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5982发布日期:2020-05-12 19:4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声墙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



背景技术:

隔音墙板是一种高性能的约束阻尼结构板,它是由高性能的粘弹阻尼隔音涂层和约束阻尼层复合而成的。当结构板在受到声波的撞击而产生振动时,粘弹阻尼涂层能有效的将声波的振动能转化成热能消耗掉,从而起到显著的隔音作用,市场上有一些隔音板是在两块板之间安装橡胶层、减振材料或隔音毡等做成的,采用这种方法,在短期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隔音效果,但是其隔音效果会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众所周知,橡胶等材料在空气中会慢慢老化,导致其逐渐变硬而丧失弹性,从而导致隔音效果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为了达到很好的隔音效果,隔音板的安装方法必须非常简单,否则也很难达到理想的隔音效果。专业的声学工程师都清楚,一种墙体如果在实验室里检测能隔音分贝。

现有的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在搬运的过程中需要人工将整块大面积板抬起才能进行搬运,这种搬运方式不仅费力而且堆放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在搬运的过程中不仅费力而且堆放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夹层,所述板体的四周外壁上均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与板体为一体结构,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且插接槽与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内置凹槽,所述内置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握把,且握把的两端与内置凹槽的内壁紧密对接。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下表面与内置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槽,所述握把的高度等于内置凹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插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相邻板体之间通过连接杆贯穿插接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层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龙骨,所述夹层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层,所述真空层的外壁上设置有隔音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真空层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隔音阻尼垫,所述真空层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隔音棉,且隔音阻尼垫和隔音棉均与真空层的外壁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手持握把将板体搬运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将板体堆积摆放,运往高层时,也可以通过在间槽中穿绳,利用塔吊将板体运输至指定的楼层,克服了现有的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在搬运的过程中不仅费力而且堆放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真空层的作用起到隔音隔声的作用,当外界的声音传播至板体时,采用真空无法传音的原理,因为板体内部真空层的缘故,声音无法在没有介质的条件下传播,从而达到对墙体隔音的目的。

3、通过设置的连接杆起到便于墙板铺设安装的作用,将多块板体依次对接相邻板体之间通过连接杆贯穿插接槽固定连接,使得板体的安装更加方便,达到快速安装墙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体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板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2、内置凹槽;3、握把;4、间槽;5、夹层;6、通孔;7、插接槽;8、连接杆;9、龙骨;10、隔音阻尼垫;11、隔音涂料层;12、真空层;13、隔音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包括板体1,板体1的内部设置有夹层5,板体1的四周外壁上均设置有通孔6,且通孔6与板体1为一体结构,通孔6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7,且插接槽7与通孔6相连通,板体1的内部设置的夹层5起到容纳隔声结构的作用,板体1的四周外壁上均设置的通孔6起到便于连接杆8插接的作用,通孔6的内部设置的插接槽7起到容纳连接杆8的作用。

进一步,板体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内置凹槽2,内置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握把3,且握把3的两端与内置凹槽2的内壁紧密对接,板体1的前端面上设置的内置凹槽2起到承载握把3的作用,还可以节约板体1制造的材料,内置凹槽2的内部设置的握把3起到便于搬运板体1的作用,握把3的两端与内置凹槽2的内壁紧密对接可以使得握把3与内置凹槽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握把3的下表面与内置凹槽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槽4,握把3的高度等于内置凹槽2的深度,握把3的下表面与内置凹槽2的内壁之间设置的间槽4起到便于抓取和穿绳的作用,握把3的高度等于内置凹槽2的深度可以使得板体1摆放时不会因为握把3的凸起而倒伏。

进一步,插接槽7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8,且相邻板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8贯穿插接槽7固定连接,插接槽7的内部设置的连接杆8起到连接相邻板体1的作用,相邻板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8贯穿插接槽7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板体1之间的拼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夹层5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龙骨9,夹层5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层12,真空层12的外壁上设置有隔音涂料层11,夹层5的两侧外壁上设置的龙骨9起到固定夹层5的作用,夹层5的内部设置的真空层12与真空玻璃的样式相同,起到产生真空环境减少声音传导介质的作用,真空层12的外壁上设置的隔音涂料层11起到增强隔音效果的作用。

进一步,真空层12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隔音阻尼垫10,真空层12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隔音棉13,且隔音阻尼垫10和隔音棉13均与真空层12的外壁紧密贴合,真空层12的一侧外壁上设置的隔音阻尼垫10和另一侧外壁上设置的隔音棉13起到加强真空层12隔音效果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持握把3将板体1搬运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将板体1堆积摆放,运往高层时,也可以通过在间槽4中穿绳,利用塔吊将板体1运输至指定的楼层,将多块板体1依次对接相邻板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8贯穿插接槽7固定连接,使得板体1的安装更加方便,当外界的声音传播至板体1时,采用真空无法传音的原理,因为板体1内部真空层12的缘故,声音无法在没有介质的条件下传播,从而达到对墙体隔音的目的,完成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的安装使用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内部设置有夹层(5),所述板体(1)的四周外壁上均设置有通孔(6),且通孔(6)与板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通孔(6)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7),且插接槽(7)与通孔(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内置凹槽(2),所述内置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握把(3),且握把(3)的两端与内置凹槽(2)的内壁紧密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3)的下表面与内置凹槽(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槽(4),所述握把(3)的高度等于内置凹槽(2)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7)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8),且相邻板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8)贯穿插接槽(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5)的两侧外壁上设置有龙骨(9),所述夹层(5)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层(12),所述真空层(12)的外壁上设置有隔音涂料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层(12)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隔音阻尼垫(10),所述真空层(12)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隔音棉(13),且隔音阻尼垫(10)和隔音棉(13)均与真空层(12)的外壁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涉及隔声墙板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建筑工程用隔声墙板在搬运的过程中不仅费力而且堆放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坏的问题。所述板体的内部设置有夹层,所述板体的四周外壁上均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与板体为一体结构,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插接槽,且插接槽与通孔相连通,所述板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内置凹槽,所述内置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握把,且握把的两端与内置凹槽的内壁紧密对接,所述握把的下表面与内置凹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槽,所述握把的高度等于内置凹槽的深度,所述插接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且相邻板体之间通过连接杆贯穿插接槽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琳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琳娜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