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场防撞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8628发布日期:2020-05-08 12:42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冰壶场防撞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场地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壶场防撞框架。



背景技术:

冰壶场防撞条采用枫木和海绵,枫木因为造价高,容易变形,现在基本采用海绵,通过实际使用,海绵有很多弊端,使用周期短,海绵之间的接口容易漏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以往普遍的防撞条需要整体的拆卸和更换整体更换费用比较高而且费时费力,并且拆卸不便,影响场地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壶场防撞框架,用来解决上述北京技术出现的技术问题。

1.冰壶场防撞框架,包括凹型槽1、聚氨酯防撞棉2、后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凹型槽1后面和后座3前面的固定槽4和角槽5,所述凹型槽1为镀锌板整体弯折而成,弯折合口处进行固定连接,聚氨酯防撞棉2放置在凹型槽1的槽体内,固定槽4为镀锌板整体不合口弯折成,不合口除形成槽口6,槽口6高度与凹型槽1高度相等,槽口6边缘与凹型槽1后端上下边缘固定连接,固定槽4接触面的上端弯折有t型槽7,固定槽4接触面的下端弯折有t型插板8,后座3前端为抵板9,抵板9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座板10,座板10上设有至少五组固定孔11,每组固定孔11至少为两个固定孔11,抵板9与座板10之间倾斜固定连接有至少五个辅助板12,后座3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槽4,固定槽4上下端与后座3前端上下端固定连接,后座3前端设置的固定槽4与凹型槽1后端设置的固定槽4上下相反,所述角槽5为两个凹型槽1与固定槽4形组成的整体进行90°对角连接,连接处用弯曲镀锌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冰壶场防撞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4与凹型槽1的固定连接处上下固定连接有连杆13,固定槽4与后座3前端的固定连接处上下固定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为方体柱,连杆13前端延伸出固定槽4,后端延伸到槽体内部,并且连杆13后端延伸到槽体内部中部位置。

优选的,冰壶场防撞框架,其特征在于后座3底端座板10上的固定孔11位于两个辅助板12之间。

优选的,冰壶场防撞框架,其特征在于后座3前端固定槽4对接面上端的t型插板8插入到凹型槽1后端固定槽4对接面上端的t型槽7内,凹型槽1后端固定槽4对接面下端的t型插板8插入到后座3前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槽4对接面下端的插入t型槽7内。

优选的,冰壶场防撞框架,其特征在于聚氨酯防撞棉2高度要大于凹型槽1的高度。

优选的,冰壶场防撞框架,其特征在于凹型槽1槽内中部位置设有凸起,聚氨酯防撞棉2相应位置设有凹陷。

优选的,冰壶场防撞框架,其特征在于凹型槽1、聚氨酯防撞棉2、后座3、固定槽4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冰壶场防撞框架,其特征在于t型槽7和t型插板8与固定槽4为同一镀锌板弯折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胶条一次发泡成型的聚氨酯防撞棉,并且连接用的槽体前后有插接口,连接方便,容易施工,更换起来也比较方便,连接完毕后形成一体,不漏水,并且表面光滑,不吸水,富有弹性,可以很好的保护冰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凹型槽、聚氨酯防撞棉、后座、固定槽结合以及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凹型槽、固定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凹型槽、聚氨酯防撞棉、后座、固定槽结合以结构侧视图;

图4为后座、固定槽结构示意图;

图5为角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聚氨酯防撞棉结构示意图;

图7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8为凹型槽、固定槽反向对插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种安装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凹型槽1、聚氨酯防撞棉2、后座3、固定槽4、角槽5、槽口6、t型槽7、t型插板8、抵板9、座板10、固定孔11、辅助板12、连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冰壶场防撞框架,包括凹型槽1、聚氨酯防撞棉2、后座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凹型槽1后面和后座3前面的固定槽4和角槽5,所述凹型槽1为镀锌板整体弯折而成,弯折合口处进行固定连接,聚氨酯防撞棉2放置在凹型槽1的槽体内,固定槽4为镀锌板整体不合口弯折成,不合口除形成槽口6,槽口6高度与凹型槽1高度相等,槽口6边缘与凹型槽1后端上下边缘固定连接,固定槽4接触面的上端弯折有t型槽7,固定槽4接触面的下端弯折有t型插板8,后座3前端为抵板9,抵板9下端垂直固定连接有座板10,座板10上设有至少五组固定孔11,每组固定孔11至少为两个固定孔11,抵板9与座板10之间倾斜固定连接有至少五个辅助板12,后座3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槽4,固定槽4上下端与后座3前端上下端固定连接,后座3前端设置的固定槽4与凹型槽1后端设置的固定槽4上下相反,所述角槽5为两个凹型槽1与固定槽4形组成的整体进行90°对角连接,连接处用弯曲镀锌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4与凹型槽1的固定连接处上下固定连接有连杆13,固定槽4与后座3前端的固定连接处上下固定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为方体柱,连杆13前端延伸出固定槽4,后端延伸到槽体内部,并且连杆13后端延伸到槽体内部中部位置。

