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88912发布日期:2020-04-07 20:2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点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工程生产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各个工序的精准度要求也越高,如钢筋安装中对间距控制,砌筑过程对排砖放线对间距的控制等。

在钢筋安装时,需要先对工位进行等距取点,现有的取点方式为用传统手工卷尺放线,人工取点,这样的取点方式时间长,效率低下,且人为操作可能会出现误差,无法保证取点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包括牵引杆、轮盘和第一针管,所述牵引杆转动连接有轮盘,轮盘内设有空腔形成墨盘,轮盘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针管,第一针管关于轮盘中心轴线阵列分布,墨盘与各第一针管的进墨口连通。

所述第一针管包括管壁、球形针头、弹簧、阀门盖板和连接柱,管壁前端向内收缩形成锥面且锥面小径半径小于球形针头半径,第一针管内部前端设置有球形针头、中部固接有限位环板、右侧设置有阀门盖板,阀门盖板通过连接柱与球形针头连接,阀门盖板的面积大于限位环板内环截面积,连接柱外侧设置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和球形针头与限位环板连接。

所述墨盘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进墨口,第二进墨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针管的数量,第一针管通过螺纹安装在第二进墨口上。

所述墨盘顶面通有第一进墨口,第一进墨口内设置有盖子,盖子与第一进墨口通过螺纹装配。

所述墨盘为环状且内部设置有环状空腔,轮盘内侧设置有轴承,轴承与牵引杆末端转动连接,轴承通过若干辐条与墨盘固连,辐条关于墨盘中心轴线呈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轮盘,配合第一针管,推动牵引杆使轮盘沿需取点工位直线滚动,即可完成快速等距打点工作,相比于传统手工卷尺定距人工画点的方式,提高了效率,避免了人为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精确度高。

2、根据需求选取不同的第一针管数量和不同的墨盘的直径,可以调整打点距离,使得取点工具距离可调,且调整方便。

3、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水平面工位等距取点,当第一针管末端与工位接触后,球形针头回缩挤压弹簧进而推动阀门盖板,连通针管与墨盘,墨汁在重力作用下漏出取点,当第一针管随墨盘继续滚动不与工位接触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阀门盖板复位,闭合针管,墨汁即不会漏出,实现了自动放墨取点的功能,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c-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墨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牵引杆1、轮盘2、墨盘21、第一进墨口211、盖子212、第二进墨口213、辐条22、轴承23、第一针管3、管壁31、球形针头32、弹簧33、阀门盖板34、连接柱35、限位环板36、第二针管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包括牵引杆1、轮盘2和第一针管3,所述牵引杆1转动连接有轮盘2,轮盘2包括墨盘21和第二进墨口213,墨盘21为环状且内部设置有环状空腔,轮盘2内侧设置有轴承23,轴承23与牵引杆1末端转动连接,轴承23通过若干辐条22与墨盘21固连,辐条22关于墨盘21中心轴线呈阵列分布,推动牵引杆1即可使轮盘2沿直线滚动,在第一针管3的作用下实现快速等距打点,不需要人工手动放线手动取点,提高了效率。

所述墨盘2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进墨口213,第二进墨口21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针管3的数量,第一针管3通过螺纹安装在第二进墨口上,第一针管3关于轮盘2中心轴线阵列分布;所述墨盘21顶面通有第一进墨口211,第一进墨口211内设置有盖子212,盖子212与第一进墨口211通过螺纹装配,打开盖子212即可注入油墨;

所述第一针管3包括管壁31、球形针头32、弹簧33、阀门盖板34和连接柱35,管壁31前端向内收缩形成锥面且锥面小径半径小于球形针头32半径,第一针管3内部左侧设置有球形针头32、中部固接有限位环板36、右侧设置有阀门盖板34,阀门盖板34通过连接柱35与球形针头32连接,阀门盖板34左端面积大于限位环板36内环截面积,连接柱35外侧设置有弹簧33,弹簧33两端分别和球形针头32与限位环板36连接;所述球形针头32伸至第一针管3左端极限位置时,阀门盖板34左端面刚好与限位环板36右端面接触,且弹簧33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当第一针管3末端与工位接触后,球形针头32回缩,挤压弹簧33进而推动阀门盖板34,连通第一针管3与墨盘21,墨汁漏出取点,当第一针管3随墨盘21滚动不与工位接触时,在弹簧33的作用下,阀门盖板34复位,闭合第一针管3,墨汁即不会漏出,实现了自动放墨取点的功能,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工作时:

根据打点间距的需要,选择半径为r的轮盘2和t个第一针管3,将t个第一针管3旋入第二进墨口213内且安装后要保证所有第一针管3关于轮盘2中心呈阵列分布,剩余的第二进墨口213旋入一端封闭的第二针管4;

拧开盖子212注入油墨后再将盖子212旋入第一进墨口211封闭墨盘21;

将一个第一针管3对准需要打点的起始点,推动牵引杆1,即可打出等间距点。

打点间距d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杆(1)、轮盘(2)和第一针管(3),所述牵引杆(1)转动连接有轮盘(2),轮盘(2)内设有空腔形成墨盘(21),轮盘(2)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针管(3),第一针管(3)关于轮盘(2)中心轴线阵列分布,墨盘(21)与各第一针管(3)的进墨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管(3)包括管壁(31)、球形针头(32)、弹簧(33)、阀门盖板(34)和连接柱(35),管壁(31)前端向内收缩形成锥面且锥面小径半径小于球形针头(32)半径,第一针管(3)内部前端设置有球形针头(32)、中部固接有限位环板(36)、后端设置有阀门盖板(34),阀门盖板(34)通过连接柱(35)与球形针头(32)连接,阀门盖板(34)的面积大于限位环板(36)内环截面积,连接柱(35)外侧设置有弹簧(33),弹簧(33)两端分别和球形针头(32)与限位环板(3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盘(2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进墨口(213),第二进墨口(21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针管(3)的数量,第一针管(3)通过螺纹安装在第二进墨口(2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盘(21)顶面通有第一进墨口(211),第一进墨口(211)内设置有盖子(212),盖子(212)与第一进墨口(211)通过螺纹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盘(21)为环状且内部设置有环状空腔,轮盘(2)内侧设置有轴承(23),轴承(23)与牵引杆(1)末端转动连接,轴承(23)通过若干辐条(22)与墨盘(21)固连,辐条(22)关于墨盘(21)中心轴线呈阵列分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等距取点工具,包括牵引杆、轮盘和第一针管,所述牵引杆转动连接有轮盘,轮盘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针管,第一针管关于轮盘中心轴线阵列分布,采用轮盘,配合第一针管,推动牵引杆使轮盘沿需取点工位直线滚动,即可完成快速等距打点工作,相比于传统手工卷尺定距人工画点的方式,提高了效率,避免了人为操作可能产生的误差,精确度高,根据需求选取不同的第一针管数量和不同的墨盘的直径,可以调整打点距离,使得取点工具距离可调,且调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敏;张华;马琦铭;郑智航;戴鸿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1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