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5838发布日期:2020-07-10 15:38阅读:9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工程建设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建筑指的是建造在园林和城市绿化地段内供人们游憩或观赏用的建筑物,常见的有亭、榭、廊、阁、轩、楼、台、舫、厅堂等建筑物。通过建造这些主要起到园林里造景,和为游览者提供观景的视点和场所;还有提供休憩及活动的空间等作用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园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苑、囿中的台榭。魏晋以后,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同时自然环境有了建筑的装点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国园林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同自然景观融洽和谐。

现有的木柱固定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固定装置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只是采用了外漆进行了装饰,时间过长就会显露出内部的结构,难以体现古代建筑的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固定装置外漆容易掉落而导致难以体现古代建筑的特性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包括底盘和石板,所述底盘安装在石板上端外壁上,所述底盘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底盘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外套,所述外套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竖向伸出的主杆,所述主杆靠下端圆周外壁内部设置有内孔a,所述主杆的正下侧设置有内套,所述内套靠上端圆周外壁内部设置有内孔b,所述内孔b下侧的内套上设置有内槽,所述内套的右侧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插块左端外壁上设置有挡块,所述内套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套块b,所述固定套块b的右侧设置有固定长块,所述固定长块右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套块a,所述石板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圆周内壁内部设置有插槽,所述石板上端外壁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主杆、外套、底盘和内套均为木质材质。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块a、固定套块b和挡块均为圆弧形,所述固定套块a和固定套块b均与内套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内套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所述主杆设置在内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主杆和内套通过固定长块固定连接,所述石板和内套通过插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块、固定长块和固定柱均采用胶水固定连接。

与现有木柱固定装置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木柱固定装置使用内套和外套将主杆进行固定,这样就无须用螺母和螺钉等金属将其固定,保持了该木柱与古建筑得原汁原味,体现出古代建筑的木质结构的特性,先将内套放置在放置槽中,使得内槽与插槽对准,这样方便通过插块将内套与石板进行固定,再将插块的前端插入到内套上的内槽中,将插块向前推入到石板上的插槽中,使得挡块紧贴在内套的内壁上,这样让内套能够快速的进行固定,且使得内套非常稳固,然后将主杆放入到内套中,使得主杆上的内孔a与内套上的内孔b进行对准,再将固定长块插入到内孔b和内孔a中,而固定长块的另一端安装在固定套块b的内部,让主杆和内套进行固定,接着将外套从主杆的上端套进去,使得底盘上端第一固定孔对准石板上的第三固定孔,然后将固定柱插入到第一固定孔中,且固定柱的最下端设置在第三固定孔的内部,这样就能够将外套、内套以及底盘进行固定,使得该木柱固定装置更加稳定,且不需要通过其它的金属材料进行固定,保证了古建筑之间的和谐,体出古建筑的原貌和木质结构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装置片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杆;2、外套;3、底盘;4、石板;5、固定柱;6、第一固定孔;7、内孔a;8、内套;9、内孔b;10、第三固定孔;11、插块;12、挡块;13、第二固定孔;14、插槽;15、放置槽;16、内槽;17、固定套块a;18、固定长块;19、固定套块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包括底盘3和石板4,底盘3安装在石板4上端外壁上,底盘3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6,第一固定孔6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5,底盘3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外套2,外套2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竖向伸出的主杆1,主杆1靠下端圆周外壁内部设置有内孔a7,主杆1的正下侧设置有内套8,内套8靠上端圆周外壁内部设置有内孔b9,内孔b9下侧的内套8上设置有内槽16,内套8的右侧设置有插块11,插块11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孔10,插块11左端外壁上设置有挡块12,内套8的右侧设置有固定套块b19,固定套块b19的右侧设置有固定长块18,固定长块18右端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套块a17,石板4上端外壁内部设置有放置槽15,放置槽15圆周内壁内部设置有插槽14,石板4上端外壁内部还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3。

一种新型园林古建筑搭建用木柱固定装置,包括底盘3和石板4,主杆1、外套2、底盘3和内套8均为木质材质,这样使得固定装置能够体现出古代建筑特性,还能够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固定套块a17、固定套块b19和挡块12均为圆弧形,固定套块a17和固定套块b19均与内套8紧密贴合,这样使得固定套块a17和固定套块b19套能够在内套8的圆周外壁上,通过固定长块18进行固定,内套8设置在放置槽15的内部,主杆1设置在内套8的内部,这样使得内套8将主杆1进行固定,而内套8固定在放置槽15中,主杆1和内套8通过固定长块18固定连接,石板4和内套8通过插块11固定连接,这样使得主杆1固定在内套8的内部,而内套8通过插块11固定在放置槽15的内部,插块11、固定长块18和固定柱5均采用胶水固定连接,这样能够保持与古代建筑相似的方法,不采用金属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安装该主杆1时,先将固定长块18通过胶水安装在固定套块a17的左端圆周外壁上,且插块11也通过胶水安装在挡块12的右端圆周外壁上,将内套8垂直放置在放置槽15中,使得内槽16与插槽14对准,然后对插块11的四周外壁上涂上胶水,将插块11从内套8的上方伸进到内套8的下侧内部,再将插块11的前端插入到内套8上的内槽16中,将插块11向前推入到石板4上的插槽14中,使得挡块12紧贴在内套8的内壁上,完成所有的插块11安装后,再将主杆1垂直放入到内套8中,使得主杆1上的内孔a7与内套8上的内孔b9进行对准,然后将固定长块18的四周外壁和固定套块a17的圆周内壁以及固定套块b19的圆周内壁都涂上胶水,然后将固定长块18插入到内孔b9和内孔a7中,使得固定长块18的最后端插入都固定套块b19的内部插孔中,让主杆1和内套8进行固定,然后在完成剩下三个固定长块18的安装,接着将外套2从主杆1的上端套进,使得底盘3上端第一固定孔6对准石板4上的第三固定孔10,再将固定柱5圆周外壁上和下端外壁上都涂上胶水,然后将固定柱5垂直插入到第一固定孔6中,且固定柱5的最下端穿过第一固定孔6第二固定孔10并设置在第三固定孔13的内部,这样就能够将外套2进行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