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及构造柱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2614发布日期:2020-08-21 15:0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及构造柱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施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及构造柱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二次结构施工在现代建筑工程愈发显得重要。传统构造柱模板体系多采用周转多次的零散模板、木枋作为主次楞,需要现场拼装,根据现场的需求制备达到要求高度的模板,十分麻烦。如何规避此类缺点,从而满足现代化建筑节能环保的工艺要求,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多次使用、不用现场临时拼装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及构造柱模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用于设置于待浇筑构造柱侧围,所述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包括内模板和用于贴靠墙体的外模板;所述内模板可选择的滑动或固定的设置于所述外模板上。

在需要使用时,让内模板在外模板上滑动以调节整个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的长度,待确定后满足待浇筑构造柱的要求后,将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进行固定即可,通过设置上述外模板和内模板的伸缩,使本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可以灵活的适用不同高度的构造柱,减少了临时拼装的模板使用,使构造柱施工更加环保。

这里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的滑动可以采用滑槽的方式,即在内模板或外模板上设置滑槽,内模板沿滑槽滑动,也可以是内模板与外模板之间设置沿外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轨,内模板沿该滑轨滑动。

进一步的是,所述外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沿外模板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内模板的侧边与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外模板、内模板的两侧边向同一侧翻折的形成折边,外模板、内模板两者的折边相平行。这里的折边优选的为直角折边。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模板的折边与外模板的折边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导轨位于该空隙内。将导轨设置于该空隙内,不仅最节约空间,也较为方便安装。

进一步的是,所述导轨分别设置于外模板两侧边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模板的上端设置有注料通道,该注料通道为开口向上的漏斗结构。以方便进行浇筑。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模板、外模板上开有相对应的通孔或螺纹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模板的中部、外模板的中部为平板或者直角结构,以适应不同结构的构造柱。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模板、外模板均为铝板。采用铝制的模板,轻便可靠、经久耐用,利用率高。

构造柱模板结构,用于夹持在留有待浇筑构造柱空隙的墙体上,包括所述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两个相对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组成一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所述构造柱模板结构包括至少一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所述一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通过穿过构造柱的连接件连接。

采用上述的构造柱模板结构这样的工厂整体预制成型机构,即能大大推进二次结构施工发展速度,进一步增强可靠性、实用性、整体性,并达到简化施工工艺,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构造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进行植筋绑扎、砌体施工;

s2.对砌体沿马牙槎边粘贴不干胶带;

s3.准备预制的可伸缩的、金属材质的构造柱模板,并在所述构造柱模板上涂刷模剂;

s4.准备预制的可伸缩的构造柱模板,针对现场构造柱调整构造柱模板的长度;

s5.将所述构造柱模板安装到砌体的两侧;

s6.根据安装后的位置环境调整构造柱模板,并固定构造柱模板的长度;

s7.进行构造柱浇筑工作;

s7.将位于砌体两侧的构造柱通过穿过构造柱的连接件拉紧,其中,设置连接件时,在连接件外套装用于隔绝连接件与构造柱的套件,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连接件拆除。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件采用对拉螺栓,拉紧时,扭动并调整对拉螺栓上的蝴蝶扣进行拉紧固定。本构造柱模板结构可靠性高,实用性强,配合蝴蝶扣和螺栓进行加固,提升成型效果,避免出现蜂窝麻面、浇筑不密实、成型效果差等质量问题。

进一步的是,所述套件采用pvc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构造柱模板的材质为铝材。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一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一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一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二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用于说明实施例三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6为用于说明实施例四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内模板、2-外模板、3-导轨、4-注料通道、5-通孔、6-对拉螺栓、7-墙体、8-构造柱、9-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和单位。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它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参加图1~6,一种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用于设置于待浇筑构造柱侧围,所述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包括内模板1和用于贴靠墙体的外模板2;所述内模板1可选择的滑动或固定的设置于所述外模板2上。所述内模板1的中部、外模板2的中部为平板结构或直角结构。

使本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可以灵活的适用不同高度的构造柱,减少了临时拼装的模板使用,使构造柱施工更加环保。

所述外模板2的一侧设置有沿外模板2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3,所述内模板1的侧边与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外模板2、内模板1的两侧边向同一侧翻折的形成折边,外模板2、内模板1两者的折边相平行。这里的折边优选的为直角折边。所述内模板1的折边与外模板2的折边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导轨3位于该空隙内。将导轨3设置于该空隙内,不仅最节约空间,也较为方便安装。这里的导轨3也可以分别设置于外模板2两侧边上。为了方便对内模板1的移动,可以在内模板1上设置拉板9或拉手。

这里的导轨3与内模板1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采用滚动滑动,也可以采用摩擦滑动,本申请优选的采用滚动滑动,即在外模板2的一侧设置导轨3,在内模板的侧边设置对应的滑轮,当然,或者外模板的一侧设置滑轮,在内模板的侧边设置于滑轮适配的滑轨也可。这里的滑轮与导轨可以横向设置,也可以纵向设置,只要能将外模板2与内模板1进行限位、保障内模板1与外模板2只在伸缩方向有自由度即可。

所述内模板1的上端设置有注料通道4,该注料通道4为开口向上的漏斗结构。以方便进行浇筑。所述内模板1、外模板2上开有相对应的通孔5或螺纹孔。

这里的内模板1、外模板2均为铝板。临时模板多采用木质,更因材料本身起皮、翘边等问题导致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差、通病较多,这还进一步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增加了人工、材料、工期等成本投入。采用铝制的模板,轻便可靠、经久耐用,利用率高。

