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养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0311发布日期:2020-04-03 14:0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养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养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养护箱。



背景技术:

水泥的硬度是指水泥胶砂硬化试体所能承受外力破坏的能力,是水泥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之一,也是目前评价水泥质量和划分水泥强度等级的重要指标。由于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强度是逐渐增长的,因而在测试时需要将水泥测试样品放置于标准水泥养护箱中进行养护,并检测不同养护龄期的水泥测试样品的强度,最后加以比较。

水泥养护箱可用于对水泥以及水泥制品试样进行强度和定型性凝结时间的测定,常用的标准水泥养护箱性能稳定,操作简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水泥制品厂、公路桥梁工程以及有关科研质监部门。但是,由于箱体的体积较大,在箱体内不同位置的养护条件往往存在区别,因而会导致不同位置养护的水泥样品强度不同,同时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水泥样品养护条件相同并使强度测试结果更加准确的水泥养护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泥养护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连接有载物组件,所述载物组件远离所述托盘的一端依次连接有螺杆和与所述螺杆平行设置的限位板,所述螺杆竖直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一端伸出所述箱体并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所述载物组件与所述限位板卡接并能随所述螺杆的转动带动托盘沿螺杆的轴向移动,所述载物组件与所述托盘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托盘转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水泥养护箱的托盘用于承载水泥样品,并由载物组件支撑设置于箱体内,载物组件另一端连接有螺杆和限位板,托盘与载物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这一设计使得当电机驱动螺杆正向或反向转动时,载物组件能够带动托盘沿螺杆的轴向发生位移;同时,在移动过程中,托盘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能够转动,从而使得托盘上不同位置的水泥样品能够处于相同的养护环境中,避免了因养护环境不同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托盘底端的载物台、与所述载物台固定连接的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板远离载物台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套筒和设置于套筒侧壁上的卡块,所述套筒与所述螺杆螺纹套接,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板卡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卡块宽度方向的两端匹配卡接于滑槽内,且能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载物组件由载物台、连接板、套筒和卡块组成,载物台用于承载托盘,并带动托盘移动;套筒与螺杆套接,卡块适配的卡接于限位板内,且能够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套筒与卡块的设计使得载物台能够随螺杆的转动发生沿螺杆的轴向即长度方向上的位移,并带动托盘于本实用新型养护箱的内部上下移动,保证托盘上的水泥样品处于相同的养护环境中,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盘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并通过所述连接柱与载物台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托盘与所述载物台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盘与载物台转动连接,且其与载物台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托盘在载物台的带动下沿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能够于载物台的上端转动,进一步强化了本实用新型养护箱的实用性,使处于托盘上不同位置的各个水泥样品能够享有相同的养护条件,确保对水泥样品硬度的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嵌设于所述载物台的上端,上端伸出所述载物台并连接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连接柱周向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养护箱中托盘与载物台之间设置有半内嵌式驱动电机和设置于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以及设置于连接柱周向并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驱动电机的半内嵌式设计使得其更加稳定的设置于托盘和载物台之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驱动电机使用时,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托盘转动,使得托盘上承载的水泥样品能够处于均一相同的养护养护环境中,避免了因养护条件不同而对水泥样品的强度造成的影响,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端,且其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与电机输入端连接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室,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箱均设置于所述控制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螺杆,且一侧设置有控制箱,电机与控制箱均设置于箱体顶端的控制室内。