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4453发布日期:2020-02-07 23:33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



背景技术:

亭子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亭子也是用来点缀园林景观的一种园林小品。

现有的亭子的体量小,平面严谨,自点状伞亭起,三角、正方、长方、六角、八角以至圆形、海棠形、扇形,由简单而复杂,基本上都是规则几何形体,或再加以组合变形。根据这个道理,可构思其他形状,也可以和其他园林建筑如花架、长廊、水榭组合成一组建筑,设计感都来自于一些飞檐和壁画装饰,在现代的极简设计和不规则形状的引入中,会有很多设计感较强的设计融入其中。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设计感不足和功能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外壁一侧内壁开有基坑,且基座靠近基坑的一侧设置有进入阶梯,所述基座的顶部外壁一侧设置有四个支撑结构,且四个支撑结构的底端外壁卡接有同一个环型座椅,四个所述支撑结构的顶端外壁设置有亭顶结构,所述基座的底端外壁开有排水槽,且排水槽为勺型结构,所述基座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下基坑笼架,且下基坑笼架的内壁设置有升降桌,所述升降桌包括液压缸、柱体、桌板和支撑铰链杆,且液压缸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基坑笼架的内壁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设置在柱体的底端外壁上,且柱体的四侧外壁均开有板槽,所述板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和支撑铰链杆相连接,且支撑铰链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桌板的底端外壁上,桌板远离支撑铰链杆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板槽内壁上,所述基坑的内壁开有灯槽,且灯槽内壁卡接有探照灯。

进一步地,所述亭顶结构包括环形筋、固定筋和装配筋,且固定筋沿垂直轴线穿插固定在环形筋的内壁上,装配筋与环形筋沿垂直轴线通过螺栓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筋的数量为五至七个,且五至七个环形筋沿轴线直径依次减小,五至七个环形筋为同心圆结构,所述五至七个环形筋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变色树脂板。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筋靠近升降桌的一侧和装配筋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中置透明盖板,且中置透明盖板的外壁设置有雨沿,雨沿的底端外壁搭接在变色树脂板的顶端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立柱和稳定柱座,且立柱垂直设置在稳定柱座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盘。

进一步地,所述中置透明盖板的底部内壁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光照传感器,且光照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缸和探照灯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下沉式亭子通过下沉式底座,配合上一侧四立柱和环形亭顶组合,整体设计较传统的圆亭结构会增加整体的设计感,配合上下沉式亭子的环抱性更佳,给亭子更佳视觉主观感受,同时在亭顶上分区,一部分为变色区域,保证亭内的阴凉,中部通过透明盖板形成光柱补充采光,使亭子不会显得压抑;

2、本下沉式亭子配置有升降桌,配合上半环状的座椅,可在亭内休息,同时亭内设置有探照灯,通过顶部的透明盖板中的光照传感器进行检测周围环境,及时补光,使亭子在较黑环境和夜间均有较好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的去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的升降桌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环形座椅、3排水槽、4立柱、5支撑结构、6亭顶结构、7进入阶梯、8稳定柱座、9固定筋、10装配筋、11环形筋、12中置透明盖板、13升降桌、14探照灯、15固定盘、16液压缸、17支撑铰链杆、18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组合下沉式亭子,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外壁一侧内壁开有基坑,且基座1靠近基坑的一侧设置有进入阶梯7,基座1的顶部外壁一侧设置有四个支撑结构5,且四个支撑结构5的底端外壁卡接有同一个环型座椅,四个支撑结构5的顶端外壁设置有亭顶结构6,基座1的底端外壁开有排水槽3,且排水槽3为勺型结构,基座1的底部内壁设置有下基坑笼架,且下基坑笼架的内壁设置有升降桌13,升降桌13包括液压缸16、柱体、桌板18和支撑铰链杆17,且液压缸16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基坑笼架的内壁上,液压缸16的活塞杆一端设置在柱体的底端外壁上,且柱体的四侧外壁均开有板槽,板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和支撑铰链杆17相连接,且支撑铰链杆17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桌板18的底端外壁上,桌板18远离支撑铰链杆17的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板槽内壁上,基坑的内壁开有灯槽,且灯槽内壁卡接有探照灯14,亭顶结构6包括环形筋11、固定筋9和装配筋10,且固定筋9沿垂直轴线穿插固定在环形筋11的内壁上,装配筋10与环形筋11沿垂直轴线通过螺栓相固定,环形筋11的数量为五至七个,且五至七个环形筋11沿轴线直径依次减小,五至七个环形筋11为同心圆结构,五至七个环形筋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变色树脂板,环形筋11靠近升降桌13的一侧和装配筋10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中置透明盖板12,且中置透明盖板12的外壁设置有雨沿,雨沿的底端外壁搭接在变色树脂板的顶端外壁,支撑结构5包括立柱4和稳定柱座8,且立柱4垂直设置在稳定柱座8的顶部外壁中轴线处,立柱4的顶端外壁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盘15,中置透明盖板12的底部内壁四角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光照传感器,且光照传感器的信号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plc控制器,光照传感器的型号为nhzd10,plc控制器的型号为a2ascpu-s0,液压缸16和探照灯14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

工作原理:本亭子在使用时,通过进入阶梯7进入至基座1内,坐在环形座椅2上,液压缸16将升降桌13顶起,打开桌板18和支撑铰链杆17形成桌面,在亭顶结构6上分区,一部分为环形筋11内的变色区域,中部通过中置透明盖板12形成光柱补充采光,亭内的探照灯14通过中置透明盖板12中的光照传感器进行检测周围环境,及时补光,提供良好的休息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