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7494发布日期:2020-08-18 18:3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卫生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厕所必不可少,在室外举行一些临时大型集会时,需要搭建临时厕所,可移动拆卸式厕所便成为最佳选择;对于有固定厕所的公共场所,每逢节假日或人流量较大时,固定厕所往往人满为患,也需要移动厕所作为补充。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环境美化要求的提升,户外移动厕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场所不可缺少的公共用品。

现有的移动厕所拆卸过程复杂,需要耗时耗力,并且频繁的拆卸和组装势必会影响移动厕所箱体和内部管路的密封性;如果不拆卸直接进行运输,则会占用巨大的运输空间,带来高额的运输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拆卸内部管路和固定件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拆卸安装和压缩、拆卸压缩后体积可以缩为正常生使用体积的四分之一左右、方便移动和运输可减少运输成本、并且能够实现正常固定厕所的所有基本功能在公共场所实用性极高的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包括底座、伸缩支撑杆、顶部结构、底座围挡体、上部帆布围挡体、水箱、洗手池、蹲坐一体式马桶和马桶排污管,所述伸缩支撑杆设有相同的四组且分别垂直固定设于底座四个角上,所述顶部结构设于伸缩支撑杆顶端,伸缩支撑杆对顶部结构起固定支撑作用,所述底座围挡体固定设于底座上,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可拆卸设于顶部结构和底座围挡体之间,顶部结构对上部帆布围挡体起支撑作用,所述蹲坐一体式马桶设于底座上并设于围挡体内靠近底座后面,所述马桶排污管设于底座内部并设于蹲坐一体式马桶下方,所述水箱设于底座上且对称设于蹲坐一体式马桶两侧,所述洗手池设于蹲坐一体式马桶右侧水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每组伸缩支撑杆设有四节,每节支撑杆的长度等于底座围挡体的高度,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呈可收缩设置,所述伸缩支撑杆收缩后长度等于底座围挡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结构包括天花板、太阳能板和照明灯,所述天花板的四个角与四组伸缩支撑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对天花板起支撑作用,所述太阳能板设于天花板顶部中心,所述照明灯设于天花板底部中心,所述照明灯与太阳能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围挡体包括前门底座外挡板、前门板、左侧底座外挡板、右侧底座外挡板和后壁底座外挡板,所述前门底座外挡板、左侧底座外挡板、右侧底座外挡板和后壁底座外挡板垂直固定设于底座上,所述前门底座外挡板、左侧底座外挡板、右侧底座外挡板和后壁底座外挡板首尾相连共同组成两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前门板可旋转设于前门底座外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呈两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设置,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顶部开口一端可拆卸设于天花板上,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底部开口端可拆卸设于底座围挡体上,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与前门底座围挡板相连侧面上设有前门帘竖直开口,所述前门帘竖直开口两侧设有柔性磁条,自然状态下,由于收到重力作用和柔性磁条的作用,前门帘竖直开口可以自动密封,用手推动前门帘竖直开口可以将前门帘竖直开口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设有四组底座支座,所述四组底座支座可分别调节高度,通过调节底座支座的高度可以使底座在室外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保持水平;所述底座上方底座围挡体内部设有内部防滑地板。

进一步地,所述蹲坐一体式马桶上沿上可旋转设有橡胶围挡,当使用者以蹲姿入厕时,需要旋转橡胶围挡从蹲坐一体式马桶上沿上移除,当使用者以坐姿入厕时,将橡胶围挡旋转到蹲坐一体式马桶上沿上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后方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贯穿后壁底座外挡板,所述蹲坐一体式马桶右侧水箱与洗手池相连,所述蹲坐一体式马桶左侧水箱与蹲坐一体式马桶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结构简单,可以在不拆卸内部管路和固定件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拆卸安装和压缩,极大的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同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拆卸压缩后体积可以缩小为正常生使用体积的四分之一左右,方便移动和运输,减少了在移动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了正常固定厕所的所有基本功能,包括蹲姿和坐姿入厕、马桶冲洗、洗手和照明,在公共场所实用性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俯视图。

