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5685发布日期:2020-09-18 18:31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楼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



背景技术:

楼梯是上下楼层必不可少设施,人们几乎每天都会用到。众所周知,传统楼梯形式固化,单一使用腿部力量攀登或下行,楼梯和楼道占地面积较大。为此在特定场所和特定人群中有需要占地面积更小和更有趣味的新型楼梯或通道。

随城镇化建设发展,学校规模大、学生数量多、教学楼高是常态,现实中在较高教学楼层上课的学生课间上下楼拥堵现象较为普遍,占用学生休息和娱乐时间。另随人们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不断完善,要求特定建筑、设施必须设置应急通道。为此设计一种可借用手臂力量、趣味性强、占地面积较小、下楼快捷的楼梯或通道补充传统楼梯不足,缓解课间学生上下楼拥堵问题以及为部分受面积所限的老旧建筑、设施难以满足安全管理新要求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安装于多层建筑中,所述楼梯包含过孔、承接板、安全围栏、第一楼梯、第二楼梯、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过孔分布在每个楼层中,所述过孔下方设有承接板,所述过孔外侧设置有安全围栏;所述过孔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楼梯、第二楼梯,所述第一滑杆穿设在过孔和承接板上,且竖向贯穿于每个楼层,所述第一滑杆侧部设置有第一楼梯,所述第一楼梯下端固定在所述承接板上;所述第一滑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贯穿于每个楼层,所述第二滑杆内侧设置有第二楼梯,所述第二楼梯的上部设于所述承接板的侧部,所述第一楼梯和第二楼梯交替分布在每个楼层的通道中。

优选的,所述过孔为矩形孔,所述过孔的面积为80cm*160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楼梯的长度为1m。

优选的,所述第二楼梯的长度为2m。

优选的,所述楼梯还包含护板,所述护板围在承接板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缓解了学生课间上下楼拥堵问题,将楼梯和滑杆结合,让使用者既能借助脚部力量也能借助手部力量,并且占地面积较小,下楼快捷,补充了传统楼梯不足,另外解决了部分老旧建筑、设施等受现实面积考虑不足难以实现新安全管理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是通用型快捷楼梯的应用图;

图2是通用型快捷楼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通用型快捷楼梯的通道内细节图。

图中:1-第一滑杆;2-第二滑杆;3-过孔;4-承接板;5-第一楼梯;6-第二楼梯;7-安全围栏;8-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2所示,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安装于多层建筑中,所述楼梯包含过孔3、承接板4、安全围栏7、第一楼梯5、第二楼梯6、第一滑杆1、第二滑杆2,所述过孔3分布在每个楼层中,所述过孔3下方设有承接板4,所述过孔3外侧设置有安全围栏7。

如附图3所示,所述过孔3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第一滑杆1、第二滑杆2、第一楼梯5、第二楼梯6,所述第一滑杆1穿设在过孔3和承接板4上,且竖向贯穿于每个楼层,所述第一滑杆1侧部设置有第一楼梯5,所述第一楼梯5下端固定在所述承接板4上;所述第一滑杆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滑杆2,所述第二滑杆2贯穿于每个楼层,所述第二滑杆2内侧设置有第二楼梯6,所述第二楼梯6的上部设于所述承接板4的侧部,所述第一楼梯5和第二楼梯6交替分布在每个楼层的通道中。

下楼梯时,使用者双手先握持过孔中垂直的第一滑杆1下滑,下滑至楼层的承接板4后,接着双手握持第二滑杆2下滑,以此交替使用第一滑杆1和第二滑杆2下滑,其中每次下滑行行程不超过2米,使用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在使用第一滑杆1和第二滑杆2下滑时使用第一楼梯5和第二楼梯6;同理,上楼梯时,使用者进入通道中,双手握持第二滑杆2的同时两脚攀登第二楼梯6,手脚并用顺杆上爬,到达第一楼梯5的承接板4后,在双手握持第一滑杆1,双脚攀登第一楼梯5,以此交替使用第一滑杆1和第一楼梯5以及第二滑杆2和第二楼梯6。

具体的,所述过孔3为矩形孔,所述过孔3的面积为80cm*160cm。过孔3用于使下楼者通过,因此,为了方便人员通过,将其设置为一个矩形孔,并限定了其长度和宽度,并使得人员在通过过孔3后,在承接板4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楼梯5的长度为1m。第一楼梯5的长度即是过孔3到承接板4的距离,距离适中,更加方便人员从过孔3下落到承接板4上。具体的,所述第二楼梯6的长度为2m。第二楼梯6和第一楼梯5交替使用,第二楼梯6的设置长度与楼层高度和第一楼梯5相适配。

具体的,所述楼梯还包含护板8,所述护板8围在承接板4外侧。护板8用于防护站在承接板4上的人员,防止人员从过孔3和承接板4之间外区域掉落,此项设置使得次楼梯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中,大学,军事院校,体校教学楼和面积有限的舰船,塔楼,施工设施等,不适用于初中、小学教学楼或人员差异大的居民楼。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安装于多层建筑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包含过孔、承接板、安全围栏、第一楼梯、第二楼梯、第一滑杆、第二滑杆,所述过孔分布在每个楼层中,所述过孔下方设有承接板,所述过孔外侧设置有安全围栏;所述过孔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楼梯、第二楼梯,所述第一滑杆穿设在过孔和承接板上,且竖向贯穿于每个楼层,所述第一滑杆侧部设置有第一楼梯,所述第一楼梯下端固定在所述承接板上;所述第一滑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贯穿于每个楼层,所述第二滑杆内侧设置有第二楼梯,所述第二楼梯的上部设于所述承接板的侧部,所述第一楼梯和第二楼梯交替分布在每个楼层的通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为矩形孔,所述过孔的面积为80cm*16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梯的长度为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楼梯的长度为2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梯还包含护板,所述护板围在承接板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用型快捷楼梯,安装于多层建筑中,所述楼梯包含过孔,所述过孔下方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外侧围着护板;所述过孔外侧设置有安全围栏;所述过孔内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楼梯、第二楼梯,所述第一滑杆穿设在过孔和承接板上,所述第一滑杆侧部设置有第一楼梯;所述第一滑杆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内侧设置有第二楼梯,所述第二楼梯的上部设于所述承接板的侧部。本实用新型缓解了学生课间上下楼拥堵问题,并且占地面积较小,下楼快捷,补充了传统楼梯不足,另外解决了部分老旧建筑、设施等受现实面积考虑不足难以实现新安全管理要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龚宜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龚宜佳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