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5395发布日期:2020-08-05 00:3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脚手架。



背景技术:

目前脚手架在建设施工领域用的非常广泛,主要是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

专利号为cn20353134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工具式脚手架,每一单元包括内立杆、外立杆、内外立杆连接件、内外立杆三角撑、脚手板和防护网;内立杆和外立杆通过内外立杆连接件、内外立杆三角撑连接成组,分为左右两组;脚手板为多层、水平设置,通过螺栓与内立杆、外立杆连接;防护网通过螺栓与外立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重复利用程度高,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拆除简单方便,机械化程度高,安全可靠。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脚手架为多层、水平设置,但没有提供可根据脚手架安装结构的改变而可以调节角度的楼梯,给工人上下作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的脚手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脚手架,具有便于工人上下走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脚手架,包括竖直套接在一起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在结合部设置有第一套接机构,还包括垂直固定在支撑杆上的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上设有用于将两根加固杆套接在一起的第二套接机构,所述支撑杆和加固杆所构成的长方体空间内设有可调节角度的楼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套接的数量可决定脚手架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同时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将两相邻的支撑杆固定在一起,实现了脚手架的初步安装,设置在脚手架内的楼梯可根据支撑杆的之间的水平距离调节楼梯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套接机构包括用来套接两支撑杆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由两个半圆柱筒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第一套接机构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套筒内壁的若干相互平行且轴线与第一套筒轴线重合的第一卡接凹槽、一体成型于支撑杆外壁的若干个与第一卡接凹槽卡接的第一卡接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套筒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卡接凹槽,支撑杆上的第一卡接凸起可卡接到任意的卡接凹槽内,通过卡接到不同的凹槽,进一步调节了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套接机构包括用来套接两加固杆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由两个半圆柱筒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第二套接机构还包括开设在第二套筒内壁的若干相互平行且轴线与第二套筒轴线重合的第二卡接凹槽、一体成型于加固杆外壁的若干个与第二卡接凹槽卡接的第二卡接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套筒内设置有若干第二卡接凹槽,加固杆的第二卡接凸起可卡接到任意的卡接凹槽内,通过卡接到不同的凹槽,进一步调节了支撑杆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套筒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轴线与第一套筒轴线重合的卡接筒,相邻两所述卡接筒上表面固定有连接两卡接筒的横梁,所述楼梯固定在横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的设置方便了楼梯的安装,增强了整个脚手架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工人上下楼梯的过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楼梯包括若干段在竖直空间内错位分布楼梯组件组成,所述楼梯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安装梁、转动连接两安装梁内壁的若干块踏板,所述踏板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梁上,另一端侧壁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在踏板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始终与安装梁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作为过渡梁,当施工人员走到楼梯上端需要走上对侧楼梯的时候,可以用横梁过渡,由于踏板转动连接在安装梁上,所以方便了踏板的收缩,节省空间,操作杆可同时控制踏板旋转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梁下端设有用于套接在横梁上的定位环,所述安装梁上端固定有用于卡接在横梁上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环和挂钩的设置,方便了楼梯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杆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转轴两端的第一限位齿、开设在操作杆侧壁的圆形的卡接凹槽,在卡接凹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三限位齿,在第一限位齿与第三限位齿之间,放置有卡接环,在卡接环内外两壁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齿和第三限位齿啮合的第二限位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环的设置限制了踏板的转动,实现了踏板的定位,同时卡接环的设置也方便了踏板根据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的调节而调节踏板与安装梁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环上设有方便卡接环取出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方便了将卡接环的安装和拆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在竖直方向上可根据套接支撑杆的个数来调节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同时也可根据第一套接机构来对支撑杆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进行进一步的调节,第二套接机构实现了支撑杆在水平方向上的调节;

