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4730发布日期:2020-08-11 20:38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模板的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多。装配式钢结构楼板采用的是钢筋桁架楼承板或混凝土现浇楼板及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压型钢板参与结构受力,替代楼板下部钢筋,但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压型钢板在考虑防火的前提下,不但提高造价还影响建筑的二次装修,因此在住宅类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应用很少。而非组合性楼板,单独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其造价较高,间接推高建筑成本。

随着国家对绿色节能建筑的提倡,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作为绿色环保节能的住宅体系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和对住房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开发商对成本的控制,楼板底多数不进行二次吊顶装修,只作简单的抹灰找平处理,从功能和成本角度现浇混凝土楼板更占有优势。

现有技术现浇混凝土楼板模板施工,必须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支撑,然后再铺设模板进行楼板施工。但是满堂脚手架的施工周期长、脚手架材料量大,增加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解决了目前模板固定繁琐,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主梁、支撑装置、夹具,所述主梁包括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下弦杆平行,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通过腹杆连接,所述上弦杆的两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上弦杆的上端通过方木将模板压紧在楼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下弦杆的长度小于上弦杆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腹杆首尾连接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腹杆组成v型结构。

优选的,腹杆通过螺栓分别与上弦杆与下弦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套筒和支撑杆,所述套筒的上端与上弦杆连接,所述套筒的下端套在支撑杆的上端,套筒与支撑杆之间螺纹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夹具。

优选的,所述夹具的上端设有连接筒,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连接筒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上弦杆之间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较少,能够快速完成组装过程,解决了目前需要组装脚手架的繁琐,大大节省了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结构简单,便于运输,降低了成本低,使用可靠,固定牢固。

2、本实用新型上弦杆通过方木将模板顶紧,一方面,通过方木减小与模板的接触面积,提高压强,另一方面,能够防止上弦杆与模板直接接触造成磨损。

3、本实用新型下弦杆与上弦杆通过腹杆连接,能够增加整体的支撑强度,防止上弦杆发生形变。

4、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装置不仅能够对主梁进行支撑固定,而且还能根据使用需求调节压紧力度,使用更加方便。

5、本实用新型在支撑装置的下端设置夹具,方便对支撑装置的固定,夹具与支撑杆之间转动配合,可以根据使用角度进行随意调节,便于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立面图;

图3为支撑装置与夹具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梁;101-上弦杆;102-腹杆;103-下弦杆;2-支撑装置;201-套筒;202-支撑杆;3-夹具;301-连接筒;4-h型钢梁;5-方木;6-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主梁1、支撑装置2、夹具3,主梁1包括上弦杆101、腹杆102和下弦杆103,上弦杆101与下弦杆103平行,上弦杆101与下弦杆103之间通过腹杆102连接,主梁1的材质为q235,上弦杆101的两端设有支撑装置2,上弦杆101的上端通过方木5将模板6压紧在楼板底部,所述方木5间隔设置。

使用时,通过两端的支撑装置2将主梁1顶起,将上弦杆101的上端均匀设置多根方木5,上弦杆101通过方木5将模板6顶紧,一方面,通过方木5减小与模板6的接触面积,提高压强,另一方面,能够防止上弦杆101与模板6直接接触造成磨损,使用过程中,下弦杆103为悬空装置,不与地面接触,下弦杆103与上弦杆101通过腹杆102连接,能够增加整体的支撑强度,防止上弦杆发生形变。

为了方便操作,增加使用的便利性,下弦杆103的长度小于上弦杆101的长度,安装时更加便利,防止干涉。

为了保证主梁1结构的稳定性,腹杆102首尾连接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腹杆102组成v型结构,腹杆102通过螺栓分别于上弦杆101与下弦杆103连接,能够方便拆装,可以进行现场组装,方便运输,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面积,拆开后随意的更换不同长度的上弦杆101、腹杆102和下弦杆103,进行不同长度的组合,使用更加便利。

为了使支撑装置2能够进行高度的适用性调节,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2包括套筒201和支撑杆202,套筒201的上端与上弦杆101螺纹连接,套筒201的下端套在支撑杆202的上端,套筒201与支撑杆202之间螺纹配合。通过转动支撑杆202来调节支撑杆202伸出套筒201的长度,实现对支撑装置2的调节。

为了实现对支撑装置2进行固定,在支撑杆202的下端设有夹具3,夹具3为u型结构,夹具3上设有螺栓,通过螺栓将夹具3固定在建筑物本身的h型钢梁4上,固定方便、牢靠。

为了增加夹具3使用的便利性,夹具3的上端设有连接筒301,支撑杆202的下端与连接筒301转动配合,能够对夹具3的角度进行随意调节,避免夹具3无法与h型钢梁4配合的问题。

施工顺序为,如图1-2所示,先将主梁1组装完毕后,然后将支撑装置2与上弦杆101连接,通过夹具3将支撑装置2固定在h型钢梁4上,将上弦杆101的上端均匀布设方木5,通过调节支撑装置2,使得上弦杆101将方木5与模板6之间压紧固定。

本装置组件较少,能够快速完成组装过程,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缩短了周期,而且结构简单,便于运输,降低了成本低,使用可靠,固定牢固。

实施例二,

支撑装置2可以采用液压缸,通过液压缸直接将主梁1顶紧,简单、牢靠。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支撑装置、夹具,所述主梁包括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下弦杆平行,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通过腹杆连接,所述上弦杆的两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上弦杆的上端通过方木将模板压紧在楼板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的长度小于上弦杆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首尾连接设置有多根,相邻两根腹杆组成v型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腹杆通过螺栓分别与上弦杆与下弦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套筒和支撑杆,所述套筒的上端与上弦杆连接,所述套筒的下端套在支撑杆的上端,套筒与支撑杆之间螺纹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有夹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的上端设有连接筒,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连接筒转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上弦杆之间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楼板施工用模板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楼模板的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梁、支撑装置、夹具,所述主梁包括上弦杆、腹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与下弦杆平行,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通过腹杆连接,所述上弦杆的两端设有支撑装置,所述上弦杆的上端通过方木将模板压紧在楼板底部。本实用新型的组件较少,能够快速完成组装过程,解决了目前需要组装脚手架的繁琐,大大节省了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结构简单,便于运输,降低了成本低,使用可靠,固定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威;赵燕;刘海涛;张广成;许镜超;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