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木线条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2275发布日期:2020-02-28 07:14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一种L型木线条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建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l型木线条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l型木线条是一种用于包裹物体直角两侧面的柔和性装饰线条,广泛应用在门框墙角、家具棱角等处,主要起装饰和保护转角作用。

目前,公告号为cn2024685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l型木线条的组合结构的组合结构,包括两块木片,两块木片的拼接面上具有粘胶层,拼接面的形状为凹凸榫形结构。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l型木线条的组合结构,其两拼接面通过设置榫形结构连接在一起,再通过两拼接面上的粘胶层进行粘接固定,在胶水粘性过低时,由于两木片是通过榫形结构通过插接固定连接的,可能会沿着插入的方向脱落,连接强度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木线条的组合结构,其具有提高l型木线条连接强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型木线条的组合结构,包括两块木板,所述两木板相邻一端呈90°设置,且两所述木板相互抵接的端面形成两拼接面,所述两拼接面上均设置有粘胶层,一所述木板的拼接面突出设置有榫头,另一所述木板的拼接面对应榫头位置开设有供榫头卡接的榫眼,所述榫头周侧相对的两侧突出向外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榫眼周侧开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块的固定槽,当榫头完全卡入榫眼时,固定块会卡入固定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两木板时,通过把一木板上的榫头对应卡入另一木板上的榫眼中,形成l型的木线条组件,当榫头卡入榫眼时,固定块会被挤压,当榫头完全卡入榫眼时,固定块通过弹性材料制的可恢复性卡入榫眼中的固定槽中,限制了榫头沿榫眼方向滑移,使得榫头完全固定在榫眼中不会脱落,且当榫眼完全卡入榫头时,粘胶层也会使两块木板固定在一起,进一步防止两木板相互脱落,具有提高l型木线条连接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榫眼的槽口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榫眼的槽口倒角设置,可以增大槽口的面积,让榫头更容易插入榫眼中,且也可以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胶层设置为白乳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胶层设置为白乳胶,具有常温固化,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久性且不容易老化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木板的轴向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贯穿该所述木板且穿入榫头中,所述滑槽中滑移有滑块,所述榫头位于滑槽相对的两侧沿滑槽到榫头外周的方向水平开设有通孔,两所述通孔中滑移有阻挡板,所述榫眼的周侧对应阻挡板的位置均开设有供阻挡板卡接的阻挡槽,当滑块位于滑槽外时,阻挡块完全位于阻挡槽中,当榫头卡入榫眼时,再把滑块完全卡入滑槽中,滑块会把阻挡块往两侧挤入阻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连接两木板时,把阻挡块完全滑入阻挡槽中,再把榫头对应卡入榫眼中,在榫头完全卡入榫眼时,把滑板完全卡入滑槽中,滑块会把阻挡块往两侧挤入阻挡槽中,让榫头不能上下滑移,使得两木板完全固定在一起,固定的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插入滑槽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状的插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插接头,可以在滑块插入到滑槽在挤开两阻挡块时,能通过圆弧状的插接头更好的插入两阻挡块之间,再把两阻挡块挤入阻挡槽中,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槽底开设有对应插接头形状用于卡接插接头的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插接槽,可以使得插接头完全卡入滑槽中与滑槽紧密贴合,固定的效果更好,不会出现滑块滑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阻挡板临近滑块一端设置有圆弧状的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引导面,在滑块插入滑槽使得两阻挡块卡入阻挡槽时能够通过引导面进行引导,方便使用者使用,且引导面设置成圆弧状的,可以减小滑块与阻挡块之间的摩擦,插入时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阻挡板远离滑块一端倒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板远离滑块一端倒圆角设置,可以在阻挡块插入阻挡槽时能通过倒角减小阻挡块与阻挡槽之间的摩擦,更容易卡入阻挡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槽的槽口处倒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槽的槽口倒角设置,可以增大阻挡槽的槽口面积,使得阻挡块更容易卡入,且也可以通过倒角设置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榫眼、榫头、固定块、固定槽,可以使得榫头完全插入榫眼时,固定块会通过卡入固定槽中使得榫头固定在榫眼中不能移动,从而防止两块木板相互脱离,具有提高l型木线条连接强度的优点;

(2)通过设置滑槽、滑块以及限位槽和限位块,当滑块滑入滑槽时,会把限位块挤入限位槽中,使得榫头固定在榫眼中不能脱离,进一步加强了l型木线条的连接强度;

