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幕墙盖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8466发布日期:2020-06-26 20:19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幕墙盖板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幕墙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幕墙盖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明框玻璃幕墙的玻璃固定方式是在玻璃外侧设置压板,通过螺钉将压板和玻璃一同与幕墙的立柱和横梁连接,满足幕墙承受正负两个方向的荷载作用。另外,为保持幕墙外观效果,在压板上再安装盖板把螺钉进行遮挡,不仅具有较好的外观装饰性,还可防止雨水通过螺钉孔进行幕墙系统内部,保证幕墙的密封性能。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玻璃幕墙用竖向装饰线条”其公告号“cn201420546209.3”,包括装饰线条、挑板、内压板和外盖板,所述装饰线条与挑板固定相连,玻璃面板的端部设置在立柱内侧,并用内压板压住,所述内压板与玻璃面板之间设有密封胶,所述内压板外设有外盖板。该连接方式虽然能满足固定玻璃的要求,但由于同时采用压板和盖板,存在结构复杂,材料用量多,加工制作麻烦,成本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幕墙盖板的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玻璃幕墙时需要同时采用压板和盖板,结构复杂且加工工序繁琐的问题,采用一种挂卡式盖板直接固定玻璃面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玻璃幕墙盖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外侧设有相邻的玻璃面板,所述相邻的玻璃面板外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两侧分别与相邻玻璃面板的边缘压合连接,所述相邻的玻璃面板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挂卡连接在连接件上。所述横梁固定于建筑墙体的立柱上,通过固定件将横梁与玻璃面板背部固定连接,横梁中部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t字型整体结构用以挂卡连接盖板;所述盖板呈t字型结构,通过中部连接板与所述连接件挂卡连接,实现双t字型结构卡接形成h型结构整体件,所述h型结构整体件上下空挡用以安装玻璃面板。所述上下分布的玻璃面板沿连接件为轴线对称分布于横梁与盖板之间,所述盖板两端对两侧玻璃面板给予横梁方向的压力,实现对玻璃面板的压合固定,实现农历幕墙所受负风压的荷载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为t型构件,所述盖板两端折弯形成折边,所述折边自由端设有朝向连接板的翼缘板;所述盖板靠近玻璃面板面中部水平延伸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尾端折弯形成楔形卡钩。所述t字型盖板通过中部延伸形成的连接板与横梁连接以固定于建筑墙体,所述连接板自由端端部折弯形成楔形卡钩,所述楔形卡钩为直边在上斜边在下的倒楔形结构,可以与相同结构的楔形卡槽进行卡合连接;所述盖板两端的折边端部翼缘板对玻璃面板进行压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装饰层为漆制层。所述连接件为u字型构件,所述u字型连接件中部为凹槽,所述凹槽槽口朝向所述盖板设置,所述凹槽水平设置,上槽壁为支撑板,下槽壁为披水板,所述支撑板自由端向槽内折弯形成楔形卡槽;所述凹槽槽底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固定件。所述u字型连接件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通过其自由端端部的楔形卡槽与所述连接板上的楔形卡钩挂卡连接,所述楔形卡槽直边在上斜边在下与楔形卡钩相配合;所述披水板与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通孔内设置固定件用以固定连接横梁,保证盖板-连接件整体与建筑主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披水板为楔形构件。所述披水板为斜边在上直边在下的楔形板件,当雨水渗入盖板后会顺着披水板流动到达玻璃面板下部,最终通过密封胶条流出,保证了雨水等渗入盖板的杂质不会进一步进入幕墙内部连接结构对齐造成危害。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两端与玻璃面板接合处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翼缘板通过密封胶条与玻璃面板连接。所述密封胶条与玻璃面板无缝粘合,通过密封胶条两侧连接玻璃面板与金属翼缘板,可以防止因风力等因素对玻璃面板进行晃动时因碰撞导致玻璃面板的损坏,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对盖板和玻璃面板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保证结构整体安全性,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胶条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所述翼缘板配合。所述密封胶条靠近盖板面设置有密封槽,用以卡接所述翼缘板,以保证密封效果,所述密封胶条另一面与玻璃面板粘合,起到密封、固定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底部设有双卡脚,所述双卡脚沿所述连接件水平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双卡脚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双卡脚分别从支撑板与披水板边沿向横梁方向水平延伸形成,用以固定连接件底部与横梁之间的垫片,所述垫片中部设有连接孔,保证通孔内连接件穿过垫片后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垫片消除其间间隙,同时隔绝外部热量进入内部连接结构,实现稳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分布的玻璃面板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沿所述连接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横梁之间,所述盖板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且顶端对齐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对称分布,所述盖板与横梁高度相同且平行对齐,共同保证盖板对两侧玻璃面板压力相等,载荷平衡,当玻璃面板承受负风压作用时能够维持受力平衡以保证整体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上部面板底部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底部设有托板。所述垫块避免玻璃面板与金属托板直接接触发生意外,所述托板保证上面板与连接件之间的距离等于下面板与连接件的距离,实现上、下面板对称分布;同时防止上面板向下滑落造成幕墙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托板底部为所述支撑板,所述托板靠近盖板端为楔形结构,靠近横梁端向上折弯与横梁卡接。所述托板端部的楔形结构可以提高美观程度,也能保证托板承受来自上方压力时楔形端作为支点,使得靠近横梁端卡接的更加牢固,提高结构稳定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盖板与连接件挂卡式连接对玻璃面板进行固定,结构紧凑,施工方便;(2)精简外盖板+内压板的复杂结构,减少零件数目,节省材料,降低成本;(3)通过挂卡式连接实现玻璃幕墙所受负风压的荷载传递,提高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4)对盖板与玻璃幕墙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使得幕墙的整体连接结构得到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竖剖图。