如图1~3,实施例一:构造柱模板结构,用于夹持在留有待浇筑构造柱空隙的墙体7上,包括所述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两个相对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组成一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所述构造柱模板结构包括一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所述一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通过穿过构造柱的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可采用对拉螺栓6。本实施例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中部为平板结构,用于两面平齐的墙体7之间的构造柱8的浇筑。

如图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构造柱模板结构采用一对中部为直角结构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用于两面呈直角的墙体7之间的构造柱的浇筑,一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中一个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位于墙体7内侧,一个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位于墙体7外侧。

如图5,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和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构造柱模板结构采用三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该三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由三个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组成。一个为中部为平板结构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另外两个为中部呈直角结构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中部为平板结构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与另外两个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均相对连接将墙体7夹持,两个中部呈直角结构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相互连接将墙体7夹持。本实施例的构造柱模板结构适用于三面呈t字形布置的墙体7交汇处的构造柱8的浇筑。

如图6,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至三任意一项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构造柱模板结构采用四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该四对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由四个中部呈直角结构的工具式构造柱模板单元组成,两两相对连接的将墙体7夹持。本实施例的构造柱模板结构适用于呈十字形布置的墙体7交汇处的构造柱8的浇筑。

采用上述的构造柱模板结构这样的工厂整体预制成型机构,即能大大推进二次结构施工发展速度,进一步增强可靠性、实用性、整体性,并达到简化施工工艺,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

在构造柱模板单元生产(以下简称模板)时,按中部为平板结构或直角结构可以分为矩形状和l形状两种类型,l形状的构造柱模板单元又可以设计为用于阳角的直角型专用l形状模板和用于阴角的t字型专用l形状模板。在实施时,可以按下列尺寸进行设计:

矩形状内外模板的几何尺寸(宽×高×厚)为340(400)×600×3mm;l形状内外模板的几何尺寸(宽×高×厚)为170(200)×600×3mm;外模板重叠于内模板下层,并由两侧导轨进行连接和滑动;内外模板模板均开设有相互匹配的螺栓孔洞,孔洞直径为14mm,间距为200mm,矩形状模板为中部竖向二排均匀分布,l形状模板为两侧竖向各一排均匀分布。

注料通道的注料口设计在模板内模板上部,并与其加工成一体;矩形状模板注料口几何尺寸为(长×宽×高×厚)150×150×200×3mm;l形状模板注料口几何尺寸为(长×宽×高×厚)100×100×150×3mm。

构造柱施工方法:

s1.进行植筋绑扎、砌体施工;

s2.对砌体沿马牙槎边粘贴不干胶带;

s3.准备预制的可伸缩的、金属材质的构造柱模板,并在所述构造柱模板上涂刷模剂;模板的材质优选的可以采用铝制;

s4.准备预制的可伸缩的构造柱模板,针对现场构造柱调整构造柱模板的长度;

s5.将所述构造柱模板安装到砌体的两侧;

s6.根据安装后的位置环境调整构造柱模板,并固定构造柱模板的长度;

s7.进行构造柱浇筑工作;

s7.将位于砌体两侧的构造柱通过穿过构造柱的连接件拉紧,其中,设置连接件时,在连接件外套装用于隔绝连接件与构造柱的套件,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连接件拆除。

在施工时提前弹出构造柱控制线及墙体500mm线,确定模板位置;根据图纸构造柱几何尺寸及形状选用适合的模板类型。

模板安装前应对砌体沿马牙槎边粘贴不干胶带,防止出现漏浆;并在模板面涂刷脱模剂,便于拆模和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构造柱底部应凿毛处理,并将混凝土浮浆及垃圾清理干净。

1)针对上述实施例一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安装,即砌体与构造柱成“一字型”:

当砌体与构造柱成“一字型”时,可采用矩形状模板,注料口设置在便于浇筑的矩形状模板上端即可。安装时根据构造柱高度选用模板模数进行拼接,调节适当高度后,由螺栓穿过孔洞固定高度位置,在螺栓上套上pvc管,并与相对应的各模板孔洞连接牢固。

2)针对上述实施例二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安装,即砌体与构造柱成“直角型”;

当砌体与构造柱成“直角型”时,将直角型专用l形状模板安置于构造柱阳角处,t字型专用l形状模板安置于构造柱阴角处,注料口宜设置在矩形状模板上端,便于混凝土浇筑;若实际情况不允许,可设置在l形状模板一面上端处。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一的“一字型”保持一致。

3)针对上述实施例三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安装,即砌体与构造柱成“t字型”;

当砌体与构造柱成“t字型”时,将矩形状模板安置于构造柱平面处,l形状模板安置于构造柱阴角处,注料口宜设置在矩形状模板上端,便于混凝土浇筑;若实际情况不允许,可设置在l形状模板一面上端处。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二的“直角型”保持一致。

4)针对上述的实施例三的构造柱模板结构的安装,即砌体与构造柱成“十字型”;

当砌体与构造柱成“十字型”时,选用t字型专用l形状模板,将其安置于构造柱四方阴角,注料口设置在l形状模板一面上端处。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三的“t字型”保持一致。

以上安装方式均为工程实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余异形类情况可根据模板的多功能性进行灵活调节及安装。

待所有螺栓安装完成后,在模板孔洞上放置垫片,通过扭紧两侧蝴蝶扣达到加固目的;穿过构造柱的内部螺栓设有pvc套管,可防止混凝土凝固后与螺栓粘结。

本方法工艺简捷,解决了传统模板制作安装不规范、误差较大、随意性强等问题,降低施工难度低,提高操作便利性,保证了工程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的构造柱模板结构材质轻便,坚固耐用,周转循环利用率高,在降低基础造价的同时提高了工期效率,体现经济价值。操作简单,提高施工成型质量,降低因操作失误、过度消耗、返工等引起的经济损失。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