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9652发布日期:2020-07-04 01:0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角防水技术,尤其涉及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卫生间及阳台的地面施工经常需要进行暂时性的防水处理,防止装修过程中渗水到楼下,对楼下楼面造成破坏。

现有技术cn201520420402.7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地面基层;第一隔板,墙体和地面基层向外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向外设有第二隔板;第一间板,墙体向外设有第一间板;第二间板,地面基层向上方设有第二间板;第一空腔,墙体、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拼砖层,第二隔板向外设有拼砖层;第二排湿管,第二空腔通过连接第二排湿管与外界导通,第二排湿管的外延段上设有第二闸门,第二排湿管的末端设有排风扇,连接管。这种防水结构安装和拆除都较为麻烦,对于临时性防水结构来说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拆装便捷、结构简单的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包括找平层、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端部密封条、第二端部密封条、连接部密封条和螺钉密封片,所述找平层敷设于墙角处的墙面上,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互相垂直地盖设于所述找平层上,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部位为楔形,所述连接部位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部密封条嵌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隔板借助第一螺钉与所述墙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借助第二螺钉与所述墙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上均盖设有螺钉密封片,所述第一端部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远离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连接部密封条为圆柱形,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圆弧状,所述凹槽与所述连接部密封条相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凹槽的截面为3/4个圆弧形。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第一端部密封条完全覆盖所述找平层和第一隔板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隔板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第二端部密封条完全覆盖找平层和第二隔板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二隔板粘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部位为楔形,所述楔形为45度尖角。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设置于所述第一螺钉孔内,所述第二螺钉设置于所述第二螺钉孔内,所述螺钉密封片盖设于所述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上。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第一螺钉贯穿所述第一隔板和找平层并连接到墙面内,所述第二螺钉贯穿所述第二隔板和找平层并连接到墙面内。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找平层每一边的厚度为2cm~3cm。

在一实施例中,该墙角防水结构的所述找平层每一边的长度为20cm~25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找平层、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保护墙角部位防止进水。通过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部位设置为楔形,安装时只需先铺设找平层,将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拼接并装入密封条后,打入螺钉即可,拆装简单。此外,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连接处、第一隔板端部、第二隔板端部以及螺钉处均设置有密封条或密封片,从而对这些薄弱部位进行了加强,整体防水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找平层;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一端部密封条;5-第二端部密封条;6-连接部密封条;7-螺钉密封片;8-第一螺钉;9-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用墙角防水结构,包括找平层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端部密封条4、第二端部密封条5、连接部密封条6和螺钉密封片7,找平层1敷设于墙角处的墙面上,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互相垂直地盖设于找平层上,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连接部位为楔形,连接部位设置有凹槽,连接部密封条6嵌设于凹槽内,第一隔板2借助第一螺钉8与墙面固定连接,第二隔板3借助第二螺钉9与墙面固定连接,第一螺钉8和第二螺钉9上均盖设有螺钉密封片7,第一端部密封条4设置于第一隔板2远离第二隔板3的一端,第二端部密封条5设置于第二隔板3远离第一隔板2的一端。

通过设置找平层1、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保护墙角部位防止进水。通过将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连接部位设置为楔形,安装时只需先铺设找平层1,将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拼接并装入连接部密封条6后,打入螺钉即可,拆装简单。此外,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连接处、第一隔板2端部、第二隔板3端部以及螺钉处均设置有密封条或密封片,从而对这些薄弱部位进行了加强,整体防水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密封条6为圆柱形,凹槽的截面为圆弧状,从而凹槽与连接部密封条相匹配。为了能够卡住连接部密封条6,可以将凹槽的截面设置为3/4个圆弧形。

在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结构。具体而言,第一端部密封条4完全覆盖找平层1和第一隔板2的端部,并与第一隔板2粘接。第二端部密封条5完全覆盖找平层1和第二隔板3的端部,并与第二隔板3粘接。

为了实现便捷安装,将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的连接部位设置为楔形,在本实施例中楔形为45度尖角。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第一螺钉孔,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第二螺钉孔,第一螺钉8设置于第一螺钉孔内,第二螺钉9设置于第二螺钉孔内,螺钉密封片7盖设于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上。

第一螺钉8贯穿第一隔板2和找平层1并连接到墙面内,第二螺钉9贯穿第二隔板3和找平层1并连接到墙面内。

在本实施例中,找平层1每一边的厚度为2cm,长度为20cm。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为使解释简单化将上述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理解并领会,这些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或本文中未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