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696986发布日期:2020-07-31 22:43阅读:3681来源:国知局
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梯安装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梯安装的过程中,放样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所谓放样即放置安装样板线,是将电梯井道土建布置图上设计的位置(或物体)放到实地的位置(或物体)的过程,样线放置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装质量。

现有的电梯放样方式主要是传统且广泛使用的脚手架放样工法,然而,传统的脚手架放样工法需要在电梯的井道内搭设脚手架,这样不仅会增加工程量和降低施工效率,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和风险性。

因此,如何在无脚手架的情况下进行电梯的放样,以使电梯的放样更安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在电梯井道内搭设脚手架的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脚手架放样方法施工安全性差、效率低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井道土建布置图的档位设置要求,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预先准备的第一样架件以及在所述倒数第二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预先准备的第二样架件,其中,所述第一样架件上设有第一主轨样线,所述第二样架件上设有第二主轨样线,所述倒数第二档按照由下往上数的方式确定;

步骤s2,分别调整所述第一样架件和所述第二样架件,使得所述第一主轨样线和所述第二主轨样线均与预定的主轨中心线垂直相距第一预定距离、均与预定的轿厢中心线水平相距第二预定距离;

步骤s3,分别放下所述第一主轨样线和所述第二主轨样线,并分别测量所述第一主轨样线、所述第二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其中,当所述第一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超出预定的偏差范围时,调整所述第一主轨样线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一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处于预定的所述偏差范围内;当所述第二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超出预定的所述偏差范围时,调整所述第二主轨样线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二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处于预定的所述偏差范围内;

步骤s4,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所述第一样架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所述第二样架件,并在重复所述步骤s2后,分别固定所述第一主轨样线和所述第二主轨样线,其中,所述第一档按照所述由下往上数的方式确定;

步骤s5,在所述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预先准备的第三样架件,其中,所述第三样架件上设有第一副轨样线;

步骤s6,调整所述第三样架件,使得所述第一副轨样线与预定的副轨中心线水平相距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与预定的主轨工作面垂直相距第三预定距离;

步骤s7,在倒数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安装预先准备的第四样架件,其中,所述第四样架件上设有第二副轨样线,所述倒数第一档按照所述由下往上数的方式确定;

步骤s8,调整所述第四样架件,使得所述第二副轨样线与所述副轨中心线水平相距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与所述主轨工作面垂直相距第四预定距离;

步骤s9,放下所述第一副轨样线和所述第二副轨样线,并分别测量所述第一副轨样线、所述第二副轨样线的井道偏差,其中,当所述第一副轨样线的井道偏差超出预定的所述偏差范围时,调整所述第一副轨样线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一副轨样线的井道偏差处于预定的所述偏差范围内;当所述第二副轨样线的井道偏差超出预定的所述偏差范围时,调整所述第二副轨样线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二副轨样线的井道偏差处于预定的所述偏差范围内;

步骤s10,在所述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所述第三样架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安装所述第四样架件,并在重复所述步骤s8后,分别固定所述第一副轨样线和所述第二副轨样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

根据井道土建布置图的档位设置要求,在所述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支架并将所述第一样架件安装在所述倒数第二档的所述主轨支架上,以及,

在所述倒数第二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码托并将所述第二样架件安装在所述倒数第二档的所述主轨码托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分别测量所述第一主轨样线、所述第二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的步骤,包括:

在各个楼层位置分别测量所述第一主轨样线、所述第二主轨样线与井道壁之间的间距,以将所测得的各个所述间距分别与预定间距进行比较,确定出所述第一主轨样线、所述第二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所述第一样架件以及在所述第一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所述第二样架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支架并将所述第一样架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档的所述主轨支架上,以及,

在所述第一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码托并将所述第二样架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档的所述主轨码托上。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

以所述第一主轨样线为施工基准安装电梯的第一主轨,以及以所述第二主轨样线为施工基准安装电梯的第二主轨;

安装完所述第一主轨和所述第二主轨后,拆除各个所述第一样架件和各个所述第二样架件。

进一步地,预定的所述主轨工作面包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主轨工作面和第二主轨工作面,其中,所述第一主轨工作面与所述第二主轨工作面相距第五预定距离;所述步骤s8包括:

