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柱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4609发布日期:2020-07-31 20:4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重柱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防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重柱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伴随公路的发展而飞速发展。随着交通量及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急速增加,地下停车场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近年来,国内大量建设高层停车场,或是利用建筑物的箱型基础改建地下车库,由于一些车辆的不规范驾驶,使车库墙壁或承重柱发生损坏,危及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易造成极大伤害,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车库内的防撞系统作为车库的附属结构物,它不仅是人与车辆的安全防护物,更是建筑物结构的安全保障,但由于它的结构往往不大,思想上容易忽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承重柱防撞装置,通过在承重柱上固定带有弹簧的减震固定架,减震固定架上的弧形安装槽内设置叶片钢板弹簧,叶片钢板弹簧内设置橡胶填充颗粒,实现防撞缓冲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承重柱防撞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减震固定架、内置弹簧、叶片钢板弹簧,所述减震固定架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二者之间经内置弹簧相连,所述减震固定架下部固定在承重柱上,上部与承重柱固定相对于承重柱可上下滑动,所述减震固定架的上下部分分别设有弧形安装槽,两弧形安装槽之间经叶片钢板弹簧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固定架包括固定架主体、弧形安装槽、约束凹槽、弹簧连接孔、底部固定板,所述减震固定架分为上下两部分固定架主体,所述减震固定架上部及下部固定架主体上分别设有相对的弧形安装槽,所述弧形安装槽与固定架主体长度一致,所述减震固定架上部及下部相对边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弹簧连接孔,其内设有弹簧连接杆,下部的减震固定架底端设有与固定架主体垂直的底部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与下部的弧形安装槽之间形成约束凹槽,上部的减震固定架顶端设有凸槽,上部弧形安装槽与顶部凸槽之间形成约束凹槽,所述底部固定板与下部的约束凹槽分别与停车场底板及承重柱经膨胀螺栓固定相连,减震固定架上部经置于约束凹槽内的条形固定带与承重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固定带包括固定带主体、连接板,所述固定带主体为带状,两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预留通孔,所述固定带主体两端的连接板经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弹簧上下端部预制挂钩,预制的挂钩与内置弹簧固定在一起,预制挂钩挂在减震固定架的弹簧连接孔内弹簧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钢板弹簧为片状,包括钢板主体和其两端的内卷端部,所述内卷端部自然向内弯曲紧贴弧形安装槽内壁,所述内卷端部与弧形安装槽相匹配,叶片钢板弹簧的弧形端部等距布置在弧形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主体由一片或者多片钢板叠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固定架与叶片钢板弹簧之间填充橡胶填充颗粒。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柱上行车方向上布置减震固定架或四周全布置减震固定架。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固定架中心布置高度与车辆保险杠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防撞性能好、受力性能好,便于安装,容易替换,安装快速简便,通过防撞机构对撞上承重柱的车辆进行缓冲,从而避免瞬间产生的撞击力对人员造成伤害,有效的减少汽车对地下承重柱的损伤,使地下停车场整体稳定性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承重柱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减震固定架与承重柱和停车场底板连接示意图;

图3为承重柱双面安装减震固定架示意图;

图4为叶片钢板弹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叶片钢板弹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减震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减震固定架与内置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8为减震固定架与叶片钢板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9为条形固定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承重柱;2为减震固定架;2-1为固定架主体;2-2为弧形安装槽;2-3为约束凹槽;2-4为弹簧连接孔;2-5为底部固定板;3为内置弹簧;4为叶片钢板弹簧;4-1为钢板主体;4-2为内卷端部;5为橡胶填充颗粒;6为膨胀螺栓;7为条形固定带;7-1为固定带主体;7-2为连接板;8为停车场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承重柱防撞装置主要包括:承重柱1、减震固定架2、内置弹簧3、叶片钢板弹簧4、橡胶填充颗粒5、膨胀螺栓6、条形固定带7、停车场底板8。所述减震固定架2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减震固定架2由固定架主体2-1、弧形安装槽2-2、约束凹槽2-3、弹簧连接孔2-4、底部固定板2-5五部分组成。减震固定架2底端部通过穿过约束凹槽2-3里预留螺栓孔的膨胀螺栓6将其固定在承重柱1上同时通过穿过底部固定板2-5里预留螺栓孔的膨胀螺栓6将其固定在停车场底板8上。

减震固定架2顶端部通过固定在约束凹槽2-3里的条形固定带7将其固定在承重柱1上。所述减震固定架2由固定架主体2-1、弧形安装槽2-2、约束凹槽2-3、弹簧连接孔2-4、底部固定板2-5组成,所述减震固定架2分为上下两部分固定架主体2-1,所述减震固定架2上部及下部固定架主体2-1上分别设有相对的弧形安装槽2-2,所述弧形安装槽2-2与固定架主体2-1长度一致,所述减震固定架2上部及下部相对边上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弹簧连接孔2-4,其内设有弹簧连接杆,下部的减震固定架2底端设有与固定架主体2-1垂直的底部固定板2-5,所述底部固定板2-5与下部的弧形安装槽2-2之间形成约束凹槽2-3,上部的减震固定架2顶端设有凸槽,上部弧形安装槽2-2与顶部凸槽之间形成约束凹槽2-3,所述底部固定板2-5与下部的约束凹槽2-3分别与停车场底板8及承重柱1经膨胀螺栓6固定相连,减震固定架2上部经置于约束凹槽2-3内的条形固定带7与承重柱1相连。

所述条形固定带7由固定带主体7-1、连接板7-2两部分组成。连接板7-2上预留通孔,螺栓穿过连接板7-2上预留的通孔将减震固定架2上端部固定在承重柱1上,减震固定架2上端部可以上下滑动。

上部减震固定架2底端部与下部减震固定架2顶端部通过内置弹簧3连接;内置弹簧3上下端部预制挂钩,预制的挂钩与内置弹簧3两端焊接固定在一起,预制挂钩挂在减震固定架2上的弹簧连接孔2-4内的弹簧连接杆上。

叶片钢板弹簧4安装在减震固定架2上的弧形安装槽里;叶片钢板弹簧4的弧形端部等距布置在弧形安装槽2-2内。在减震固定架2与叶片钢板弹簧4之间填充橡胶填充颗粒5。

所述叶片钢板弹簧4由钢板主体4-1、内卷端部4-2两部分组成;钢板主体4-1可由一片或者多片钢板叠合而成,安装好后两端的内卷端部4-2自然向内弯曲紧贴弧形安装槽2-2内壁;当车辆对承重柱1给予水平冲击力时,叶片钢板弹簧4产生变形,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所述减震固定架2上端部的约束凹槽2-3不预留螺栓孔;减震固定架2下端部的约束凹槽2-3均匀等距布置螺栓孔。

所述承重柱1可以在行车方向布置减震固定架2,也可以四周全布置减震固定架2。

所述减震固定架2中心布置高度与普通车辆保险杠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承重柱防撞装置安装顺序如下:

1)减震固定架2下端部通过膨胀螺栓6将其固定在承重柱1和停车场底板8上;

2)安装减震固定架2上端部并条形固定带7将其固定在承重柱1;

3)在减震固定架2上内置弹簧3和叶片钢板弹簧4并填充橡胶填充颗粒5。

本实用新型承重柱防撞装置工作原理:行驶车辆对承重柱1产生水平压力冲击,压力传达到叶片钢板弹簧4上,叶片钢板弹簧4发生形变并对内部橡胶填充颗粒5产生挤压作用和推动减震固定架上端部向上移动,内置弹簧3拉回减震固定架上端部返回原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