其中,1、底座,2、伸缩支撑杆,3、顶部结构,4底座围挡体,5、上部帆布围挡体,6、水箱,7、洗手池,8、蹲坐一体式马桶,9、马桶排污管,10、天花板,11、太阳能板,12、照明灯,13、前门底座外挡板,14、前门板,15、左侧底座外挡板,16、右侧底座外挡板,17、后壁底座外挡板,18、前门帘竖直开口,19、柔性磁条,20、底座支座,21、内部防滑地板,22、橡胶围挡,23、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包括底座1、伸缩支撑杆2、顶部结构3、底座围挡体4、上部帆布围挡体5、水箱6、洗手池7、蹲坐一体式马桶8和马桶排污管9,所述伸缩支撑杆2设有相同的四组且分别垂直固定设于底座1四个角上,所述顶部结构3设于伸缩支撑杆2顶端,伸缩支撑杆2对顶部结构3起固定支撑作用,所述底座围挡体4固定设于底座1上,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5可拆卸设于顶部结构3和底座围挡体4之间,顶部结构3对上部帆布围挡体5起支撑作用,所述蹲坐一体式马桶8设于底座1上并设于底座围挡体4内靠近底座1后面,所述马桶排污管9设于底座1内部并设于蹲坐一体式马桶8下方,所述水箱6设于底座1上且对称设于蹲坐一体式马桶8两侧,所述洗手池7设于蹲坐一体式马桶8右侧水箱6上。

所述每组伸缩支撑杆2设有四节,每节的长度等于底座围挡体4的高度,所述伸缩支撑杆2为可收缩设置,所述伸缩支撑杆2收缩后长度等于底座围挡体4的高度。

所述顶部结构3包括天花板10、太阳能板11和照明灯12,所述天花板10的四个角与四组伸缩支撑杆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2对天花板10起支撑作用,所述太阳能板11设于天花板10顶部中心,所述照明灯12设于天花板10底部中心,所述照明灯12与太阳能板11电连接。

所述底座围挡体4包括前门底座外挡板13、前门板14、左侧底座外挡板15、右侧底座外挡板16和后壁底座外挡板17,所述前门底座外挡板13、左侧底座外挡板15、右侧底座外挡板16和后壁底座外挡板17垂直固定设于底座1上,所述前门底座外挡板13、左侧底座外挡板15、右侧底座外挡板16和后壁底座外挡板17首尾相连共同组成两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结构,所述前门板14可旋转设于前门底座外挡板13上。

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5呈两端开口的长方体腔体设置,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5顶部开口一端可拆卸设于天花板10上,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5底部开口端可拆卸设于底座围挡体4上,所述上部帆布围挡体5与前门底座围挡板相连侧面上设有前门帘竖直开口18,所述前门帘竖直开口18两侧设有柔性磁条19,自然状态下,由于收到重力作用和柔性磁条19的作用,前门帘竖直开口18可以自动密封,用手推动前门帘竖直开口18可以将前门帘竖直开口18打开。

所述底座1下设有四组底座支座20,所述四组底座支座20可分别调节高度,通过调节底座支座20的高度可以使底座1在室外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保持水平;所述底座1上方底座围挡体4内部设有内部防滑地板21。

所述蹲坐一体式马桶8上沿上可旋转设有橡胶围挡22,当使用者以蹲姿入厕时,需要旋转橡胶围挡22从蹲坐一体式马桶8上沿上移除,当使用者以坐姿入厕时,将橡胶围挡22旋转到蹲坐一体式马桶8上沿上即可。

所述水箱6后方设有注水管23,所述注水管23上贯穿后壁底座外挡板17,所述蹲坐一体式马桶8右侧水箱6与洗手池7相连,所述蹲坐一体式马桶8左侧水箱6与蹲坐一体式马桶8相连。

具体使用时,将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放于室外空地,调节底座支座20高度是底座1水平,将伸缩支撑杆2调整到最大长度并固定,将上部帆布围挡体5安装到顶部结构3和底座围挡体4上,通过注水管23向水箱6内注入足够的水,将马桶排污管9与室外临时化粪池连接;当入厕者需要入厕时,打开前门板14,推开前门帘竖直开口18进入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内部,如果需要以蹲姿入厕时,旋转橡胶围挡22将橡胶围挡22从蹲坐一体式马桶8上沿上移除,如果以坐姿入厕时,将橡胶围挡22旋转到蹲坐一体式马桶8上沿上即可,入厕结束后按蹲坐一体式马桶8的冲水键冲水,蹲坐一体式马桶8内污水便通过马桶排污管9进入临时化粪池,然后在洗手池7内洗完手推开前门帘竖直开口18和前门板14从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出来;需要将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移动时,只需要将上部帆布围挡体5从顶部结构3和底座围挡体4上拆卸掉,将伸缩支撑杆2调整到最小长度,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的高度便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左右;整个安装和拆卸的过程简单易操作,并且没有对可压缩便携式移动厕所内的固定设施和管路进行拆卸,不会对整体结构的强度和管路的密封性造成影响,极大的降低了使用维护成本,同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拆卸压缩后体积可以缩小到正常使用体积的四分之一左右,方便移动和运输,降低了移动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在狭小的空间内实现了正常固定厕所的所有基本功能,包括蹲姿和坐姿入厕、马桶冲洗、洗手和照明,在公共场所实用性极高,具有极高的广阔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