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墓地和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6187发布日期:2020-08-14 16:01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电子墓地和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信息化陵园、墓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墓地和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类文明史中殡葬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具有人性化的殡葬文化可以拉近逝者与生者的心灵距离,让逝者亲属得到一些精神慰藉。陵园是建设殡葬文化的基地,在当今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陵园管理也应该朝着电子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的陵园,大多依旧使用传统的设备并采用传统的祭祀方法,使用大量人力资源来确保陵园的正常运转。虽然有些陵园使用了一些电子祭祀的设备,但均为单独使用,不具备网络连接也不可以实现通信功能。这样的陵园管理不但信息化程度太低,而且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去管理和维护设备。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管理方式让所有的祭祀设备都能通过服务器控制实现联网管理。这种服务器在陵园的网络环境中为一些电子祭祀设备的客户机提供服务,起到了中心管理的作用,并且让电子祭祀设备之间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使陵园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更加高效、快捷。

申请人黄炳祥在专利cn201074425中公开了一种碑座中装有播放设备的电子墓碑,其仅解决了用电子屏幕播放死者生前信息资料的问题,但没有内嵌通信设备,无法联网,数据无法更新,应用功能范围较小。申请人西安孔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专利cn103132769a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太阳能充电功能的电子墓碑,只具有电子相册的功能,仅在供电的问题上有所创新,不具备通信功能,也不具备联网功能。申请人宗鹏在专利cn102704736a中公开了一种电子墓碑与电子扫墓的电子技术,将石碑这一用来实地缅怀先人的手段用手持电子设备来替代,但手持设备仅能展现逝者生前的图片和录像,并且更改了祭祀的传统墓碑形式,多数人无法接受,陵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网信息化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墓地和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此电子墓使用了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其解决了传统的电子墓不能够及时快捷地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以及智能显示内容这样的技术问题,并提供一种包括了上述电子墓的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此系统采用了移动网络和园区局域网结合通信技术,基于高效集中处理的陵园应用服务器,其解决了陵园管理效率不高这样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墓地和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涉及陵园管理端、用户端和陵园应用服务器,所述陵园管理端通过陵园信息管理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有线/无线数据/信息交互,陵园管理端作为陵园信息化管理后台,既管理陵园环境,也管理用户信息、电子墓碑;

所述用户端基于移动网络,通过用户及电子墓碑信息存储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既可以建立电子墓碑虚拟用户并实时存储、更新用户信息,也可以及时存储电子墓碑上传的信息;所述陵园应用服务器集成有电子墓地应用模型库,所述用户端可以调用电子墓地应用模型库中模型数据,助力于电子墓碑的设计与建立;

所述用户端基于移动网络,通过陵园园区导航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可获取外部至陵园园区,和园区内的导航信息;

所述陵园园区内多位置设置园区路由设备,形成覆盖园区的局域网络;

所述电子墓碑由箱体和碑基座组成,所述箱体固定于碑基座上,所述箱体正面设置显示屏、控制面板、摄像头、麦克风以及识别认证模块的感应识别区,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设置天线,所述箱体侧端固定设置有电子控制箱,所述电子控制箱内集成有单片机控制器、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识别认证模块的控制电路结构,所述电子墓碑基于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局域网络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所述陵园园区入口处固定设置电子迎宾墙,通过局域网络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所述电子迎宾墙包括电子显示大屏、操作触控屏和识别认证模块,所述电子显示大屏、操作触控屏和识别认证模块的感应识别区设置于电子迎宾墙的正面显示区。

所述用户端基于局域网络,通过电子墓碑的识别认证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所述用户端基于局域网络,通过电子迎宾墙的操作触控屏、识别认证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所述用户端基于局域网络,通过无人机服务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再传输至陵园管理端,可在线实现呼叫无人机服务。

优选的,所述碑基座底部再通过底座固定于墓体上。

优选的,所述用户端为手机app或网页端。

优选的,所述陵园管理端为电脑端。

优选的,所述陵园园区导航模块基于gps导航。

优选的,所述识别认证模块为无线rfid识别。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服务模块得到用户控制指令后,控制无人机,基于陵园园区导航模块导航至用户所在电子墓碑路线。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墓地和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提供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此系统采用了移动网络和园区局域网结合通信技术,基于高效集中处理的陵园应用服务器,提高了陵园管理效率。

(2)本发明通过设置电子墓碑和电子迎宾墙,使用了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快捷地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以及智能显示内容,提高了陵园管理效率和用户服务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墓碑1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子迎宾墙2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子墓碑,101、箱体,102、碑基座,103、底座,104、显示屏,105、控制面板,106、第二射频感应识别区,107、摄像头,108、麦克风,109、天线,110、电子控制箱;2、电子迎宾墙,201、电子显示大屏,202、操作触控屏,203、第一射频感应识别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墓地和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涉及陵园管理端、用户端和陵园应用服务器,所述陵园管理端通过陵园信息管理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有线/无线数据/信息交互,陵园管理端作为陵园信息化管理后台,既管理陵园环境,也管理用户信息、电子墓碑1。

所述用户端为手机app或网页端,所述陵园管理端为电脑端。

所述用户端基于移动网络,通过用户及电子墓碑信息存储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既可以建立电子墓碑虚拟用户并实时存储、更新用户信息,也可以及时存储电子墓碑1上传的信息;所述陵园应用服务器集成有电子墓地应用模型库,所述用户端可以调用电子墓地应用模型库中模型数据,助力于电子墓碑1的设计与建立;

所述用户端基于移动网络,通过陵园园区导航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可获取外部至陵园园区,和园区内的导航信息;所述陵园园区导航模块基于gps导航。

所述陵园园区内多位置设置园区路由设备,形成覆盖园区的局域网络;

所述电子墓碑1由箱体101和碑基座102组成,所述箱体101固定于碑基座102上,所述碑基座底部再通过底座固定于墓体上,所述箱体101正面设置显示屏104、控制面板105、摄像头107、麦克风108以及无线rfid识别认证模块的第二射频感应识别区106,所述箱体101顶部固定设置天线109,所述箱体101侧端固定设置有电子控制箱110,所述电子控制箱110内集成有单片机控制器、电源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无线rfid识别认证模块的控制电路结构,所述电子墓碑1基于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局域网络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所述陵园园区入口处固定设置电子迎宾墙2,通过局域网络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所述电子迎宾墙2包括电子显示大屏201、操作触控屏202和无线rfid识别认证模块,所述电子显示大屏201、操作触控屏202和无线rfid识别认证模块的第一射频感应识别区203设置于电子迎宾墙2的正面显示区。

所述用户端基于局域网络,通过电子墓碑1的识别认证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所述用户端基于局域网络,通过电子迎宾墙2的操作触控屏202、识别认证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

所述用户端基于局域网络,通过无人机服务模块与陵园应用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交互,再传输至陵园管理端,可在线实现呼叫无人机服务。所述无人机服务模块得到用户控制指令后,控制无人机,基于陵园园区导航模块导航至用户所在电子墓碑1路线。

在本发明中的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采用了移动网络和园区局域网结合通信技术,基于高效集中处理的陵园应用服务器,提高了陵园管理效率。并设置电子墓碑1和电子迎宾墙2,使用了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信息化陵园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快捷地进行数据/信息传输以及智能显示内容,提高了陵园管理效率和用户服务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