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5918发布日期:2020-05-12 19:4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板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从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大多数的建筑物都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框架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板材一般采用现场浇注的形式。为进一步的提高施工进度,出现了混凝土叠合楼板,采用预制和现场浇注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楼板与现浇楼板拥有同样良好的整体性,同时具备刚度大、抗裂性好等优点。相对现浇楼板,提高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省模板。预制楼板一般采用工厂预制,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了构件质量,节约了成本。目前混凝土预制楼板是使用钢筋捆扎为固定形状,将捆扎好的钢筋放置于模板中,浇注上混凝土形成预制板。此种结构因钢筋直接直接通过钢丝进行绑扎固定,相互之间的牵制力比较差,浇注在其上的混凝土容易出线开裂的情况。对于一些强度要求更大的场合,需要有强度更高的预制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能够在钢筋之间提供一定的约束力,使浇注在其上的混凝土不易出线开裂的情况,同时能够提高整个预制楼板的力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包括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的纵向设置有多根桁架梁,所述桁架梁的上端伸出混凝土板的上端面;多根横向筋条穿过所述多根桁架梁,并且两端伸出所述混凝土板的侧面,所述横向筋条与所述桁架梁通过钢丝绑扎固定;所述多根桁架梁之间设置有多根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搭接于所述横向筋条的上方,并且两端伸出所述混凝土板的侧面,所述纵向筋条与所述横向筋条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桁架梁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板内的纵向直筋b、纵向直筋c,纵向直筋a位于所述混凝土板上端面的上方;所述纵向直筋a、纵向直筋b、纵向直筋c为平行等距设置,并且纵向直筋a位于纵向直筋b和纵向直筋c之间;所述纵向直筋a与所述纵向直筋b之间固定连接有腹筋a,所述纵向直筋a与所述纵向直筋c之间固定连接有腹筋b。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腹筋a和腹筋b的形状为三角波形,所述腹筋a和腹筋b的波峰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直筋a的两侧,所述腹筋a的波谷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直筋b,所述腹筋b的波谷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直筋c。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腹筋a和腹筋b对称固定于所述纵向直筋a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横向筋条伸出所述混凝土板侧面的两端向上折弯为弯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混凝土板的上端面进行拉毛处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混凝土板内设置多根纵向的桁架梁,横向筋条通过钢丝绳绑扎于桁架梁。桁架梁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横向筋条穿过桁架梁进行绑扎。桁架梁的上的筋条能够在一定的方向上给横向筋条提供约束力,相对于钢筋条之间单纯靠钢丝提供的绑扎力,具有更好的牵制效果,使得浇注在其上的混凝土不易出线开裂的情况。同时桁架梁相对单个钢筋条具有更高的强度,从而能够从整体上提高预制混凝土板材的强度。

二、桁架梁中纵向直筋a、纵向直筋b、纵向直筋c为平行等距设置,并且纵向直筋a位于纵向直筋b和纵向直筋c之间。纵向直筋a、纵向直筋b、纵向直筋c的截面构成等边三角结构,之间通过腹筋a和腹筋b进行连接,具有更好的稳定结构。

三、腹筋a和腹筋b均为三角波的形状,腹筋a和腹筋b的波峰位置固定连接于纵向直筋a的两侧,波谷位置分别与纵向直筋b、纵向直筋c固定连接。此种连接形式使得桁架梁的两个侧面被分为多个三角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桁架连接的稳定性。

四、腹筋a和腹筋b对称固定于纵向直筋a的两侧,桁架梁的两侧面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五、横向筋条伸出混凝土板侧面的两端向上折弯为弯钩,预制楼板在现场施工时需要进行拼接浇注,拼接位置折弯成弯钩能够使拼接浇注的位置具有更好的抗拉效果。

六、混凝土板的上端面进行拉毛处理,预制楼板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上端面需要进行现场浇注叠合层,将混凝土板的上端面进行拉毛处理,能够是叠合层更好的粘合在预制楼板的混凝土层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桁架梁、纵向筋条、横向筋条的绑扎立体图。

