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5778发布日期:2020-07-14 16:50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光伏项目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设置太阳能光伏项目时,需要将光伏组件通过框架等安装在彩钢瓦等屋面环境。

目前,在将光伏组件安装与彩钢瓦屋面上时,一般是使用螺栓固定的夹具。其首先需要将夹具贴合放置于彩钢瓦的瓦脊处,然后利用螺栓及螺母将夹具固定于瓦脊,但是,现有的螺栓固定夹具不仅结构繁琐,安装速度较慢,且耐久性较差,容易后期松脱,影响整个光伏项目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可靠、安装便捷的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用以在提升光伏项目施工速度的同时保证夹持稳定性,所述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包括夹持机构及固定机构,其中: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对向交叉设置并于交叉点铰合连接的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臂可在旋转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形成一夹持区域以卡合于彩钢瓦的瓦脊;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横杆、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横杆的一端铰合连接于一所述夹持臂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合连接于另一所述夹持臂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并可沿所述横杆移动,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可在受力后背向两个所述夹持臂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移动以拉动两个所述夹持臂,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可在两个所述夹持臂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沿轴线连接并卡止所述横杆,以固定两个所述夹持臂的相对位置。

具体实施中,所述横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滑槽及滑块活动连接,其中:

所述滑槽沿所述横杆设置,行程终点处设置有内折的限位卡点;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横杆的连接端,可在所述第二连杆相对于所述横杆移动时沿所述滑槽移动,并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沿轴线连接时探入并卡止于所述限位卡点。

具体实施中,所述滑槽为曲折状滑槽。

具体实施中,所述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还包括支座及撑杆,其中:

所述支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固定平台,另一端铰合连接于所述横杆与一所述夹持臂的铰接点;所述撑杆的一端铰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与一所述夹持臂的铰接点,另一端铰合连接于所述支座。

具体实施中,所述固定平台还设置有螺纹孔。

具体实施中,两个所述夹持臂在移动至指定为位置时形成的所述夹持区域与彩钢瓦的瓦脊形状相契合。

具体实施中,所述夹持区域呈角驰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包括固定机构及夹持机构,固定机构具有两个对向交叉设置的夹持臂,两个夹持臂于交叉点铰合连接并可以该交叉点为轴旋转移动,在移动至指定位置时两个夹持臂可形成一夹持区域以卡合于彩钢瓦的瓦脊;固定机构包括横杆、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横杆一端铰合连接于一夹持臂顶端,第一连杆一端铰合连接于另一夹持臂顶端,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第二连杆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横杆另一端并可沿横杆移动,横杆受力作用后可背向两个夹持臂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拉动两个夹持臂,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可以在两个夹持臂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沿轴线连接并卡止横杆,以固定两个夹持臂的相对位置。该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与现有的彩钢瓦夹具相比,不需要使用螺栓,创造性利用复合杠杆、形契合及机构死点原理,施工人员轻轻拨动横杆即可将两个夹持臂快速固定于彩钢瓦的瓦脊,结构精妙、可靠,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固定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滑槽及滑块固定前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滑槽及滑块固定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具体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可靠、安装便捷的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用以在提升光伏项目施工速度的同时保证夹持稳定性,所述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包括夹持机构100及固定机构200,其中:

所述夹持机构100包括两个对向交叉设置并于交叉点铰合连接的夹持臂110,两个所述夹持臂110可在旋转移动至指定位置时形成一夹持区域120以卡合于彩钢瓦的瓦脊;

所述固定机构200包括横杆210、第一连杆220及第二连杆230,所述横杆210的一端铰合连接于一所述夹持臂110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杆220的一端铰合连接于另一所述夹持臂110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杆2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30的一端铰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30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21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并可沿所述横杆210移动,所述横杆210的另一端可在受力后背向两个所述夹持臂110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杆220及所述第二连杆230移动以拉动两个所述夹持臂110,所述第一连杆220及所述第二连杆230可在两个所述夹持臂110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沿轴线连接并卡止所述横杆210,以固定两个所述夹持臂110的相对位置。

