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9126发布日期:2020-06-20 17:4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而现有的立体车库技术百花齐放,出现很多新结构,但是都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即无论采取什么升降结构,都只能升降一辆车辆,这在高峰停车期将会产生道路拥堵的现象,且大大降低了车辆存取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包括旋转机构及车库体,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用于支撑主轴转动机的底座、主轴转动机、平衡转动机、旋转架、行星轮、平衡传动齿轮及输送厢,所述底座设置于地面上,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主轴转动机,主轴转动机输出轴外表面同轴套装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包括圆环形基座,圆环形基座同轴套装在主轴转动机输出轴外圆面上,圆环形基座外圆面周向均布设置有支臂,支臂末端一体成型有阶梯轴,阶梯轴的小直径部分通过轴承安装有行星轮,所述支臂中部固定安装有平衡转动机,平衡转动机输出轴末端设置有平衡传动齿轮,平衡传动齿轮与行星轮啮合设置且两者的齿数、模数均相等,行星轮一侧设置有车库体,行星轮面向车库体设置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输送厢,所述车库体设置于地面上,且与输送厢正对;旋转机构工作时,以驾驶员面向行星轮的方向为正方向,此时驾驶员看到的主轴传动机逆时针转动,而平衡转动机以与主轴转动机相同的角速度逆指针转动,进而通过平衡传动轮逆时针转动带动行星轮顺时针转动,使输送厢始终与地面保持水平。

所述输送厢包括厢体,厢体为六面体形状,厢体上设置有开口,用于供车辆上下厢体用,在开口处厢体平行设置的两侧壁中上部安装有承载板转动机,两个承载板转动机输出轴分别与主动杆一端连接,主动杆另一端与从动杆一端连接,在开口处厢体平行设置的两侧壁底部一体成型有环形套,两个环形套分别通过轴承与承载板一端的两个短转轴转动安装,承载板另一端的两个短杆与从动杆另一端相连,所述厢体底板内侧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转动机外壳与环形套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所述车库体包括顶板、侧板一、侧板二、人行楼梯、层板及库底板,所述库底板位于地面上,库底板左右两侧安装有侧板一,两侧板一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位于中间的层板、位于顶部的层板及顶板,且顶板的外表面与侧板一的顶面平齐,库底板上规划有底层停车位,每一个底层停车位安装有底层车位压力传感器,位于中间的层板上规划有中间层停车位,每一个中间层停车位安装有中间层车位压力传感器,位于顶部的层板上规划有顶层停车位,每一个顶层停车位安装有顶层车位压力传感器,通过底层车位压力传感器、中间层车位压力传感器及顶层车位压力传感器判断库底板、位于中间的层板及位于顶部的层板上是否有空余车位,所述库底板靠近输送厢一侧安装有侧板二,侧板二上分别开设有底层车辆出口、底层车辆入口、中间层车辆出口、中间层车辆进口、顶层车辆出口及顶层车辆进口,所述底板、位于中间的层板及位于顶部的层板上均规划有等待区,等待区位于底层车辆出口、底层车辆入口、中间层车辆出口、中间层车辆进口、顶层车辆出口及顶层车辆进口前1m处,且等待区大小与标准停车位大小一致,且在等待区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库底板另一侧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人行滑道和两个汽车滑道,且两个汽车滑道位于两个人行滑道之间,两个所述侧板的腔内设置有人行楼梯,人行楼梯出口与人行滑道对应设置。

所述底层车辆出口与中间层车辆进口对应,中间层车辆进口与顶层车辆进口对应;以驾驶员面向旋转机构为正向,侧板二位于底层位置处右侧开口为底层车辆进口,侧板二位于中间层位置处的右侧开口为中间层车辆出口,侧板二位于顶层位置处的右侧开口为顶层车辆出口;侧板二位于底层位置处左侧开口为底层车辆出口,侧板二位于中间层位置处的左侧开口为中间层车辆进口,侧板二位于顶层位置处的左侧开口为顶层车辆进口。

所述底座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厢体底板上的压力传感器、库底板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位于中间的层板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位于顶部的层板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底层车位压力传感器、中间层车位压力传感器及顶层车位压力传感器连接,且控制器还与主轴转动机、承载板转动机及平衡转动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支撑主轴转动机的当无车辆出入车库体时,此时六个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均不反馈信号,并且输送厢正对车辆的进出口,系统低能耗待机,此时主轴转动机不工作;当等待区上的压力传感器反馈信号给控制器,主轴转动机工作,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运行。底座、主轴转动机、平衡转动机、旋转架、行星轮、平衡传动齿轮及输送厢的设置,能够实现上下车辆的同时运行,大大提高停车高峰期以及取车高峰期的停车效率及取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输送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车库体示意图;