进一步的,后座3底端座板10上的固定孔11位于两个辅助板12之间。

进一步的,后座3前端固定槽4对接面上端的t型插板8插入到凹型槽1后端固定槽4对接面上端的t型槽7内,凹型槽1后端固定槽4对接面下端的t型插板8插入到后座3前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槽4对接面下端的插入t型槽7内。

进一步的,聚氨酯防撞棉2高度要大于凹型槽1的高度。

进一步的,凹型槽1槽内中部位置设有凸起,聚氨酯防撞棉2相应位置设有凹陷。

进一步的,凹型槽1、聚氨酯防撞棉2、后座3、固定槽4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t型槽7和t型插板8与固定槽4为同一镀锌板弯折成。

安装时,凹型槽1为镀锌板整体弯折而成,弯折合口处进行焊接连接固定,聚氨酯防撞棉2放置在凹型槽1的槽体内,因为聚氨酯防撞棉2高度要大于凹型槽1的高度,所以放置的方式为挤压放入,通过聚氨酯防撞棉2自身弹性有张力的性质在槽内扩张固定,凹型槽1槽内中部位置设有凸起,聚氨酯防撞棉2相应位置设有凹陷,通过凹型槽1内部中间的凸起和聚氨酯防撞棉2挤入部位相应位置的凹陷相互挤压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凸起处为镀锌板弯折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凹型槽1槽体底部中间位置,固定槽4为镀锌板整体不合口弯折成,不合口除形成槽口6,槽口6高度与凹型槽1高度相等,槽口6边缘与凹型槽1后端上下边缘焊接连接固定,固定槽4接触面的上端弯折有t型槽7,固定槽4接触面的下端弯折有t型插板8,所述t型槽7和t型插板8是与固定槽4同意镀锌板弯折而成,后座3前端为抵板9,抵板9下端后端垂直焊接固定有座板10,座板10上设有至少五组固定孔11,每组固定孔11至少为两个纵向固定孔11,顶板与座板10之间倾斜焊接固定有至少五个辅助板12,后座3底端座板10上的固定孔11位于两个辅助板12之间,辅助板12上限边缘焊接固定在抵板9和座板10的上边缘和外边缘,并且辅助板12中部位置焊接有一抵干,后座3前端焊接固定有固定槽4,固定槽4上下端与后座3前端上下端焊接固定,后座3前端设置的固定槽4与凹型槽1后端设置的固定槽4上下相反,所以t型槽7和t型插板8的位置也上下相反,所以后座3前端的固定槽4对接面上端的t型插板8插入到凹型槽1后端固定槽4对接面上端的t型槽7内,凹型槽1后端固定槽4对接面下端的t型插板8插入到后座3前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槽4对接面下端的插入t型槽7内,后座3前端设置的固定槽4与凹型槽1后端设置的固定槽4上下相反,固定槽4与凹型槽1的槽体内焊接固定处不上下焊接固定有一连杆13,固定槽4与后座3前端的槽体内焊接固定处上下焊接固定有一连杆13,连杆13为方体柱,通过方体面进行与槽体接触面的焊接,连杆13前端延伸出固定槽4,后端延伸到槽体内部,并且连杆13后端延伸到槽体内部的位置到槽体另一端的距离与连杆13前端延伸出固定槽4的距离相等,角槽5为两个相同凹型槽1与固定槽4形组成的整体进行90°对角连接,连接处用弯曲镀锌板焊接固定连接,单个凹型槽1与后座3的安装方式,将后座3安装在角槽5的两个直角背面上。

实施例一

通过上述安装方式,将凹型槽1、聚氨酯防撞棉2、后座3、角槽5、固定槽4形成若干个整体模块,然后通过如图1的方式进行从每组的连杆13向外延伸出方向往另一组的连杆13不延伸处对接,根据场地需求大小形成如图7的场地然后通过对地面打孔空打入膨胀螺丝,通过后座3底座的固定孔11固定在膨胀螺丝上将后座3固定在地面上,连杆13在槽体内四角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冰壶撞击聚氨酯防撞棉2是起到支撑的作用。

实施例二

将与固定槽4的每组模块,通过固定槽4的对接面反向滑动对接成若干模块,使上下的t型槽7和t型插板8相互插入,形成了如图8的双向凹型槽1的结构,然后将聚氨酯防撞棉2挤压入双向槽中,通过同样的方式组装若干角槽5,然后同样的通过实施例一的方式进行对接,形成如图9的场地,并且可以让在节省用料的方式下组合成多个场地,并且两个凹型槽1的接地面积大,场地越多,稳定性越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