具体实施中,横杆210与第二连杆230的活动连接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为了保证连接稳定,工作可靠性高,所述横杆210与所述第二连杆230可以通过滑槽211及滑块231活动连接,其中:所述滑槽211可以沿所述横杆210的另一端至横杆210内部设置,行程终点处(内部一侧)则可以设置有内折的限位卡点212;所述滑块231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230与所述横杆210的连接端,可在所述第二连杆230相对于所述横杆210移动时沿所述滑槽211移动,并在所述第一连杆220与所述第二连杆230沿轴线连接时探入并卡止于所述限位卡点212。该夹具安装时,拨动横杆210,使第二连杆230连接端的滑块231可以沿横杆210内滑槽211的行程运动,并在行程终点处被限位卡点212卡住,不容易回返,同时,此时第一连杆220和第二连杆230共线,拉力沿着连杆的轴线方向,从而处于机构死点位置,双重保险保证该夹具安装的可靠性。

具体实施中,滑槽211形状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2、图4所示,所述滑槽211可以为非直线的不规则状,从而提升该活动连接结构的工作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滑槽211可以为曲折状滑槽。此外,该滑槽211的槽体宽度还可以由外至内的逐渐减小,从而避免连杆结构在工作中脱离限位卡点,提升锁合稳定性。

具体实施中,如图1、图3及图5所示,为了在提升锁合稳定性的同时还便于安装光伏组件及其框架,所述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还可以包括支座300及撑杆400,其中:所述支座300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一用于连接光伏组件及其框架的固定平台310,另一端铰合则可以连接于所述横杆210与一所述夹持臂110的铰接点,呈复合铰接结构;所述撑杆400的一端可以铰合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220与一所述夹持臂110的铰接点,同样呈复合铰接结构,另一端铰合连接于所述支座300。支座300及撑杆400的设置,与两个夹持臂110工程形成了复合杠杆结构,有效提升了该夹具的夹持稳定性。进一步的,如图1、图3所示,为了固定平台310便于连接光伏组件及其框架,所述固定平台310还可以设置有螺纹孔311。

具体实施中,两个夹持臂110锁合所形成的夹持区域120的形状在设置时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3所示,为了提升夹持臂110的夹持稳定性,两个所述夹持臂110在移动至指定为位置时形成的所述夹持区域120可以与彩钢瓦的瓦脊形状相契合。

具体实施中,如图1、图3所示,由于彩钢瓦瓦脊的形状大多呈角驰状,因而为了与瓦脊形状相匹配,进一步的提升稳定性,所述夹持区域120可以呈角驰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包括固定机构200及夹持机构100,固定机构200具有两个对向交叉设置的夹持臂110,两个夹持臂110于交叉点铰合连接并可以该交叉点为轴旋转移动,在移动至指定位置时两个夹持臂110可形成一夹持区域120以卡合于彩钢瓦的瓦脊;固定机构200包括横杆210、第一连杆220及第二连杆230,横杆210一端铰合连接于一夹持臂110顶端,第一连杆220一端铰合连接于另一夹持臂110顶端,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30一端铰接,第二连杆230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横杆210另一端并可沿横杆210移动,横杆210受力作用后可背向两个夹持臂110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杆220、第二连杆230以拉动两个夹持臂110,第一连杆220及第二连杆230可以在两个夹持臂110移动至指定位置时沿轴线连接并卡止于横杆210,以固定两个夹持臂110的相对位置。该光伏用彩钢瓦快速固定夹具与现有的彩钢瓦夹具相比,不需要使用螺栓,创造性利用复合杠杆、形契合及机构死点原理,施工人员轻轻拨动横杆210即可将两个夹持臂110快速固定于彩钢瓦的瓦脊,结构精妙、可靠,使用便捷。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