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杆基座以及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8162发布日期:2020-08-18 18:3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杆基座以及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杆基座以及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网电传输线路的架设施工过程中,智能电杆的树立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树立智能电杆首先是要挖坑,目前使用的挖坑设备和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一是作业效率低,二是挖坑质量差,特别是遇有斜坡地面上挖坑,钻头尖部极易滑移,造成电杆树立位置偏离超差,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三是智能电杆挖坑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由于钻杆没有合理归置,钻头摆动,容易碰到地面或者碰到障碍物,损坏钻头。

随着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城镇化的建设,村村通电需要大量的环型混凝土电杆,电杆在土质松散的黄土上,在挖坑时,容易荡起泥土灰尘,通过在电杆地表堆土或设置线杆根部混凝土墩台固定线杆的方法,由于环境天气变化对土堆影响较大,一般不会使用,而混凝土墩需现场灌注,工作量大的同时,需时刻保持电杆的稳定性,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需现在混凝土浇灌,避免挖坑产生灰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电杆基座以及安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智能电杆基座,包括基台,基台中部设有安装凹槽,在基台周侧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安装孔,所述基台下方设有钻杆,钻杆内部中空,钻杆从上往下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浇筑孔,所述钻杆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

安装孔为螺纹孔。

所述基台、钻杆和螺旋叶片均为钢筋混泥土一体浇筑制成。

钻杆下端设有带螺纹的钻头。

螺旋叶片远离钻杆的一侧的厚度小于螺旋叶片靠近钻杆的一侧的厚度。

一种安装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端两侧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与机架下方的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中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旋转板,所述动力装置的工作端连接旋转板,在旋转板的周侧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旋转销轴,所述旋转销轴连接电杆基座的安装孔。

伸缩装置为液压缸。

动力装置为液压马达。

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端垂直于安装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螺旋叶片将基台固定,通过基台上的安装凹槽和安装孔固定电杆,不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灌,避免在挖坑时带起尘土污染环境,确保电杆的稳定性,降低安装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其中,1.伸缩装置,2.机架,3.动力装置,4.安装板,5.旋转板,6.旋转销轴,7.基台,8.安装凹槽,9.钻杆,10.螺旋叶片,11.钻头,12.安装孔,13.卡接槽,14.浇筑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到4所示,一种智能电杆基座,包括基台7,基台7中部设有安装凹槽8,在基台7周侧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安装孔12,所述基台7下方设有钻杆9,钻杆9内部中空,钻杆9从上往下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浇筑孔14,浇筑孔14至少有三个,所述钻杆9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10。

安装孔12为螺纹孔,通过螺纹孔连接电杆底座,使电杆固定在基台7上。

所述基台7、钻杆9和螺旋叶片10均为钢筋混泥土一体浇筑制成,降低成本,不需要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灌,降低劳动强度,加大电杆的稳定性。

钻杆9下端设有带螺纹的钻头11,螺旋叶片10远离钻杆9的一侧的厚度小于螺旋叶片10靠近钻杆9的一侧的厚度,便于钻入土地,

一种安装装置,包括机架2,机架2上端两侧设有伸缩装置1,伸缩装置1的伸缩端与机架2下方的安装板4固定连接,伸缩装置1的伸缩端竖直往下做往复移动,在安装板4中部设有动力装置3,所述安装板4的下方设有旋转板5,所述动力装置3的工作端连接旋转板5,优选的,动力装置3的工作端与旋转板5卡接,旋转板5中部设有卡接槽13,优选的,卡接槽13为六棱槽,在旋转板5的周侧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旋转销轴6,旋转销轴6与安装孔12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所述旋转销轴6连接智能电杆基座的安装孔12,旋转销轴6穿插在安装孔12中,智能电杆基座的钻杆9垂直与工作面。

伸缩装置1为液压缸,推动安装板4往下移动。

动力装置3为液压马达,带动旋转板5工作,动力足,工作效率高。

伸缩装置1的伸缩端垂直于安装板4,防止智能电杆基座倾斜,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智能电杆基座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智能电杆基座在预制场场内进行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制成;

第二步,将智能电杆基座运至施工现场;

第三步,将安装装置的旋转板5安置在智能电杆基座的基台上,旋转板5上的旋转销轴6穿插在安装孔12中;

第四步,将动力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旋转板5;

第五步,启动伸缩装置1和动力装置3,将智能电杆基座旋入工作面之下,使基台7与工作面平齐;

第六步,将水泥砂浆喷涂灌浆机的输出端放入钻9杆中,启动水泥砂浆喷涂灌浆机往钻杆9内部喷浆,通过钻杆的浇筑孔14对螺旋叶片周围的泥土进行浇筑;

第七步,完成浇筑后,停止水泥砂浆喷涂灌浆机工作,将电杆安装至基台7的安装凹槽8中,电杆的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基台7上的安装孔,完成电杆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智能电杆基座竖直放置,旋转板5上的旋转销轴6安装在基台7上的安装孔12中,液压马达的工作端卡接在旋转板5上,启动液压马达和液压缸,液压马达带动旋转板5转动,旋转板5通过旋转销轴6带动基台7转动,基台7带动钻杆9转动,钻杆9带动钻头11和螺旋叶片10转动,同时,液压缸的伸缩端推动安装板4往下移动,进而推动智能电杆基座往下移动,即通过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将智能电杆基座钻入土内,直到基台7与工作面平齐,停止工作,移走安装装置,然后将智能电杆插入基台7上的安装凹槽8中,通过螺栓将智能电杆底座固定在安装孔12中,固定智能电杆,完成智能电杆的安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液压缸和液压马达均为液压泵带动,水泥砂浆喷涂灌浆机均为现有技术,本说明书中部在进行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电杆基座,包括基台,其特征在于:基台中部设有安装凹槽,在基台周侧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安装孔,所述基台下方设有钻杆,钻杆内部中空,钻杆从上往下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浇筑孔,所述钻杆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基座,其特征在于:安装孔为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钻杆和螺旋叶片均为钢筋混泥土一体浇筑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基座,其特征在于:钻杆下端设有带螺纹的钻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基座,其特征在于:螺旋叶片远离钻杆的一侧的厚度小于螺旋叶片靠近钻杆的一侧的厚度。

6.一种安装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端两侧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伸缩端与机架下方的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中部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旋转板,所述动力装置的工作端连接旋转板,在旋转板的周侧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旋转销轴,所述旋转销轴连接电杆基座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装置为液压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为液压马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端垂直于安装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杆基座以及安装装置,包括基台,基台中部设有安装凹槽,在基台周侧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安装孔,所述基台下方设有钻杆,钻杆内部中空,钻杆从上往下设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浇筑孔,所述钻杆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螺旋叶片将基台固定,通过基台上的安装凹槽和安装孔固定电杆,不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灌,避免在挖坑时带起尘土污染环境,确保电杆的稳定性,降低安装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霞;张军晓;刘惠超;杨水霞;张嘉萱;周会阳;梁锋凯;周慧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密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9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