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施工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6839发布日期:2020-04-24 20:4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施工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施工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市进行了地铁的修建。地铁相比传统的公交以及私家车等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出行方便,效率高等优点,收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在地铁建筑主体的修建过程中,需要在市中心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进行出入口挖掘,进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围护结构对将施工场地与周围的地方进行隔离,进而减小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人员的安全威胁。

现有的地铁施工围护结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282399u的申请文件,其公开了一种地铁围护结构,包括埋入地下的二级阶梯状的围护桩/墙,在围护桩/墙的阶梯接面的暴露位置上设置有填充物料部。

现有的地铁施工围护结构通常通过重物的碓靠对维护墙进行支撑定位,对地铁施工围护结构安装和拆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施围护结构,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铁施工围护结构,包括承力基座以及设置在承力基座上的围护墙,所述承力基座包括若干个单元座体,所述围护墙包括若干个单元墙体;所述单元座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单元座体长度方向贯穿单元座体的安装槽,所述单元墙体的下端置于安装槽中;所述单元座体的一侧设置有基座定位块,所述单元座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基座定位槽,相邻承力基座的基座定位块与基座定位槽相插接;所述单元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墙体定位块,所述单元墙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墙体定位槽,相邻单元墙体的墙体定位块与墙体定位槽相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承力基座通过基座定位块与基座定位槽相插接,将各个单元墙体插放到安装槽中,进而对单元墙体进行安装定位,各个单元墙体通过墙体定位块与墙体定位槽相插接,进而方便快捷的对地铁进行施工围护,通过墙体定位块与墙体定位槽相插接,而使各个单元墙体组成一个整体,进而能够对良好的对承力面的载荷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元座体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所述单元座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填充腔连通的注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单元座体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进而在对使用地铁围护结构进行围护时,通过注料口往承力基座内部注入水、砂子等填充物,进而使用承力基座对承力墙进行支撑承载,这样使得单元座体具有较轻的质量,从而方便对单元座体进行移动和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元座体与单元墙体之间设置斜撑件,所述斜撑件由靠近单元墙体的一端向远离单元墙体的一端倾斜向下,所述斜撑件的两端分别与单元座体和单元墙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单元座体与单元墙体之间设置斜撑件,进而单元座体、单元墙体和斜支撑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受力三角形,进而使地铁施工围护结构整体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撑件采用支撑气缸,所述支撑气缸的缸体端部设置有基座安装板,所述支撑气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墙体安装板;所述基座安装板绕水平轴线与支撑气缸的缸体铰接,所述墙体安装板绕水平轴线与支撑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所述基座安装板和墙体安装板分别与单元基座和单元墙体采用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撑件采用支撑气缸,通过支撑气缸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撑力,支撑气缸通过基座安装板和墙体安装板实现与单元基座和单元墙体的进行连接,进而方便对支撑气缸进行安装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护墙的承力面设置有若干根沿围护墙将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承力杆以及若干根沿围护墙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承力杆,所述横向承力杆和竖向承力杆分别与围护墙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承力杆增强围护墙的横向载荷能力,通过竖向承力杆增强围护墙的横向载荷能力,横向承力杆和竖向承力杆交织形成支撑网,从而能够良好的增强围护墙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承力杆包括若干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上设置有贯穿连接板的安装孔,相邻连接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围护墙的围护长度较长时,需要较长的横向承力杆,对横向承力杆的移动和运输不便;横向承力杆由若干根支撑杆螺栓连接组装而成,进而在运输时,各个支撑杆处于拆分状态,在使用横向承力杆时,根据使用长度使用螺栓将各个支撑杆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远离围护墙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板,所述竖向承力杆置于两定位板之间,所述竖向承力杆靠近支撑杆的一侧表面与支撑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杆远离围护墙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板,进而通过定位板对竖向承力杆进行安装定位,从而方便对定位板进行安装定位,并且使竖向承力杆均匀的分布在承力墙上,进而更加良好的对围护墙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元墙体的承力面固定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单元墙体的一侧表面与竖向承力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单元墙体的承力面固定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支撑块,通过支撑块对竖向承力杆进行抵接,进而在竖向承力杆长度方向上进行多点支撑,从而减小竖向受力杆的受力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相邻承力基座通过基座定位块与基座定位槽相插接,将各个单元墙体插放到安装槽中,进而对单元墙体进行安装定位,各个单元墙体通过墙体定位块与墙体定位槽相插接,进而方便快捷的对地铁进行施工围护,通过墙体定位块与墙体定位槽相插接,而使各个单元墙体组成一个整体,进而能够对良好的对承力面的载荷进行支撑;

