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7456发布日期:2020-07-14 16:5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住宅建筑现浇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又称抗震墙,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做成。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剪力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现有技术中的剪力墙现浇模板如图1或图2所示,为了确保剪力墙模板的放入,其模板高度需比层高矮1cm左右,这就导致了模板与下层楼板或上层骨架之间具有间隙,容易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跑浆、失水等现象,使得拆模时需要抠除多余水泥,导致模板斜向,或导致剪力墙烂根。此外,该间隙的存在还容易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剪力墙模板产生晃动,影响支模间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层层放线、找平及施工中剪力墙模板所产生的间隙导致跑浆、失水甚至斜向的问题,实现在剪力墙的逐层浇筑过程中避免跑浆、提高剪力墙浇筑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包括墙柱模板骨架、设置在墙柱模板骨架内侧的模板面板、板底横骨架、设置在板底横骨架上方的模板面板,所述墙柱模板骨架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在上返定位凸台上,所述墙柱模板骨架的正上方设置上返模板,上返模板的高度高于板底横骨架上方的模板面板的高度,所述上返模板与墙柱模板骨架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剪力墙模板所产生的间隙导致跑浆、失水甚至斜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包括墙柱模板骨架及与之配套的模板面板、板底横骨架及与之配套的模板面板,本申请在墙柱模板骨架的正上方设置上返模板,并通过连接件将上返模板与墙柱模板骨架进行可拆卸连接,而墙柱模板骨架的底部与上返定位凸台可拆卸连接。上返定位凸台,顾名思义由下层浇筑时混凝土上返形成的凸台,通过上返定位凸台的设置,使得墙柱模板骨架中的两个侧面分别位于上返定位凸台的两侧,从而有效解决剪力墙模板底部的间隙问题,解决浇筑过程中的跑浆、失水现象。而由于本申请中墙柱模板骨架的正上方设置上返模板,且上返模板的高度高于板底横骨架上方的模板面板的高度,因此在浇筑墙、柱过程中混凝土上返至上返模板处,在同步浇筑上部楼面的同时还能够为更上层提前预设上返定位凸台,实现了本申请的逐层浇筑。本申请中的墙柱模板骨架可以为用于现浇墙体的模板骨架,也可以是用于现浇柱体及梁板的模板骨架。

优选的,所述上返模板比板底横骨架上方的模板面板高6~15cm。

进一步的,所述墙柱模板骨架的两侧分别位于上返定位凸台的相对两侧,且墙柱模板骨架与上返定位凸台之间通过预埋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上大下小的锥形套筒、以及穿过所述锥形套筒的螺栓。上大下小的锥形套筒便于在浇筑混凝土后容易脱模取出,且在上层楼面上会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孔,该锥形孔能够用于后期安装螺栓进行锚固,或用于安装钢化大理石的膨胀螺栓,或用于作为克服剪力的斜拉调节杆的安装孔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位于墙柱模板骨架的一侧或两侧;当墙柱模板骨架用于外墙时,只有一侧设置连接件、其另一侧向上延伸至直接与上返模板连接。当本申请作为内部剪力墙的模板体系时,在墙柱模板骨架的两侧均设置连接件,两侧均通过连接件连接至上返模板。当作为外墙模板体系时,则只在内侧的骨架上设置连接件连接至上返模板,外侧的骨架直接向上延伸与上返模板直接相连即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板底横骨架顶面等高的若干板主架梁,所述板主架梁与板底横骨架可拆卸连接。现有的全骨架模板体系中,板底横骨架均是安装在板主架梁上方,这种结构不便拆卸,每层浇筑后等待工期较长。而本方案将板主架梁与板底横骨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顶部高度相等,即能够在其上统一的铺设模板面板,同时在浇筑完成后,将板主架梁与板底横骨架都保留一段时间进行养护,而将其下部其余支撑体系拆卸转移至上一层楼进行施工使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拉分布在墙柱模板骨架与板底横骨架之间的稳定调节杆。优选的,稳定调节杆斜拉交叉设置,用于克服墙体浇筑过程中的剪力,提高本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在板底横骨架底部的梁侧模骨架、与所述梁侧模骨架相匹配的梁底模骨架,所述梁侧模骨架顶部设置标高控制器,所述标高控制器与所述连接件等高。当需要设置顶梁时,按照本方案设置梁侧模骨架、梁底模骨架,即可完整顶梁的同步浇筑作业,且通过在梁侧模骨架顶部设置标高控制器,来实现上层楼面高度的控制。本方案中的标高控制器,可优选的使用连接件,即在梁侧模骨架顶部设置一定数量的连接件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墙柱模板骨架、板底横骨架均为拼接式的轻钢或铝合金骨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通过上返定位凸台的设置,使得墙柱模板骨架中的两个侧面分别位于上返定位凸台的两侧,从而有效解决剪力墙模板底部的间隙问题,解决浇筑过程中的跑浆、失水现象,并且由于上返定位凸台的存在,无需重复放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重复放线导致的放样误差。