电机用于驱动螺杆转动,使装载有水泥样品的托盘能够于养护箱内沿螺杆的轴向移动;控制箱设置于电机的一侧,用于控制电机,使其能通过控制螺杆正向或者反向转动,使托盘于养护箱内沿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保证各个水泥样品能够处于均一的养护环境中,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养护箱中托盘的底端连接有载物组件,载物组件另一端连接有螺杆和限位板,载物组件在螺杆和限位板的作用下带动托盘于箱体内上下移动,使得托盘上不同位置的水泥样品能够处于相同的养护环境中,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养护箱中托盘与载物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在托盘沿螺杆的移动过程中,驱动装置使托盘以连接柱为轴转动,进一步保证了各个水泥样品能够处于相同的养护环境中,避免了因养护环境不同对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载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控制室;21、电机;22、控制箱;3、托盘;31、连接柱;4、螺杆;41、轴承座;5、限位板;51、滑槽;61、载物台;62、连接板;63、套筒;64、卡块;71、驱动电机;72、主动齿轮;73、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泥养护箱,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温度控制组件和湿度控制组件,用于给箱体1内的水泥提供标准的养护环境。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水泥样品的托盘3,在本实施例中,托盘3为圆形板材,但其形状不限于圆形。托盘3的底端连接有载物组件,托盘3与载物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载物组件未连接托盘3的一端依次连接有螺杆4和限位板5,螺杆4竖直设置于箱体1的内部,且一端伸出箱体1并连接有电机21。本实用新型养护箱使用时,电机21驱动螺杆4转动,载物组件在限位板5的作用下随螺杆4的转动沿螺杆4的轴向移动,并带动托盘3于箱体1内移动;同时,驱动装置在托盘3的移动过程中驱动托盘3转动,从而使得托盘3上的各个水泥样品接触的养护环境相同,避免了因养护环境不同对水泥样品强度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参照图1和图2,载物组件包括载物台61、连接板62、套筒63和卡块64,载物台61设置于托盘3的下方,用于承载托盘3并带动托盘3移动,连接板62一端与载物台61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筒63,套筒63与螺杆4螺纹套接,且其远离连接板62的一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卡块64。螺杆4竖直设置于箱体1的内部,其两端通过轴承座41连接箱体1内壁,顶端向上伸出箱体1并与电机21连接。限位板5平行螺杆4设置于螺杆4远离载物组件的一端,且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51,卡块64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滑槽51的侧壁接触,并匹配的卡接于滑槽51内,当螺杆4转动时,卡块64能够沿滑槽51滑动。当电机21驱动螺杆4转动时,载物台61在限位板5和卡块64的作用下随螺杆4的转动带动托盘3发生沿螺杆4轴向上的位移,使托盘3上的各个水泥样品处于相同的养护环境中,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参照图1和图3,托盘3底端的中部一体连接有连接柱31,并通过连接柱31与载物台61转动连接,驱动装置设置于托盘3与载物台61之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1和驱动组件,驱动电机71底端嵌设于载物台61的上端,顶端伸出载物台61的顶面并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72和从动齿轮73,主动齿轮72设置于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从动齿轮73设置于连接柱31的周向,并与主动齿轮72相互啮合,当驱动电机71驱动主动齿轮72转动时,主动齿轮72将转动传导至从动齿轮73,并通过从动齿轮73带动托盘3转动,使箱体1内沿螺杆4移动的托盘3能够在移动的同时以连接柱31为轴转动,使托盘3上的各个水泥样品处于相同的养护环境中,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参照图1,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室2,驱动螺杆4转动的电机21设置于控制室2内,电机2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22,控制箱22也设置于控制室2内,且输出端与电机21连接。控制箱22根据箱体1的大小,通过电机21控制螺杆4正转和反转的时间,从而使得托盘3能够稳定的于养护箱内沿螺杆4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确保各个水泥样品能够处于均一的养护环境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本实用新型水泥养护箱用于对水泥样品进行养护,并测试不同养护期各个水泥样品的硬度和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水泥样品设置于箱体1内的托盘3上,控制箱22通过电机21驱动竖直设置于箱体1内的螺杆4正向和反向转动,托盘3在载物组件与限位板5的作用下,随螺杆4的转动沿螺杆4的轴向往复移动。托盘3在设置于其与载物台61之间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会在移动过程中以连接柱31为轴转动,使得托盘3上水泥样品的能够处于相同的养护环境中,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