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施工用的布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4746发布日期:2020-06-30 19:4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施工用的布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用的布料斗。



背景技术:

布料斗是运用于向围护好的建筑模板的空腔中灌注混凝土的辅助工具,传统的布料斗的出口端竖直向下设置,进而需要利用吊装工具将布料斗吊垂于所需浇注的柱子的钢筋上方,进而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使用不便。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787893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布料斗,涉及建筑装备领域,针对现有的布料斗因混凝土浇注速率不可控而影响浇注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架、固定于支架上的料斗本体,料斗本体的底部向下依次连通有竖直连接部以及导料管,竖直连接部内设置有连通口,竖直连接部内铰接有可封闭连通口的挡料板,挡料板上固定有位于竖直连接部外的控制拨杆,竖直连接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呈圆弧状分布的限位孔,控制拨杆上活动设置有与限位孔插接配合的插销,通过插销插接于不同的限位孔内,进而控制挡料板封闭连通口的程度,从而调节料斗本体内混凝土向导料管流动的速率,方便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的流速,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并未考虑到,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不断移动调整布料斗的位置,来使混凝土均匀的浇筑到各个建筑模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施工用的布料斗,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开启驱动电机,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转动,从而使转轴转动,转轴再带动滚轮,使之移动,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导料管,随装置一起走动,将导料管的出料口对准需要浇筑混凝土的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的工作范围,提高了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施工用的布料斗,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固定嵌装有布料斗,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布料斗的底端一体成型有相互连通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的一侧贯穿安装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管壁上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活动安装在相邻两组支撑腿之间,所述转轴的轴壁上固定套装有位于支撑腿下端的滚轮,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嵌装有轴承,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支撑腿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轴壁上固定套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滚轮凹槽内的刮块;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导料管的管壁上,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杆壁上固定套装有封板,所述导料管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组合块和第二组合块,所述第一组合块和第二组合块相互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组合块和第二组合块之间组成的空隙与封板相适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腿嵌装轴承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包覆轴承的密封盒,且所述密封盒的内部与轴承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封板的底面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与封板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杆位于固定块外的一端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与螺杆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把手上套装有防滑套。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料管包括伸缩软管和钢管,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与出料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与钢管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软管与钢管之间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伸缩软管与钢管通过连接法兰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钢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一组合块和第二组合块均固定安装在钢管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组合块与第二组合块靠近伸缩软管的一侧均倾斜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钢管的管壁上设有位于固定块一侧的把手,所述把手与钢管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开启驱动电机,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转动,从而使转轴转动,转轴再带动滚轮,使之移动,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导料管,随装置一起走动,将导料管的出料口对准需要浇筑混凝土的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的工作范围,提高了实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方便布料斗移动的进步;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转动螺杆,使螺杆沿螺纹孔向导料管内部移动,螺杆带动封板移动,减小封板与第一组合块和第二组合块之间的缝隙,从而降低混凝土流出的速度,降低冲击力,也大大避免了混凝土的浪费,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节约混凝土,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进步;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缩软管、钢管和连接法兰,便于工作人员拉动伸缩软管随自身移动,进一步扩大了浇筑范围,提高实用性,通过连接法兰将伸缩软管和钢管连接,便于将两者拆卸和对钢管清洗和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方便整个装置使用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为:1支撑架、11支撑板、2布料斗、3支撑腿、4移动机构、41滚轮、42转轴、43传动轮、44轴承、45密封盒、46密封圈、47刮块、5出料斗、6导料管、61伸缩软管、62钢管、63连接法兰、64把手、7调节机构、71固定块、711螺纹孔、72螺杆、73封板、731弹性板、74第一组合块、75第二组合块、76旋转把手、8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施工用的布料斗,可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内壁上固定嵌装有布料斗2,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所述支撑架1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固定安装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下端设有移动机构4,所述布料斗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相互连通的出料斗5,所述出料斗5的一侧贯穿安装有导料管6,所述导料管6的管壁上设有调节机构7。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混凝土施工用的布料斗的移动机构4包括转轴42,所述转轴42活动安装在相邻两组支撑腿3之间,所述转轴42的轴壁上固定套装有位于支撑腿3下端的滚轮41,所述支撑腿3的下端两侧均固定嵌装有轴承44,所述转轴42通过轴承44与支撑腿3活动连接,所述转轴42的轴壁上固定套装有传动轮43,所述传动轮43与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腿3的下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滚轮41凹槽内的刮块47。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块71,所述固定块71固定安装在导料管6的管壁上,所述固定块71的上表面贯穿开设有螺纹孔711,所述螺纹孔711内部螺纹连接螺杆72,所述螺杆72的下端杆壁上固定套装有封板73,所述导料管6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组合块74和第二组合块75,所述第一组合块74和第二组合块75相互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组合块74和第二组合块75之间组成的空隙与封板73相适配。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移动机构4,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预设的导轨上,并使滚轮41与预设导轨相配合,开启驱动电机8,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43转动,从而使转轴42转动,转轴42再带动滚轮41,使之在预设导轨上移动,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导料管6,随装置一起走动,将导料管6的出料口对准需要浇筑混凝土的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的工作范围,提高了实用性,当整个装置运动时,设置的刮块47(刮块47远离支撑腿3的一侧位于滚轮41的凹槽内,且不与滚轮41接触,便于刮块47将凹槽内混凝土刮去),可以将滚轮41上粘覆的混凝土或其他杂物刮去,避免混凝土凝固在滚轮41的轮面上,造成滚轮41移动时侧滑,通过设置调节机构7,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浇筑混凝土的速度,当需要降低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速度时,转动螺杆72,使螺杆72沿螺纹孔711向导料管6内部移动,螺杆72带动封板73下移,减小封板73与第一组合块74和第二组合块75之间的缝隙,从而降低混凝土流出的速度,降低冲击力,也大大避免了混凝土的浪费,当需要加大混凝土的流速时,拧松螺杆72即可实现提高流速,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布料斗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便移动,且工作范围小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3嵌装轴承44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包覆轴承44的密封盒45,且所述密封盒45的内部与轴承44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圈46。

