体钢结构上,作为金属屋面主受力体系。在上层蜂窝钢板4表面喷涂液体橡胶作为金属屋面防水层5。

所述下蜂窝钢板的外露表面喷涂有氟碳层,上层蜂窝钢板底面热浸镀锌,在上、下两层蜂窝钢板之间设置保温隔声棉作为所述保温层。

所述上层蜂窝钢板的顶面设有喷砂层,以增强与防水层材料的粘接性。

所述矩形钢管檩条的表面喷涂有氟碳层,如有需要采用防火措施以达到相应的防火时限。其室内侧钢檩条和蜂窝板可根据业主需要作相应颜色的氟碳喷涂作为外露面,并免去室内二次吊顶装修,在一定程度上可节约建筑的建造成本。

在外露室外侧上层蜂窝钢板接缝位置打硅酮建筑密封胶11,在外露室内侧下层蜂窝钢板接缝位置打硅酮建筑密封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仿古小青瓦与金属屋面相结合的连接结构,将金属屋面与小青瓦相结合,使在现代金属屋面的基础上呈现古色古香的仿古屋面风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