2、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墙柱模板骨架的正上方设置上返模板,且上返模板的高度高于板底横骨架上方的模板面板的楼面6cm--15cm高度,因此在浇筑墙、柱过程中混凝土上返至上返模板处,在同步浇筑上部楼面的同时还能够为更上层提前预设上返定位凸台,实现了本申请的逐层浇筑。

3、本实用新型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连接件包括上大下小的锥形套筒、以及穿过所述锥形套筒的螺栓。上大下小的锥形套筒便于在浇筑混凝土后容易脱模取出,且在上层楼面上会形成上大下小的锥形孔,该锥形孔能够用于后期安装螺栓进行锚固,或用于安装钢化大理石的膨胀螺栓,或用于作为克服剪力的斜拉调节杆的安装孔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外墙模板体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浇筑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拆模后的顶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墙柱模板骨架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板底横骨架的主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上返定位凸台,2-预埋件,3-墙柱模板骨架,4-模板面板,5-对拉螺栓组件,6-上返模板,7-板主架梁,8-板底横骨架,9-梁底模骨架,10-梁侧模骨架,11-标高控制器,12-斜拉调节杆,13-锥形套筒,1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3至图6所示的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包括墙柱模板骨架3、设置在墙柱模板骨架3内侧的模板面板4、板底横骨架8、设置在板底横骨架8上方的模板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柱模板骨架3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在上返定位凸台1上,所述墙柱模板骨架3的正上方设置上返模板6,上返模板6的高度高于板底横骨架8上方的模板面板4的楼面6cm~15cm高度,所述上返模板6与墙柱模板骨架3的顶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墙柱模板骨架3的两侧分别位于上返定位凸台1的相对两侧,且墙柱模板骨架3与上返定位凸台1之间通过预埋件2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上大下小的锥形套筒13、以及穿过所述锥形套筒13的螺栓14。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在板底横骨架8底部的梁侧模骨架10、与所述梁侧模骨架10相匹配的梁底模骨架9,所述梁侧模骨架10顶部设置标高控制器11,所述标高控制器11与所述连接件等高。

优选的,所述预埋件2为对拉螺栓。

本实施例用于外墙施工,墙柱模板骨架3只有一侧设置连接件,其另一侧向上延伸至直接与上返模板6连接。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完成施工后,顶部即可形成下一层施工的上返定位凸台1,预埋件2也能够随着一次浇筑完成预埋。

实施例2:

如图7至图9所示的一种现浇全骨架模板体系,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用于内部剪力墙的施工,连接件位于墙柱模板骨架3的两侧;还包括与板底横骨架8顶面等高的若干板主架梁7,所述板主架梁7与板底横骨架8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对拉分布在墙柱模板骨架3与板底横骨架8之间的斜拉调节杆12。优选的,所述墙柱模板骨架3、板底横骨架8均为拼接式的轻钢或铝合金骨架。

本实施例中的上返定位凸台1可用于柱体施工、也可用于墙体施工;

模板面板4为现有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多层木胶板、塑料中空板、铝板、铁板等。其中图7中为了便于展示没有画出模板面板4。

斜拉调节杆12与板主架梁7对应配置,斜拉调节杆12的顶部可连接在板主架梁7上,起到增强剪力墙稳定性,克服横向剪切力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