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移高空平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593发布日期:2020-10-13 07:5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快移高空平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架设用平台车,尤指一种使用于架高装设工程,借由轨道可于不同地形移动而进行装设,提升架高装设效率的功能。



背景技术:

一般太阳能板的安装是用于有大面积光照的地区及地点使用,例如学校或住家顶楼光照强烈处,又或是有大片面积而未有遮蔽建物的地点,因此目前有许多农业用地逐渐装设有太阳能板使用,由于农业的衰退及人力的不足而无法有效耕种,因此更有人借由田地装设太阳能板来产生电力,增加土地的使用率,令其无耕种的土地得以运用,且更能帮助污染而无法耕种的土地进一步善加利用;

又,太阳能板通常会经由架高设置而于下方具有另外的利用空间,例如闲置的农地、土地及鱼塭上,借由架高的方式令其上方太阳能板发电,而下方又能持续进行种植或养殖,因此即便在使用中的土地,也能装设太阳能板来令收益增加,再者,太阳能板如温度太高会影响降低1成到2成的发电效率,因此架高更是可提供太阳能板下端借由空间进行散热,令其太阳照射时维持在良好的温度而稳定电量的生产。

依上述而言,一般于农用地或是鱼塭等场地架设太阳能装置,都需要进行架高处理,又其农用地土地松软,对于在松软土地上搬运材料及装设都必须仰赖人力以及较为大型的运送机械,且架高装设需要先将架高的钢构固定于地面再装设太阳能板,因此装设太阳能板必须要抬高至钢构上端处才能进行装设,若无良好的立足点,尤其在鱼塭装设时,因底部烂泥而难以进行移动装设,于搬运上更是麻烦不便,必需仰赖吊车等重型机械,因此装设上麻烦不便导致无法安全快速的完成装设,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亟待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架设用平台车,尤指一种使用于架高装设工程,借由轨道可于不同地形移动而进行装设,提升架高装设效率的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快移高空平台车,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座,是以多个侧架相结合而形成,又其各侧架以二横杆与二立杆结合而形成矩形片状,其中间形成一穿组区,并于该穿组区设有至少一呈直立的支撑杆而抵设于上下端的横杆处;并于其中一侧架其矩形内缘侧端设有多个横向摆设的踏踩部,且设于该支撑杆与该立杆之间并上下排列而供攀爬使用;

一上平台,设有一底接架,配合该底座上端而接设呈矩形固定状态,并于矩形内侧设有多个支架,且于上端铺设有至少一踏台板呈固定形态而供踩踏站立;又设有一环绕该底接架且朝上延伸的侧壁;一门板,配合该底座的侧架的踩踏部位置而于同一侧该上平台的侧壁处设置;

至少二轮组,各设有多个轮架,并连续排列于相对的该底座的各侧架下端的各横杆处,且各轮架处各设有一轮体而供整体位移,其各轮体外缘设有一环绕状的接设部;

至少二滑道,供架设于所需地点呈相互对称排列状,并对应于各轮组的轮体的接设部型态相抵设,供各轮组的轮体抵设于各滑道上端处滑动位移;

多个结合片,设于该底座的侧架的各横杆及各立杆与该上平台的底接架矩形内缘处,其呈l型且于一面处固定于该底座与该上平台的底接架呈固定形态,又其l型另一面处则设有一接设端而供各结合片相互接设,令该底座与该上平台结合固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快移高空平台车结构,其功效在于:借由各结合片用以结合该底座及该上平台而易于组装,而该底座是以多个侧架相结合而形成,并能拆卸后叠设放置,又其各侧架以二横杆与二立杆结合而形成矩形片状,其中间形成一穿组区,并于该穿组区设有至少一呈直立的支撑杆而抵设于上下端的横杆处;并于其中一侧架其矩形内缘侧端设有多个横向摆设的踏踩部,且设于该支撑杆与该立杆之间并上下排列而供攀爬于该上平台处,又该上平台设有一底接架,配合该底座上端而接设呈矩形固定状态,并于矩形内侧设有多个支架,且于上端铺设有至少一踏台板呈固定形态而供踩踏站立;又设有一环绕该底接架且朝上延伸的侧壁,以防止使用者于侧端处落下;一门板,配合该底座的侧架的踩踏部位置而于同一侧该上平台的侧壁处设置;至此,经由各轮组,各设有多个轮架,并连续排列于相对的该底座的各侧架下端的各横杆处,且各轮架处各设有一轮体而供整体位移,其各轮体外缘设有一环绕状的接设部,并连接于各滑道处,供各轮组的轮体抵设于各滑道上端处滑动位移;借此,提供一种架设用平台车,尤指一种使用于架高装设工程,借由轨道可于不同地形移动而进行装设,提升架高装设效率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平台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机构连接方块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轮组与各滑道结合平面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轮组与各滑道结合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固片装设状态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型态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快移高空平台车;包含:一底座1、一上平台2、至少二轮组3、至少二滑道4及多个结合片5;其中:

