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4164发布日期:2020-05-19 20:3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木地板锁扣种类繁多,按照安装方式分为倾斜式、横插式以及竖插式,其中倾斜式锁扣因拉力强好拆卸被大面积使用,但难以实现任意单片木地板拆装。在部分商场及家庭木地板铺装中,亟需一种既可大面积铺装又可任意单片随时拆装的锁扣木地板,而市面上可以实现此功能的地板锁扣较少。

如现有技术cn208704009u公开的涉及一种安装有按钮式接插件的发热地板,包括多块拼接在一起的发热地板块,每块发热地板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排的发热地板基板、发热地板发热层、发热地板面层和垂直安装在发热地板块中的按钮式接插件,按钮式接插件包括扣合使用的公接插件和母接插件,发热地板基板下设有隔热保温层,且之间嵌设有母接插件的水平圆柱体外壳和导线束,发热地板面层下嵌设有公接插件的金属圆台;多块发热地板块中的导线束依次连通后连接供电装置。通过在发热地板内部嵌套按钮式接插件配合供电装置,将电路连接和地板连接合二为一,让发热地板在功能与美观结合。具有安装时间短、安装成本低、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高的优势。

现有技术主要是将地板从下至上依次铺排的发热地板基板、发热地板发热层、发热地板面层和垂直安装在发热地板块中的按钮式接插件,主要是解决如何将地板的发热功能嵌入至地板中,而公开描述的按钮式接插件包括扣合使用的公接插件和母接插件,也只是解决按钮式接插件中如何嵌套发热部件的技术问题,并没有解决如何实现锁扣地板及墙板既可以实现大面积铺装,又可以实现任意单片木地板及墙板的拆装与更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通过锁扣榫头凹陷结构与榫槽凸面结构充分配合,榫槽倾斜面结构在弹性作用下充分夹紧榫头,受力强度大,不易滑动;榫头底部较大圆弧倒角,既可以实现榫头轻松滑入榫槽,又可与榫槽内部较小圆弧倒角形成细微空隙,防止地板因温湿度变化,引起榫头、榫槽变形而破坏地板结构;使用该锁扣结构的地板既可以大面积铺装,又可以实现任意单片地板的拆装与更换;锁扣结构可用于各种地板及墙板基材,如实木地墙板、实木复合地墙板、竹地墙板、竹木复合地墙板、软木复合地墙板、spc地墙板及生物质地墙板等。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所述结构为轴对称的山字型结构,包括,榫槽顶端边缘角、倾斜面结构、榫槽底部边缘角及凸面结构,所述对称设置的槽内的榫槽顶端边缘角设为圆弧倒角,所述倾斜面结构为角度1°-10°的内斜平面结构,所述榫槽底部边缘角设为圆弧倒角,所述中轴位置两侧中部设有凸面结构,榫槽顶端边缘角、倾斜面结构、榫槽底部边缘角及凸面结构围成与地板及墙板榫头匹配的按钮式锁扣空间,

与本发明所述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匹配的地板及墙板,榫头一边设定为与倾斜面结构匹配的垂直面结构,榫头另一边设定为与锁扣结构的凸面结构形状匹配的凹陷结构,榫头底端边缘角设定为与榫槽底部边缘角匹配的的圆弧倒角,且榫头底端边缘角的圆弧倒角比榫槽底部边缘角的圆弧倒角半径要大,垂直面结构、榫头底端边缘角与凹陷结构围成的榫头空间与锁扣结构的榫槽空间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中轴位置两侧中部的凸面结构,凸面为圆弧或者凸台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中轴位置两侧中部的凸面结构,凸面设为弹性部件,与倾斜面结构匹配更好的锁紧地板及墙板。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式锁扣结构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地板及墙板为实木材料、实木复合材料、竹材料、竹木复合材料、软木复合材料、spc材料及生物质材料中的一种。

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锁扣榫头凹陷结构与榫槽凸面结构充分配合,榫槽倾斜面结构在弹性作用下充分夹紧榫头,受力强度大,不易滑动;榫头底部较大圆弧倒角,既可以实现榫头轻松滑入榫槽,又可与榫槽内部较小圆弧倒角形成细微空隙,防止地板因温湿度变化,引起榫头、榫槽变形而破坏地板结构;使用该锁扣结构的地板既可以大面积铺装,又可以实现任意单片地板的拆装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的地板及墙板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与地板及墙板安装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名称为:1、榫槽顶端边缘角,2、倾斜面结构,3、榫槽底部边缘角,4、凸面结构,5、垂直面结构,6、榫头底端边缘角,7、凹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结构为轴对称的山字型结构,包括,榫槽顶端边缘角1、倾斜面结构2、榫槽底部边缘角3及凸面结构4,对称设置的槽内的榫槽顶端边缘角1设为圆弧倒角,倾斜面结构2为角度1°-10°的内斜平面结构,榫槽底部边缘角3设为圆弧倒角,中轴位置两侧中部设有凸面结构4,榫槽顶端边缘角1、倾斜面结构2、榫槽底部边缘角3及凸面结构4围成与地板及墙板榫头匹配的按钮式锁扣空间,

