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8969发布日期:2020-07-14 16:5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钢-混组合的一体化楼面塔桅。



背景技术:

如今,各运营商已进入楼面微站大规模建设阶段,微站建设多以小型化、重复化、快速建设为特点,则标准化的预制基础即可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铁塔公司楼面抱杆以配重基础和锚栓基础为主。其中配重式基础以其不破坏楼面防水,减少阻工概率而得到普遍使用。配重基础存在用混凝土用量大、无法形成整体刚度和养护期时间长的问题。铁塔公司日益承受运营商交付压力,使得铁塔公司对交付进度十分注重,混凝土配重基础需要在现场养护,施工作业周期长。同时铁塔公司单站核算模式,对单站的造价要求也较高,所以模块化的纯钢基础因其高昂的价格而无法大规模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以解决铁塔公司微站配重基础养护时间长或者钢配重基础造价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包括抱杆、支撑杆以及钢结构框架底座,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为等边直角三角形,所述抱杆竖直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底座的直角上,所述支撑杆包括两根,一端分别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底座锐角上,另一端分别倾斜固定在抱杆的中部;两根支撑杆的中部分别通过一根斜杆连接抱杆的底部;两根支撑杆的中部通过一根横杆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内浇筑有混凝土。

具体地,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包括两条平行的槽钢,斜边为一条槽钢;

所述的两条平行的槽钢端部通过焊接的钢板连接,且钢板上设有分别与抱杆、支撑杆底部连接的螺孔;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的三条边的槽钢分别为多段通过条形连接件连接而成;

结构框架底座的两条直角边槽钢通过直角形连接件连接固定;

结构框架底座的两条直角边槽钢与斜边槽钢分别通过钝角形连接件连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结构框架底座的两条直角边槽钢与斜边槽钢之间,通过条形连接件拉设有加固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框架底座内焊接有钢丝网,并在结构框架底座内的钢丝网上、以及直角边两条平行的槽钢之间浇筑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钢板截面为l形,其焊接在槽钢端部外侧的上方;所述槽钢的端部留有用于连接其它边部的固定孔以及用于加长槽钢长度的连接孔。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楼面塔桅由三部分组成,微型上部钢结构抱杆、中部钢结构支撑、以及下部钢结构框架底座,框架底座内焊接有钢丝网,并浇筑有混凝土,解决传统楼面抱杆基座混凝土配重基础养护时间长的问题,混凝土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几天即可达到一定强度,并与钢框架粘结牢固;不需要完全达到28天养护期即可开展后续施工,且实现相较于钢结构基础更廉价的造价。

2、本实用新型楼面塔桅不需要破坏楼面防水层,不存在破坏楼面防水效果的问题,不需要打膨胀螺栓,不存在破坏楼面结构层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楼面塔桅底座由槽钢和钢板而成,对于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可以工厂化预制也可以现场焊接、开孔,灵活运用于多种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楼面塔桅钢结构框架底座结构图。

图3为槽钢与焊接的钢板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2楼面塔桅钢结构框架底座结构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1抱杆;2支撑杆;3钢结构框架底座;31槽钢;311固定孔;312连接孔;32钢板;321螺孔;33条形连接件;34直角形连接件;35钝角形连接件;36加固钢筋;37钢丝网;4斜杆;5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该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包括抱杆1、支撑杆2以及钢结构框架底座3,钢结构框架底座3为等边直角三角形,抱杆1竖直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底座3的直角上,支撑杆2包括两根,一端分别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底座3锐角上,另一端分别倾斜固定在抱杆1的中部;两根支撑杆2的中部分别通过一根斜杆4连接抱杆1的底部;两根支撑杆2的中部通过一根横杆5连接,以加强支撑杆对抱杆的支撑固定。

钢结构框架底座3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包括两条平行的槽钢31,斜边为一条槽钢。两条平行的槽钢31端部通过焊接的钢板32连接,且钢板32上设有分别与抱杆1、支撑杆2底部连接的螺孔321;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3的三条边的槽钢31分别为两段通过条形连接件33连接而成。

结构框架底座3的两条直角边槽钢31通过直角形连接件34连接固定;

结构框架底座3的两条直角边槽钢与斜边槽钢分别通过钝角形连接件35连接固定。

结构框架底座3的两条直角边槽钢与斜边槽钢之间,通过条形连接件33拉设有加固钢筋36。

钢板32截面为l形,其焊接在槽钢31端部外侧的上方;所述槽钢31的端部留有用于连接其它边部的固定孔311以及用于加长槽钢长度的连接孔312。

结构框架底座3内焊接有钢丝网37,并在结构框架底座3内的钢丝网37上、以及直角边两条平行的槽钢之间浇筑混凝土。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钢结构框架底座3的三条边的槽钢31分别为三段通过条形连接件33连接而成,三条边的槽钢之间相互拉设有加固钢筋3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包括抱杆(1)、支撑杆(2)以及钢结构框架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3)为等边直角三角形,所述抱杆(1)竖直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底座(3)的直角上,所述支撑杆(2)包括两根,一端分别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底座(3)锐角上,另一端分别倾斜固定在抱杆(1)的中部;两根支撑杆(2)的中部分别通过一根斜杆(4)连接抱杆(1)的底部;两根支撑杆(2)的中部通过一根横杆(5)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3)内浇筑有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3)的两条直角边分别包括两条平行的槽钢(31),斜边为一条槽钢;

所述的两条平行的槽钢(31)端部通过焊接的钢板(32)连接,且钢板(32)上设有分别与抱杆(1)、支撑杆(2)底部连接的螺孔(321);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3)的三条边的槽钢(31)分别为多段通过条形连接件(33)连接而成;

结构框架底座(3)的两条直角边槽钢(31)通过直角形连接件(34)连接固定;

结构框架底座(3)的两条直角边槽钢与斜边槽钢分别通过钝角形连接件(35)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底座(3)的两条直角边槽钢与斜边槽钢之间,通过条形连接件(33)拉设有加固钢筋(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框架底座(3)内焊接有钢丝网(37),并在结构框架底座(3)内的钢丝网(37)上、以及直角边两条平行的槽钢之间浇筑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32)截面为l形,其焊接在槽钢(31)端部外侧的上方;所述槽钢(31)的端部留有用于连接其它边部的固定孔(311)以及用于加长槽钢长度的连接孔(3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一体化楼面塔桅,包括抱杆、支撑杆以及钢结构框架底座,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为等边直角三角形,所述抱杆竖直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底座的直角上,所述支撑杆包括两根,一端分别固定在钢结构框架底座锐角上,另一端分别倾斜固定在抱杆的中部;两根支撑杆的中部分别通过一根斜杆连接抱杆的底部;两根支撑杆的中部通过一根横杆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底座内浇筑有混凝土。

技术研发人员:韩也轩;吕庭;陈太平;汤伟方;陈裕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