该底座1,是以多个侧架11相结合而形成,又其各侧架11以二横杆111与二立杆112结合而形成矩形片状,其中间形成一穿组区12,并于该穿组区12设有至少一呈直立的支撑杆121而抵设于上下端的横杆111处;并于其中一侧架11其矩形内缘侧端设有多个横向摆设的踏踩部122,且设于该支撑杆121与该立杆111之间并上下排列而供攀爬使用;

该上平台2,设有一底接架21,配合该底座1上端而接设呈矩形固定状态,并于矩形内侧设有多个支架211,且于上端铺设有至少一踏台板212呈固定形态而供踩踏站立;又设有一环绕该底接架21且朝上延伸的侧壁22;一门板221,配合该底座1的侧架11的踩踏部122位置而于同一侧该上平台2的侧壁22处设置;

各轮组3,各设有多个轮架31,并连续排列于相对的该底座1的各侧架11下端的各横杆111处,且各轮架31处各设有一轮体32而供整体位移,其各轮体32外缘设有一环绕状的接设部321;

各滑道4,供架设于所需地点呈相互对称排列状,并对应于各轮组3的轮体32的接设部321型态相抵设,供各轮组3的轮体32抵设于各滑道4上端处滑动位移;

各结合片5,设于该底座1的各侧架11的各横杆111及各立杆112与该上平台2的底接架21矩形内缘处,其呈l型且于一面处固定于该底座1与该上平台2的底接架21呈固定形态,又其l型另一面处则设有一接设端51而供各结合片5相互接设,令该底座1与该上平台2结合固定;

借由以上结构,兹更进一步说明如后:

前述该底座11的侧架11的横杆111与立杆112为多角柱中空型态;

前述各轮组3的轮体32的接设部321于中间处设有一呈凹设状的轮沟槽3211;又各滑道4的上端处呈平面状态而于中间凸设有连续延伸的接设凸轨41,供该轮体32的接设部321的轮沟槽3211相接合;

前述该滑道4以分段式而呈现多段,其分段的前后端以嵌接、锁接或抵设的任一者;

前述该上平台2的踏台板212为平铺板状或网状;

前述该底座1的各侧架11底端更设有至少一马达机构6,并枢接于各轮组3,供带动各轮组3旋转而于各滑道4上位移;

其中该马达机构6更设有一控制器61、一电源供应模组62,而相互呈电性连接,用以供控制该马达机构6;

前述该底座1的各侧架11底端的横杆111处所设置的结合片5更锁设有多个稳固片52,锁设于各侧架11之间,借以稳固该底座1;

前述该底座1的各侧架11所围设的内侧装设有一横接板13,借以提供工具及材料放置;

其中该上平台2的踏台板212更设有一穿口2121,供借由该穿口2121于该横接板13处取放物品;

借由上述内容,针对本实用新型快移高空平台车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说明,包含:一底座1、一上平台2、至少二轮组3、至少二滑道4及多个结合片5;其中:该底座1、该上平台2、各轮组3、各滑道4及各结合片5,其各个结构已于前述叙明,故不再叙述:

首先,借由多个侧架11相结合而形成该底座1,又其各侧架11以二横杆111与二立杆112结合而形成矩形片状,并于其中间形成的穿组区12设有至少一呈直立的支撑杆121而抵设于上下端的横杆111处,以利提高支撑重量,且稳固各横杆111与各立杆112;并于其中一侧架11处设有各踏踩部122,令使用者可沿着经由各支撑杆121与各立杆111之间所上下排列的各踩踏部122攀爬而上;并借由该上平台2的底接架21设于该底座1上端而能供使用者由各踩踏部122攀爬,进而经由该侧壁22的门板221而到达该踏台板212处,且可借由各支架211而增加该踏台板212的负重以提供使用者于该踏台板212上进行架高后作业,且各侧壁22能够防范使用者直接摔落,其中该上平台2的踏台板212可选择平铺板状或网状,又其该底座1的各侧架11底端的横杆111处所设置的结合片5更锁设有多个稳固片52,锁设于各侧架11之间,借以稳固该底座1,进而搭配各侧架11之间供锁设各结合片5以稳固该底座1,并减少相组接的各结合片5结合时所承受的压力;