图2为图1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横梁,3、玻璃面板,31、上面板,32、下面板,4、盖板,42、折边,43、翼缘板,5、连接板,51、楔形卡钩,6、连接件,61、凹槽,62、支撑板,63、披水板,64、楔形卡槽,65、通孔,66、固定件,7、密封胶条,71、密封槽,8、双卡脚,81、垫片,9、垫块,10、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玻璃幕墙盖板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固定连接有横梁2,横梁2外侧设有相邻的玻璃面板3,所述相邻的玻璃面板外侧设有盖板4,其特征是,所述盖板两侧分别与相邻玻璃面板3的边缘压合连接,所述相邻的玻璃面板3之间设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与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盖板4中部设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挂卡连接在连接件6上。所述横梁2固定于建筑墙体的立柱1上,通过固定件将横梁2与玻璃面板3背部固定连接,横梁2中部与连接件6固定连接形成t字型结构用以挂卡连接盖板4;所述盖板4同样呈t字型结构,通过其中部连接板5与所述连接件6挂卡连接,实现双t字型结构卡接形成h型结构整体件,所述h型结构整体件上下空隙用以安装玻璃面板3。所述上下分布的玻璃面板3沿连接件6为轴线对称分布于横梁2与盖板4之间,所述盖板4两端对两侧玻璃面板3施于水平方向的压力对玻璃面板3的压合固定,实现玻璃幕墙3所受负风压的荷载均匀传递。

如图2所示,所述盖板4为t字型结构件,所述盖板4两端折弯形成折边42,所述折边42垂直于盖板4设置,使得盖板4两端接近玻璃面板3,以实现之后的压合连接。所述折边42自由端端部折弯形成朝向连接板的翼缘板43,所述翼缘板53用以确保盖板4与玻璃面板3压合牢固。所述连接板5由盖板4中部水平向外延伸,在其端部向上折弯形成一楔形卡钩51,所述楔形卡钩51直边在上斜边在下,与连接板5平行设置且朝向相反。当玻璃幕墙3受到负风压时,所述连接板5与盖板4合处为应力集中点,故应对其进行加固,可以通过设置倒角或加强筋等方式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件6为u字型结构件,所述连接件水平设置且槽口朝向所述连接板5,所述凹槽61上槽壁为支撑板62,对上面板31进行支撑;所述凹槽下槽壁为披水板63,所述披水板63整体为楔形结构,由其凹槽61槽底处的根部至槽口处的端部逐渐变薄,用以向外导流进入盖板的雨水等杂质,避免杂质对整体连接结构造成影响。所述支撑板62自由端折弯形成楔形卡槽64,所述楔形卡槽64与楔形卡钩51相配合,彼此挂卡连接,确保连接件6与盖板4稳定接合。所述凹槽61底部设有通孔65,所述通孔65中设有固定件66用以连接横梁2与连接件6,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66采用螺钉。

如图4所示,玻璃幕墙安装施工中,首先将连接件6通过螺钉66穿过垫片81与横梁2进行固定连接,连接件6尾端的双卡脚8内设置垫片81以隔绝外部热量;将托板10卡接安装到横梁2上;在托板10上放置垫块9防止玻璃材质的上面板31与金属材质的托板10直接接触造成损坏,再将上面板31放置到垫块9上,防止上面板31向下滑落,保证结构稳定性,下面板32与上面板31对称放置;将盖板4上连接板5的楔形卡钩51与连接件6上的楔形卡槽64挂卡连接,使得盖板4两端与玻璃面板3贴近;再将密封胶条7塞入到翼缘板43与玻璃面板3之间的缝隙内,利用密封胶条7的弹性确保密封槽71与翼缘板43完全卡合,使得玻璃面板3与盖板4密封连接,即完成玻璃幕墙的安装。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发明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