图3为桁架梁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横向筋条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混凝土板1,混凝土板1的上端面进行拉毛处理。混凝土板1的纵向设置有多根桁架梁2,本实施例中,根据预制楼板尺寸和强度要求,桁架梁2的个数为三根。桁架梁2包括位于混凝土板1内的纵向直筋b22、纵向直筋c23,纵向直筋a21位于所述混凝土板1上端面的上方。纵向直筋a21、纵向直筋b22、纵向直筋c23为平行等距设置,并且纵向直筋a21位于纵向直筋b22和纵向直筋c23之间。纵向直筋a21、总行直筋b22、纵向直筋c23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纵向直筋a21与所述纵向直筋b22之间烧焊固定连接有腹筋a24,纵向直筋a21与所述纵向直筋c23之间烧焊固定连接有腹筋b25。

腹筋a24和腹筋b25的形状为三角波形,长度和纵向直筋a21、纵向直筋b22、纵向直筋c23长度相等。腹筋a24和腹筋b25的波峰位置烧焊固定连接于纵向直筋a21的两侧,腹筋a24的波谷位置烧焊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直筋b22,腹筋b25的波谷位置烧焊固定连接于纵向直筋c23。腹筋a24和腹筋b25对称烧焊固定于纵向直筋a21的两侧。

多根横向筋条3穿过所述多根桁架梁2,并且两端伸出混凝土板1的侧面,横向筋条3伸出所述混凝土板1侧面的两端向上折弯为弯钩31。本实施例中横向筋条3穿过腹筋a24和腹筋b25的三角波中,并且通过钢丝绑扎于纵向直筋b22和纵向直筋c23上。桁架梁2之间设置有多根纵向筋条4,本实例中,桁架梁2之间设置了两根纵向筋条4。纵向筋条4搭接于横向筋条3的上方,并且两端伸出混凝土板1的侧面,纵向筋条4与所述横向筋条3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板(1),所述混凝土板(1)的纵向设置有多根桁架梁(2),所述桁架梁(2)的上端伸出混凝土板(1)的上端面;多根横向筋条(3)穿过所述多根桁架梁(2),并且两端伸出所述混凝土板(1)的侧面,所述横向筋条(3)与所述桁架梁(2)通过钢丝绑扎固定;所述多根桁架梁(2)之间设置有多根纵向筋条(4),所述纵向筋条(4)搭接于所述横向筋条(3)的上方,并且两端伸出所述混凝土板(1)的侧面,所述纵向筋条(4)与所述横向筋条(3)通过钢丝绑扎固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梁(2)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板(1)内的纵向直筋b(22)、纵向直筋c(23),纵向直筋a(21)位于所述混凝土板(1)上端面的上方;所述纵向直筋a(21)、纵向直筋b(22)、纵向直筋c(23)为平行等距设置,并且纵向直筋a(21)位于纵向直筋b(22)和纵向直筋c(23)之间;所述纵向直筋a(21)与所述纵向直筋b(22)之间固定连接有腹筋a(24),所述纵向直筋a(21)与所述纵向直筋c(23)之间固定连接有腹筋b(2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筋a(24)和腹筋b(25)的形状为三角波形,所述腹筋a(24)和腹筋b(25)的波峰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直筋a(21)的两侧,所述腹筋a(24)的波谷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直筋b(22),所述腹筋b(25)的波谷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直筋c(2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筋a(24)和腹筋b(25)对称固定于所述纵向直筋a(21)的两侧。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条(3)伸出所述混凝土板(1)侧面的两端向上折弯为弯钩(31)。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1)的上端面进行拉毛处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包括混凝土板,所述混凝土板的纵向设置有多根桁架梁,所述桁架梁的上端伸出混凝土板的上端面;多根横向筋条穿过所述多根桁架梁,并且两端伸出所述混凝土板的侧面,所述横向筋条与所述桁架梁通过钢丝绑扎固定;所述多根桁架梁之间设置有多根纵向筋条,所述纵向筋条搭接于所述横向筋条的上方,并且两端伸出所述混凝土板的侧面,所述纵向筋条与所述横向筋条通过钢丝绑扎固定。桁架梁的上的筋条能够在一定的方向上给横向筋条提供约束力,相对于钢筋条之间单纯靠钢丝提供的绑扎力,具有更好的牵制效果,使得浇注在其上的混凝土不易出线开裂的情况。同时桁架梁相对单个钢筋条具有更高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伍树森;陈颖;吉启银;宋晖;伍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建源益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