又,借由各轮组3的轮架31连续排列于相对的该底座1的各侧架11下端其各横杆111处,并经由各轮架31处各设有该轮体32而供整体位移,又该轮体32外缘设有该接设部321与对应于各滑道4型态相抵设,供各轮组3的轮体32抵设于各滑道4上端处滑动位移;因此在架高装设工程时可架设各滑道4,借由各滑道4可提供一种快速位移的平台车,又该底座1、该上平台2其各自的组合借由各结合片5相互接设,令该底座1与该上平台2结合固定,因此可供方便拆装运送至工作地点,以便后续架高作业;

再者,该底座11的侧架11的横杆111与立杆112可借由多角柱中空几何型态来提升整体的负重及坚固度,尤其以六角柱形态较为稳固,而四角柱型态对于组装各侧架11的各横杆111与各立杆112的烧焊结合较为简单;又其各轮组3的轮体32的接设部321于中间处具有呈凹设状的轮沟槽3211,可配合各滑道4上端凸设的接设凸轨41相接合,供该轮体32于各滑道4上端位移,且为了使该滑道4能够易于运送,亦可将该滑道4分成多段,以便载运,且于使用地点处易于装设,并能以嵌接、锁接或抵设方式相接设;

至此,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直接进行架高装设等作业,虽需提前设置各滑道4,但后续可借由各滑道4使用于难以行走的地点而提供快速作业,如土地松软的农地或泥泞的鱼塭,令整体架高作业效率提升;另外,使用的各滑道4更无需拆解,而可供后续维修等作业时直接经由各滑道4进行移动,如太阳能板需要定时清洗表面来增加光照量,以及定期的维修,都能直接借由各滑道4进行位移,提供一种具快移高空平台车;

特别一提,本实用新型在于一般使用中,能于架设好的各滑道4使用时无需借由人力在地面推动该底座1位移,而可装设至少一马达机构6于该底座1的各侧架11底端处以带动各轮组3,并设有移动使用的控制器61来进行位移,且借由设置的电源供应模组62可采用移动式电池或发电机作为动力来源而不需另外接设电源使用,就能独立进行位移,以便于架高作业;又该底座1的各侧架11所围设的内侧更可进一步设有该横接板13,借以提供工具及材料放置,并能借由该上平台2的踏台板212设有该穿口2121,以供该穿口2121于该横接板13处拿取或放置物品;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快移高空平台车,其功效在于:借由各结合片5用以结合该底座1及该上平台2而易于组装,而该底座1以多个侧架11相结合而形成,并能拆卸后叠设放置,又其各侧架11以二横杆111与二立杆112结合而形成矩形片状,其中间形成一穿组区12,并于该穿组区12设有至少一呈直立的支撑杆121而抵设于上下端的横杆111处;并于其中一侧架11其矩形内缘侧端设有多个横向摆设的踏踩部122,且设于该支撑杆121与该立杆112之间并上下排列而供攀爬于该上平台2处,又该上平台2设有一底接架21,配合该底座1上端而接设呈矩形固定状态,并于矩形内侧设有多个支架211,且于上端铺设有至少一踏台板212呈固定形态而供踩踏站立;又设有一环绕该底接架21且朝上延伸的侧壁22,以防止使用者于侧端处落下;一门板221,配合该底座1的侧架11的踩踏部122位置而于同一侧该上平台2的侧壁22处设置;至此,经由各轮组3,各设有多个轮架31,并连续排列于相对的该底座1的各侧架11下端的各横杆111处,且各轮架31处各设有一轮体32而供整体位移,其各轮体32外缘设有一环绕状的接设部321,并连接于各滑道4处,供各轮组3的轮体32抵设于各滑道4上端处滑动位移;借此,提供一种架设用平台车,尤指一种使用于架高装设工程,借由轨道可于不同地形移动而进行装设,提升架高装设效率的功能。

综合以上所述,一种快移高空平台车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