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3892发布日期:2020-08-11 20:3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地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特别涉及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公园、市政、景区、酒店等场合经常需要铺设地板,而一般的木制地板,在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容易发生虫蛀、霉变、开裂、泡水后发软变形等,导致使用寿命不高。传统的木制地板使用时间稍长,经过日晒雨淋、雨水浸泡及行人行走时对地板的反复摩擦,地板表面容易被磨损,导致形成较为光滑的表面,行人行走在上面容易打滑摔倒。而木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其结合了木材和塑料两者的特性,抗虫蛀,不易霉变,不易变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高。因此,木塑地板被广泛应用于公园、景区等户外场所。

一般的,地板都铺设在较为平坦的地面上,而面对公园、景区等常出现斜坡路段的场合,地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地板松动错位甚至地板滑落的现象,导致需要经常对地板进行维护,增大了维护成本。同时因木塑产品经由压缩成型制备生产,产品密度较大,导致木塑地板的重量较大,生产所耗费的材料较多,增加许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地板结构,能够避免其松动错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地板结构,其包括地板主体,所述地板主体上具有顺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榫头,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榫槽,榫头与榫槽相适配。

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在进行地板结构的拼接安装时,通过榫头与榫槽的配合能够将地板结构定位,避免地板结构松动错位,减少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板结构,所述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上开设有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板结构,所述凹槽延伸至贯穿地板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板结构,所述第三侧面上开设有凹槽,第三侧面上的凹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板结构,所述地板主体的顶面设置有防滑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板结构,所述防滑纹呈波浪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板结构,所述榫头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榫槽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地板结构的第一个实施例,其包括地板主体,地板主体上具有顺次连接的第一侧面11、第二侧面12、第三侧面13以及第四侧面14,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分别设置有榫头21,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上分别开设有榫槽22,榫头21与榫槽22相适配。地板主体由木塑材料加工而成。

榫头21和榫槽22的高度为3~10mm。

在进行安装时,多个地板结构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地板结构中,其中一个地板结构上的榫头21插入另一个地板结构上的榫槽22,从而能够将地板结构定位,避免地板结构松动错位,减少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在第三侧面13和第四侧面14上均开设有凹槽31,且凹槽31贯穿地板主体。地板主体呈中空结构,可减少木塑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地板结构的重量。

第三侧面13上的凹槽31的数量设置为三个,第四侧面14上的凹槽3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以使地板主体内具有支撑柱51,通过支撑柱51可对中空的地板结构形成支撑,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

当然,第三侧面13上的凹槽31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或者四个以上,第四侧面14上的凹槽31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三个或者四个以上。

凹槽31的上侧面与地板主体顶面的距离为5~15mm,凹槽31的下侧面与地板主体底面的距离也为5~15mm。凹槽31的高度为10~30mm。

在地板主体的顶面设置有防滑纹41,能够增加鞋底与地板主体之间的摩擦力,使行人在地板结构上行走不容易滑倒。防滑纹41可呈波浪形,以使其具有多向防滑的效果。

具体的,该防滑纹41采用凸纹,凸纹的高度为0.5~1mm。当然,该防滑纹41还可采用凹纹。

参照图4和图5,地板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榫头21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1,在榫槽22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21。

在安装时,可先在一个地板结构的顶面放置磁条,然后在第二安装槽221内放入定位条,该定位条能够被磁条的磁性力所吸附,从而使得定位条能够位于第二安装槽221内且不会向下掉落。将另一个地板结构的榫头21插入榫槽22,然后将磁条拿开,定位条在失去磁性力的吸附后向下掉落,以使定位条同时插设于第一安装槽211和第二安装槽221,由此可限制榫头21脱离榫槽22,进一步限制地板结构松动错位。当需要拆解时,将磁条再次放置于地板结构的顶面,定位条即壳上移脱离第一安装槽211。

定位条可采用能够被磁性力所吸附的铁质材料,可对定位条进行刷漆或者镀膜等处理,避免定位条受到腐蚀。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主体,所述地板主体上具有顺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榫头,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榫槽,榫头与榫槽相适配;

所述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延伸至贯穿地板主体;

所述榫头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榫槽的上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面上开设有凹槽,第三侧面上的凹槽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主体的顶面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纹呈波浪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地板结构,其包括地板主体,地板主体上具有顺次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榫头,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分别开设有榫槽,榫头与榫槽相适配。通过上述结构,在进行地板结构的拼接安装时,通过榫头与榫槽的配合能够将地板结构定位,避免地板结构松动错位,减少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屈俊任;徐常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