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8469发布日期:2020-05-26 16:5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设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石材返碱是石材铺设后出现的一种现象,现在技术中有通过杜绝水分与水泥的接触来达到防止返碱的目的,使用的较多的技术是使用石材防水剂,利用六面防水技术来达到阻断水分通过石材渗透入结合层,同时对石材缝使用瓷砖胶等代替水泥浆填缝,从而阻断水分与水泥的接触。但是由于施工工艺要求高,有时石材铺贴时不慎出现空鼓,加上对石材缝的处理很难做到完全密封,年限长了,瓷砖胶也会出现老化等现象,而且六面防水技术在必要的时候石材层不能够排水,在需要排水的时候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所述石材铺装结构由上至下包括石材层、防水层、水泥层、找平层和地基层;

所述石材层由块状石材铺设而成;

所述防水层粘贴在所述石材层下面,防水层为中空环形层,防水层在每块石材背面构成一个环状的环形层,环形层的外周与每块石材的边缘平齐,环形层的内周与每块石材的边缘几何相似;

所述水泥层粘贴在所述石材层下面,水泥层为中空环形层,水泥层的形状与防水层的形状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一致;

所述找平层设置在所述水泥层下面,在所述找平层中间开设多个圆柱孔洞,圆柱孔洞内填有石砾;

所述地基层设置于所述找平层的下面,地基层内部设置有纵向管道,管道的上端与所述找平层中的圆柱孔洞相接,管道下端延伸至底基层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石材铺装结构将水泥层设置为中空环形层,既在必要的时候有利于排水,而且中空部阻断了地下水分通过毛细现象渗透到石材层,并且在中空环形层的水泥层和石材层之间设置了中空环形层的防水层,阻断了水分通过中空环形层的水泥层向石材层渗透,而且还可以通过中空部向下渗透水分,防止了返碱现象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的石材铺装结构的找平层设置有圆柱孔洞保证了地下水资源的补充;本实用新型的石材铺装结构的地基层的管道将水分引入到底基层以下,避免了底基层的破坏。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高分子益胶泥。

优选地,所述石材层的每块石材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或者等腰梯形。

优选地,所述石材层的每块石材与防水层接触的四周开设有盲孔,相邻盲孔之间的距离为10-15cm;所述水泥层中填埋有垂直于石材层背面的钢筋,钢筋尾端穿过所述防水层延伸至所述盲孔内。

水泥层的钢筋设置并延伸至石材背面的盲孔,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石材铺装结构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2cm。

优选地,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15cm以上。

优选地,所述找平层中圆柱形孔洞的密度为0.5-1.5个/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石材铺装结构将水泥层设置为中空环形层,既在必要的时候有利于排水,而且中空部阻断了地下水分通过毛细现象渗透到石材层,并且在中空环形层的水泥层和石材层之间设置了中空环形层的防水层,阻断了水分通过中空环形层的水泥层向石材层渗透,而且还可以通过中空部向下渗透水分,防止了返碱现象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的石材铺装结构的找平层设置有圆柱孔洞保证了地下水资源的补充;本实用新型的石材铺装结构的地基层的管道将水分引入到底基层以下,避免了底基层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的石材层、防水层和水泥层的示意图,(a)为每块石材及其对应的防水层和水泥层的剖面图,(b)为俯视图,(c)为仰视图。

其中,1、石材层,11、盲孔,12、块状石材剖面,2、防水层,21、环形防水层剖面,22、环形防水层内表面,3、水泥层,31、钢筋,32、环形水泥层剖面,33、环形水泥内表面,4、找平层,41圆柱孔洞,5、地基层,51、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石材铺装结构由上至下包括石材层1、防水层2、水泥层3、找平层4和地基层5;

所述石材层1由石材铺设而成,所述石材层的每块石材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石材层1的每块石材与防水层接触的四周开设有盲孔11,相邻盲孔11之间的距离为10-15cm;

如图2所示,所述防水层2粘贴在所述石材层1下面,防水层2为矩形的中空环形层,防水层在每块石材背面构成一个环状的环形矩形层,环形层的外周与每块石材的边缘平齐,环形层的内周与每块石材的边缘几何相似,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高分子益胶泥;

所述水泥层3粘贴在所述石材层下面,水泥层为中空环形层,水泥层的形状与防水层的形状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一致,所述水泥层3中填埋有垂直于石材层背面的钢筋31,钢筋31尾端穿过所述防水层2延伸至所述盲孔11内;

所述找平层4设置在所述水泥层下面,在所述找平层中间开设多个圆柱孔洞41,圆柱孔洞内填有石砾;

所述地基层5设置于所述找平层4的下面,地基层5内部设置有纵向管道51,管道51的上端与所述找平层4中的圆柱孔洞41相接,管道51下端延伸至底基层5下方;

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2cm;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15cm以上,所述找平层中圆柱形孔洞的密度为0.5-1.5个/m2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铺装结构由上至下包括石材层、防水层、水泥层、找平层和地基层;

所述石材层由块状石材铺设而成;

所述防水层粘贴在所述石材层下面,防水层为中空环形层,防水层在每块石材背面构成一个环状的环形层,环形层的外周与每块石材的边缘平齐,环形层的内周与每块石材的边缘几何相似;

所述水泥层粘贴在所述石材层下面,水泥层为中空环形层,水泥层的形状与防水层的形状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一致;

所述找平层设置在所述水泥层下面,在所述找平层中间开设多个圆柱孔洞,圆柱孔洞内填有石砾;

所述地基层设置于所述找平层的下面,地基层内部设置有纵向管道,管道的上端与所述找平层中的圆柱孔洞相接,管道下端延伸至底基层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高分子益胶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层的每块石材的形状为邻边不相等的矩形、正方形、内角不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或者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材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层的每块石材与防水层接触的四周开设有盲孔,相邻盲孔之间的距离为10-15cm;所述水泥层中填埋有垂直于石材层背面的钢筋,钢筋尾端穿过所述防水层延伸至所述盲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1-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层的厚度为15c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找平层中圆柱形孔洞的密度为0.5-1.5个/m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返碱的石材铺装结构,所述石材铺装结构由上至下包括石材层、防水层、水泥层、找平层和地基层;所述石材层由块状石材铺设而成;所述防水层粘贴在所述石材层下面,防水层为中空环形层,防水层在每块石材背面构成一个环状的环形层,环形层的外周与每块石材的边缘平齐,环形层的内周与每块石材的边缘几何相似;所述水泥层粘贴在所述石材层下面,水泥层为中空环形层,水泥层的形状与防水层的形状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一致。本实用新型既防止了返碱现象的产生,而且可以通过中空结构向下排水,保证了地下水源充足。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美;谢永乐;严壮宏;吴晓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景晖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