调整所述第四样架件,使得所述第二副轨样线与所述副轨中心线水平相距所述第一预定距离;

根据勾股定理、所述第四预定距离和所述第五预定距离,计算所述第二副轨样线到所述第二主导轨工作面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根据计算结果调整所述第二副轨样线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二副轨样线与所述第二主轨工作面之间的实际距离与所述参考距离之间差值处于预定的误差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样架件包括第一l型直角板、第一平面板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l型直角板的垂直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水平部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平面板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板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一长孔,且所述第一平面板的端部上开设有第一样线限位槽孔,其中,所述第一紧固件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长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孔而将所述第一平面板固定于所述第一l型直角板的水平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样架件包括第二l型直角板、第二平面板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l型直角板的水平部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平面板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平面板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二长孔,且所述第二平面板的端部上开设有第二样线限位槽孔,其中,所述第二紧固件同时穿过所述第二长孔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孔而将所述第二平面板固定于所述第二l型直角板的水平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样架件的结构形式与所述第一样架件的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似。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样架件的结构形式与所述第二样架件的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出的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通过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和主轨码托位置安装上样架件进行主轨样线的一次放样;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和主轨码托位置安装下样架件进行主轨样线的二次放样;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和倒数第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安装上样架件进行副轨样线的一次放样;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和第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安装下样架件进行副轨样线的二次放样,如此,无需使用脚手架即可进行电梯的放样,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在电梯井道内搭设脚手架进行放样的问题,不仅提高了放样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而且降低了放样的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通用的井道土建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样架件和第二样架件在井道内进行放样的施工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样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样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第三样架件和第四样件在井道内进行放样的施工俯视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7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样架件,1a-第一l型直角板,1a1-第一安装孔,1a2-第二安装孔,1b-第一平面板,1b1-第一长孔,1b2-第一样线限位槽孔,1c-第一紧固件;2-第二样架件,2a-第二l型直角板,2a1-第三安装孔,2b-第二平面板,2b1-第二长孔,2b2-第二样线限位槽孔,2c-第二紧固件;3-主轨支架,4,-主轨码托,5-轿厢中心线,6-主轨中心线,7-副轨中心线,8-副轨码托,9-第三样架件,10-第四样架件,11-第一主轨,12-第二主轨,101-第一主轨样线,102-第二主轨样线,201-第一副轨样线,202-第二副轨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井道土建布置图的档位设置要求,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预先准备的第一样架件1以及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预先准备的第二样架件2,其中,第一样架件1上设有第一主轨样线101,第二样架件2上设有第二主轨样线102,倒数第二档按照由下往上数的方式确定;

步骤s2,分别调整第一样架件1和第二样架件2,使得第一主轨样线101和第二主轨样线102均与预定的主轨中心线6垂直相距第一预定距离、均与预定的轿厢中心线5水平相距第二预定距离;

步骤s3,分别放下第一主轨样线101和第二主轨样线102,并分别测量第一主轨样线101、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井道偏差,其中,当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井道偏差超出预定的偏差范围时,调整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位置,直至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井道偏差处于预定的偏差范围内;当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井道偏差超出预定的偏差范围时,调整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位置,直至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井道偏差处于预定的偏差范围内;

步骤s4,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第一样架件1以及在第一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第二样架件2,并在重复上述步骤s2后,分别固定第一主轨样线101和第二主轨样线102,其中,第一档按照由下往上数的方式确定;

步骤s5,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预先准备的第三样架件9,其中,第三样架件9上设有第一副轨样线201;

步骤s6,调整第三样架件9,使得第一副轨样线201与预定的副轨中心线7水平相距第一预定距离、与预定的主轨工作面垂直相距第三预定距离;

步骤s7,在倒数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安装预先准备的第四样架件10,其中,第四样架件10上设有第二副轨样线202,倒数第一档按照由下往上数的方式确定;

步骤s8,调整第四样架件10,使得第二副轨样线202与副轨中心线7水平相距第一预定距离、与主轨工作面垂直相距第四预定距离;