1-底座,2-主轴转动机,3-平衡转动机,401-圆环形基座,402-支臂,5-行星轮,6-平衡传动齿轮,7-输送厢,701-厢体,702-承载板转动机,703-主动杆,704-从动杆,705-环形套,706-承载板,707-短杆,708-支撑杆,8-车库体,801-顶板,802-侧板一,803-侧板二,804-层板,805-库底板,806-人行滑道,807-汽车滑道一,808-汽车滑道二,809-楼梯进出口,810-人行楼梯出口,9-阶梯轴,10-底层车辆出口,11-中间层车辆进口,12-顶层车辆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包括旋转机构及车库体8,旋转机构包括用于支撑主轴转动机2的底座1、主轴转动机2、平衡转动机3、旋转架、行星轮5、平衡传动齿轮6及输送厢7,所述底座1设置于地面上,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主轴转动机2,主轴转动机2带动输送厢7每转动60°后,主轴转动机2均会停止工作,此时输送厢7上的车辆完成出入库,主轴转动机2输出轴外表面同轴套装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包括圆环形基座401,圆环形基座401同轴套装在主轴转动机2输出轴外圆面上,圆环形基座401外圆面周向均布设置有支臂402,支臂402末端一体成型有阶梯轴9,阶梯轴9的小直径部分通过轴承安装有行星轮5,所述支臂402中部固定安装有平衡转动机3,平衡转动机3输出轴末端设置有平衡传动齿轮6,且平衡传动齿轮6与行星轮5啮合设置且两者的齿数、模数均相等,行星轮5一侧设置有车库体8,行星轮5面向车库体8设置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输送厢7,所述车库体8设置于地面上,且与输送厢7正对;旋转机构工作时,以驾驶员面向行星轮5的方向为正方向,此时驾驶员看到的主轴传动机2逆时针转动,而平衡转动机3以与主轴转动机2相同的角速度逆指针转动,进而通过平衡传动轮6逆时针转动带动行星轮5顺时针转动,使输送厢7始终与地面保持水平。

所述输送厢7包括厢体701,厢体701为六面体形状,厢体701上设置有开口,用于供车辆上下厢体701用,在开口处厢体701平行设置的两侧壁中上部安装有承载板转动机702,两个承载板转动机702输出轴分别与主动杆703一端连接,主动杆703另一端与从动杆704一端连接,在开口处厢体701平行设置的两侧壁底部一体成型有环形套705,两个环形套705分别通过轴承与承载板706一端的两个短转轴转动安装,承载板706另一端的两个短杆707与从动杆704另一端相连,所述厢体701底板内侧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转动机外壳与环形套705之间设置有支撑杆708。

所述车库体8包括顶板801、侧板一802、侧板二803、人行楼梯、层板804及库底板805,所述库底板805位于地面上,库底板805左右两侧安装有侧板一801,两侧板一80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位于中间的层板804、位于顶部的层板804及顶板801,且顶板801的外表面与侧板一802的顶面平齐,库底板805上规划有底层停车位,每一个底层停车位安装有底层车位压力传感器,位于中间的层板804上规划有中间层停车位,每一个中间层停车位安装有中间层车位压力传感器,位于顶部的层板804上规划有顶层停车位,每一个顶层停车位安装有顶层车位压力传感器,通过底层车位压力传感器、中间层车位压力传感器及顶层车位压力传感器判断库底板805、位于中间的层板804及位于顶部的层板804上是否有空余车位,所述库底板805靠近输送厢7一侧安装有侧板二803,侧板二803上分别开设有底层车辆出口10、底层车辆入口、中间层车辆出口、中间层车辆进口11、顶层车辆出口及顶层车辆进口12,所述底板、位于中间的层板804及位于顶部的层板804上均规划有等待区,等待区位于进出口前一米处,大小为一个标准停车位大小,且在等待区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库底板805另一侧分别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个人行滑道806和两个汽车滑道,且两个汽车滑道位于两个人行滑道806之间,汽车滑道分为汽车滑道一807和汽车滑道二808,两个所述侧板的内侧壁处设置有楼梯进出口809,且侧板的腔内设置有人行楼梯,人行楼梯出口810与人行滑道806对应设置。

所述底层车辆出口10与中间层车辆进口11对应,中间层车辆进口11与顶层车辆进口12对应;以驾驶员面向旋转机构为正向,侧板二803位于底层位置处右侧开口为底层车辆进口,侧板二位于中间层位置处的右侧开口为中间层车辆出口,侧板二位于顶层位置处的右侧开口为顶层车辆出口;侧板二位于底层位置处左侧开口为底层车辆出口10,侧板二803位于中间层位置处的左侧开口为中间层车辆进口11,侧板二803位于顶层位置处的左侧开口为顶层车辆进口12。