进一步的,所述封板73的底面设置有弹性板731,所述弹性板731与封板73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72位于固定块71外的一端设有旋转把手76,所述旋转把手76与螺杆72固定连接,且所述旋转把手76上套装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管6包括伸缩软管61和钢管62,所述伸缩软管61的一端与出料斗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软管61的另一端与钢管62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软管61与钢管62之间设置有连接法兰63,所述伸缩软管61与钢管62通过连接法兰63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71固定安装在钢管62的管壁上,所述第一组合块74和第二组合块75均固定安装在钢管62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组合块74与第二组合块75靠近伸缩软管61的一侧均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62的管壁上设有位于固定块71一侧的把手64,所述把手64与钢管62通过螺栓连接。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密封盒45和密封圈46,避免了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四处迸散进入轴承44内,损坏轴承44,通过密封盒45和密封圈46的双重密封作用,延长了轴承44的使用寿面,即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弹性板731,当关闭导料管6时,弹性板731对第一组合块74和第二组合块75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时,转动螺杆72对弹性板731进行挤压后,弹性板731可根据自身的形变量将缝隙堵死,提高了密封性,通过设置带有防滑套的旋转把手76,增大了手与旋转把手76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打滑,通过设置伸缩软管61、钢管62和连接法兰63,便于工作人员拉动伸缩软管61随自身移动而移动,进一步扩大了浇筑范围,提高实用性,通过连接法兰63将伸缩软管61和钢管62连接,便于将两者拆卸,对钢管62清洗和更换,通过将第一组合块74和第二组合块75靠近连接法兰63的一侧设置为倾斜面,便于混凝土流动顺畅,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布料斗使用不便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机构4,开启驱动电机8,电机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43转动,从而使转轴42转动,转轴42再带动滚轮41,使之在预设导轨上移动,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导料管6,随装置一起走动,将导料管6的出料口对准需要浇筑混凝土的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浇筑混凝土的工作范围,提高了实用性;通过设置调节机构7,转动螺杆72,使螺杆72沿螺纹孔711向导料管6内部移动,螺杆72带动封板73下(上)移,减小(增大)封板73与第一组合块74和第二组合块75之间的缝隙,从而降低混凝土流出的速度,降低冲击力,也大大避免了混凝土的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