步骤s9,放下第一副轨样线201和第二副轨样线202,并分别测量第一副轨样线201、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井道偏差,其中,当第一副轨样线201的井道偏差超出预定的偏差范围时,调整第一副轨样线201的位置,直至第一副轨样线201的井道偏差处于预定的偏差范围内;当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井道偏差超出预定的偏差范围时,调整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位置,直至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井道偏差处于预定的偏差范围内;

步骤s10,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第三样架件9以及在第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安装第四样架件10,并在重复上述步骤s8后,分别固定第一副轨样线201和第二副轨样线202。

在上述步骤s1中,本领域所公知的,从井道土建布置图上,可以直接或间接(即,通过已有尺寸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得出轿厢中心点、电梯厅门、轿厢地坎、主导轨、副导轨等电梯井道内主要部件之间的相关尺寸,电梯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依据这些尺寸进行电梯的放样。上述第一样架件1的主要作用在于用来调整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位置,上述第二样架件2的主要作用在于用来调整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位置。

在上述步骤s2中,上述第一预定距离、第二预定距离均是明确的,其可从井道土建布置图上直接或间接获得,其中,上述第一预定距离为150mm,上述第二预定距离为870mm;在本步骤中,换言之,可通过调整第一样架件1和第二样架件2,使得第一主轨样线101和第二主轨样线102均与主轨中心线6垂直相距150mm,且第一主轨样线101和第二主轨样线102以轿厢中心线5为对称线相对称,且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740mm。

在上述步骤s3中,上述预定的偏差范围为0~2mm;在一些实施例中,放下第一主轨样线101后,可使用卷尺等测量工具分别在井道顶部和底坑测量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井道偏差,然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通过第一样架件1适当调整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位置,使得第一样线上部的井道偏差以及下部的井道偏差均处于预定的偏差范围内;同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放下第二主轨样线102后,可使用卷尺等测量工具分别在井道顶部和底坑测量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井道偏差,然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通过第二样架件2适当调整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位置,使得第二样线上部的井道偏差以及下部的井道偏差均处于预定的偏差范围内。

在上述步骤s4中,可通过在第一主轨样线101、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下端系挂重物(如重锤)等方式拉直第一主轨样线101和第二主轨样线102,实现第一主轨样线101和第一主轨样线101的固定。

在上述步骤s5中,上述第三样架件9的主要作用在于用来调整第一副轨样线201的位置。

在上述步骤s6中,上述第三预定距离为62mm。

在上述步骤s7中,上述第四样架件10的主要作用在于用来调整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位置。

在上述步骤s8中,上述第四预定距离为982mm。

在上述步骤s9中,与上述步骤s3同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放下第一副轨样线201后,可使用卷尺等测量工具分别在井道顶部和底坑测量第一副轨样线201的井道偏差,然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通过第三样架件9适当调整第一副轨样线201的位置,使得第一样线上部的井道偏差以及下部的井道偏差均处于预定的偏差范围内;同理,在一些实施例中,放下第二副轨样线202后,可使用卷尺等测量工具分别在井道顶部和底坑测量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井道偏差,然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通过第四样架件10适当调整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位置,使得第二样线上部的井道偏差以及下部的井道偏差均处于预定的偏差范围内。

在上述步骤s10中,与上述步骤s4同理,可通过在第一副轨样线201、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下端系挂重物(如重锤)等方式拉直第一副轨样线201和第二副轨样线202,实现第一副轨样线201和第一副轨样线201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放样步骤,该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不需要使用脚手架进行电梯的放样,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在电梯井道内搭设脚手架进行放样的问题,不仅提高了放样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而且降低了放样的施工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根据井道土建布置图的档位设置要求,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支架3并将第一样架件1安装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3上,以及,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码托4并将第二样架件2安装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码托4上。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主轨支架3和主轨码托4均为本领域通用的电梯零部件,对此不再赘述。

同理,参照图2至图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4中,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第一样架件1以及在第一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第二样架件2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支架3并将第一样架件1安装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3上,以及,在第一档的主轨码托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码托4并将第二样架件2安装在第一档的主轨码托4上。