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厢体701底板上的压力传感器、库底板805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位于中间的层板804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位于顶部的层板804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底层车位压力传感器、中间层车位压力传感器及顶层车位压力传感器连接,且控制器还与主轴转动机2、承载板转动机702及平衡转动机3连接。

当无车辆出入车库体8时,此时六个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均不反馈信号,并且输送厢7正对车辆的进出口,系统低能耗待机,此时主轴转动机2不工作;当等待区上的压力传感器反馈信号给控制器,主轴转动机2工作,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运行。

当处于出库高峰期,位于中间层停车位和位于顶层停车位的车辆需要同时出库,此时空载的输送厢7优先转动到中间层停车位,其紧邻的空载输送厢7转动到顶层停车位,即可实现同时输送中间层车辆和顶层的车辆同时出库。

当处于入库高峰期,实行底层停车位、中间层停车位及顶层停车位分流机制,即在底层停车位没有停满的情况下,避免车辆全停在底层停车位上,导致底层停车位爆满后续车辆排队进入中间层停车位和顶层停车位的低效情况。即在车库保安的安排下,前一辆车进入底层停车位,后一辆车进入中间层停车位或顶层停车位;前一辆车停在中间层停车位,则后一辆车就停在顶层停车位,使车辆高效率入库。

一种行星轮升降式立体停车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启动主轴转动机2及平衡转动机3,车库的旋转输送部分工作,首先驾驶员将汽车通过汽车滑道一807开进车库体8内,若库底板805上有空余的底层停车位,驾驶员将汽车停在底层停车位上即可,然后通过人行滑道806离开;若库底板805上没有空余车位,驾驶员驾驶汽车至底层车辆出口10处的等待区,此时底层车辆口处的等待区内的压力传感器被触发,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指令给位于底层车辆进口处的空载输送厢7,输送厢7在主轴转动机2的转动作用下,转动至反馈信号的底层车辆出口10的等待区,此时主轴转动机2停止工作并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承载板转动机702顺时针转动,带动主动杆703转动,进而带动从动杆704转动,将承载板706从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承载板转动机702停止工作,驾驶员驾驶汽车通过承载板706进入到输送厢7内,并触发厢体701底板上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反馈信号给控制器,当控制器连续接收到输送厢7内压力传感器传来的稳定值信号时,控制器控制承载板转动机702逆时针工作,收起承载板706,承载板706由水平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承载板转动机702停止工作并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主轴转动机2工作,继续顺时针转动,若位于中间的层板804上有剩余车位,主轴转动机2带动位于底层车辆出口10处的输送厢7转动至中间层车辆进口11时停止工作,同时输送厢7的承载板转动机702顺时针工作,放下承载板706,驾驶员驾驶汽车通过承载板706进入中间层停车位进行停车,当汽车行驶到中间层车辆口的进口时,输送厢7上的压力传感器反馈零值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承载板转动机702工作将承载板706收起,同时控制器控制主轴转动机2工作,继续顺时针旋转,停车完成;若位于中间的层板804上没有剩余车位,但位于中间层车辆出口处有车辆出库,即中间层车辆口出口等待区的压力传感器被触发,反馈信号给控制器,输送厢7转动到中间层车辆口时,主轴转动机2停止工作,控制器同时发送指令给位于中间层车辆进口11及中间层车辆出口的输送厢7,控制位于中间层车辆进口11处的输送厢7不打开,控制位于中间层车辆出口处的输送厢7打开,当承载板706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时,此时驾驶员驾驶汽车通过中间层车辆出口进入到位于出口处的输送厢7内,并触发厢体701内的压力传感器,当控制器接收到厢体701内压力传感器反馈稳定压力值时,控制器控制输送厢7的承载板转动机702逆时针转动,将承载板706收起,同时主轴转动机2继续转动,位于中间层车辆进口11处的输送厢7转动至顶层车辆进口12处,位于中间层车辆出口处的输送厢7转动至底层车辆进口处时,主轴转动机2停止工作,控制器控制输送厢7的承载板转动机702顺时针转动,承载板706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位于进口位置的驾驶员驾驶汽车进入车库体8内,位于出口处的驾驶员驾驶汽车进入输送厢7内,当控制器同时接收到位于底层车辆出口10处厢体701内压力传感器反馈的稳定压力值及顶层车辆进口12处厢体701内压力传感器反馈的零值时,控制器继续控制主轴转动机2工作,完成一次进出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