在脚手架之间设有由楼梯,楼梯可根据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调节改变倾斜的角度,同时限位机构可根据楼梯倾斜的角度调节踏板的倾斜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套接机构和第二套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楼梯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限位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第一套接机构;3、加固杆;4、第二套接机构;5、楼梯;6、第一套筒;7、第一卡接凹槽;8、第一卡接凸起;9、第二套筒;10、第二卡接凹槽;11、第二卡接凸起;12、卡接筒;13、横梁;14、楼梯组件;15、安装梁;16、踏板;17、转轴;18、操作杆;19、圆环;20、挂钩;21、限位机构;22、第一限位齿;23、卡接凹槽;24、第三限位齿;25、卡接环;26、第二限位齿;27、把手;28、第一矩形块;29、容纳槽;30、第二矩形块;31、卡接槽;32第三矩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安全脚手架,包括竖直套接在一起的支撑杆1,在支撑杆1在结合部设置有第一套接机构2,在支撑杆1上焊接有垂直于支撑杆1的两加固杆3,两加固杆3相互垂直,在加固杆3上设置有用于将两根加固杆3套接在一起的第二套接机构4,通过增加支撑杆1的数量可以调节脚手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在支撑杆1和加固杆3所构成的长方体空间内设有可以调节倾斜角度的楼梯5。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套接机构2包括用来套接两支撑杆1的第一套筒6,第一套筒6由两个半圆柱筒组成,在半圆柱筒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一矩形块28,第一矩形块28通过螺栓将两个半圆柱筒固定,第一套接机构2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套筒6内壁的若干相互平行且轴线与第一套筒6轴线重合的第一卡接凹槽7、一体成型于支撑杆1外壁的若干个与第一卡接凹槽7卡接的第一卡接凸起8。在第一套筒6外壁上固定有轴线与第一套筒6轴线重合的卡接筒12,卡接筒12由两个半圆柱筒组成,在卡接筒12内壁开设有容纳第一矩形块28和固定在第一矩形块28上的螺栓的容纳槽29,在半圆柱筒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三矩形块32,第三矩形块32通过螺栓将两个半圆柱筒固定在第一套筒6外壁,对第一套筒6与支撑杆1进行了进一步的固定。

参照图1和图2,第二套接机构4包括用来套接两加固杆3的第二套筒9,第二套筒9由两个半圆柱筒组成个,在半圆柱筒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二矩形块30,第二矩形块30通过螺栓将两个半圆柱筒固定,第二套接机构4还包括开设在第二套筒9内壁的若干相互平行且轴线与第二套筒9轴线重合的第二卡接凹槽10、一体成型于加固杆3外壁的若干个与第二卡接凹槽10卡接的第二卡接凸起11。

参照图1、图4和图5,楼梯5由若干段在竖直空间内错位分布的楼梯组件14构成,楼梯组件14包括两端固定在横梁13上且相互平行的两根安装梁15,在安装梁15下端一体成型有用于套接在横梁13上定位环19,在安装梁15上端一体成型有用于卡接在横梁13上的挂钩20,实现了楼梯5在支撑杆1上的固定,楼梯组件14还包括转动连接于两安装梁15内壁的若干块相互平行的踏板16,踏板16一端转动连接在两安装梁15的内壁上,另一端两侧壁上固定有转轴17,转轴17一端固定在踏板16侧壁,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操作杆18,两根操作杆18始终与安装梁15平行。楼梯组件14还包括在卡接筒12上端面开设有卡接槽31,在卡接槽31内通过螺栓固定有将两卡接筒12连接的横梁13,当工作人员走到楼梯5的拐角处,可通过踩踏横梁13完成从一楼梯组件14到另一楼梯组件14的过渡。

参照图4和图5,在操作杆18上设置有限位机构21,限位机构21包括设置在转轴17两端的第一限位齿22、开设在操作杆18侧壁的圆形的卡接凹槽23,在卡接凹槽23的内壁上设有第三限位齿24,在第一限位齿22与第三限位齿24之间,放置有卡接环25,在卡接环25内外两壁上一体成型有与第一限位齿22和第三限位齿24啮合的第二限位齿26,在卡接环25上设有方便卡接环25取出的把手27。当转轴17转动到所需位置时,将卡接环25卡接在卡接凹槽23内,实现了踏板16的定位,踏板16可根据楼梯5的倾斜角度调节踏板16与安装梁15之间的角度,从而给上下的施工人员更好的踩踏体验。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增加或减少支撑杆1的数量来调节脚手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同时由于第一卡接凸起8可以卡接在第一套筒6内不同的第一卡接凹槽7内,进一步方便了支撑杆1竖直方向上高度的调节,由于第二卡接凸起11可以卡接在第二套筒9内不同的第二卡接凹槽10,所以可以调节支撑杆1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楼梯5可根据第一套接机构2和第二套接机构4的调节而改变倾斜的角度,由于操作杆18上设置有限位机构21,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踏板16与安装梁15之间的角度,给施工人员更好的踩踏体验。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机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