同理,参照图7至图9,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具体包括:

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支架3并将第三样架件9安装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3上。

同理,参照图7至图9,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7具体包括:

在倒数第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副轨码托8并将第四样架件10安装在倒数第一档的副轨码托8上。

同理,参照图7至图9,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具体包括:

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主轨支架3并将第三样架件9安装在第一档的主轨支架3上,以及,在第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安装好预先准备的副轨码托8并将第四样架件10安装在第一档的副轨码托8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3和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样架件1包括第一l型直角板1a、第一平面板1b和第一紧固件1c,第一l型直角板1a的垂直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1a1、水平部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即第一l型直角板1a的水平部)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安装孔1a2;第一平面板1b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与第一平面板1b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一长孔1b1,且第一平面板1b的端部上开设有第一样线限位槽孔1b2,其中,第一紧固件1c同时穿过第一长孔1b1和其中一个第二安装孔1a2而将第一平面板1b固定于第一l型直角板1a的水平部上。图示性地,第一安装孔1a1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孔1a2设置有三个;其中,第一紧固件1c的结构形式可以是螺栓的形式,也可以是螺栓搭配螺母的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放样过程中,利用第一样架件1可非常方便地调整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位置,与传统使用样板架进行放样的方式相比,第一样架件1要比传统的样板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且安装使用更加灵活和高效。具体地,该第一样架件1在使用时,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上端可系绑在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3上,且第一主轨样线101可绕在第一样架件1上,其中,可通过往第一安装孔1a1、主轨支架3相应的孔位中同时穿插第一紧固件1c的方式将第一l型直角板1a安装于相应档位的主轨支架3上;可通过将第一平面板1b安装在不同的第二安装孔1a2上、通过调整第一紧固件1c在第一长孔1b1中的位置以及通过调整第一平面板1b的摆放角度等方式,使得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位置调整可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其中,优选地,第一安装孔1a1的形式为长孔,如此可更加方便灵活地调整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位置;完成对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位置调整后,拧紧第一紧固件1c即可,其中,当需要对第一主轨样线101进行固定时,可通过拧紧第一固定件、将第一主轨样线101置于第一样线限位槽孔1b2中以及在第一主轨样线101的下端系挂重物来实现第一主轨样线101的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4和图6,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样架件2包括第二l型直角板2a、第二平面板2b和第二紧固件2c,第二l型直角板2a的水平部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三安装孔2a1;第二平面板2b上开设有长度方向与第二平面板2b的长度方向相一致的第二长孔2b1,且第二平面板2b的端部上开设有第二样线限位槽孔2b2,其中,第二紧固件2c同时穿过第二长孔2b1和其中一个第三安装孔2a1而将第二平面板2b固定于第二l型直角板2a的水平部上。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放样过程中,利用第二样架件2可非常方便地调整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位置,与传统使用样板架进行放样的方式相比,第二样架件2要比传统的样板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且安装使用更加灵活和高效。其中,第二样架件2的使用过程可参考上述关于第一样架件1的内容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三样架件9的结构形式与第一样架件1的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似,如此,使得放样过程中,利用第三样架件9可非常方便地调整第一副轨样线201的位置,与传统使用样板架进行放样的方式相比,第三样架件9要比传统的样板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且安装使用更加灵活和高效。其中,第三样架件9的使用过程可参考上述关于第一样架件1的内容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样架件9的结构形式与第一样架件1的结构形式相近似是指其结构形式可参考第一样架件1的结构并根据实际安装需要进行适应性的结构调整,例如在第三样架件9中,对应上述第一l型直角板1a的结构部分,可根据需要去掉直角板中的垂直部。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四样架件10的结构形式与第二样架件2的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似,如此,使得放样过程中,利用第四样架件10可非常方便地调整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位置,与传统使用样板架进行放样的方式相比,第四样架件10要比传统的样板架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且安装使用更加灵活和高效。其中,第四样架件10的使用过程可参考上述关于第一样架件1的内容描述,此处不再赘述。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样架件10的结构形式与第二样架件2的结构形式相近似是指其结构形式可参考第二样架件2的结构并根据实际安装需要进行适应性的结构调整,例如在第三样架件9中,对应上述第二l型直角板2a的结构部分,可根据需要去掉直角板中的垂直部。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3中,分别测量第一主轨样线101、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井道偏差的步骤,包括:

在各个楼层位置分别测量第一主轨样线101、第二主轨样线102与井道壁之间的间距,以将所测得的各个间距分别与预定间距进行比较,确定出第一主轨样线101、第二主轨样线102的井道偏差。

在本实施例中,电梯井道的高度越高,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沿竖直方向上的分布就越不均匀,因此,通过在各个楼层位置分别测量相应主轨样线的井道偏差,可获得更多的测量数据,以便更好地调整相应的主轨样线的位置,提高主轨样线放置的正确性。

同理,参照图7至图9,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9中,分别测量第一副轨样线201、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井道偏差的步骤,包括:

在各个楼层位置分别测量第一副轨样线201、第二副轨样线202与井道壁之间的间距,以将所测得的各个间距分别与预定间距进行比较,确定出第一副轨样线201、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井道偏差。

在本实施例中,电梯井道的高度越高,副轨样线的井道偏差沿竖直方向上的分布就越不均匀,因此,通过在各个楼层位置分别测量相应副轨样线的井道偏差,可获得更多的测量数据,以便更好地调整相应的副轨样线的位置,提高副轨样线放置的正确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7,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之后,还包括:

以第一主轨样线101为施工基准安装电梯的第一主轨11,以及以第二主轨样线102为施工基准安装电梯的第二主轨12;

安装完第一主轨11和第二主轨12后,拆除各个第一样架件1和各个第二样架件2。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确定电梯主轨的施工基准的两条主轨样线确定下来后,接着进行电梯主轨的安装,如此,不仅可避免主轨样线的存在而给后续副轨样线的放置带来不便而影响施工效率,而且主轨的存在,可方便后续测量第二副轨样线202与主轨工作面之间的距离;完成电梯两个主轨的安装后,将各个主轨支架3上的第一样架件1以及各个主轨码托4上的第二样架件2进行拆除,以回收使用。

进一步地,参照图7至图9,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预定的主轨工作面包括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主轨工作面和第二主轨工作面,其中,第一主轨工作面与第二主轨工作面相距第五预定距离;上述步骤s8,具体包括:

调整第四样架件10,使得第二副轨样线202与副轨中心线7水平相距第一预定距离;

根据勾股定理、第四预定距离和第五预定距离,计算第二副轨样线202到第二主导轨工作面的距离,作为参考距离;

根据计算结果调整第二副轨样线202的位置,直至第二副轨样线202与第二主轨工作面之间的实际距离与参考距离之间差值处于预定的误差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主轨工作面为上述第一主轨11的工作面,上述第二主轨工作面为上述第二主轨12的工作面,上述第四预定距离为第二副轨样线202与第一主轨工作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上述误差范围为0~2mm;如图7所示,假设上述第四预定距离为a,上述第五预定距离为b,则根据井道土建布置图可知,a=rg副+60×2+62=800+120+62=982,b=l-150+rg主/2=1000-150+1620/2=1660(式中,l为轿厢中心线5与副轨中心线7之间水平距离,其值为1000),假设上述参考距离为c,则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倒数第二档的主轨支架位置与倒数第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并非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在实际的放样中,在调整第四样架件10时,难以确保第二副轨样线202与第一主轨工作面垂直相距第四预定距离,因此,本实施例基于上述放样步骤,通过理论反推的方式,在倒数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进行放样时,只需保证上述c=1928.7±2=1926.7~1930.7mm即可确保上述第四距离满足放样要求,因此在倒数一档的副轨码托位置进行放样时,只需在第二副轨样线202与第二主轨工作面之间拉一条长度为1926.7~1930.7mm的绳线,在确保第二副轨样线202与副轨中心线7水平相距第一预定距离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第四样架件10,使得该绳线处于拉直状态即可,从而有利于简化放样的操作过程,进一步提高放样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公开的无脚手架电梯放样方法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