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防潮窑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8075发布日期:2020-05-08 12:39阅读:68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防潮窑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窑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防潮窑洞。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民间窑洞,在建造和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传统窑洞多不具备形成空气对流的条件,容易造成空气污浊和潮湿,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在夏季雨量较多时容易潮湿,影响居住环境。当前,全国各地在窑洞基础之上建起来的客栈民宿,多数存在窑洞上部设置通风通道与外界空气连通,但是这种通风结构通风口在通风通道处,面积较小,外界空气进入窑洞后在通风口附近流动,窑洞内其他地方和窑洞内壁处通风不足的问题,窑洞内壁依然潮湿,室内大部分区域通风效果并不理想,仍需要空调之类的调节温度的装置或者除湿装置协助窑洞除湿。因此建设一种通风效果好、自动除湿防潮、舒适度高的窑洞不仅是居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势所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的通风防潮窑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通风防潮窑洞,包括窑洞本体,窑洞本体内部设置内墙,内墙的外壁与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构成了用于通风的间隙空间;内墙上设置通风口与间隙空间连通,窑洞本体设置与外界空气连通的通风通道。

内墙外壁和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不影响通风的支撑。

支撑为卡在内墙外壁和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的砖块。

内墙的外壁与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间隙为4-6厘米。

靠近窑洞地面高度处均布通风口。

窑洞本体的内壁包括侧壁和侧壁上方的拱圈,拱圈上方为窑洞顶部;内墙包括内侧墙和内侧墙上方的内拱圈,内拱圈和内侧墙连接处即窑肩处附近也设置通风口。

通风通道通向窑洞外部的一端设置抽风口,抽风口高出窑洞顶部的地面。

窑洞为平地起圈窑洞,包括窑洞本体和内墙;窑洞本体为设置在内墙外部的外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气自然流动,能带走窑洞内的潮湿空气和污浊空气、形成良性自然空气循环,不需要空调和换气装置,即节能又健康,每年节省近万元的冷暖费。

附图说明

图1是窑洞横向剖视图。

图2是窑洞纵向剖视图。

其中2是窑洞本体、3是内墙、4是间隙空间、5是通风口、6是通风通道、7是抽风口、8是支撑、9是窑前脸、10是窑门、20是侧壁、21是拱圈、22是窑洞顶部、30是内侧墙、31是内拱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通风防潮窑洞,包括窑洞本体2,窑洞本体2内设置内墙3,内墙3的外壁与窑洞本体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构成了用于通风的间隙空间4。内墙3上设置通风口5与间隙空间4连通,窑洞本体2设置与外界空气连通的通风通道6。通风口5可以开合,可以设置窗户。外界空气通过通风通道6进入间隙空间4并在整个间隙空间4内流通。间隙空间4两侧的窑洞本体2和内墙3都有空气流通从而除潮。空气通过通风口5进入内墙3内的窑洞内部并与其内进行空气交换。室内的空气也通过通风口5进入间隙空间4并通到室外,达到窑洞内壁和整体空间通风防潮的效果。

内墙3外壁和窑洞本体2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不影响通风的支撑8。支撑8使窑洞本体2与内墙3即融为一体,增加了窑洞的强度,坚固窑洞的使用寿命,又不影响通风。支撑8可以为卡在内墙3外壁和窑洞本体2的内壁之间的砖块。砖块可以呈梅花样设置。砖块可以均匀且间隔的设置在内墙和窑洞本体之间。内墙3可以为砌砖墙。

内墙3的外壁与窑洞本体2的内壁之间间隙大约为4-6厘米。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尺寸。靠近窑洞地面高度处均布通风口5。通风口5可以设置在高于地面一平砖高度处。通风口5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2米。

窑洞本体2的内壁包括侧壁20和侧壁上方的拱圈21,拱圈21上方为窑洞顶部22。内墙3包括内侧墙30和内侧墙30上方的内拱圈31,内拱圈31和内侧墙30连接处即窑肩处附近也设置通风口5。一般情况下,内侧墙30宽度可以设置为比内拱圈31宽度大。当然不设置拱圈的结构,采用别的结构也可以。

通风通道6通向窑洞外部的一端设置抽风口7,抽风口7高出窑洞顶部的地面。抽风口7处可以设置挡雨的遮蔽物。抽风口7越高,风力越大,并能防止积雨、进鼠等问题。抽风口7设置在合适的地方,就可以形成空气自然流动,从而带走潮湿空气和污浊空气,使良性空气自然循环。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清凉、温度、舒适;节能健康。窑洞本体2前侧为窑前脸9,窑前脸9上设置窑门10,窑前脸9处不用再设置内墙3。窑前脸9可以是由砖砌成的墙。通风通道6可以设置在门墙9内穿过窑洞顶部,或者通过通道6直接穿过窑洞顶部,抽风口7超出窑洞顶部的地面。

窑洞可以为平地起圈窑洞,包括窑洞本体2和内墙3;此时窑洞本体2为设置在内墙3外部的外墙。用外墙来代替土窑洞的窑洞本体的侧壁。这种窑洞可以在窑洞后壁加入约60*80cm的窗户,增加凉爽的效果。此处的窑肩处墙体内加钢筋,增加负重能力,可以加直径为22毫米的内拉筋。

具体实施时,在地震活动少、不易积水、地质坚硬、土质强硬不易裂缝的区域建造,选用优质洁净强度高的建筑材料、砖、沙、石、混凝土。窑洞地面所在的基础正负零下可浇筑37*24*26cm斜坡钢筋混凝土地梁。按照常规方法造出窑洞本体,然后造出内墙3、留好通风口5和通风通道6.窑洞内外污浊潮湿空气顺利排出通风口,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各项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通风防潮窑洞,包括窑洞本体,其特征在于:窑洞本体内部设置内墙,内墙的外壁与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构成了用于通风的间隙空间;内墙上设置通风口与间隙空间连通,窑洞本体设置与外界空气连通的通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风防潮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外壁和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不影响通风的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通风防潮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为卡在内墙外壁和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的砖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风防潮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的外壁与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间隙为4-6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风防潮窑洞,其特征在于:靠近窑洞地面高度处均布通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通风防潮窑洞,其特征在于:窑洞本体的内壁包括侧壁和侧壁上方的拱圈,拱圈上方为窑洞顶部;内墙包括内侧墙和内侧墙上方的内拱圈,内拱圈和内侧墙连接处即窑肩处也设置通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通风防潮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通向窑洞外部的一端设置抽风口,抽风口高出窑洞顶部的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通风防潮窑洞,其特征在于:窑洞为平地起圈窑洞,包括窑洞本体和内墙;窑洞本体为设置在内墙外部的外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的通风防潮窑洞,包括窑洞本体,窑洞本体内部设置内墙,内墙的外壁与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构成了用于通风的间隙空间;内墙上设置通风口与间隙空间连通,窑洞本体设置与外界空气连通的通风通道。内墙外壁和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不影响通风的支撑。支撑为卡在内墙外壁和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的砖块。内墙的外壁与窑洞本体的内壁之间间隙为4‑6厘米。靠近窑洞地面高度处均布通风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空气自然流动,能带走窑洞内的潮湿空气和污浊空气、形成良性自然空气循环,不需要空调和换气装置,即节能又健康,每年节省近万元的冷暖费。

技术研发人员:翟邦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翟邦富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4月11日 14:47
    现在啥材料都有,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用防水涂层可以防潮,凡是高楼里用的所有材料都可以用到窑洞里去。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