(3)通过设置插接头,可以使得滑块在插入滑槽中使得两限位块往相反方向滑移时,可以通过插接头更好的插入两限位块之间使得两限位块往两侧滑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突出固定槽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突出阻挡槽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木板;2、粘胶层;3、固定块;4、榫眼;5、榫头;6、阻挡块;7、滑槽;8、滑块;9、插接头;10、阻挡槽;11、引导面;12、固定槽;13、插接槽;1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l型木线条的组合结构,如图1、2和3所示,包括两块木板1。两块木板1一端呈90°设置,两木板1相互抵接的端面形成拼接面,两拼接面上均设置有粘胶层2,一木板1的拼接面突出设置有榫头5,另一木板1的拼接面对应榫头5的位置开设有供榫头5卡接的榫眼4,榫头5的周侧壁突出设置有用于固定榫头5的固定块3,固定块3为弹性材料制成,榫眼4周侧对应榫头5完全插入榫眼4时固定块3所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块3的固定槽12。当需要固定两木板1时,只需把榫头5插入榫眼4中,固定块3会被挤压在榫眼4与榫头5的周侧侧壁上,当榫头5完全插入榫眼4时,固定块3会通过弹性势能再卡入固定槽12中,使得榫头5不能再沿着榫眼4方向滑移,从而防止两木板1相互脱离,且当榫头5完全插入榫眼4时,两拼接面通过粘胶层2进一步的固定在一起,具有提高l型木线条连接强度的优点。

具体的,如图2、3所示,榫头5的形状为矩形状,榫头5固定在该木板1拼接面的中部且与该木板1一体成型,固定块3有两块,两块固定块3粘接在榫头5周侧相对两侧壁的中部,固定块3的外周侧倒角设置,在榫头5插入时便于压缩在榫头5与榫眼4的侧壁之间,不会对榫头5的插入造成过大的干涉,榫眼4的形状也为对应榫头5的矩形状,可以和榫头5配合卡接,从而固定两木板1。固定槽12也有两个,两个固定槽12开设在榫眼4的周侧壁中部对应固定块3的位置上,榫眼4的槽口处倒角设置,可以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且也可以增大榫眼4槽口的面积,使得榫头5更容易插入。粘接层设置为白乳胶,具有常温固化,固化速度快,粘接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韧性和耐久性且不容易老化的特点。

进一步的,如图2、4所示,设置有榫头5的一木板1的轴向中部开设有滑槽7,滑槽7为矩形槽,滑槽7贯穿该木板1且穿入榫头5中,滑槽7未贯穿榫头5,滑槽7中滑移有滑块8,滑块8为对应滑槽7的矩形块,榫头5相对位于滑槽7相对的两侧沿滑槽7到榫头5的外周方向水平开设有通孔14,两通孔14与两固定块3相互垂直设置,不会互相影响。两通孔14均会与滑槽7相连通,两通孔14中均滑移连接有阻挡块6,两组挡块的长度与两通孔14之间的长度一致,榫眼4的周侧壁对应通孔14的位置开设有用于卡接阻挡块6的阻挡槽10,当两阻挡块6完全位于通孔14时,两阻挡块6相对的一端会抵接在一起,当滑块8插入滑槽7时,会从两阻挡块6相抵接的地方插入,把两阻挡块6往相对的两侧推出,使得阻挡块6会卡入阻挡槽10中,进一步的固定了榫头5的滑移方向,使得榫头5不会脱离榫眼4,从而加强了木线条的连接强度。为了使得滑块8更容易插入,两组挡块临近滑块8的一端设置成圆弧状的引导面11,滑块8插入滑槽7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状的插接头9,可以在两阻挡块6完全位于通孔14内且相互抵接时,能通过两圆弧状的引导面11进行引导,方便滑块8的插入,通过圆弧状的插接头9能更加容易的插入两阻挡块6相互抵接的地方,再把两阻挡块6往两侧推移,使阻挡块6卡入阻挡槽10中。滑槽7的底部开设有插接槽13,插接槽13的形状大小与插接头9完全一致,可以使得插接头9能卡入插接槽13中紧密贴合,固定的效果更好。为了使得阻挡能更好的卡入阻挡槽10中,阻挡槽10的槽口倒角设置,可以增大阻挡槽10槽口的面积,让阻挡块6更容易进入,且阻挡块6临近阻挡槽10一端的端面倒圆角设置,可以减小阻挡块6插入阻挡槽10时的面积使阻挡块6更容易进入,同时在阻挡块6插入阻挡槽10时能通过倒角减小阻挡块6与阻挡槽10之间的摩擦,插入更省力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在需要固定两木板1时,限位块完全位于榫头5中,先把榫头5插入榫眼4中,当榫头5完全插入后,固定条会卡入固定槽12中使得榫头5不能沿榫眼4方向滑移,且两拼接面上的粘胶层2会进一步把两木板1固定在一起,然后再把滑块8插入滑槽7中,把限位块往两侧挤,使得限位块卡入限位槽中,进一步加强了榫头5与榫眼4的连接强度,能防止两木板1相互脱落,具有提高l型木线条连接强度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