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3377发布日期:2020-12-08 13:5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墙改梁的施工过程通常是先用支撑物支撑在需要打掉的内墙两旁以代替内墙的承重能力,然后把内墙打掉,在原来内墙的位置上方加上梁,并在两边墙体内打上立柱。

在一些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支撑装置对墙体进行加固,为了应对这种需求需要事先在施工场地附近准备好一定数量的支撑装置,然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各种工况及环境复杂,可利用空间有限等因素影响了支撑装置的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支撑装置收纳不方便,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包括墙体和用于支撑墙体的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包括支撑板和底板,所述支撑板的形状和所述底板的形状均为长方体,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的一侧铰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铰支座,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铰支座;

该支撑架体还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副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支座铰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支座铰接,所述副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互铰接的位置,所述副支撑杆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卡块,所述副支撑杆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转动方向及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转动方向均与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底板上的转动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还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卡块的卡槽。

所述第一铰支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支座平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撑腿,两根所述支撑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支座铰接,所述支撑腿在所述第一铰支座上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支撑板在所述底板上的转动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支撑腿靠近所述第一铰支座的一端还设置有支撑块。

两根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一根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设置在所述支撑腿远离所述第一铰支座的一端,所述副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与所述支撑横杆铰接,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通过所述斜杆与两个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撑竖杆,两根所述支撑竖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横杆铰接且两根所述支撑竖杆间隔设置在所述副支撑杆与所述支撑腿之间,两根所述支撑竖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支座铰接。

所述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还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开设在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板铰接的一侧的相邻的两边,且两个所述凹槽对称设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设置使得该支撑装置在不使用时,收纳更加方便,需要的收纳空间更小便于存放,同时该支撑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撑板和底板对内部起到了保护作用,降低了该支撑装置在复杂的建筑工程环境下受损的可能。支撑块能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提高了该支撑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减小第一铰支座与支撑腿铰接处的受力,优化了结构设计。支撑横杆、斜杆之间组成向第二支撑部凸出的形状,优化了第一支撑部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提升第一支撑部的最大受力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的支撑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支撑架体;3、支撑板;4、底板;5、第一铰支座;6、收纳槽;7、第二铰支座;8、第一支撑部;9、第二支撑部;10、副支撑杆;11、卡块;12、卡槽;13、支撑腿;14、支撑块;15、支撑横杆;16、斜杆;17、支撑竖杆;1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加固墙体1的支撑装置,包括墙体1和用于支撑墙体1的支撑架体2。

参照附图1至4所示,支撑架体2包括支撑板3和底板4,支撑板3的形状和底板4的形状均为长方体,支撑板3的一侧与底板4的一侧铰接,底板4上设置有第一铰支座5,支撑板3朝向底板4的一面开设有收纳槽6,收纳槽6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铰支座7;

该支撑架体2还包括第一支撑部8、第二支撑部9和副支撑杆10,第一支撑部8的一端与第一铰支座5铰接,第一支撑部8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部9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撑部9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支座7铰接,副支撑杆1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部8与第二支撑部9相互铰接的位置,副支撑杆10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卡块11,副支撑杆10的转动方向、第一支撑部8的转动方向及第二支撑部9的转动方向均与支撑板3在底板4上的转动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底板4的上表面上还开设有用于固定卡块11的卡槽12。该支撑装置处于收纳状态时,支撑板3叠放在底板4上,第一支撑部8、第二支撑部9、副支撑杆10、第一铰支座5和第二铰支座7均收纳在在收纳槽6内位于支撑板3和底板4之间,此时第一支撑部8,第二支撑部9及副支撑杆10之间处于相互折叠的状态。需要使用时,将支撑架体2运送到需要支撑的墙体1处,使支撑板3与底板4铰接的一侧靠近墙体1,然后将支撑板3向墙体1的方向转动,在支撑板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部8与第一铰支座5之间发生转动,第二支撑部9与第一支撑部8之间发生转动,然后通过转动副支撑杆10使得副支撑杆10一端的卡块11卡入底板4上表面的卡槽12中,从而完成支撑架体2的展开,此时该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支撑板3垂直底板4设置,将支撑板3背向第一支撑部8的一面紧贴在墙壁上完成对墙体1的加固支撑。使用完毕后,转动副支撑杆10使得卡块11从卡槽12中分离,然后转动第一支撑部8、第二支撑部9及支撑板3使得该支撑装置重新恢复到收纳状态。支撑板3和底板4远离相互铰接的一端还可以通过设置相互吸附的磁铁来保证在收纳时支撑板3与底板4之间不易受到外界的晃动等因素而分离。

参照附图1至4所示,第一铰支座5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铰支座5平行设置在底板4上表面的中部,第一支撑部8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撑腿13,两根支撑腿1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铰支座5铰接,支撑腿13在第一铰支座5上的转动方向与支撑板3在底板4上的转动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支撑腿13靠近第一铰支座5的一端还设置有支撑块14。两个支撑腿13及两个第一铰支座5的设置优化了支撑架体2的结构,提高了第一支撑部8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支撑块14设置在支撑腿13背向支撑板3的一侧,当支撑腿13旋转到该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的角度时,支撑块14的底面与底板4的上表面抵接。这样的设置当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支撑块14能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提高了该支撑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减小第一铰支座5与支撑腿13铰接处的受力,优化了结构设计。

参照附图1至4所示,两根支撑腿13之间设置有一根支撑横杆15,支撑横杆15设置在支撑腿13远离第一铰支座5的一端,副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部9均与支撑横杆15铰接,横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杆16,横杆两端分别通过斜杆16与两个支撑腿13固定连接。这样的设置使得支撑横杆15、斜杆16之间组成向第二支撑部9凸出的形状,优化了第一支撑部8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提升第一支撑部8的最大受力值。

参照附图1至4所示,第二支撑部9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撑竖杆17,两根支撑竖杆17的一端均与支撑横杆15铰接且两根支撑竖杆17间隔设置在副支撑杆10与支撑腿13之间,两根支撑竖杆17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支座7铰接。两根支撑竖杆17的设置有助于提高第二支撑部9的稳定性。

参照附图1和2所示,底板4上表面的边缘处还开设有两个凹槽18,两个凹槽18分别开设在底板4与支撑板3铰接的一侧的相邻的两边,且两个凹槽18对称设置。凹槽18的设置使得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将手伸入凹槽18中,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转动支撑板3使得支撑板3与底板4分离,降低了使用难度,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通过该支撑装置对墙体1进行加固支撑的效率。

工作原理:

需要使用时,将支撑架体2运送到需要支撑的墙体1处,使支撑板3与底板4铰接的一侧靠近墙体1,然后将支撑板3向墙体1的方向转动,在支撑板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支撑部8与第一铰支座5之间发生转动,第二支撑部9与第一支撑部8之间发生转动,然后通过转动副支撑杆10使得副支撑杆10一端的卡块11卡入底板4上表面的卡槽12中,从而完成支撑架体2的展开,此时该支撑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支撑板3垂直底板4设置,将支撑板3背向第一支撑部8的一面紧贴在墙壁上完成对墙体1的加固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