2.通过在单元墙体和单元座体之间设置支持气缸作为斜支撑,进而通过支撑气缸;通过支撑气缸为单元墙体提供稳定的支撑力,进而能够良好的对单元墙体进行支撑;

3.通过在围护墙的承力面设置沿围护墙长度方向的横向承力杆以及沿围护墙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承力杆,并且通过定位板对竖向承力杆进行安装定位,通过支撑块对竖向承力杆进行多点支撑,进而多个横向承力杆和竖向承力杆交织成承力网格,从而良好的增强围护墙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铁施工围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元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单元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力基座;11、单元座体;111、安装槽;112、基座定位块;113、基座定位槽;114、填充腔;115、注料口;2、围护墙;21、单元墙体;211、墙体定位块;212、墙体定位槽;213、支撑块;3、支撑气缸;31、基座安装板;32、墙体安装板;4、横向承力杆;41、支撑杆;42、连接板;421、安装孔;43、定位板;5、竖向承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地铁施工围护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承力基座1以及设置在承力基座1上的围护墙2、横向承力杆4、竖向承力杆5以及斜撑件。承力基座1包括若干个单元座体11,围护墙2包括若干个单元墙体21。单元座体11的上表面设置有沿单元座体11长度方向贯穿单元座体11的安装槽111。在对地铁的施工结构进行围护时,将承力基座1沿围护长度方向进行排布,将单元墙体21插入到安装槽111中进行安装定位,横向承力杆4、竖向承力杆5以及斜撑件安装在围护墙2的承力面一侧,进而增强围护墙2的支撑强度。

参照图1和图2,单元座体11采用空心结构,内部设置有填充腔114;单元座体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填充腔114连通的注料口115。在对单元座体11进行移动和运输时,填充腔114内部为中空状态。在使用单元座体11进行承重时,通过注料口115往填充腔114内加入砂子或水等填充物对单元座体11进行增重,进而承力基座1能够稳固的围护墙2进行支撑称重。单元座体11的一侧设置有基座定位块112,单元座体11的另一侧开设有基座定位槽113,相邻承力基座1的基座定位块112与基座定位槽113相插接。

参照图1和图3,单元墙体21的一侧设置有墙体定位块211,单元墙体21的另一侧设置有墙体定位槽212,相邻单元墙体21的墙体定位块211与墙体定位槽212相插接。相邻承力基座1通过基座定位块112与基座定位槽113相插接,将各个单元墙体21插放到安装槽111中,进而对单元墙体21进行安装定位,各个单元墙体21通过墙体定位块211与墙体定位槽212相插接,进而方便快捷的对地铁进行施工围护,通过墙体定位块211与墙体定位槽212相插接,而使各个单元墙体21组成一个整体,进而能够对良好的对承力面的载荷进行支撑。

参照图1和图3,斜撑件采用支撑气缸3,支撑气缸3的缸体端部设置有基座安装板31,支撑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墙体安装板32。基座安装板31绕水平轴线与支撑气缸3的缸体铰接,墙体安装板32绕水平轴线与支撑气缸3的活塞杆铰接。支撑气缸3由靠近单元墙体21的一端向远离单元墙体21的一端倾斜向下,基座安装板31和墙体安装板32分别与单元基座和单元墙体21采用螺栓连接。

参照图1和图4,横向承力杆4沿围护墙2将长度方向设置,位于单元墙体21的承力面一侧并且由上到下进行排布;竖向承力杆5沿围护墙2高度方向设置,横向承料力杆和竖向承力杆5分别与墙单元墙体21采用螺栓连接。横向承力杆4靠近单元墙体21的一侧表面与单元墙体21抵接,竖向支撑杆41靠近单元墙体21的一侧表面与横向承力杆4抵接。单元墙体21的承力面还固定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排布的支撑块213,支撑块213远离单元墙体21的一侧表面与竖向承力杆5抵接。通过支撑块213对竖向承力杆5进行多点支撑,进而多个横向承力杆4和竖向承力杆5交织成承力网格,从而良好的增强围护墙2的支撑强度。支撑杆41远离围护墙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板43,两定位板43之间的宽度等于竖向承力杆5的宽度,进而通过将竖向承力杆5置于两定位板43之间,进而方便快速的对竖向承力杆5进行安装定位。

参照图1和图5,横向承力杆4包括若干根支撑杆41,支撑杆41的两端固定有连接板42,连接板42的表面上设置有贯穿连接板42的安装孔421,相邻连接板4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当围护墙2的围护长度较长时,需要较长横向承力杆4,通过将若干根长度较短的支撑杆41用螺栓进行连接,进而得到较长的横向承力杆4,方便对横向承力杆4进行移动和运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