与本发明所述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匹配的地板及墙板,榫头一边设定为与倾斜面结构2匹配的垂直面结构5,榫头另一边设定为与锁扣结构的凸面结构4形状匹配的凹陷结构7,榫头底端边缘角6设定为与榫槽底部边缘角3匹配的的圆弧倒角,且榫头底端边缘角6的圆弧倒角比榫槽底部边缘角3的圆弧倒角半径要大,垂直面结构5、榫头底端边缘角6与凹陷结构7围成的榫头空间与锁扣结构的榫槽空间匹配。

中轴位置两侧中部的凸面结构4,凸面为圆弧。

按钮式锁扣结构为金属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地板及墙板为实木材料。

拼装时,榫头底端边缘角6经榫槽顶端边缘角1滑落至榫槽底部边缘角3相对应,垂直面结构5与倾斜面结构2相对应,凸面结构4与凹陷结构7相对应。木地板拼装后在底部边缘角3处会形成细微间隙,防止锁扣加工精度或者灰尘等造成榫头、榫槽不能正常拼装,榫槽顶端边缘角1和倾斜面结构2处会留有一定空隙,可以防止地板受到周围环境温湿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从而导致地板被破坏。拆卸时,可以用吸盘吸附住木地板表面,垂直向上用力拔起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结构为轴对称的山字型结构,包括,榫槽顶端边缘角1、倾斜面结构2、榫槽底部边缘角3及凸面结构4,对称设置的槽内的榫槽顶端边缘角1设为圆弧倒角,倾斜面结构2为角度1°-10°的内斜平面结构,榫槽底部边缘角3设为圆弧倒角,中轴位置两侧中部设有凸面结构4,榫槽顶端边缘角1、倾斜面结构2、榫槽底部边缘角3及凸面结构4围成与地板及墙板榫头匹配的按钮式锁扣空间,

与本发明所述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匹配的地板及墙板,榫头一边设定为与倾斜面结构2匹配的垂直面结构5,榫头另一边设定为与锁扣结构的凸面结构4形状匹配的凹陷结构7,榫头底端边缘角6设定为与榫槽底部边缘角3匹配的的圆弧倒角,且榫头底端边缘角6的圆弧倒角比榫槽底部边缘角3的圆弧倒角半径要大,垂直面结构5、榫头底端边缘角6与凹陷结构7围成的榫头空间与锁扣结构的榫槽空间匹配。

中轴位置两侧中部的凸面结构4,凸面为凸台。

中轴位置两侧中部的凸面结构4,凸面设为弹性部件,与倾斜面结构2匹配更好的锁紧地板及墙板。

地板及墙板为实木复合材料。

拼装时,榫头底端边缘角6经榫槽顶端边缘角1滑落至榫槽底部边缘角3相对应,垂直面结构5与倾斜面结构2相对应,凸面结构4与凹陷结构7相对应。木地板拼装后在底部边缘角3处会形成细微间隙,防止锁扣加工精度或者灰尘等造成榫头、榫槽不能正常拼装,榫槽顶端边缘角1和倾斜面结构2处会留有一定空隙,可以防止地板受到周围环境温湿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从而导致地板被破坏。拆卸时,可以用吸盘吸附住木地板表面,垂直向上用力拔起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结构为轴对称的山字型结构,包括,榫槽顶端边缘角1、倾斜面结构2、榫槽底部边缘角3及凸面结构4,对称设置的槽内的榫槽顶端边缘角1设为圆弧倒角,倾斜面结构2为角度1°-10°的内斜平面结构,榫槽底部边缘角3设为圆弧倒角,中轴位置两侧中部设有凸面结构4,榫槽顶端边缘角1、倾斜面结构2、榫槽底部边缘角3及凸面结构4围成与地板及墙板榫头匹配的按钮式锁扣空间,

与本发明所述地板及墙板按钮式锁扣结构匹配的地板及墙板,榫头一边设定为与倾斜面结构2匹配的垂直面结构5,榫头另一边设定为与锁扣结构的凸面结构4形状匹配的凹陷结构7,榫头底端边缘角6设定为与榫槽底部边缘角3匹配的的圆弧倒角,且榫头底端边缘角6的圆弧倒角比榫槽底部边缘角3的圆弧倒角半径要大,垂直面结构5、榫头底端边缘角6与凹陷结构7围成的榫头空间与锁扣结构的榫槽空间匹配。

中轴位置两侧中部的凸面结构4,凸面为圆弧。

中轴位置两侧中部的凸面结构4,凸面设为弹性部件,与倾斜面结构2匹配更好的锁紧地板及墙板。

按钮式锁扣结构为复合材料制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地板及墙板为生物质材料。

拼装时,榫头底端边缘角6经榫槽顶端边缘角1滑落至榫槽底部边缘角3相对应,垂直面结构5与倾斜面结构2相对应,凸面结构4与凹陷结构7相对应。木地板拼装后在底部边缘角3处会形成细微间隙,防止锁扣加工精度或者灰尘等造成榫头、榫槽不能正常拼装,榫槽顶端边缘角1和倾斜面结构2处会留有一定空隙,可以防止地板受到周围环境温湿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从而导致地板被破坏。拆卸时,可以用吸盘吸附住木地板表面,垂直向上用力拔起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